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更新:2020-05-02 00:34      字數:7988
  十貫娘子最新章節

  自打登基,武帝楊藻最大的一筆入賬,便是今秋農稅,而真正支持大梁國一直緩步向前的卻是過去十年之內的戰爭紅利。

  這世上便沒有幹淨的戰爭,不論今上現在用什麽國策,從洪順活下來的人都很深刻的記著,咱這位皇爺卻是一路搶劫過來的。

  做皇帝之前,這位便是個硬土匪。

  武帝楊藻能順暢坐到皇位之上,並得到了前朝舊臣的支持,從土匪本源來講,那時候舉義軍大旗有好幾路反王,其流程是這樣的,一般都是別人殺了人,滅了族,搶了東西,武帝楊藻再去找這類人,從他們手裏再搶回來,再還苦主些許保證他們餓不死,其餘的便是他的。

  這就是硬土匪,隻槍土匪的東西。

  他的名聲最好,大家便擁護他。

  武帝從不覺著做皇帝是美差,這個跟他手頭吃緊,舉國都在花他的私庫有著直接關係。

  多不容易啊,整整二十六萬兩雪花銀,這是武帝楊藻登基以來得到的最大供奉,而作為一個帝王,他是絕不會高興的。

  他甚至是委屈的,憤怒的,憎恨的,最後便故作驚愕的問:“五百裏老隱,一年供奉竟有這麽多?”

  孟鼎臣驚愕了一下沒有說話,可是二皇子楊貞卻笑道:“父皇,這是三年的供奉,非一年供奉。還有便是,慶豐左右百泉山地域特殊,屬全國商戶聚集最多的地方。

  除商戶之外,咱燕京還聚集了各大門派的分舵,且前段時間又出了龐圖一路虐殺武林同道的慘案,這些銀子與其說是對老隱的供奉,卻不如說這是一份感謝銀吧。畢竟那榆樹娘保全了百泉山一脈的體麵呢。”

  皇爺聽兒子這樣說,便低頭想了會才笑道:“也是,有時候人的臉麵要比命值錢。我兒聰慧……恩,這個榆樹娘倒也有意思,她怎麽就想起來把這份銀子上交了?難不成這江湖當中,真的就有淡泊名利的?朕卻是不信的!五郎,你說是不是這樣?”

  孟鼎臣愣了一下,就低頭回話道:“回陛下,有,不多。”

  武帝一揚眉:“哦?不多,五郎既這樣說,想必你都知道名字吧?今日便跟朕說說那都是誰?”

  孟鼎臣沒抬頭的回話:“恩,故去的玄山……”

  武帝一擺手輕笑:“那個不算!南北護國寺這樣的就不必提了,雖你叔侄出身護國寺,有些話朕卻也是要說的,都道天下盡數都是朕的,這話就純屬放屁!朕也是忙活了一年了,都沒有二十幾萬兩的孝敬,人家區區女子卻輕易能弄到這麽多。

  你說誰不好?嗬嗬偏偏是這兩個廟的和尚,這都還俗幾年了,人都被你們剿滅了多少了,五郎這還有佛心呢?

  護國寺人家便是各地分寺的主持都比朕有富裕,別的武林門派都要經曆戰亂顛簸,可護國寺的資產卻保存了八百七十二年了,他們手頭有錢兒才淡泊名利呢,五郎,今日咱不說和尚,你再說旁個朕不知道的人?”

  孟鼎臣心裏抽動一下,到底說:“……榆樹娘。”

  皇爺正要喝茶,茶盞送到嘴邊便不動了。好半天兒,他放下茶盞便哈哈笑了起來,笑到最後他扭臉去看一邊一直沒說話的佘伴伴,問到:“我說青嶺?你這一天魂不守舍的作甚呢?”

  佘伴伴聞言一愣,便收了他神遊的神通,表情略帶驕傲的說:“能做甚?大事兒唄!家裏有點麻煩,我幹娘問我該怎麽辦呢。”

  皇爺臉頰抽動,嘖了一聲後道:“家裏的事兒?嗬!你家裏的事兒且放在一邊,朕就問你,這筆從百泉山來的橫財事兒,該當如何處理?”

