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襄王金冊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10 16:05      字數:2682
  第一章襄王金冊

  沉重的喘息之聲,在朱祁鎮的耳邊想起,一時間他忘記了自己睡了多長時間。

  是一夜?是一年?還是一輩子?

  眼前的一起熟悉且陌生,腦海之中無數片段陌生且熟悉,有一種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感覺。好一陣子才找到了之前的記憶,眼睛一顫,忍不住流下淚來。

  雖然記憶之中,那個人不過是曆史上的宣宗皇帝,但是此刻他身體之中每一個細胞都喊著:“父皇。”那個從來將他捧在手心的父皇,他也是眼睜睜的看著父皇離去,硬生生的哭暈過去。

  此刻他又想起那股撕心裂肺的痛楚,也不知道小孩子淚腺特別發達,忍不住一滴滴流在枕頭之上,不一會兒,就打濕了一大片。

  他不知道,自己是做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大夢?還是堪破了胎中之謎,覺醒了前世記憶。反正另一個自己,從小上學長大,學習結婚,意外死亡,龐大的信息量一下子衝了過來。

  兩個人記憶就融合在一起了。

  他到底是朱祁鎮,還是後世的那個現代人。隻是此刻這都不重要了。

  錐心的喪父之痛,讓他根本沒有心思想別的事情。

  明宣宗,也就是他的父皇,於宣德九年正月初三架崩,享年三十八歲。

  或許別人會這樣那樣的評價明宣宗,但是在此刻,朱祁鎮看來,明宣宗的身份隻有一個,就是他的父親。

  “小爺,您醒了。”似乎是聽見了裏麵的動靜,一個太監腳下好像踩了棉花一般,走了進來,說道。

  “王大伴,而今是初幾了?”朱祁鎮微微扶著額頭問道。

  王大伴就是王振。王振乃讀書人出身,雖然一身太監服色,但是整個人氣質儒雅,文質彬彬。看上去好像是一個讀書人。

  王振在永樂年間進宮,但是在永樂年間,他不過是一個辦差的太監,並不是太得用的。進入了宣德朝之後,明宣宗對太監的管製有所放鬆,而且王振因為學問不錯的緣故,被明宣宗賞識,做了朱祁鎮的啟蒙師傅。

  縱然明宣宗對朱祁鎮極好,但是事務繁忙,也很少有是陪他,真正陪在他身邊的,就是王振。故而他們兩人之間的情分很特殊。

  至於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目光幽幽的看了王振一眼。

  ……

  王振說道:“今早已經是初四,作個小爺昏睡過去之後,奴婢就護送小爺回宮休息。”

  朱祁鎮心中歎息一聲,暗道:“一

  天了。”

  他多麽喜歡時間能留在昨日。一想到他再也見不到父皇,他眼睛一紅,就再次想流下眼淚。

  王振見狀,跪在床前,說道:“小爺純孝,即便是皇爺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隻是而今卻不是悲傷的時候,有一件大事,奴婢不得不稟報小爺。”

  “什麽事情?”朱祁鎮聲音之中帶著哭腔說道。

  王振膝行幾步在朱祁鎮耳朵邊說道:“太後在宗人府,帶走了襄王金冊。”

  朱祁鎮眼神頓時一愣,隨即瞳孔緩緩的收斂起來,連呼吸都沉靜下來了,朱祁鎮聲音帶著一絲顫音,說道:“什麽時候的事情?”

  王振說道:“就在昨晚。”

  金冊是什麽?

  金冊玉牒乃是宗室身份的證明,是老朱家的族譜。一個皇室子弟誕生之後,就有人將辦好金冊玉牒記錄上名字,存在宗人府之中。沒有金冊玉牒就是私生子。

  讓朱祁鎮如此害怕的事情,並非這金冊玉牒有什麽不對,而是金冊玉牒的一個用處,就是如果想要登基的話,就必須用上金冊玉牒。

  如果尋常時候,這東西丟也就丟了,不見了也就不見了,也不是什麽大事,而今皇位虛懸。而襄王的金冊玉牒偏偏丟失了,簡直是太巧了,巧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讓朱祁鎮如何能夠安心啊?

