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賴恩的雄心【4300字】
作者:火中物      更新:2020-08-23 00:25      字數:4669
  網 ,最快更新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a>最新章節!

  這天晚上,救世創始團隊剩餘五人難得的在非年會時期再聚首。

  幾人又回到采薇廬,擺上當年的樂器,演奏了一次《永不獨行》。

  隻不過鍾蕾的形象與歌聲,是用全息投影生成。

  除陳鋒之外的另外四人,都已明顯露出老態。

  但鍾蕾的形象卻被全息影像完美重現,一如當年那般,美得驚心動魄。

  在聲嘶力竭的演奏中,時間仿佛回到了那年那天那個傍晚,曇花一現的救世樂隊以如此方式,在多年後再度重現。

  已經老到滿頭白發,但看起來依然精神矍鑠的歐胖子老淚縱橫,痛哭流涕,倒是比陳鋒還傷心。

  他抹了把額頭汗水,感慨萬千的說道:“這次我很努力的鍛煉身體,想活得更久。雖然還是沒能瘦下來,但命倒是變長了。可蕾姐怎麽就……唉!

  歐胖子終於聽了陳鋒的話,從2020年7月起,就開始了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鍛煉。

  可惜他身寬體胖這事仿佛命中注定,他隻能偶爾因辛勞過度稍微瘦一點,但稍稍休息個把月,立馬又圓了回來。

  不過幸好,他鍛煉的確有效,肥肉沒見少,肌肉倒是多了些,身體狀態也好了很多,是以到現在依然精神抖擻。

  歐胖子知道自己一直都是救世裏最先掛的那個,這次他難得打破命運,可沒想到原本應該最長壽的鍾蕾,卻最先離世。

  陳鋒拍了拍他肩膀,倒反過來寬慰胖子。

  他笑道:“沒事,她的人生對你們可能是結束了。但對我來說,可能才剛剛開始。

  胖子不解,“啊?

  陳鋒也不解釋,隻仰頭望著天空。

  他知道接下來《宇宙裏的太陽》會給人類文明帶來怎樣的改變。

  鍾蕾會繼續活下去。

  她會以十分穩固的形態活在人類的記憶裏,活在由繁星建立的量子網絡裏。

  以前,鍾蕾留下的那些“普通的歌曲,便能構成完整的繁星人格。

  這一次,陳鋒先完成“繁星。

  之前,“繁星一直在進一步吸收消化鍾蕾的所有作品和大量信息。

  現在又增加了一首符合大統一理論的《宇宙裏的太陽》。

  那麽,鍾蕾留給人類的痕跡,將會永恒伴隨人類的思想而一直存在。

  這個期限並非一萬年。

  哪怕萬年之後《太陽》在時間長河中消失,鍾蕾在這一萬年裏對人類的影響也將永世長存。

  鍾蕾的“死亡,某種意義上,隻是肉體的死亡。

  鍾蕾的思維會伴隨著她的所有作品,以《太陽》為骨架,一直存在於人心中。

  繁星經過大量計算,給了陳鋒一個答案。

  如果人類真能永恒,那麽遲早有一天,當人類進化到足夠高的程度,對宇宙的認知抵達足夠的深度,那麽“鍾蕾便會從人心中重新走出來。

  陳鋒認為,如果到時候自己的真·量子永生也成功了,兩人終究會重逢。

  這天夜裏,已經很久不喝酒的五人倒是難得的喝到酩酊大醉。

  第二天一早,睡在沙發上的陳鋒剛睜眼,便正見著賴恩端坐在他對麵,手裏捧著一份碩大的圖紙。

  圖紙上的圖樣看起來像個漩渦,又像一張被人抓住中間,然後擰了幾個漩出來的桌布。

  在如今這個時代,大約也隻有賴恩這般老派的人才會用紙和筆來作圖。

  他平時也用電腦,隻有做一些特別重要,難度特別高的項目時,才會掏出傳家寶一般的紙筆。

  “這什麽?

  陳鋒湊上前去問道。

  賴恩抬頭看了他一眼,揉了揉有些昏花的眼睛,“我設計的太陽係快速交通網絡。

  “嗯?

