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10 16:05      字數:2748
  第四十五章石炭三

  “這一件事情,需要徐徐為之。”朱祁鎮心中暗道。他沉吟一會兒,說道:“朕要你帶來的工匠,帶來了沒有。”

  曹吉祥說道:“已經來了。就在殿外候著。”

  朱祁鎮說道:“帶進來。”

  立即有侍衛出去。將三個人帶進來,為首的是一個老頭,一眼看上去滿臉皺紋,而在皺紋之中,似乎隱藏著無數黑炭。整個人枯巴巴。

  似乎是一個老炭工。

  而這個老頭身後,卻是兩個大漢。

  衣服穿得很單薄,身下的肌肉鼓鼓的,一看就有一把力氣。隻是看上去怯怯的,似乎不敢直視朱祁鎮。

  朱祁鎮也習慣這一點了。

  似乎天子都是神聖無比的。小老百姓都不敢直視。他們三個人一進來,就跪在地麵之上,恨不得將頭埋在金磚下麵。

  大氣不敢喘一個。

  朱祁鎮說道:“老人家,今年貴庚?”

  這個老人顫顫巍巍的說道:“小老兒,今年五十有三。”

  朱祁鎮微微吃了一驚,五十三歲。

  這個年紀在後世,還能歸到壯年之中,但是看這個老人,卻已經是一副風燭殘年的樣子。天下百姓有多苦。

  朱祁鎮單單從這個老人的麵貌上都能看出一點了。

  曹吉祥見朱祁鎮如此老人,不知道該怎麽說話,連忙說道:“這席家父子,乃是惜薪司之中最好的工匠。”

  “宮中所用爐火,除卻禦用之外,大多是他們打造的。”

  朱祁鎮說道:“而今怎麽用煤的?”

  曹吉祥有些疑惑說道:“與用柴並沒有什麽差別?”

  朱祁鎮聽了微微安心,說道:“如此就好,我想換一種爐子。卻不知道能不能打造出來。”

  朱祁鎮也看明白了,即便是這席家父子是最好的工匠,但是他的想法還是與曹吉祥溝通吧。

  這席家父子一副見了皇帝,都要暈倒的樣子,根本不能溝通。

  隨即朱祁鎮抽出一張宣紙,用毛筆蘸了墨,在上麵畫出一個草圖,當然了,也真是草圖。宣宗皇帝,書畫雙絕。

  但是朱祁鎮卻一點都沒有繼承。

  上麵不是別的,就是一個煤球爐。

  給曹吉祥說明白之後,立即讓曹吉祥去打造。

  曹吉祥非常給力,不過短短數日,就打造出來。

  隻是這個煤球爐與朱祁鎮所想的並不一樣。卻見這個爐子,最外麵乃是黃銅為皮,上麵還有龍紋浮雕。

  每一個角落裏麵都是精雕細刻,看上卻簡直一個藝術品一般。

  每一個煤球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圓柱體,也是有圖案的。朱祁鎮不知道曹吉祥用得是什麽配方,但是這煤球上麵沒有一處鬆動之處,看上去就是一塊炭一般。

  外圍也有山河圖樣。、

  讓朱祁鎮一時間無語。

  朱祁鎮卻不知道,皇帝一時興起,讓宮中人打造一些物件,已經算得上傳統了,別的不說,宣宗皇帝直接參與工藝設計,而打造出來的宣德爐,在後世也都是精品。

  朱祁鎮在這一件事情中,藏了多少算計,多少心力,埋伏了多少伏手。宮中這些工匠們是不知道的。

  他們以為這與造宣德爐一般。

  宣宗皇帝是一個藝術家,在很多地方簡直是吹毛求疵。

  就那宣德爐來說,下麵的工匠說,要造好香爐,就要煉銅,而銅每煉一番,就要少一些。到了第六番,就要少一半。

  但是宣宗皇帝定下標準是,煉十二番,這才造出三千香爐,乃是舉世皆知的精品。

  有這個父親在前。

  朱祁鎮要打造了爐子,如何不讓下麵的人精益求精。連煤球也用雕刻上浮雕。

  隻是與朱祁鎮的要求南轅北轍了。

  不過,朱祁鎮也不好說什麽,先試燒。

  點燃之後,朱祁鎮看著似乎與後世的煤球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了。說道:“這一天燒下來,需要多少個煤球?”