  如果說朱祁鎮還是九歲孩童,而今之事,他或許反應不過來,但是此刻朱祁鎮情感上與曆史的朱祁鎮感情相通,但是多出了不少後世的記憶,心智決計不下於任何成年人了。

  雖然說不清楚,到底是誰感染了誰。但是他卻能立即抓住重心。

  朱祁鎮說道:“太後要立襄王嗎?”他一邊說一邊看向王振。

  王振見朱祁鎮眼睛看過來,心中一愣,他在朱祁鎮身邊這麽多年,可以說,天下間最熟悉朱祁鎮的人,一個是他,一個朱祁鎮的奶娘李氏。他第一次感覺到朱祁鎮的眼神是如此陌生。

  隻是此刻,他沒有多想,隻是覺得經過父喪之後,小爺一夜之間長大了。

  這樣的事情王振並沒有少見過,父母在,有遮風擋雨的人,是一個模樣,父親去了,一夜之間,隻能靠自己了又是另外一個模樣。

  王振說道:“奴婢不知道。”

  朱祁鎮想了片刻,緩緩的搖頭,說道:“太後不會的。有祖宗家法在。”

  朱元璋定下的嫡子繼承製度,而朱祁鎮也是早早的立了皇太子。可以說名正言順。

  而且朱祁鎮的記憶之中,曆史上的他也是順順利利登基的。這位太後,也就是他的奶奶,乃是明仁宗皇後。

  是太宗朱棣的兒媳。

  在永樂年間,幫助仁宗皇帝與漢王奪嫡,在仁宗皇帝去世後,又是主持了皇位交接。決計是一個明白人。正因為是明白人,是決計不會做傻事的。

  王振有些著急,說道:“小爺,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啊。須知兩宮不和已久。胡皇後這一件事情上,皇後可是大大違逆了太後的意思。而且襄王乃是太後親子,一旦有一個萬一。可就萬劫不複了。”

  朱祁鎮一聽,頓時冷汗淋漓。

  忽然從床上翻身坐起來,露出潔白的裏衣來。

  胡皇後廢立之事,當時朱祁鎮剛剛出生,但是他也聽宮中老人說過。他的母親孫皇後,本是走了太後母親,彭城伯夫人的路子送進太子宮中,打小被當做當時的世子妃,也就是父皇的妃子來培養的。

  宣宗皇帝與孫氏也很恩愛。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當宣宗皇帝成親的時候,太宗皇帝朱棣又指了一個世子妃,也就是胡皇後。

  當時太後還去見文宗皇帝說情,但是文宗皇帝卻說已經晚了,已經昭告天下了,天家之事,如何能出爾反爾,故而孫氏就隻是做了妃子。

  不過,宣宗皇帝對孫氏非常好。

  在之前,貴妃是沒有寶冊的,但是宣宗皇帝為孫氏開了先例,太後也覺得對不住孫氏,這些也都應允了,卻不想宣宗皇帝與孫氏想要廢後。胡皇後入宮以來,賢良淑德,得到了仁宗皇帝,太後,乃至宮中上下的敬佩。

  從來沒有過錯。如何能說廢就廢。

  於是,宣宗皇帝在朱祁鎮一出生,就立為太子。然後以母憑子貴,要立孫氏為後。

  這一件事情,惹出了軒然大波。宣宗皇帝想盡辦法,都無法說服內閣。宣宗皇帝想來想去,來了一個先斬後奏,他對內閣說:“太後已經應允了。”廢後之事,畢竟是家事,太後既然已經答應了,內閣也沒有理由頑抗下去了。但是宣宗皇帝來到宮中,對太後說,內閣已經通過了。

  太後不是傻子,宣宗皇帝能騙一時,又能騙一世?

  隻是木已成舟,太後即便後來知道,事情原委,又能怎麽樣啊?難不成再廢一次後?隻是如此一來,太後對孫氏就相當看不入眼。將宮中亂象都歸為孫氏身上。

  雖然孫氏已經是皇後,但是在太後麵前,從來不受待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