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陳懷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10 16:05      字數:2722
  第八十四章陳懷

  蔣貴從西南回到京師,也是需要一些時日的。

  不過,再次之前,朱祁鎮也要將蔣貴的情況打聽清楚。

  蔣貴,出生於洪武四年。祖父蔣從道,從太祖起兵,父親蔣可,在洪武二年為漳州衛百戶,落戶漳州。洪武二十七年繼承父親百戶之職。後調入京營之中,隸屬神策衛。洪武末年征蒙古,抽調京營人馬。蔣貴調入燕山衛。

  太宗靖難起兵,蔣貴從征。封為昌國衛指揮同知。

  後跟隨張輔征安南。又跟隨太宗北征,後為彭城衛都指揮僉事,後鬆潘叛亂,蔣貴跟隨總兵官陳懷平定鬆潘。

  朱祁鎮看到總兵官陳懷,心中也是一閃念。

  這個人他見過,就在朝會之上。似乎是因為有什麽罪過,被落職閑居了,就在京城之中。不過即便是閑居了,待遇還在。朝廷很多大禮儀,他都不可能缺席。

  朱祁鎮有留心。

  隻是有一點,讓朱祁鎮遺憾的是,又是一員老將。

  蔣貴一去鬆潘,就一直鎮守在鬆潘,已經有小十年了。勞苦功高。

  朱祁鎮看完之後,心中對蔣貴放心不少,最少朝野上下,一致認為蔣貴乃是平定西北的合適人選,並非沒有道理的。

  最少讓朱祁鎮看了蔣貴的履曆之後,對蔣貴也放心不少。

  唯一讓他不放心的,就是蔣貴的身體狀況,洪武四年生的人,而今也六十多歲了。這麽多年又是戍守一方,身體能不能支撐下去。這讓朱祁鎮很擔心。

  他想了想問石璟,說道:“侍衛之中可有蔣家子弟?”

  石璟先是一愣,他要想是那一個蔣家。

  說實在的,在朝廷之中有封爵的,才能被稱為誰家的,否則天下姓蔣的人多了,蔣貴資曆雖然深厚,但是行軍打仗總是缺少一點運氣。

  而今雖然是軍方總將,掛平蠻將軍印,但是並沒有封爵。

  或許在西北一戰之後,就能封爵了。

  石璟一直在張軒身邊,對朝政自然很是了解。故而聽了朱祁鎮的話,立即反應出來了。說道是蔣貴。

  石璟說道:“並沒有,蔣貴隻有一子,體弱多病。常年在江陰休養,蔣貴帶在身邊的,有一個義子蔣琬。除此之外,別無蔣家子弟在京師。”

  石璟雖然僅僅管了幾十個人,但是幾十個人之中,有不知道多少勳貴子弟。所以時間長了,石璟的消息網也是相當密集的,最少對勳貴家的家長裏短,明白不少。

  朱祁鎮皺眉不語。

  畢竟很多事情,紙上得來總是生硬的,蔣貴來到京師,還需要一段時間。朱祁鎮想了解一下蔣貴身邊的人。來看蔣貴怎麽樣。

  卻不想,蔣貴的家眷居然留在江陰了。估計他當初調入南京神策衛的時候,也將家人從漳州衛調了過來。

  石璟見朱祁鎮皺眉。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如果想找一個了解蔣總兵的人,不如召見陳老將軍。”

  朱祁鎮知道平鄉伯就是陳懷。

  朱祁鎮想了想對身邊的人說道:“將陳懷的檔案拿來。”

  錦衣衛的情報網雖然在朱祁鎮看來詬病多多。

  對外情報一片空白,什麽瓦刺,朝鮮,越南,日本,哈密,南洋,這些地方根本沒有一點觸角。敢情威風赫赫的錦衣衛也隻能在大明內部橫,即便大明內部,對西北邊境的反應也很不敏感,被朱祁鎮敲打過後,才速度快一點。