  是賞還是罰?

  佘伴伴聞言愣了,他看看滿目的銀箱,又看看皇爺,再去看有些不安的孟鼎臣,還有兩眼放光的二皇子楊貞,最後便露著一貫的尖酸味兒道:“您這話沒意思了!我一太監,我幫您管點戶部賬目都是僭越了,您可真問對人了!

  咱家門都不出,雞都是隻敢吃,就怎麽會知道江湖的事情?我又不跟他們打交道!什麽百泉山,玥貢山,對我而言住在山裏不納稅的,就沒一個好東西,戶部庫裏可憐的耗子都養不起了!”

  坐在殿外寫字帖的陳大勝聞言筆下一滯,他義父就是一本武林寶典,常在私下裏跟他嘮叨武林江湖那點子醃臢事兒,什麽老隱在山裏修建的天香洞,什麽著名的義士其實背地裏齷齪跟嫂子如何如何了,表麵上一派正義大俠四處救人畏難,其實暗地勾連孟鼎臣悄悄鏟除鏟敵對勢力之類。

  他不但知道,知道的就絕對比孟鼎臣還要多得多,孟鼎臣都覺著護國寺主持玄山是坐化,可自己義父卻清楚,玄山是服毒。

  皇爺被撅的不輕,半天才無奈的嘀咕了句:“不就是打攪你考慮家裏那點子事兒麽?你自己解決不了,就何苦拿朕撒氣?得得,問你也是白問,你都鑽到錢眼離了,朕也真是閑得慌了,咳……那個,五郎啊,你把銀子拉到朕的內庫……”

  可惜皇爺這話還沒說完,便又被佘伴伴撅了:“他們抬來也就是給您看一眼,您還真想弄到內庫?你信不信明兒六部主官敢來您麵前哭窮上吊的?南五郡被燒掉的官倉還修不修了?運河的河道清不清了,燕京都臭的地下水都不能吃了,那下水鋪不鋪了?您可真有意思?多少大臣過了眼的銀子,還想搬到內庫?”

  “哧……”二皇子楊貞忍不住笑出聲,迎麵便被他父皇用折子懟了,殿內背著手轉悠兩圈兒,皇爺便煩躁的一擺手道:“趕緊拖走拖走!下次就不要拖到朕的麵前晃朕的眼了……”

  他讓人抬銀下去,孟鼎臣便不得不說話了,畢竟榆樹娘是江湖人士,也是通過他九思堂獻的銀子,他便得給江湖人一個交代。

  皇爺便是不想給,他也得替榆樹娘要啊。不然從此九思堂出去,還怎麽人前立身?

  孟鼎臣抱拳對皇爺道:“陛下,你便隻拿這一筆供奉麽?”

  陳大勝把寫壞的宣紙團了一下,揣到了懷裏。

  殿內,皇爺故作煩躁的就一拍桌麵嘀咕:“哼!朕就知道,知道了……來人擬旨,百泉山榆樹娘去歲剝皮救民於水火,仁善惠德於百裏庶民,就……就從太後娘娘的私庫支銀千兩,建神廟於百泉山下,便周遭黎民得以祭拜,此旨便以懿旨頒發,榆樹娘是女子,太後也是女子,這也算公平了,哦,最後再從各宮娘娘小庫按照份位,皇後百兩後逐級遞減賞賜榆樹娘,最後別忘了刻碑於廟前以供後人瞻仰。”

  孟鼎臣低頭思考片刻,最後就露出感恩戴德的樣子替榆樹娘叩謝皇恩。

  如此,這半夜的小朝會就散了。

  佘伴伴迅速告退,走到門口的時,皇爺渾似不在意的問他:“青嶺?老太太遇到啥為難事兒了?”

  佘伴伴聞言回頭,就很認真的回話道:“回陛下,老太太寫信來抱怨,隔壁院老四那個妾氏又不安分了,她每天就出去遊門子,最近那不孝的東西又結識了禮部巷,慶豐府同知楊時升家的三兒媳文氏,那文氏天性刻薄,教育出的子女也是不堪,就把飛廉他小妹妹喜鵲的臉撓毀容了……”

  幾位走到殿門口的朝臣停下腳步,大家就滿麵驚愕的看著佘伴伴。

  這是佘青嶺?這是那個赤膽忠心,滿門忠烈之後,他剛才說的?是什麽啊?

