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 86 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更新:2020-05-02 00:34      字數:9072
  十貫娘子最新章節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後天還有個追悼會,朋友家也不敢大辦,就隻有我們三兩個去送別,實在太快了,因心情不好,不敢走中線,我就從邊線推幾天!鞠躬!最後幾段沒有改,一會有更新提示是修改錯字!

  餘壽田

  大年初一一大早,餘壽田便被小墩子叫了起來,昨夜全家守歲睡得遲,他被大墩子喊起來的時候,就恍惚的就想起從前的日子。

  他從今日起便十五了,已然算作成丁,依著新的大梁律令,他若是活在老家,每年要向國家納栗兩石,棉三兩,還有徭役一月。

  到了他這個年紀,遇到村裏兜裏肥厚的家戶,已經可以娶媳婦給家裏延綿子嗣了。

  餘壽田甚至替代大堂哥服過兩年勞役,他又瘦又小的混在一群成丁當中,也不知道怎麽熬下來的,現在反複想起,就剩了一個字,苦。

  可現在他是少爺了,爹還是食一鼎一簋的貴人,也再不必吃那樣的苦,可有時做夢,夢的卻都是從前,仿佛苦不完似的。

  那時候的餘家根本不知道這世上還有這般多的節氣。從穀雨到大寒,每個節氣都有各種講究,都有各種神靈,都有各式各樣的好吃的,好吃的總是吃不完,吃呀吃,便把他吃回去,又變成了一個孩子。

  窗外有人清晰且溫和的喚他。

  “少爺,兵部巷的曲少爺讓人來說,說是辰時末刻的約您可別忘了……”

  大墩子話音未落,餘壽田已經從獅麵枕上睜開眼睛,並迅速坐了起來。

  大墩子是爹那邊的小廝,他傳完話便走了,而聽到大少爺起來,進來侍奉的卻是大穀小穀。

  這是小嬸娘特特給他尋的穩重小廝,認的字兒比他多了好幾倍。

  餘壽田坐在炕上坦然受著侍奉,牙粉清口,使蛋清,豆粉,皂莢等藥材做成的凝團淨了麵,上了防皴的膏子塗了臉,他這才披頭散發的坐在炕上吃朝食。

  潔淨是親衛巷的傳統,餘壽田現在每兩日都要沐浴一次,也從不束發安睡,卻學著好友睡瓷枕,也不知道圖什麽,反正是別人有的習性他都要學一學的。

  朝食還是老樣子,栗豆飯,菌湯配兩葷兩素的四小碗配菜,蝦子幹發玉蘭片,兩條清蒸小魚,幹拌雞胸脯肉,一小塊豆腐。

  因早就約好了,餘壽田用飯的時候便沒有附和了童家嬸娘細嚼慢咽的要求,吃的簡直是狼吞虎咽,邊吃他還擔心的問大穀:“有田還沒起來吧?”

  說完又從炕幾上粘掉下的飯粒塞嘴裏。

  大穀知道大少爺出門最怕二少爺跟,聽完便笑著說:“少爺安心,昨兒二少爺耍的累了,且起不來呢,怕是要睡到晌午去了。”

  聽到弟弟沒起,餘壽田便鬆了一口氣,刮了碗底,清了口,下了炕,開始穿過年的新衣裳。

  這一年,餘壽田穿過太多的新衣裳了,從陳家嬸娘到童家嬸娘,親衛巷好的就像一家人,隨便哪個嬸娘進門後,許是閑的慌了,就都喜歡給他們置辦各式各樣的衣裳,甚至陳家老奶奶也是這樣的,她總是有各式各樣的新料子,穿不完就給他們家,也不是一匹布一匹布的給,是七八種料子每種一兩匹的給。

  用奶奶的話說,陳家的料子最起碼堆了兩屋子,她家還養了一群婆子,每天吃了吃飯睡覺,就是給大家做衣裳鞋襪。

  這才將將一年,餘壽田的各色新衣裳便不能用櫃子放了,家裏要特特給他空出一個屋子來堆,開始奶奶和娘還是要管的,緊他兩身換著穿,可他長的飛快,便浪費了好些,從此便管不得了,就覺著眼睛疼,心也累。

