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實屬難得
作者:鑽石王老三      更新:2020-05-09 18:26      字數:2258
  苗起到底還是老江湖,很快推斷出幾點,第一,薛王和林然等人謀反,姚崇和皇上應該已經知道很多。

  第二,不知道什麽原因,皇上已經下令不再追查。

  而現在,姚崇顯然和自己一樣,得到了什麽最新的證據,來向皇上匯報。

  此時,如果自己選擇退縮,或許可以保一世平安。

  雖然和姚崇明裏暗裏的爭鬥,可此時,苗起還是表現出來一絲的擔當。

  他也立刻起身,上前躬身施禮說道,“臣啟皇上,微臣也得到了消息,故此深夜打擾聖上休息。”

  見是苗起,玄宗沒有言語。

  姚崇是抗旨不尊的話,可苗起並不負責這件事,大晚上趕來,忠心可嘉啊。

  “苗愛卿,說說看,你都聽到了什麽。”

  苗起見皇上和顏悅色,懸著的心,稍稍放寬了一些,就把張子京對自己所說,一五一十的,和皇上說了一遍。

  玄宗聽完,沒有言語,轉臉看向姚崇。

  “姚愛卿,你也想說這些?”

  姚崇卻搖搖頭,“臣啟皇上,此事還是讓沈不易沈大人來說吧。”

  沈不易。

  玄宗看了看他,沒有說話。

  張子京,沈不易,這兩人,讓他一恍惚,想起了治蝗的那段經曆。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現在,這兩個年輕人,竟然同時又卷入到了林然謀反一事,這是天意嗎?

  沈不易上前一步,躬身把自己和琅琊王的交談內容,以及親眼見到的黃素和琅琊王的文書,簡短的說了一遍。

  玄宗聽完,呆呆地坐在那裏,半晌沒有言語。

  忽然,他猛地抬起頭,“不可能,絕不可能,五弟絕不會反。

  一定是他們誣陷,誣陷。”

  說完,站起身來,往前走了幾步,來到窗前,指著遠處說道:“看到沒有,花萼相輝之樓,花萼相輝之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五弟要想做皇上,有無數次機會,不可能,絕不可能。”

  說完,氣呼呼的吼道:“你們胡說,胡說。”

  姚崇和苗起見狀,雙雙對視一眼,同時苦笑了一下。

  薛王李業,可是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的大功臣,可以說,沒有李業的幫助,他不可能坐上這個位子,所以,說薛王謀反,這對玄宗來說,根本無法接受。

  一直等到玄宗平靜下來,姚崇才再次躬身說道:“皇上,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早做一些預防才是。”

  沈不易聽了心裏暗自佩服,果然是老油子,並不和玄宗在薛王這件事上糾纏,而是讓玄宗做些預防,這對玄宗來說,無異於降低了接受的難度。

  果然,玄宗神色,緩和了許多。

  “四位愛卿,你們有何良策?”

  良策?

  苗起一路之上,光想著如何向皇上匯報了,根本沒有去想對策,況且,自己是大學士,對這種失去我,並不擅長。

  隻好把希望寄托在了張子京身上。

  見苗起看向自己,張子京無奈的攤了攤手,那意思,這和我有毛關係。

  而姚崇,則朝著沈不易使個眼色。

  對策,沈不易早就想好了,從很多天以前,自己請教父親長安和洛陽的戰略位置之後,沈不易就已經開始想對策了。

  “皇上,微臣以為,現在當務之急,須做好三件事,防止外敵入侵,安定內部,平撫民心。”

  “哦,說來聽聽。”

  玄宗一聽,來了興趣。

  一臉讚許的神色。

  這個沈不易,平日裏花裏胡哨的歪點子很多,今日說的,倒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沈不易抬起頭來,淡然說道:“皇上,長安城西接秦州,涼州,遂州,茂州,四州再往西去,就是吐穀渾。

  倘若長安出現異動,您從這裏調集兵馬是最快的,可是如果吐穀渾趁虛而入,我們得不償失,故此,請您即可傳旨,命人出使吐穀渾,穩住我們的邊境。”

  這番話說出來,全場震驚。

  姚崇和苗起,心中對沈不易的看法,立刻提高了幾個檔次。

  這可不像是一個毛頭小子說出來的話。

  玄宗的心中,更是驚詫不已,這份戰略眼光,和全局意識,實屬難得啊。

  此時,沈不易接著說道:“還有,請皇上即可下旨,調集蒲州,汴州,襄州,三州兵馬,做好應變準備,隨時發兵洛陽。”

  恩,這個安排,也讓玄宗非常滿意,從這幾個地方調兵,是最佳選擇。

  說完這些,沈不易上前一步,躬身說道:“最後一環,請皇上連夜下旨,命人趕往青州,任原濰縣縣令徐廣為青州刺史,青州節度使,提轄青州兵馬,立即捉拿黃素家眷及其餘黨。”

  這個?

  一旁的姚崇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沈大人,老夫想提醒你一下,據我所知,濰縣縣令徐廣,已經過世。”

  苗起也是一拍腦袋,“是啊,我記起來了,我也曾經見過吏部的公文。”

  沈不易看了看兩人,撲通一聲,跪倒在玄宗麵前。

  “皇上,這件事,微臣一直瞞著您,請您治我的罪。”

  玄宗倒是來了興趣,一臉笑意的看著沈不易。

  “哦,沈愛卿,你說說看,何罪之有啊?”

  沈不易就把自己發現徐廣假死,然後和他約定等待聖旨的事情,說了一遍。

  姚崇聽了,自然不肯放過給沈不易貼金的好時機。

  “沈大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實在是讓我姚崇敬佩。”

  抬高他人,也是為了抬高自己。

  而此時,苗起的臉色,變得難看了許多。

  看看沈不易,在這裏一二三四,給皇上說的頭頭是道,連姚崇也親自抬他。

  自己倒是也想抬一把張子京,可你小子不爭氣啊,這個學生,真是無用。

  玄宗聽了沈不易這番話,心裏也是暗自讚歎,尚在青州之時,就已經能想到現在要朕下旨委任做官。

  這個沈不易,倒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沈愛卿,這番見地,果然是非同凡響啊,所說之事,高瞻遠矚。”

  說完,讚許的目光,籠罩著沈不易。

  “沈愛卿,真是我大唐朝的晴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

  這番話,已經是對一個臣子的最高評價了。

  可是沈不易卻高興不起來,皇上說來說去,並沒有下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