  皇爺也是表情驚愕,半天才訥訥問:“你今兒神遊了一天?就為這?”

  似乎是對皇爺的語氣有些不滿,佘青嶺便行了個禮說到:“陛下!喜鵲今年方四歲,一輩子便毀了,這如何是小事?”

  說完他便不客氣的甩袖而去,下台階的時候陳大勝便趕緊上前扶著他往下走。

  皇爺就看著的他的背影,一直看到他隱入夜幕忽便笑了,他對站在門口的幾位大臣道:“咳,諸位愛卿體諒些,也不怪青嶺在意,從前他連個落腳的家都沒有,朕登基這麽久了,他都不敢回從前的府邸,這天下雖大,能容下青嶺的也就飛廉家那個屋簷了,那家老太太不錯,飛廉也是個老實孩子。就,恩,挺好的,這兩家滿門的忠烈,能堆一起過日子……以後朕便是沒了,也能安心了,好事,好事!你們就下去吧……”

  大臣們各自神色莫名的告退,倒是二皇子楊貞站在東明殿外久久不語。

  一直到孟鼎臣出來喊他,他才笑著扭臉問:“父皇將這筆銀子支給那個地方了?”

  孟鼎臣笑笑:“皇爺說,既是江湖裏來的,便支給九思堂自用。”

  楊貞聞言便笑了起來,他年紀不大,得意了,難免喜形於色。

  而孟鼎臣便咳嗽一聲低聲道:“貞兒便是猜出你父皇的心思,也不可能做這般姿態。”

  楊貞一愣,表情迅速肅然,這才跟孟鼎臣道:“師叔說的是,隻是師叔?我心中一直有一問的。”

  孟鼎臣指指遠處,這叔侄便慢慢往宮外走,一邊走,楊貞一邊說:“滿朝的大臣,便沒有這樣的,師叔,我有些看不慣佘青嶺。你知道嗎,有這樣一個人在宮裏混著,我卻是不喜的,也不是因他狂傲不理我,也不是說他哪兒做的不好,反正,我就是不太喜歡他。”

  孟鼎臣笑笑:“他那樣的刻薄脾氣,十個人中會有九個畏懼他,剩下那一個便如殿下這般不喜。可臣卻要勸您一句,佘青嶺雖傲,卻直而專注,更於國有功,他唯一的私心也不過就是個陳飛廉……殿下如今還小,做人的學文切要學著呢,今日,明日!後日!對佘青嶺此人,您定要做足晚輩姿態,好好孝敬著就是。”

  內宮門出楊貞才問:“為何?”

  孟鼎臣思索片刻道:“他主帝王身後名,他活著亦有民心,死後自有人為他著書立傳,而在這些書本裏,帝王不過是伴生而已,你對他好便是史書中的佳話,你若怠慢,便是民間傳記裏的昏君,如那幽帝。”

  楊貞驚愕的看向孟鼎臣:“不過區區太監。”

  孟鼎臣迅速停下腳步,看看身後才道:“殿下失言了。”

  楊貞瞬間靜默,半天才點頭道:“是。”

  孟鼎臣繼續往前走,邊走邊教:“貞兒要記住,這宮內他的勢力比你大,以後萬萬要慎言才是……還有你的父皇,卻是個造反的皇帝,而在你父造反之前,前朝榮養你楊家最少八代,便是你祖都不能否認你家端過人家的碗。”

  楊貞少年意氣,就不屑道:“那又如何?”