  換好如意雲紋的大雲緞圓領袍,餘壽田便坐在妝鏡麵前安靜的等,而早就候在外屋的石介家便進屋與他梳頭。

  他雖是男子,如今也用妝鏡,也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腦袋上插的,臉上塗抹的,反正都是香噴噴的,初來的時候他倒也問問是什麽的,後來也不問了,忙的很呢!成日子死讀書,死背書,童家嬸娘就恨不得把這世上一切書都塞進他的腦袋裏,還說如今也不必懂什麽意思,反正見識多了總要懂的,如今卻是要先背一下。

  可憐餘壽田,卻是全家四個孩子裏最笨的,讀書一多,他便成日子腦袋疼,看到書本就想睡,卻不敢睡,更不敢讓自己懈怠,能讀書啊,他總知道珍惜的,就是笨,學的沒有弟弟妹妹快,倒是爹每次回來教他一些刀技,他反而學的極快。

  戴好新璞頭,披著雜狐毛的鬥篷,又從枕下取了壓勝錢,捂著暖爐,餘壽田便帶著大穀小穀去了前院主屋,給爹娘,還有阿奶拜了年,臨出門的時候,爹親手將壓勝錢掛在他腰上,隻說了一句,讓他小心些,別憨玩便算了。

  這個家裏,其實最慣著他的卻是阿爹,餘壽田能感覺到爹心裏那股子對不住的勁兒,可他卻想,沒啥對不住的啊!現在的日子多好啊,這都是爹給賺來的,早先亂的那幾年,村裏年年都有餓死的,是阿娘能幹,總讓他們活下來了,餘壽田如今不敢說半個不好的字兒。

  他歡快的出了家門,並不敢先去兵部巷,卻先去了巷子尾老奶奶家裏,到了老奶奶那邊,那屋子裏就坐著一大堆的麵熟卻不知姓氏的婦人,人家也是一大早就來拜年的,按輩分這都是小奶奶。

  餘壽田不敢抬頭看,隻稀裏糊塗的拜了年,挨個問了好,又得了一大堆壓歲錢,有紅繩拴著的一串新錢,也有給銀錁子的,個頭也不大,至多五六錢的樣兒,因嬸娘說過那些阿奶日子不好過,給的再少也要誠懇道謝,就千萬別在臉上帶出來。

  餘壽田怎麽敢帶出來?一條巷子就他家最窮,家裏有點餘錢爹都讓小嬸子管著給置辦了莊子了,他阿奶還有母親都是從小嬸子手裏拿月錢的,還跟他一樣多,一月十貫。

  才將去拜年,阿奶也真是摳,才給了他一串九個大錢,他娘不敢超過阿奶,給了六個,他爹是一個錢都沒給,還恨不得月月從他身上刮一點兒吃酒去。

  作為長子,壽田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每月都分他爹一半花。

  得了壓歲錢,被一群奶奶誇獎完俊秀好看,又被逼著喝了兩碗年前的羊肉湯,餘壽田這才掙脫出來,捂著肚子扶著牆的繼續拜年。

  按照輩分,他第二要去佘爺爺那邊拜年,這就令餘壽田浮想聯翩了。

  有關這個佘爺爺,餘壽田是充滿好感的,首先佘爺爺是世上最好看的爺爺,這第二麽,佘爺爺有錢還大方。

  他第一次見這位爺爺就得了人生最大的一份好禮,佘爺爺給了他倆五十兩的大金元寶。

  這倆元寶是餘壽田此生見到的最大的元寶,他活了十四年,是頭回看到金子的,怪重的,他連抱著睡了好幾月,跟他奶那麽好,他奶都沒給他哄出去,就恨不得抱著兩錠金子去死了。

  也沒人說他小家子氣,甚至在家裏小嬸子都特特警告了人,不許提及這件事,那之後多半年,餘壽田才開始為自己這種作為羞愧,找到小嬸娘主動上交金錠,請小嬸娘給他置產。

  反正,他全家的錢都在小嬸娘那邊管著。

  看看時辰不早,餘壽田便小跑著奔到了陳家,也不必等門房去通報,如在自己家一般,他一溜小跑著到了後院直奔東廂房。

  結果到了東廂房門口才看到一派小廝安靜的候在廊下,捧盆的捧盆,端架子的端架子,抱鏡子的抱鏡子,一溜兒十幾位就沒有一個空著手的。

  這是還沒起呢?