  陳鋒在心裏過了一遍這名詞,然後拿起圖紙仔細打量。

  漩渦的中心點用蠅頭小字標注著太陽。

  這是個如立體蜘蛛網般籠罩了大半個太陽係的大網。

  大網由內向外分為八個圈層,每個圈層相互間以許多弧線狀的管道聯通。

  賴恩解說道:“八層可變形的環線將會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這些連接弧線管網與環線以活動卡扣相連。管網內部是超真空環境,我們可以讓如同火車般的穿梭機從弧線管網進入環線管網。

  “在持續電磁動力的加速下,太空火車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三分之一光速。在弧線與環線管網之間進行切換時,隻需要減速至十分之一光速即可。交通網絡會成為太陽係的血管,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物資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這能大量提高太陽係內部的資源分配效率,把無限資源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到無窮大。當我們完成質能轉化方程和戴森膜後,便可以開始實施。

  陳鋒凝神觀摩許久,這種血管般的網絡,在以前的時間線中並未采納過。

  他不確定這是否是一條正確道路。

  他問道:“在技術水平還不夠時,這未必劃算。畢竟我們隻有一千年。

  賴恩笑了笑。“絕對劃算。

  陳鋒:“何以見得?

  賴恩:“你說過,太陽係對人類很重要,對吧?

  “是的。

  “在第九條時間線中,你曾說人類的主力不應該輕易放棄太陽係。雖然走出去的人在影子星係創造很多新的價值,但依然沒有達到你想要的預期。

  陳鋒點頭,“是的。這次我們不會輕易放棄太陽係。

  有件事他沒說。

  這次他對三十一世紀的戰爭布局有新的想法。

  假定計劃一切順利,留下來的人類主力在《宇宙裏的太陽》、《最後的千年》等等鍾蕾的額外作品的幫助下,有更多人對ZS菌免疫,人類扛住了二十六世紀這一波生化剿滅,那麽到3020年時,穹頂必然還在太陽係的上空。

  到那時候,陳鋒會讓後人先利用穹頂模糊監控的弊端,讓太陽係文明的外在表現停留在與第八條時間線中相似的程度,隻暗中積蓄技術實力。

  等到3000年左右時,再利用已經成熟的種植戰艦技術,在短短二十年內瘋狂爆種擴張軍事實力,埋伏對方一手。

  那麽,複眼者必然會被穹頂裏觀察到的表象所誤導,第一波主戰兵力必然還是棱艦,而不會出現上條時間線裏後期抵達的那些強悍援兵。

  同時,首選目標必然還是太陽係。

  按照陳鋒的預演,很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太陽係內的繁榮度太高,以至於複眼者果斷將太陽係視為最大威脅。

  如果棱艦艦隊能衝破晨風帝國提前布下的封鎖線,抵達太陽係。

  對方會保持穹頂封鎖,且百萬棱艦齊上陣,直到將太陽係徹底消滅後,才會化整為零分散開來追擊銀河裏的其他人類。

  但這一次,陳鋒會用太陽係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到時候晨風帝國的疆域版圖會無限大。

  但戰爭第一階段的主戰場,隻會是太陽係。

  戰爭隻會有兩個走向。

  第一,複眼者發現太陽係是個硬茬子,百萬棱艦並肩子上也拿太陽係沒辦法。複眼者將穹頂留在太陽係上空,棱艦分散開來,先出去找“軟柿子逐個剿滅,同時呼叫援軍。把最難啃的硬骨頭太陽係留到最後。

  第二,太陽係反過來利用穹頂封鎖,使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絕命戰略,將百萬棱艦盡數埋葬在太陽係內。那麽敵人的援兵最快也要3520年左右才能抵達。

  太陽係人類將會用自身重創為代價,為整個晨風帝國爭取到可能存在的平穩發展期。

  這能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至於戰爭的第二階段,有兩種可能。

  假定出現第一種局麵,太陽係作為硬茬子被留到最後。

  陳鋒將在三十一世紀找到辦法利用大統一公式創造出讓少量人類主力潛伏出穹頂的辦法,到外麵去領導晨風帝國與複眼者的戰爭,開啟戰爭的第二階段。

  如果是第二種局麵,哪怕這會顯得很自私,他也必須帶領太陽係內的領導團隊活下去,並繼續引導接下來的五百年平穩發展期,迅速擴張實力,以等待另一種第二階段戰爭的抵達。

  如果一切順利,人類可以剿滅複眼者,並反攻敵人的老巢,將其徹底摧毀,亦或是直接迎來戰爭的第三階段,麵對複眼者背後真正的超階文明。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賴恩的提案似乎都大有意義。

  首先,賴恩的構思裏並未用到太多超階科技,不會引起敵人太多警惕。

  第八條時間線中的人類就能完成,隻是當時被穹頂封鎖,人類走不出去,對太陽的開發壓榨強度不夠,能量攫取隻能依靠太陽的自然燃燒。

  以當時的物質產能,隻需要艦船和飛行器等交通工具就能完成運輸工作,所以沒做而已。

  但這一次,陳鋒將會把恒星快速開發技術留下來,建成終極階段的戴森膜,到時候物質產能將會完全壓過艦船載具的運輸能力。

  修建賴恩提出的這血管般的太空鐵軌網絡,倒是剛好解決生產力需求。

  念及此,陳鋒倒有些驚喜,“說說你是怎麽想到這點的呢?