  孟鼎臣冷靜敘述道:“不如何,有他活在帝王身邊一日,便可證明前朝昏庸民不聊生,沒有佘家滿門忠烈這份引子,璠溪魚道此事早晚便會過去,人的忘性總是很大的,年代久了,提起你們楊家便是端了人家前朝的碗,造了人家幽帝的反。

  後人惡心評價你,難不成你還陵寢裏爬出來與他們爭辯不成?如此,佘青嶺此人重要不重要,除他本身的能力外,他卻是帝王德行的一層描金。

  你今晚回去便將當初六路反王告天下書都好好看看,便明白了。佘青嶺的傲,便來自於他家滿門的性命,就給了各路反王一個理直氣壯的造反由頭。”

  楊貞點點頭,親手給師叔牽馬,孟鼎臣卻不敢接,又扶了他上馬,這段日子二皇子楊貞每天都要去慶豐城外的青雀庵,陪江太後跪經的。

  待到出了燕京,孟鼎臣才拉回馬頭,與楊貞回望燕京東門道:“貞兒,皇帝也稱天子,如此曆代皇帝才都自稱是上天的兒子,幽帝此人具有大才,而他的為君之道未必就都是錯的,你看北派武林至今有多少人懷念幽帝,便知他從前皇帝做的還算不錯,前朝滅,卻是曆代沉疾全壓在他的頭上,璠溪魚道隻是個引子罷了。

  雖你父造反有天罰降世於慶豐,可天罰之前呢?誰又來證明天罰之前的造反又是正確的?你父與從前反王不同的東西在於,他的神跡是出現在造反之後的,如此,想被後世史書正確評價,將佘青嶺放在身邊榮養尊重,便是你父皇成為史書明君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皇子楊貞聞言半天才道:“我觀我父皇對佘青嶺卻不是作假的。”

  孟鼎臣點頭:“當然不是作假的!陛下寵愛佘青嶺皆發自內心,佘青嶺也是個超越凡人具有內秀的大能之人,我這一生,對天下人少有佩服,若有敬佩者,你父皇,還有佘青嶺皆在其內……”

  佘伴伴並不知道孟鼎臣在讚美自己,知道了也會滿麵不屑的不在意。

  旁人家教育自己的晚輩,他卻也在做同樣的功課。

  回小院要經過一段很長的長廊,便是陳大勝帶著人追殺幽帝的那條廊。

  佘伴伴對這條長廊似乎也具有特殊的情感,他喜歡行走在這條長廊的空擋,順便的教自己養子一些實在的東西。

  長廊狹窄,回聲頗大,這讓他每說出一句話,都有一種直接進入頭腦的力量感。

  打發了左右,佘伴伴邊走邊問陳大勝道:“我兒今日可看出什麽東西了?”

  陳大勝愣了下回話:“恩?陛下生氣了。”

  佘伴伴聞言便笑,笑完才說:“對呀,人家委屈死了,他今秋從慶豐那邊拿到的農稅還沒有人家給榆樹娘的一半多,陛下本覺著自己做的很好,賦稅養民一點沒少做,卻沒想到自己依舊沒有民心。”

  陳大勝點點頭道:“卻是如此,便是兒也是不忿的。從去歲至今,您與皇爺多少夜都為黎民飽腹之事難以安睡。”

  然而,佘伴伴聞言卻發出不屑的笑聲道:“那是你皇爺脾性裏的人氣兒還沒脫離,他自然委屈了,不過也就委屈這幾年了……”

  他忽停下腳步看著陳大勝道:“我本不該教你下麵這句話的,不過這句話卻對你觀察帝王有喜怒有所幫助。我兒記住,帝王心還可揣摩,而對帝王而言,黎民之心才是天下最冷酷,最難以把握,最寒涼之心。這世上互相怨恨者,便是帝王與民,他們相生相伴,互相仇視埋怨,就絕不可能有一日和好。”

  陳大勝都聽呆了,好半天他才說:“不是說,民吃飽了,民心便可用麽?”

  佘伴伴卻道:“幽帝沒讓他們吃飽過麽?”

  陳大勝木然的點點頭,卻是吃飽過的,年頭久了,好年景也不是沒有,可那個跟幽帝又有什麽關係?

  他又跟著佘伴伴往前走,就聽到佘伴伴低聲道:“對新帝王而言,他們勵精圖治期盼民為其所用,可是這帝王做久了便會發現,民因數目龐大而善變,如此,我看帝王是貓,民卻是虎,稍微伺候不好,民是會吃了帝王的!