  他正想退出去,便聽到他小爹在裏麵哄人起床:“爹啊,這壽田都來給您拜年了?您也好意思賴在炕上?沒您這樣當爺的,”

  如此他便走不得了,佘爺爺這邊規矩最大,早先請安也是這樣的,長輩沒有起就隻能乖乖站在院裏等。

  卻也不是冷著等的,吉祥家派了倆眼生的丫頭給他端來一個銅爐,讓他烤著火等?

  親衛巷活的就像一家人,這邊的老祖宗是大家的老祖宗,他家的阿奶也是大家的阿奶,獨一個例外,這邊的佘爺爺……卻隻是陳小爹一人的爹爹。

  因老刀裏自己爹年紀最大,卻是個二刀,為了不亂規矩,餘壽田便管爹爹之外的這幾個都喊小爹爹,對外便是我陳爹,我童爹……

  守在廊下的一群人慢慢進去,沒一會又都慢慢出來,餘壽田是個有耐心的孩子,便乖乖坐在院子裏等,一直到那邊收拾好,他才進了屋,一進東廂房,這地上果然給他放好墊子。

  這孩子很實在的跪下,當當當就給他佘爺爺磕了三個大響頭,還說:“爺爺,孫兒給您拜年了,恭祝您萬福康順,事事如意!”

  他佘爺爺便笑著說:“趕緊起來吧,人哪能事事如意,外麵冷吧,你先烤烤火……”

  佘吉祥聽到自己家主子這樣說,便不願意了,他有些埋怨到:“大年初一的,人孩子喜滋滋的來給您拜年了,您看你說的什麽話。”

  餘壽田站起小心翼翼的坐下,這才敢抬頭去看佘爺爺,說實話,他覺著佘爺爺一點兒都不爺爺,看著麵相竟是比他爹還麵嫩呢。

  隻,怎麽就跟自己一樣也賴床呢?也喜歡大清早的披頭散發,還是沒起被窩,就如小嬸子說的,被自己陳小爹慣的沒有個爺樣兒,隻能軟著來。

  若不是家裏有大人警告,說不許出去說家裏有這麽個好看的爺,他早就跟幾個朋友炫耀去了。

  佘青嶺被自己老仆撅的一愣,便看自己兒子問:“我說錯話了?”

  陳小爹遷就他,趕緊打發人上炕給佘爺爺順頭發,還哄著說:“隨您,您高興就成,就是一會孩子們都來給您拜年了,壽田是個男娃還好說,大妞她們可是女娃娃。”

  佘爺爺好像不習慣這樣的熱鬧,好半晌他才說:“那,那就快點。”說完他眼睛亮亮指派身邊人說:“趕緊,趕緊給這孩子,哦,壓歲錢。”

  他說完,便有人捧了東西過來,先給他腰上掛了個大大的玉佩,接著又往他腰上掛了一個褡褳。

  這一年,餘壽田經常被幾個小嬸娘帶著去她們的嫁妝庫房裏認東西,光緞子上的圖案他就認識很多,像是梭身合暈,連珠合暈,團鬥寶照,團花四出,龜背,海石榴等等之類。

  他要學到一看花便知這人從何處來,因綢緞紡織的地方不一樣,慣用的紋飾也會不一樣,還有去誰家吃飯,看瓷器,是黑的,青的,繁瑣的,素雅的,便知這家老根在何處。

  嬸娘們說,大家公子從不羅嗦,用眼睛一瞥便該知道這是哪個地方的窯口,那個地方的織機出來的貨色。

  這是讀書之外,第二該明白的見識。

  就像今日腰上的褡褳,餘壽田一眼便知它是緙絲的,還是一次成型的五子登科,卻看不出哪處地界的緙絲,不過已不易了,這才一年呢,不枉嬸娘們挨個給自己開嫁妝庫,上手多了,真的是很漲見識的。

  看著腰間正想著心事,餘壽田便聽到了這人間最討厭的話:“那,那你最近讀了什麽書啊?”