  但是錦衣衛東廠,並非一無是處。

  最少監察百官這一件事情,做的很利索。大明各級官員,隻要朱祁鎮能叫上名字的,錦衣衛檔案之中都有,比吏部的都詳細。

  這也是應該的,吏部就有錦衣衛的坐探,也就說,這分檔案的底本,就是從吏部拿來的,然錦衣衛再派人調查核實一遍。

  自然要比吏部的還詳細。

  不過片刻陳懷的檔案就出現在朱祁鎮的麵前。

  朱祁鎮細細看了平鄉伯的履曆,不由苦笑道:“也是一員老將,而且是優點與缺點一樣突出的將領。”

  這陳懷能打不能打。

  當然是能打的。

  鬆潘就是陳懷平定下來的。手段很是狠辣,將鬆潘一帶的土司都殺怕了,一旦打仗,動則鬆潘死傷墜崖不計其數。將土司都殺怕,幾乎可使小兒止啼。

  但是他鎮守鬆潘期間,卻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什麽對部下的功勞,隱藏不報,虐待下屬,幹涉有司。種種越分行事。

  甚至宣德三年已經平定鬆潘之亂,到了宣德五年又重新亂起,與陳懷脫不了幹係。

  這也是他功勞未必下於蔣貴,卻被按在京城閑居的原因。

  朱祁鎮心中暗道:“陳懷可用於外,不可用於內。”

  以陳懷性子,讓他持劍披銳,自然是可以的。說不定做的很好,但是讓他鎮守一方,恐怕卻是不行。

  西北戰事,如果是單純的出塞,或許讓陳懷去做還可以。

  不過,朱祁鎮從楊榮的話裏也聽出一件事情,那就是此去西北,恐怕蔣貴還有一項使命,就是整頓西北軍務。

  所以,這個事情陳懷是做不得的。

  不過,不管怎麽說,陳懷也算是大明的柱石之臣,一員將才。見一麵也不多。

  朱祁鎮看完之後,令人去召見陳懷。

  不過半個時辰之後,就看見一員老將,跪在地上,說道:“臣左都督陳懷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祁鎮說道:“將軍請起。”

  陳懷說道:“謝陛下。”

  朱祁鎮見了陳懷,發現陳懷要比蔣貴年輕一點。不過四十多歲的模樣,立即讓朱祁鎮感興趣了。

  他剛剛看蔣貴從陳懷征鬆潘,就以為陳懷也是一員老將,而且卻發現判斷錯誤。

  這樣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有時候時運不濟,也是很無奈的事情。不是誰年紀大,就坐上位的。

  蔣貴的年紀注定了,這一員老將,能用十年就已經不錯了。但是陳懷年紀能用二十年。還在當打之年。

  雖然沒有方麵之才。最少是衝陣之將。

  朱祁鎮對陳懷的態度也有了改變,說不定今後陳懷就是他的左膀右臂,能不好一點嗎?立即說道:“來人,賜座。”

  陳懷也不客氣,道謝一聲,就結結實實的坐下了。立即問道:“陛下,可是因為西北戰事召見臣,臣願意為朝廷效力,西北跳梁小醜,隻要讓臣出馬,定然將他們料理的幹幹淨淨,不留一人一馬。”

  朱祁鎮不知道該誇陳懷忠誠,還是覺得陳懷沒有政治敏感性。

  而今朝廷各級官員,但凡有一點政治敏感度,就知道,朝廷大事,乃是太皇太後拿主意,而不是皇帝。

  隻要陳懷這人一上來就向朱祁鎮請戰。

  朱祁鎮卻不知道,陳懷本身的性格就不好,不是那一種謹慎人。他之所以爬得這麽快,乃是因為他的世職乃是鎮定副千戶。

  所以永樂二十多年,就混到總兵官一級別。而蔣貴因為世職乃是百戶,所以六十歲才混到陳懷三十歲時候的職位。

  蔣貴是沒有能力?不,僅僅是世襲職位的差別而已。

  這也是衛所又一弊端,如此下去,哪裏有人才。恐怕沒有一個世襲軍職根本不可能有出頭之日。

  朱祁鎮說道:“此事朝中已經議定了,令蔣貴為征西將軍,總領此事。朕尚沒有見過蔣將軍,今日召見陳將軍,是聽說蔣將軍之前將軍麾下為將,問問他能力如何?”

  陳懷聽了,說道:“蔣貴安撫百姓,倒是有一手,隻是脾氣太好了一點,殺伐果斷就遠遠不如臣了。”

  “臣以為令蔣貴出征,不如選臣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