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偷聽
作者:鑽石王老三      更新:2020-05-09 18:26      字數:2325
  “大師,朱明他們在長安城的計劃,你可知道?”

  沈不易抿了一口茶,低聲問道。

  青善搖搖頭。

  “老衲不知。”

  沈不易心裏暗自歎息一聲,你讓我隨便問,我當你啥都知道呢。

  “那你們在長安城,可有內應。”

  “有,很多。”

  青善依舊是慢聲細語。

  “可否說來聽聽。”

  沈不易暗自驚喜。

  “不能。”

  “大師,那我無話可說了。”

  沈不易很是無奈。

  青善微微搖頭。

  “老衲早已經遁入空門,不問人間是非。”

  “那,那你和朱明。”

  “那是我與他的事。”

  頓了頓,青善接著說道,“受人之托,當成人之事,我可為施主指一條路,至於其他的,就看施主的造化了。”

  “好吧,”沈不易歎息了一聲,繞來繞去,你還和我打啞謎。

  青善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東偏殿裏,今日會有貴客前來,施主若有興趣,可從我這後門出去,繞到窗子下麵,去聽上一聽。”

  沈不易點點頭,恩,這也算是你沒有違背出家人的原則,韓春安排的人,還算是靠譜。

  青善說著話,站起身來,小心的打開房門,往外看了看,這才重新折回來,小心的打開牆角的衣櫃。

  輕輕一按,衣櫃木板裂開,露出一個僅容一人通過的小洞口。

  “施主,請隨我來。”

  青善說著話,帶頭鑽了進去。

  大約走了十幾丈,便到頭了。

  青善在前麵,側耳聽了聽,確定四周安全之後,才輕輕打開出口。

  出口竟然是在一顆枯死的老樹樹幹裏麵。

  幾人合抱粗的樹幹,被掏空一截,兩個人站在裏麵,竟然不覺得擁擠。

  巧妙,真的太巧妙了。

  更難得的是,這樹幹,就在離東偏殿窗子不遠的對方。

  躲在樹幹裏,就能清晰地聽到裏麵的談話,不但是十分的安全,而且,也不需要貓在窗子下麵。

  這樣的偷聽,更舒服一點。

  果然,時間不大,東偏殿裏,便有了動靜。

  李業有些焦急的在原地打轉。

  林然的忽然入獄,讓他如坐針氈。

  功夫不大,又是一陣腳步聲響。

  “曾進拜見王爺千歲。”

  曾進。

  沈不易的心咯噔一聲。

  曾進,禦林軍的千牛將軍,可是長安城的實權人物啊。

  “免禮,快跟本王說說,林然是怎麽回事?”

  林然?

  重磅人物一個接著一個啊。

  “王駕千歲,您別心急,我來之前,剛剛得到消息,林大人無罪釋放,已經官複原職了。”

  “真的嗎?”

  李業一臉的驚喜。

  “是,據我得到的消息,是一個叫張子京的,因為買宅子的糾紛,去禦史台把林大人給告了,所以才有了這麽一出。”

  “好,這就好,隻要不是因為我們的事情就好。”

  “王爺保重,我先離開。”

  曾進躬身施禮,然後轉身離開了。

  聽到張子京的這般表現,沈不易卻暗自高興,看來公主出麵,和平坊的宅子搞定了,要不然張子京絕不會這樣狗急跳牆的。

  李業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如此甚好,甚好。”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說完,又是一陣腳步聲,東偏殿很快趨於安靜。

  一切安靜之後,沈不易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王駕千歲,那就隻能是玄宗皇帝的兄弟了。

  據史書記載,唐睿宗李旦有六個兒子。

  李隆基排行老三。

  寧王李憲,睿宗長子,原名李成器,後追諡為讓皇帝。

  這個人,當初連太子都主動讓給了李隆基,所以,他造反的可能行並不大。

  申王李成義,睿宗次子,死後追諡為惠莊太子。

  按照時間來推算,這時候的李成義,還在外麵做官,開元八年才入朝。

  所以,這個也基本排除。

  岐王李隆範,睿宗第四子,後為避諱,改名李範,追諡為惠文太子。

  提起這個岐王,人們更多的還是記住了杜甫的那一首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李範,無意仕途,以好學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所以,這個人造反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

  薛王李隆業,睿宗第五子,後為避諱,改名李業,追諡為惠宣太子。

  按照史書記載,這個李業實在是一個不算是安分的人。

  參與神龍政變,支持唐中宗複位。

  參與唐隆政變,支持唐睿宗複位。

  景雲元年冊封薛王。

  參與“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勢力。

  開元元年,遷太子少保、同涇豳衛虢等州刺史,遷太子太保、司徒。

  隋王李隆悌,睿宗第六子,早夭。

  通篇看下來,隻有這個薛王李業,具備了造反的動機,也有造反的條件,在曆次的政變中,都有他的身影,此人在官場,在軍中,都有極高的聲望。

  回到青善的禪房,沈不易低聲問道:“大師,剛才來的,可是薛王千歲?”

  青善麵目表情,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不可說,這就意味著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薛王可是一個很難對付的人啊。

  沈不易暗暗歎息一聲。

  如果真的是他要造反,長安城怕是又要一場浩劫啊。

  回到家中,沈不易感到壓力有點大了。

  按照史書的記載,李隆基對幾個兄弟那可真的是親如手足。

  登基之後,玄宗命人在興慶宮的西麵蓋了一座樓房,題曰“花萼相輝之樓”。

  取《詩經.小雅》中“常棣之華,鄂不鏵樺。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典故,表示兄弟之間的和睦友好就象花和萼那樣相依而生,不能分離。

  所以,自己這時候如果跑去和玄宗說,薛王要造反,那估計皇上二話不說,就砍了自己的腦袋。

  必須要找到真憑實據,才能去。

  可是,該如何下手呢。

  讓他想不到的是,機會,很快便來了。

  日落時分,江安找上門來,遞上來一張帖子。

  “我家主人請沈大人到孔雀台一敘。”

  孔雀台。

  不就是幾隻孔雀嗎?

  有啥好看的,更何況還是晚上。

  隻是,沈不易隱隱感覺到,這並非一次簡單的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