  大年初一的,呼……。

  心裏發虛,餘壽田便磕磕巴巴回話道:“也,也沒有讀什麽,就認識了一百多個字兒,還,還背了十幾首詩,小嬸嬸說我腦子開的晚了,也不好學東西了,就死死背下,再慢慢開悟,這些日子,是不讀書的,小嬸子教,教了一些紋飾,這些是背下來了……”

  佘青嶺坐起,讓身後的人慢慢給他把頭發結起來,聽這孩子說到紋飾便很認真的問:“哦?都學到什麽朝代了?”

  漫天轟大雷啊,餘壽田就瞠目結舌,好半天才說:“不,不知道啊?就,就學到了車騎,戰騎,鬥虎,馬騎……”

  佘青嶺絲毫聽不出孩子的為難,倒是等身後人給他紮好發巾,他這才笑著問吉祥道:“我竟不知張正辭有收集拓片的習好?”

  張正辭是張婉如的爹。

  佘吉祥捧著襪子幫他套好說:“張大人家幾代人都好古,您竟不知?”

  佘青嶺想了下,笑著搖頭:“年頭太久,記不得了。”說完又問滿額頭是汗的餘壽田道:“你也不必慌張,你是你爹的兒子,學不好也沒什麽人說你,倒是你的爹本事你學了幾分?”

  這次陳大勝便有的說了。

  他笑眯眯的邊指派人給自己爹擺朝食邊說:“這個我知道,這小子伶俐的很,他爹從柳大雅那邊摸來的腰刀技,他看兩次便會,上次我回來跟他耍著玩兒,他還能跟我支應個幾下,這一路到走的很通,不是那種愚笨走套路的。”

  佘青嶺心裏很有個內外之分,終就滿意的點點頭,臉上多掛了幾分笑的問餘壽田:“我記得你這娃兒?今年也有十五了吧?”

  餘壽田總算鬆了一口氣,便道:“是,今日十五歲第一日了。”

  十五歲第一日了啊,佘青嶺聞言便笑了起來,笑完才愉悅的說:“好!好,咱家這一代也有成丁的娃兒了,不錯不錯,若這樣……”

  他認真的對餘壽田道:“過了年節,你便去外衛先蹲幾年,慶豐右衛離的家也不遠,你且去那邊做個入流的小旗,待過幾年你父親從南門下來,再調你入內衛。”

  餘壽田不懂自己被安排了,便傻愣愣的說:“啊?哦!”

  陳大勝失笑,上前就對他後腦勺拍了一下道:“傻小子,這就當官了!還不謝謝你佘爺爺!”

  這就當官了?!

  餘壽田不知道自己當的是什麽官,卻也是高興的,他站起來跪下給佘爺爺磕頭,磕完便聽到他佘爺爺打發他說:“成了,這也叫當官,我是怕他瘋玩學壞了,你去玩吧,可憐的娃兒,以後便沒有這好日子了。”

  為什麽是沒有這樣的好日子了,餘壽田是聽不懂的,怕問讀書,他趕緊告辭離開,又到了前麵給小嬸娘磕頭,她小嬸娘聽完才說,他佘爺爺給他安排了個八品小旗,以後他要管著十個人了,一月還能拿六貫錢,一年能吃上皇糧祿米七十二石,隻這一日起,每月十貫的月錢卻是沒了?

