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15 23:42      字數:2752
  第一百六十四章王翱

  對於北京城中各級勳貴來說,朝廷的消息,特別是關於軍情的消息,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不設防的。

  畢竟他們與朝廷牽扯太深了。

  鬆潘,廣西,兀良哈三處烽煙四起。對他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特別是朱祁鎮親政之中,釋放出來的信號,各級勳貴自然不是傻子。

  如果對兀良哈。各級勳貴二代,心中還是擔心。但是對鬆潘,廣西這邊地方地方的亂子,卻從來不放在眼裏。

  畢竟靖難才幾十年,當時很多人都還在。

  各級勳貴最多才是將三代。

  家學淵源,並不是假的,或許長輩不在了,但是家中尚有數百家丁,這些家丁大部分都是有過戰場經驗。

  甚至有些人還有領兵實力。

  即便是這些勳貴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在這些家底的幫助之下,隻要不是自己搞騷操作,老老實實的聽勸。一般不會弄出什麽大敗仗。

  老老實實的一戰一戰打下來,等磨煉幾年,也就出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有將門存在的原因。

  隻是勳貴一代不如一代,最少現在的將三代還有上戰場的勇氣。到了將四五代之後,恐怕就是他們有勇氣上戰場,皇帝也不敢用了。

  原因很簡單,他家丁之中,那些能上陣殺敵,對軍事非常嫻熟的老卒們,都死光了。

  皇帝對勳貴態度傾斜,自然讓很多勳貴看見了機會。

  首先找上門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柳升之子,柳溥。

  柳溥跪在張輔麵前。長跪不起。

  張輔見狀,說道:“賢侄,快快起身,這是何必的?”

  柳溥說道;“張叔,先父不幸戰死安南。家門凋零。侄兒也是沒有辦法。而今陛下有意用勳臣,侄兒隻求張叔,看在先父的麵子上,拉侄子一把。”

  張輔見狀,說道:“你先起來吧,這一件事情,我會給你想辦法的。”

  柳升戰死,對安遠侯府地位一落千丈。

  對於柳升戰死蓋棺論定,其實也是拖了好長時間。

  柳升戰死在宣德年間,但是柳升的身後追封,卻不得不在正統元年才算是敲定了。

  宣宗皇帝雖然對丟失安南,雖然有心理準備的,但是如此大敗,損兵折將,勳臣戰死,宣宗皇帝一直耿耿於懷。

  所以宣宗一直到死,對安南大敗相關人等,並沒有處理。

  甚至柳升之所以能追贈融國公。其實也是太皇太後為了平衡朝政,這才對柳升等人身後名寬大處理。否則如果宣宗皇帝在的話,柳升身後之名,會是一個什麽樣子,還真不好說。

  其實可以參考一下,也是全軍覆沒的淇國公丘福下場是什麽樣子?丘家的人而今還在瓊州。

  但是丘福喪師才不過一兩萬精銳而已。

  而柳升才喪師數十萬,即便柳升在安南一片潰勢之中,打得也算是可圈可點,最後也是友軍崩潰,後軍不至,最後戰死。

  不管怎麽說,失敗就是失敗。

  所以即便太皇太後因為平衡朝局的想法,才對柳升放了一馬。但並不意味著,太皇太後對柳家有多恩寵了。

  畢竟柳升喪事數十萬,還能追封柳升融國公。

  柳家與皇家之間的情分,也差不多了。

  還能指望太皇太後對柳家多照顧。

  所以柳溥心中一直有這樣那樣的擔心,所以在看到機會之後,直接求到了張輔門下。

  張輔也無奈。

  柳升當初與張輔並肩作戰,說起來,柳升還算是比張輔年長不少,戰友關係,說不定肝膽相照,但是在很多時候,也是過命的交情。

  不是說柳升與張輔之間,一點摩擦都沒有。

  但是人死債消,總不能真的不管。

  不過,張輔也不能隨隨便便的推薦柳溥了。

  於是張輔考教了一下柳溥。

  他一番詢問,心中微微一歎,暗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柳溥在表現,張輔隻能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平,真正的平平無奇之處。根本是一員庸將。