  賴恩道:“我正在研究你教給我的時空拓撲學。

  “嗯。

  “雖然現在不具備實驗條件,但你已經告訴了我明確答案。質能轉化是可以實現的,對吧?

  “是的。

  “然後你還給我描繪了戴森膜,描繪了一種可以穩定提升太陽燃燒速度的手段。所以,我推測,當穹頂抵達後,我們隻能依靠太陽係內部的資源厚積薄發。我們甚至可能在一千年內徹底燃盡太陽的生命,與孕育我們的家鄉揮手作別。那麽,想把我們的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到最高,我們便必須建成太空血管網。

  賴恩擲地有聲的說道。

  陳鋒沉默良久。

  不得不說,他被賴恩突然爆發出來的驚人分析能力震驚了。

  賴恩已經擁有與他相似的長遠眼光。

  並且,他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文明發展的手法,比陳鋒本人更精確,更有創造力。

  賴恩的時空拓撲學登堂入室了。

  陳鋒本以為賴恩至少還得再要二十年才能達到如此境界。

  賴恩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陳鋒習慣性的伸出手拍了拍賴恩的肩膀,“幹得漂亮。

  明明此時賴恩的容貌比陳鋒看起來要老得多,但他卻罕見的露出靦腆笑容,“多謝誇獎。其實這是我昨晚才萌生的念頭。鍾蕾為你做到這一步,甚至放棄了幾十年的生命。我也是你的戰友,你的同胞。我認為,我能,也必須做到。

  “時空拓撲學很了不起,但我的年齡比你還大,我也沒有你這麽長的壽命。所以,對不起,這次我也要違抗你的命令了。你得去重新培養一個繼承人。歐俊朗的兒子,歐天文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據我所知,他的喚醒度已經即將抵達30%了,是吧?

  陳鋒:“是的。

  “那就正好。我可以放心大膽的前進了。既然我的天賦是科學研究,是創新。我想要平生無憾,那麽我便必須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揮出我最大的力量。你曾批評過我,說我都快變成個低端的項目經理。我這幾十年來對你的批評一直銘記於心。我會在科學的領域,如同鍾蕾一樣,留下能流傳萬年的東西。

  說完,賴恩便開始給陳鋒仔細介紹起這太陽係快速交通網絡的內核。

  賴恩完成了兩種初步設計。

  一種是這初代交通網絡的建設方案。

  當第一代戴森膜於2200年左右建成,質能轉化技術變為現實後,將會有大量普通百姓轉為工程人員。

  這一步,利用結實的繩索為血管網絡搭建框架,需要大量工人人工操作完成。

  隨後,具備超量量子智慧的繁星將會接過剩下的大部分工作,操控兼具質能轉化功能的大型工程機器人沿著索道走一路修一路。

  既能生產材料,也能持續完成施工的大型工程機器人隻需要少量的人工操作人員。

  按照賴恩的計劃,隻要工程機器人的數量夠多,最遲2300年內,第一代血管網絡就會落成。

  賴恩的第二個設計,則是血管網絡的遠景方向。

  第一代的太陽係血管網絡依靠超真空和電磁動力推進,以得到最高三分之一光速的物資運輸速度。

  第二代血管網絡的軌道幹線則會建立在引力線之下的曲率亞空間裏,最高可以達到二十倍光速,血管網絡的覆蓋麵將會放大至數十光年,甚至數百光年,可以普及到整個獵戶臂裏。

  第三代血管網絡,則建立在類似於星門科技的基礎上,將三重空間利用起來,可以達到與星門傳輸相近的超快速物資傳遞,甚至能在整個銀河係內鋪開。

  至於第四代,也就是賴恩的理論終極目標。便是人類以大統一理論為根基,親手建立與曲率和折躍空間截然不同的,屬於人類自己的宇宙級快速通道。兩萬五千倍光速的第三重曲率空間的終極速度,隻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