  就沒了?餘壽田心肝破裂,又是一陣的五雷轟頂。

  從陳家出來,成家,孟家,童家一溜兒過來,人人都恭喜餘壽田,偏偏這孩子心裏就隻轉著一件事,我以後月錢拿不到十貫了,這可真傷心啊。

  就這樣,好似滿世界高興隻有他沮喪的孩子出了門,坐上自己家的馬車一溜兒到了兵部巷門口,他的一眾小夥伴早就等在哪兒了。

  人人長大都要遇到脾氣相投的小夥伴,可像是餘壽田這樣的孩子,他的人生卻是不同的。

  從前在老家的時,便是他大伯家的崽兒每天都是忙不完的營生,根本沒什麽閑餘時間去找樂子,他一直受罪到了現在,才在兵部巷找了三位好友。

  竇家的竇永倫,曲家的曲應芳,孔家的孔向春。

  他們四個差不多大,隻這三位是在祠堂口的三禮學堂讀書的,獨他一人在家裏跟著嬸娘讀書,美其名曰家裏有先生單獨教著。

  心裏有怯也沒有墨,餘壽田便是個在家話多,在外卻少言寡語的孩子。

  好友們一擁而上,坐在他車裏又是一陣誇獎暖和。餘壽田的車內精致寬敞,鋪了老氈狼皮還有羊羔皮保暖,還烘了上好的碳爐取暖。

  都是六七品武官家的孩子,家裏就養的粗糙,大冷天出門一般不給他們預備車子,若家裏有富餘馬匹就騎馬,有富餘的車子就坐車,今兒是初一,這一群少爺隻能擠出兩輛馬車,一輛是曲家的,一輛自然是餘家的。

  這也沒甚,餘壽田也坐過旁人的車子的。

  幾位官家少爺歡歡喜喜的上了車子,身後跟著的四五個小廝坐了曲家那輛。

  今兒是大年初一,這幾個少爺早就約好了去護國寺上香,他們是不敢想頭一炷香,心也不是那般虔誠,就是去看個熱鬧。

  等大家坐的穩當,那馬車行進起來了,幾位少爺便互相看看,又一起微笑著各自拿起荷包從裏摳壓歲錢湊份子。

  餘壽田是個小摳,佘爺爺還有嬸娘們給的金錁子他早就讓小穀拿回了家,而今身上裝的是在老奶奶那邊得的半袋子銀錁子,這也不少了,最起碼在小夥伴麵前不露怯。

  曲應芳在這裏麵最大,他便先取出四個五錢的銀錁子放在支出來的小桌上說:“這是給護國寺廟裏的香油錢。”

  其餘幾人有樣學樣的把銀錁子交了。

  “這是齋飯錢。”

  “這是下山在燕京胡人樓子要包廂的錢兒,打賞錢兒,酒水錢,新年了,這個錢是要多給一倍的。”

  都算不上頂級的少爺,便都老老實實的湊份子。

  為了在外麵有麵子,他們是私下湊份子,當著人會賬便挨個做出請客的樣子的。

  餘壽田一氣兒出了十二兩銀錁子,心都花的碎了,卻也不敢說,隻得暗自忍耐。

  這幾位少爺卻不咋心疼,沒多有少的,他們每月也有個三五兩的月例,都沒有餘壽田多,卻比他會花錢。

  有時候在外為不丟體麵花多了,就咬咬牙,回家再暗自吃上一頓打,跪跪祠堂也是家常便飯,但絕不不會在小夥伴麵前露怯。

  等到曲應芳把銀子收好,馬車一路顛簸就去至燕京,得先去錢莊將家裏給的銀錁子換成在外花的銅錢。

  家業敗落的,不懂得遮掩的才會在外使銀錁子。

  等到了燕京將錢兒換好,幾個少爺才鬆了一口氣的開始自在聊天,那之前一路都提了一口氣不敢放下呢。

  沒辦法,若是今兒錢莊不開,他們計劃了一年的奢侈便沒了,都有個想去胡人樓子看舞娘的野望呢。

  曲應芳把錢放到褡褳裏,交給自己家的小廝一半,這才入車笑眯眯的說:“我打發他去給咱定位置了。”

  幾個剛成丁的少爺有些心虛,卻都故作老成的點點頭,孔向春還說呢:“早就說好了,隨哥哥安排呢。”

  餘壽田喊了一聲大穀,大穀繼續趕著車子往城外走,待車出了街,曲應芳才一臉神秘的說:“你們猜我剛才看到誰了?”

