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神童陸遜
作者:癲不二      更新:2020-06-19 11:53      字數:2145
  丹陽郡,建業城。

  無助、迷茫的情緒以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身影,以及拔地而起的房屋。劉曄組織官吏忙的手忙腳亂,一家家商會也超負荷運行。

  “賣燒餅了,剛出爐的燒餅。有需要的嗎?口感好,份量足。”一名名手藝人,在街道兩旁大喊。有些人停下腳步,付錢後胡亂吃兩口就快速前行。

  一輛馬車緩緩而至,顧雍帶著小孩以及一人走來。一邊優哉遊哉的走著,一邊觀看風土人情。回想剛剛看到建業兩個字的時候,略微有些吃驚,而現在隻留下無盡的讚許。

  “丹陽郡府明明是宛陵,為何棄之不用,反而在秣陵大興土木。”男子滿臉疑惑的看著,作為吳郡世家豪族的代表,考察丹陽之時的態度自然格外謹慎。

  “陸賢弟和我一路南下,難道沒有猜出征南將軍的心思?。”顧雍牽著小孩的手,往前麵走著。這一次帶兩人來,有兩個目的。其一受到家族所托考察丹陽,其二就是送陸遜前往吳郡。

  小孩滿臉迷茫的看著:“姑父、我時常聽叔父說,秣陵是個好地方。比鄰長江,俯視江南。如果能把丹陽郡的郡府,設立在此處,必然能大有作為。”

  “真是賢弟說的?”顧雍有些疑惑。

  陸績臉上有些掛不住,支支吾吾:“這、這……”

  “賢弟好見識啊,我也時常感歎,秣陵不為丹陽郡府虧大了。”顧雍連連點頭,不愧是陸氏子弟,居然和這麽小的孩子談論天下形勢。

  陸績臉紅,這是我說的嗎?怎麽感覺有點不對勁。

  “叔父還說過,若江南山越動亂,秣陵遠離山越棲息之地可從容調兵遣將。而且大江環繞,能更快從北方調兵。假若有人占據揚州,那麽就能把大江變成腹地,依托淮水直指中原。”陸遜侃侃而談。

  顧雍震驚,不是因為這條計策有多高明。畢竟守江守淮,是江南士人的共識。隻是這句話從五歲孩童口中說出,未免太過於匪夷所思。

  “而且山越人口數以百萬計,其中青壯數十萬。由於常年生活在群山大澤中,凶悍異常。若能收到麾下,則能練出一支震驚天下的精銳。”

  “彼時進可攻,退可守。兩道防線在手,就算再不濟也能劃江而治。”陸遜越說越起勁,賣弄的意思不言而喻。

  陸績臉上有點掛不住,小神童打著自己的幌子也說的太過了吧:“夠了!你姑父是聰慧之人,何須你指指點點。”

  “侄兒錯了,請叔父、姑父責罰。”陸遜被嚇到了,一邊請罪,一邊偷偷往後退了兩步,露出少許懼意。

  顧雍見狀如何不知,這哪裏是什麽陸績說的,完全就是陸遜自己的意思:“陸氏神童,在下算是見識了。若我顧氏也有如此後輩,死而無憾。”

  “顧世兄何必說這個死字。”陸績連忙說著。

  顧雍抬頭看向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讓這座小城有了別樣的豪氣:“此次前來,奉家中之命考察丹陽郡。”

  “隻是自從黃巾肆虐,天下以有動亂的跡象。江南想要幸免於難,隻能求己。不知陸氏,對此又有什麽看法?。”顧雍詢問。

  陸遜想要插言,但看到不善的目光,隻能把話咽了下去。

  “家父隻想尊奉陛下旨意,替朝廷鎮守廬江,至於其他的事情不敢多想。反倒讓我帶著遜兒返回吳郡,看來以有所決斷。”陸績回複。

  顧雍輕歎:“若是如此,我也不便多言。”擺明陸氏不想過早摻和,隻想過好現在的日子:“你觀丹陽太守這段時間所作所為如何?。”

  “沒有去過巢湖,但聽世兄所言,吳太守頗有手段。而且舍棄宛陵,把郡府改成秣陵小城,並更名建業。看來其誌向和眼光,隻怕不小。”

  陸績根據這段時間的經曆和了解到的情況說著:“其麾下兵馬數萬,和山越聯軍倒有一戰之力。隻是他吳氏的身份,讓人有些隱憂。”

  “可是顧及吳郡吳氏?。”顧雍詢問。

  陸績點頭:“吳氏也是世家豪族,若吳太守掃平江南亂局,又如何有我等立足之地。而且此戰凶險,倒不如緩一緩來的妥當。”

  “縱觀吳太守崛起,可有吳郡吳氏的身影?。”顧雍詢問,直接給出斷言:“別人不知,難道廬江太守之子也不知?。”

  “吳太守斷然不是吳郡吳氏可以擺步之人,觀其行政之策。安撫百姓,鼓勵商賈,修甲兵降水賊方有如今之勢。吾斷定,他縱然不能重塑乾坤,也能固守江南。”顧雍說著。

  陸績遲疑:“世兄打算投奔吳太守?。”

  “此事宜早不宜遲,若信得過為兄,可居住在丹陽。寫信前往吳郡,把了解到的消息告知家中。”顧雍提議。

  陸績思索:“世兄所言在理,我等隻是打探消息之人,具體如何還需要家裏人做決斷。”說完看向陸遜:“你是願意在建業,還是先去吳郡。”

  “自然和叔父、姑父在一起。”陸遜毫不猶豫說著。

  吳郡有什麽好玩的?哪裏有建業這麽熱鬧。隻是剛剛兩位長輩,好像對吳太守有不同的態度。伸手撓了撓頭,不敢多說,隻是乖乖跟在後麵。

  “咕咕咕……”一隻隻信鴿展翅高飛,江南隨著征南將軍、丹陽太守行文,以刮起一陣颶風。隻是江南偏遠,尚不能引起天下注意而已。

  眾江南世家豪族在丹陽的人手,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消息。連帶錦衣衛發現,連巢湖中都多了不少陌生人的身影。

  伏虎村長府和丹陽太守府,兩處都沒有阻攔。反而打開方便之門,讓他們自由穿行。不管南下平叛,還是割據一方,總少不了他們的幫助。

  適當顯示出實力,會讓事情順利不少。

  與此同時丹陽郡內的小型世家豪族紛紛收拾行李,往建業城快速匯聚。他們的力量不足以左右政令,但卻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也是吳明以公文形式,行文江南諸多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