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特殊禮物
作者:千折百轉      更新:2020-05-08 14:06      字數:2157
  建寧三年(170年),八月,二十九日。

  張浩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四月有餘,被鄭玄認作義子之後,便安心的在鄭玄家裏住了下來,而今天則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鄭玄的生日。

  鄭玄本就是個簡單的人,似乎除了研究學問,別無他好,所以誕辰也沒有張羅,隻有家人和幾個好友。

  “來浩兒、益兒,見過你們子幹叔父,當年我倆一起求學大儒馬融,可是為父的同門師兄弟”鄭玄為張浩鄭益引薦了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

  此人身長八尺,身材高大,雖是文士打扮,卻也掩蓋不住英武不凡。

  “見過叔父。”張浩鄭益上前施禮,張浩心中琢磨:鄭玄的師兄弟,子幹,子幹,啊,盧子幹,盧植?想到這,正在躬身施禮的張浩,不由得又向下探了探身。

  此時的盧植應該還沒有步入仕途,可能還在涿郡教導公孫瓚劉備那倆貨呢。不過張浩還是挺尊敬盧植的,文武雙全,剛直不阿,不問強權。

  “還有這位,為父的忘年交,孔聖人二十世孫,孔文舉。”張浩看去,一位二十左右的青年。

  “文舉叔父”張浩鄭益齊齊施禮。這可是以後的北海相孔北海啊,沒想到現在還這麽年輕。

  “來,這位……”鄭玄依次介紹了幾位賓客。

  “這是義子張浩,還有犬子鄭益。”一圈介紹下來,鄭玄又把張浩鄭益介紹給眾人。

  介紹過後鄭玄就和這些好友談經說賦去了,而張浩與鄭益又神神秘秘的跑了出去。

  過了一會,張浩鄭益抬著一個大箱子走了回來。

  “義父”張浩呼喚一聲。

  “哦?此是何物?”鄭玄疑惑的問。其他人也圍了上來,好奇的看著大箱子。

  “義父,這是孩兒與弟弟為您準備的禮物。”張浩拱手說道。

  鄭益則打開了大箱子,最上麵是一塊木板,木板上整整齊齊的排列著一個個的方形凹槽,張浩拿起木板放在幾案上,露出木板下麵的東西,一個個四四方方的小木塊。

  看著眾人疑惑的表情,張浩拿出幾個木塊,拿給眾人,眾人細看,每一個方塊上都有一個字,而這個字則是反著刻在上麵的,像一枚枚小印章一樣。

  “義父,眾位叔父。”張浩呼喚一聲,拿起許多木塊,走到木板前麵,將木塊放在木板的方形凹槽上麵,正正好好,一個個的放好,同一個刷子在上麵刷上墨汁。

  這時鄭益則拿出一張草紙鋪在上麵,用一個幹淨的刷子在上麵仔細的刷著,刷了兩三遍,小心的將紙拿下來。

  “眾位請過目。”循著聲音,眾人看去,一篇詩經裏的詩躍然紙上。

  “啊,這……”眾人震驚。

  張浩仿佛沒看到一樣,拿出木塊重新排列,有替換一部分,鄭益則重複剛剛的動作,另一首詩出現在紙上。

  “此乃神技,神乎其技啊。”

  “神奇,著實神奇。”

  “世間竟有如此神物。”

  眾人震驚之後,全都大加讚賞,聽著這些誇讚,鄭益一臉的自豪,張浩則淡定的看著眾人。

  “賢侄……”盧植看著張浩,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義父,眾位叔父。”張浩拱了拱手。

  接著說道:“小子稱其為活字印刷術。”心中卻在暗想:畢昇大大,對不起了,用了您的發明。

  頓了一下,繼續解釋“因日前觀義父授業之時,眾師兄們皆無書卷,故想出此法,與弟弟一起,曆時三個月,查眾多典籍,製作無重複單字木塊九千三百五十三枚,另常用字多製一塊,共萬枚,簡單排列可大量刊印書籍。”

  “妙哉,妙哉,二位賢侄心思巧妙,佩服佩服”又是一陣稱讚聲。

  “賢侄,為叔回府後欲命人仿製一套這活字印刷術,不知二位賢侄意下如何。”盧植希冀的望向張浩,雖然說的是在問兩人,不過他能看出,鄭益就是個孩子,為張浩馬首是瞻。

  其他人也都望著張浩,滿眼的期待。

  “當然可以,眾位叔父都可自行仿製。”張浩淡淡說道,就算不讓仿製又有幾人能控製住自己呢,倒不如順水推舟,賣個人情。

  “賢侄大度。”

  “眾位叔父,小侄還有一事,眾位叔父大可將此術大肆推廣,但願此術可以福澤萬民。”張浩想了想又說道,如果能推廣出去,倒是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讀書識字。

  “賢侄心懷寬廣,為叔佩服。”眾人紛紛抱拳,對這六七歲的張浩刮目相看,不再有輕視之色。

  鄭玄則站在旁邊看著張浩,微笑著不時地點點頭,不知道心裏在想些什麽。

  “康成兄,你這義子年紀輕輕倒是了得啊,少年老成,進退有度,竟有如此才思,將來必有成就啊。”席間眾人又說到張浩,皆是大加讚賞。

  “恭喜康成兄,收得如此義子。”

  “眾位見笑了,哈哈。”鄭玄雖然嘴上根眾人客氣著,不過臉上的笑容是怎麽也收不住了,對於眾人沒有提及鄭益,鄭玄倒也沒有在意。

  如果沒有張浩做對比的話,鄭益在同齡人中,也是聰慧異常的,再加上鄭玄從小教導,雖不是神童,卻也是知書達理的,隻是張浩太過出眾,二人在一起,顯得鄭益平凡了一些。

  吃過飯,眾人紛紛散去,都恨不得能直接飛回家裏,趕緊找人仿製這‘活字印刷術’,而鄭玄也沒有過多的挽留。

  待賓客散盡,鄭玄也帶著一箱子的木塊,迫不及待的回到書房,開始實驗‘活字印刷術’,一會印一篇文章,一會印首詩的,對它愛不釋手,就像個拿到新玩具的小孩一樣。

  之後的時間,鄭玄每天除了吃飯授業,其他時間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裏,研究活字印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刊印的書籍書房裏都裝不下了,不得將一間空屋子又改成了藏書的地方。

  鄭玄的學生們,上課的時候也能每人都有一卷書籍了,他們對做出活字印刷術的這兩位“小師弟”也是越發的尊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