  大家一起看他,他便滿麵神秘的嘿嘿一笑道:“我看到棋盤院四房的唐鶴絢了,平時拽那樣兒,在學裏都不屑跟咱哥幾個說話,鬧半天,他也是個換銀錁子的!”

  這家夥就是個典型兵部巷的孩子,心裏很是沒譜。他自己就是個換銀錁子的。

  幾個少年一聽,便大肆譏諷起來,譏諷完了,才聽竇永倫說:“人家就是再不好,也比咱哥幾個強,我聽我爹說了句,說新年過去,人家被舉薦到工部做副使了,咱哥幾個可還閑著呢,我爹昨夜守歲還說,這幾年儉省儉省,先給我倆哥哥都弄個虛銜,再活動活動看能不能安排了,好歹娶媳婦兒好看點。”

  十四五歲是個頗尷尬的年歲,慶豐的公子雖嘴上不服燕京的,可都成丁了還在學堂裏熬著,多少便有些自卑。

  家家都是好幾房,妻妻妾妾,嫡出庶出一大串兒,他們遇到的問題也差不多。

  親衛巷不這樣,可餘壽田出來從不泄露家裏半句閑話。他爹說了,想吃親衛飯,就得先把嘴縫住了。

  餘壽田無限崇拜自己的爹爹們,他知道自己笨,便從縫住嘴開始學,這個也最好學。

  聽到幾個哥哥在那邊說日子艱難,今兒高興,他也不敢說自己已經有了個小旗做,還是差一步入內衛的外衛活計。

  心裏愧疚,他便從座位下麵取出攢盒,請幾個哥哥吃點心喝茶。

  小嬸娘總是在這些細處大方,也從不看他是個孩子怠慢他,每次出門他都是這四個小夥伴裏總有車的,而且車裏也按照長輩的配額,給他把東西放滿。

  這令他很有麵兒。

  少年的胃口是個無底洞,幾個少爺看到吃便一起歡呼,紛紛拿起來便吃,邊吃還邊說閑話,說什麽燕京有個小官年前贏了五千貫啊,說什麽學裏有個誰家的誰,比他們還小已經有倆通房大丫頭了……

  餘壽田在這方麵是缺乏的,他沒有任何知識能接住這些話,便越來越沉默。

  倒是走到護國寺禪山下麵,馬車忽停,許是人太多,大家便沒在意依舊是閑說,一直到蔡永倫無意掀起車簾,他手裏的點心便掉了,還回頭磕磕巴巴的對著車裏喊:“猜,猜我看到了誰?啊?”

  曲應芳鄙視的看他一眼道:“哼哼,王母娘娘?”

  蔡永倫臉上漲紅的,手都激顫抖了,他指著左麵壓低聲音說到:“不,不是!我,看到,吏部巷子的彭瑞娘了。”

  那一刹,包括餘壽田都丟了手裏的東西,就一起擁擠到車門那邊,也不敢大開縫隙,就隻敢壓抑著一顆思慕之心,悄悄看。

  那是泉後街一切少年郎都愛的姑娘呢。

  其實泉後街的小少爺們有自己的鄙視鏈,那是棋盤院的公子是看不起後麵六部巷,而六部巷是吏部,吏部看不起刑部的,刑部看不起戶部的,戶部看不起工部的,工部看不起兵部的,兵部看不起禮部的。

  而以上所有的小少爺們都當親衛巷子是透明的。

  不好形容,說不上是鄙視還是咋的,總之他們家裏避諱,他們也避諱,小孩兒總是跟大人學的。

  一群朝廷中下遊官員住一個地方,平時婚喪嫁娶,家裏常來常往,各家的美貌小姐,少爺們便會私下議論,還在心裏暗自給個等級。

  沒多遠的車隊外,聽著幾輛少爺們魂牽夢繞的馬車,那車許是等的久了,便有個小娘子扶著丫頭的車子下了來,跟在母親的身後往山下看。

  大梁比前朝豁達,並沒有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習俗,尤其是邵商一派,更是喜歡一切逆著前朝來。