  當然了,庸將也是將。

  在張輔看來,柳溥也不是外行人。領兵打仗越是勉強可以。

  但是真指望柳溥打出什麽漂亮的戰事,張輔也不保什麽希望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是差距如此之大。

  天賦這事情,還真不好說。

  張輔說道:“賢侄,回去之後,就好好看一下廣西的資料。”

  柳溥一定,大喜過望,說道:“多謝張叔。”張輔的暗示已經非常明顯了,柳溥豈能不明白。隨即柳溥千恩萬謝的走了。

  張輔本意不向廣西派大將,讓山雲留在廣西的部將協助鎮守的文臣平定廣西就行了。

  畢竟在他看來,山雲在廣西留下的底子也是相當不錯的。

  隻是張輔求過來,他自然也要想想辦法的。

  “不過,如此一來,鎮守廣西的大臣,就需要一個有能力有操守的人。”張輔心中暗道:“是老王嗎?”

  張輔正在念叨這個老王的時候,楊士奇也正在向朱祁鎮推薦這個老王。

  “王翱。”文華殿之中。朱祁鎮緩緩的咀嚼這個名字。

  “正是。”楊士奇說道:“王翱乃是永樂十三年進士,宣德初曾經為禦史,剛正不阿,從來不見情麵,讓朝廷內外為之一清。”

  “隻是為人處世,太過剛直了一點。臣存了保全之意,外放為巡撫,此刻正巡視江西。宣德年間,鬆潘為亂,王翱就是四川巡撫,陳懷免職,也是王翱力主的。”

  “在安撫鬆潘之上,王翱也算是做過一次的。”

  “臣以為當派四川都指揮李安為將,王翱督師。進剿鬆潘,不出數月,必能平定之。”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

  之前,他沒有注意到。

  但是此刻他理出一條線來。

  就鬆潘之亂這一件事情,錢宏叛變,陳懷討平,陳懷暴虐,引起二次叛亂,王翱彈劾陳懷,陳懷罷職,蔣貴上位。隨即蔣貴在王驥麾下平定西北之亂。

  一瞬間朱祁鎮對蔣貴這個人感到複雜起來。

  暗道:“蔣貴到底是誰的人?”

  說起來,蔣貴是張輔舊部沒有錯,但是張輔領兵千萬,舊部遍布天下,蔣貴隻是其中之一,固然張輔真看中蔣貴,也不會等蔣貴垂垂老矣,才發掘出來。

  陳懷對蔣貴代替他的事情,未必能輕鬆放下來,說他是蔣貴的靠山自然不可能了。

  再想想楊榮之前所說的話。

  頓時覺得,蔣貴對文臣來說,實在太好用了,遵紀守法,嚴以律己,有敢打敢拚,對上麵命令也足夠聽從。

  豈不是文官為帥,武臣為將之中,最合適的將領。

  一時間,朱祁鎮心中對蔣貴也變得有一絲懷疑。

  不過,很快朱祁鎮就將蔣貴的懷疑壓下來了。

  並不是朱祁鎮不懷疑蔣貴與文臣之間的關係,楊榮與楊士奇之間的關係雖然開始不大好,隨著他們漸漸老去,反而更好了。

  因為,他們之間的爭鬥更多是權力之爭,在政治觀念之上,他們是一致的。

  而是朱祁鎮做皇帝久了,對這個世界越了解,也越有自信。

  他自信不管蔣貴是誰提拔上來的,但是他有能力讓蔣貴效忠自己。畢竟他是皇帝,隻要不倒行逆施,先天站在不敗之地。

  隻是對文臣在軍中這一場關係網,朱祁鎮心中越發擔心起來了。

  因為在朱祁鎮看來,他們越界了。

  朱祁鎮說道:“事有輕重緩急,這一件事情先緩一緩再說,鬆潘畢竟偏僻,放一放也沒有什麽?隻是廣西的亂事,卻不能猶豫。否則牽連到了貴州,形勢就不好,以朕之間,不如請王卿坐鎮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