  我讓你等上幾年,你便會看到,那上位者呆的久了便會多了冷酷的脾性,對他們而言,民總不足,便一而再,再而三的索求,帝王就從此會怨憎了,又從這怨恨開始,民便要換個飼主了……”

  佘伴伴停下腳步,看著滿麵懵懂的兒子道:“這話你自己知道便好,你隻要懂得這份道理,便安靜的坐在一邊去看帝王,他們著實有趣,還覺自己神秘莫測,也喜歡整日子練這份君王詭異的功夫,可在我看來,他們卻是單一而相似的。

  自然,他們怎麽變,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這與你我沒有任何關係,如今日他問我如何處理百泉山一事,我來問你,我為何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我對江湖之事由根到骨卻是比孟鼎臣清楚百倍的。”

  陳大勝自是不知道,便搖搖頭。

  佘伴伴笑笑,咳嗽了一聲才看著陳大勝道:“我兒,我這一生不管讀了多少書,可以活多久,又能夠伺候幾代帝王都是未知之數,可以我對帝王們的理解,卻隻有一句話送於我兒,你這一生,子子孫孫切切不可忘記。”

  陳大勝將兩手放在身前,躬身行禮道:“是!”

  佘伴伴就回首看著那條長廊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吾兒懂了麽?”

  陳大勝搖頭,佘伴伴卻摸著他的腦袋道:“吾兒,這天下聰明人有的是,你爹現在敢亂用自己的器,嗬!卻是因我沒了器,吾殘便可得帝王乃至眾人的諒解而不必被嫉妒,如此不論在帝王身邊,還是在上位者身邊,為父是安全的。

  可吾兒行事,器便隻能給他用六分,不然上位者會惶恐,會不安,會覺著你在揣摩他的心思,你什麽都替他想到了,也替他做了,那便是你的罪過了。

  簡而言之,帝王若問你可知該如何做的時候,除了本身被帝王重視的器要全力發揮,使得旁人無法替代你,就決不可成為帝王的第二把刀!不然便危矣,到了那時便是帝王不幹掉你,你的同僚也絕不可使得你立於君王之側,吾兒可記住了?”

  陳大勝眼睛微亮,也看向長廊道:“知道了,孟五郎管的太多了!”

  義父就愁死他了,每次說話都要轉彎抹角讓他猜。

  佘伴伴心裏瞬間滿足,臉上卻要嚴肅的訓斥到:“五郎可是你叫的?無禮!”

  陳大勝唔了一聲,這才慢吞吞的跟他義父往小院走,大概走到院門口他才想起一事,便對佘伴伴坦然道:“今兒我您小庫拿了兩千兩黃金。”

  佘伴伴腳步都沒停,就隻問了一句:“夠用麽?”

  陳大勝點點頭:“今年是夠了,明年卻不知道。”

  如此這做爹的便在第二日,又吩咐人往小庫裏給他兒預備了八千兩,黃金。

  他也不知道他兒要做什麽,但是他兒若是想辦大事,隻要不是掀翻皇位,其他皆是他兒的磨刀石。

  而對佘青嶺而言,這世上一切工具,錢財乃是最低等的一級器而已,他兒二十多才學會用錢財辦事,卻已經是起步晚矣。

  陳大勝離開宮的時刻,全城已然宵禁,卻對他這種人不禁的,等他回到自己親衛所已是亥時初刻。

  一進門,他就看到管四兒笑眯眯的對他點點頭。

  陳大勝看看他,又扭臉看看身後,這才問:“沒有驚動那邊吧?”

  他們這個院子,卻是與金吾後衛合住的。

  管四兒搖搖頭:“自然沒有,今兒那邊滿值,咱這邊的閑雜也都打發出去了,四處我也檢查過了,四哥他們現在在屋頂看著,頭兒放心,絕不會出現無意路過竊聽之事。”

  陳大勝看看屋頂,這才點點頭進了自己的屋子,待換了侍衛的衣裳,他又打發管四兒從自己的小庫往外一盤一盤的搬金子。

  一盤二百兩就整整搬了十盤,堆了金燦燦的一桌麵。都是經曆過大生大死的人,管四兒年紀雖小,搬好金子就絕不會看那桌麵第二眼。

  他隻搬了椅子坐在自己刀頭邊上問他:“頭兒,這事兒真的要這般羅裏吧嗦的去做麽?”