  今兒的瑞娘也是如幻想當中一般的美,她穿著金織紅底的襖子,披著大紅的鬥篷,描的是燕京最流行的三白妝,畫了粉色的花鈿,梳著龍蕊髻,發髻上的豔紅色的絲帶便隨著風一直飄著。

  這天是那般的冷,就凍的瑞娘的小臉豔紅的透了三白妝。

  這是泉後街最美的姑娘啊,家裏的老人都說,人家是奔著宮裏去做娘娘的,便是不做娘娘人家吏部巷彭大人家的嫡女,也不會嫁給他們兵部巷的少爺,便隻能看看,這一看就看得心馳神往了。

  正看得美,卻聽到那山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群內衛就舉著禁騎喊著:“今日貴人拜山,禪山宵禁,來車請回,來車請回……”

  “啊?不能上山了啊?”

  看美好的姑娘也隻是一時的,聽到不能山上熱鬧,幾個少爺便斷了筋骨一般的撤回車裏,紛紛癱軟在座位上,隻餘壽田一人撩起車簾巴巴的向後張望。

  孔向春拽了一下餘壽田:“快快回來,你不嫌棄冷啊?你去哪兒啊?”

  偏偏餘壽田卻蹦下車子,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便攔住了其中的禁衛喊道:“可是金吾衛的叔叔?!”

  那禁衛本想舉起馬鞭嗬斥,一聽這孩子喊他叔叔,便停了馬,拽住韁繩看著這小少爺問:“你是?哪家孩子?”

  餘壽田有些羞澀,可是卻不怕禁衛,親衛這樣的人,他常常溜到燕京去玩,有時候晚了不想回家,就去父親那邊住著,看到侍衛們卻是天然親的。

  他笑著說到:“給叔叔拜年,叔叔安康,我是長刀衛餘清官家的。”

  這位一聽,先是看看餘壽田,接著側目打量他家馬車,看到標記,這才笑了起來:“嘿!是餘二哥家的啊!倒也不是外人,怎麽?今兒跟長輩來上香了?”

  餘壽田趕緊搖頭,又點點頭,他指著身後的車子道:“叔叔,今兒不能上去了麽?”

  馬上的親衛又笑了起來,笑完才說:“旁人不能上,咱家的馬車卻是可以,娃兒且等等,叔叔給你上山要通行牌子去,家裏來了幾輛車?”

  餘壽田心跳如鼓,往後看看,扭臉便認真撒謊道:“會叔叔話,六輛!”

  這位親衛看看那邊,便笑著拿馬鞭點點餘壽田道:“成,且等著。”

  他說完調轉馬頭往山上去,沒一會功夫又騎著馬回來,一伸手往餘壽田手裏塞了一疊竹牌子道:“侄兒且等半個時辰,等車散了,自右邊悄悄去,憑牌子跟知客側房吃齋菜,晚上回去跟你爹問個好,就說金吾衛的李杲給他拜年了。”

  這位說完便快馬離開。

  餘壽田捧著牌子的手有些抖,但是依舊鼓足勇氣捧著牌子到了右邊馬車前麵,先是認真給車裏的人施禮,聽到裏麵有婦人帶著笑意問他:“起來吧孩子,你今兒也出來上香啊?”

  餘壽田點點頭,也不敢多說什麽,卻是將剛才那親衛的話敘述了一遍,又將四塊牌子遞給彭家車夫。

  等車裏道了謝,他趕緊說不敢,客氣完他便迅速回了自己的車,等到車簾放下,他便卸了一身骨頭的軟癱在車裏大口喘氣,喘完緩緩睜眼,便嚇了一跳。

  就見孔向春他們三人瞪著大眼看著他,曲應芳憤恨的不成,他慢慢卷起袖子道:“我打死你這個裝巧賣乖的!”

  說完,這三人便圍了餘壽田禍禍起來。

  身邊馬車起起伏伏,少年的慘叫不斷傳來,那瑞娘舉著袖子捂嘴笑,她母親也覺著有意思,便瞪了她一眼罵到:“不莊重!”

  國色天香的姑娘聞言笑吹了聲,還衝母親吐了吐舌頭哀求道:“娘親兒就要入宮了,便自在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