  曹吉祥說道:“如果處於封火的狀態,每天用五個左右,就可以了。”

  朱祁鎮說道:“這煤球中參了黃泥,一顆煤球也用不了多少石炭,你算算每顆煤球大概要多少錢。”

  曹吉祥一時間哪裏算得出阿裏,不過他最會揣摩朱祁鎮的心,聽朱祁鎮話音,就知道朱祁鎮想要施惠百姓,說道:“一文錢一枚。”

  朱祁鎮微微皺眉,說道:“一文錢一枚,一天五文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要一千八百二十五文。再有生火之用,一年下來,就要二兩銀子。”

  “似乎有些貴。”

  看電視劇之中,每一個大俠一出手,就是幾萬兩銀子,朱祁鎮也以為這銀子不值錢。但是來這個時間越長,卻明白,銀子怎麽可能不值錢?

  很多老百姓一年下來,根本沒有見過一兩銀子。怎麽可能有一兩銀子,將錢都花在燒火上麵。

  “陛下,京師不比其他地方,有些人家,還是有錢的。”曹吉祥說道。

  朱祁鎮聽了,輕輕一笑。

  如果他不是皇帝,他或許將心思放在賺錢之上。但是而今比起賺錢,他更在乎這一件事情的推廣之上。

  由煤球爐推廣,所牽連的事情太多了。

  比起煤業大開發之後,他可以做得手腳相比,朱祁鎮對錢都不是太在乎了。

  畢竟而今朝廷的家底還是很厚實的。

  看上去是捉襟見肘,但是內廷之中還是有銀子的。

  朝廷所缺的都是流動資金而已。

  別的不說,其實各地布政使都不是太缺錢的,在十幾年後,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北京保衛戰,雖然在兵力在捉襟肘見。但是物資上卻沒有缺少多少。

  朱祁鎮說道:“此事暫且不論,朕要你做一件事情,在門頭溝設立煤監,擴大產量,供應宮中。從今日開始,宮中所用之柴都要換成煤球。”

  “奴婢遵命。”曹吉祥聽了大喜過望,說道。

  朱祁鎮說道:“你要好生注意,不要弄出事來,原本是民礦的地方,該用銀子就用銀子。不要惹出亂子來。”

  “否則百官彈劾,太皇太後那裏,朕可保不住你的。”

  曹吉祥說道:“奴婢明白。請陛下放心,奴婢定然辦得妥妥當當。”

  朱祁鎮對王振說道:“需要多少銀子,內廷撥給。”

  王振連忙說道:“奴婢領旨。”

  朱祁鎮看著這個爐子,說道:“讓人抬著,朕要去慈寧宮。”

  這事情雖然安排下去了,但是他還有一個關卡要過,那就是給太皇太後好好解釋。

  否則這一件事情,他即便是安排下去了,也是做不下去的。

  而今大明天下,他雖然是大明天子,但是真正掌握大權的乃是太皇太後。

  不要以為太皇太後沒有發話,就以為她不知道了。

  當朱祁鎮到了慈寧宮之中,太皇太後早就等著他了。

  朱祁鎮向太皇太後行禮之後,就立即讓人安排,將這爐子放在慈寧宮裏間。

  太皇太後見狀,說道:“這是做什麽?”

  朱祁鎮說道:“奶奶,這是孫兒的一片孝心。在宮中生火不便,即便是小廚房距離奶奶的住處,也是有段距離的。”

  “即便熱湯到了奶奶這裏,也都涼了,但是有了這個爐子就不一樣了。”

  皇宮之中,防火是要事之中的要事,大明前期皇宮頻頻失火,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三大殿就是前車之鑒。

  所以對火的管控非常之嚴苛。

  隻能讓禦膳房做飯,但是禦膳房做飯送到宮中,都冷了。故而各宮中才有小廚房。但是並非誰都能建小廚房的。

  尋常嬪妃其實沒有這個待遇。

  即便有小廚房,為了防火,距離正寢也是有些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