  陳大勝聞言便點點頭道:“一刀下去能辦的事兒,就是劣等的事兒。阿父常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看管四兒聽不懂,他便拍拍他腦袋問:“學到哪兒了?”

  管四兒瞬間愁眉苦臉道:“右通廣內,左達承明,也不知道啥意思,先生讓先背下來……”

  最小的弟弟滿麵艱難,陳大勝便笑了,說:“且有的學呢,這些日子我才摸明白點兒啥是人,啥是人味兒!哦,才將那話的意思是,這世上嘴裏說做大事的人,通常是做不成的,而最後能成為大事的,便是由細細小事堆積起來的那件事,你還小呢,咱們不著急,就一件一件來做。”

  兄弟倆說著閑話,大概到了亥時末刻,這院子才來了二人。

  帶頭的這位正是春風得意的童金台,他拿著馬鞭在前麵引路,身後跟著一位兜頭蓋臉穿著大氅的。

  等這二人進了屋子,童金台便與管四兒走到親衛所門口守著。

  待身後關門聲響起,平慎才緩緩摘下兜帽看向正前方。隻這一眼,他便看到了一桌麵金子,估重兩千兩,皆是前朝地方官錠。

  平慎出門做生意十年,兩千兩金對他而言隻是小錢,他也就隻看了一眼,估摸價值之後便錯開眼看向主位。

  那主位上正坐著一位二十出頭,白淨麵甜,身著布衣的俊朗青年。

  平慎眼瞳收縮,立刻躬身笑著施禮道:“小人這一路還在猜呢,是誰有這通天的本事,在宵禁之後能使人暢行與燕京,卻原來是小祖宗。”

  陳大勝笑著收起書本,又往桌麵上一丟便問:“平掌櫃,這亥時的燕京景致可好看?”

  平慎抬眼看了下,見那本書竟是一本黃曆?

  他捉摸不透這小祖宗的心思,便認真思考他問的話。不論前朝今朝,亥時末刻的上京卻是他第一次見到的。

  怎麽說呢,驚愕詫異之後自是滿滿的畏懼。早幾天平慎便接到一封書信,隨信而來的還有明年燕京所有賭場,跤場的特行牌子。

  而這種特行牌子是明年花樓賭場,做買賣掌櫃們人人都想整到的新東西。

  那牌子正麵寫著平,背後印著十,大意就是平慎可以憑著此牌,給朝廷繳納十處買賣的商稅。

  而這買買多大,自然看他怎麽操作了。

  前朝對商人們是免稅的,可商人們並不喜歡前朝,皆因前朝豪強過多,人人皆可剝削商戶,還不如新朝憑著牌子按新律法給朝廷納稅呢。

  這幾日他一直就想,是誰給的這個牌子?他把關係都走到了鄭家,走到了後宮好幾位娘娘麵前,可是特行牌子就誰也不敢保證必幫他辦下來,從佘青嶺手裏摳東西?

  怎麽可能!

  為這牌子,今夜平慎便老老實實的上了車,那人從城外跤場接了他,一路憑著一麵腰牌進了燕京三道城門直至內城。

  而這一路平慎幾次揭開車簾往外看,心內除了震撼,便是驚懼,驚懼……

  平慎施禮,語氣巴結媚笑道:“亥時的燕京自然是震撼無比!卻不知小祖宗今夜喚慎來您這兒,卻是有何吩咐的?您放心,力所能及的事兒,便是傾家蕩產也會幫祖宗辦到。”

  佘青嶺自改革稅法,新增商稅,便是天下商人的活祖宗。

  陳大勝聞言便笑了起來,他指著桌子上的金子對平慎道:“看你說的,好像要讓你殺人放火一般,卻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就是私下裏想讓你幫咱們貼補一個人呐。”

  平慎微楞,便問:“卻不知,祖宗要貼補誰?您帶句話的事兒,甭說這一堆兒,便是十堆兒百堆兒,你要咱便有!我家啥都缺,窮的便隻剩這玩意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