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更新:2020-05-02 00:34      字數:7729
  十貫娘子最新章節

  永安元年冬,七茜兒最畏懼的那場雪終於來了。

  雪片剛下來的聲勢就不小,初像母雞頸下的細毛,不急不緩十來天的功夫,那雪就從頭下到了雞尾巴上。

  一大早的,老陶太太家的大媳婦黃氏冒雪來敲門,還送了一碗油炸的麵蛋蛋,最近莊裏的都知道了,她們家男人,除了那個老的,都從南四郡捎了糧食還有銀錢回來。

  黃氏套著厚羊皮的背心,頭上裹著布巾,臉凍的通紅,站門口不敢動彈,敲門也是逐漸放大音量,聲音是怯怯懦懦放不開。

  七茜兒好不容易聽到,打開大門便看到了她。

  黃氏看到七茜兒,便認真的單手扶膝蓋微蹲施禮說:“霍霍安人好啊。”

  這位大自己一輩兒,七茜兒趕緊把左右門都打開,對人還禮道了好,再請人進屋:“嬸子怎麽來了?”

  黃氏少出門,至多家門口眼巴巴的四處看幾眼就趕緊回去,那往常都被老陶太太拘著後院幹活呢。

  頭回見這婦人離開大門,這還是來自己這兒送東西的?

  七茜兒忍不住想笑。

  老陶太太羞於見自己,卻把黃氏派來巴結了,可真舍得,這是炸貨呢!

  見七茜兒禮數周全的讓進去,黃氏便高興極了。她臉上漲紅的,雙手奉過一個裝油蛋淺口碗道:“今兒遇雪了,怕要開始熬冬不能出門了,我婆母讓我來看看兩位安人,要是有甚家務,便來搭把手。”

  七茜兒下了台階,雙手接她的碗,便看到這婦人從前滿是深裂,不愈合的指頭都上藥油,嚴重的兩根還被細布裹了起來。

  這世上的事兒多奇妙啊,黃氏該是死在這個冬日的,旁人家都有男人貼補,遇到冬就是萬難,也要往家裏捎上幾十斤過冬的糧食。

  陶家沒有男人,這婦人積勞成疾,就沒熬過去。

  黃氏看看手,就靦腆的笑笑,可語氣是蓋不住的有炫耀的味兒:“上了馬油呢,昨兒婆婆求了孟大人,派了人跟著,還套了營兒裏的車,我們去了燕京城了……哎?老安人呢,我去給道個好就回。”

  七茜兒驚訝極了,這是穿過難民積聚的慶豐城,去了燕京麽?著就要請人家裏坐坐,好好問問了。

  因為畏懼,也不忍目睹難民的慘狀,七茜兒基本不出去的,就連官道邊邊她也是不碰的。

  她笑著對黃氏說:“老安人那邊院兒呢,這邊她晚上才回來。”

  老太太是怕搬出去,那好屋給人占了,便說什麽也不搬那邊屬於她的東西,說是要用人氣兒暖屋子。

  七茜兒一說,黃氏就笑了起來。

  到底,這莊子裏幾個老太太什麽性格,家家都是門清的。

  二人進院,七茜兒沒有帶黃氏去正堂正屋,倒是帶她到了前院西屋偏房,她白天一般就在這邊做營生。

  兩人一進屋,黃氏便覺到撲麵而來的暖和氣兒,還有羊圈特有的羊糞蛋兒加燒樹灰的味兒,不好聞,身上卻舒坦,暖和極了。

  這邊偏房也很大,內外兩間,暖屋的方式跟那邊差不多,就是外屋燒火走火牆火炕。

  咩……

  七八隻大小羊,被木材紮的欄杆圈在屋頂頭,挨著羊圈的地方是疊放整齊,幾乎碼到屋頂的鬆木幹柴。

  黃氏羨慕的呼出一口氣,走到羊圈邊上低頭一看就笑了:“呦!下崽兒了,這都住到屋裏了,倒享福,人都沒它們享福。”

  其實陶太太家今年也不冷的。

  人都紮堆兒呢,看親衛巷子的見天往家背幹柴,莊子裏的婦人便也求了人,多少家裏都存了過冬的幹柴。

  從前覺著總要走的,她們就沒有存柴草的習慣。可陳家不一樣啊,陳家有關係,有地位,他家消息靈通,總他家做什麽,學著就沒錯。

  七茜兒騰空碗,打開屋角的小缸給黃氏添黑醬,邊添邊說:“人亂了,牲口都沒規矩,崽子下的不是月份!就這月添了兩隻,老太太都高興的不成了,見天半夜起來瞄瞧。那麽大歲數來回折騰!這不,就再給羊祖宗燒個屋子,白日裏就在這邊做點活!今年也有意思,見天添丁進口。”

  黃氏看著倆隻小羊歎息:“添喜,添喜!多好啊!誰能想到,來了就走不了了呢。”

  七茜兒把碗還給她,她客氣了兩聲到底是收下了。

  老規矩,沒得端東西來,讓人空碗回去的道理。

  黑醬現在可是個好東西,黃氏摸摸碗邊,愛惜的把東西放到了門口的窗台上。

  待黃氏放好東西回轉,便見七茜兒拿著一根木棍,揭開鍋蓋攪合一鍋紅染料。

  黃氏是紡織好手,看見便也找了一根劈材過來幫忙攪合,還一邊攪著一邊羨慕的說:“這是染布呢?也就安人家染的起了……這色調的正,是?石料染,不是茜草啊!我就說呢,到底是您家家底厚,椿樹灰還好說,我路上也尋了些,可這樣的紅,是碎朱砂吧?”

  七茜兒點頭笑:“嗨!都是末貨,也染不出正色,都是藥庫的渣渣兒了。前麵不是從各地搬來點底倉貨麽?有的都沒了藥效,就剩點顏色能看。成先生他們說要丟,我就說,別丟啊,我買!”

  “人家都要丟了,您咋買啊?”

  “這話說的,人家就是丟了,燒了,也不能貼補了個人,那就是貪墨了。好好的給人家成先生添什麽麻煩?也沒幾個子兒的事情。

  我就買了些青綠的藥料,那朱砂都不能看了,混的亂七八糟幾十斤堆著,石子兒比砂多,這染出來也不是正經紅,我也是亂配的料,一鍋跟一鍋混的不一樣色兒!”

  七茜兒放下木棍,又帶著黃氏進了裏屋說:“你看,都淡色不深,您是好手,幫我瞧瞧該添點什麽?”

  黃氏進了屋便覺頭暈目眩的,無它,裏屋橫了十幾根繩子,上麵掛滿了染好的寬麵細布,黑的,青色的,暗紅的,朱紅的,葛紅的,一色一條掛滿了都。

  她磕磕巴巴的說:“不深,不深便多燒點椿樹灰試試?”

  說完左右去看,就見這邊睡單人的炕上,就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布匹,一目看去能有上百匹的樣子,卻沒有一匹是純白的,都滿是梅黑的點兒,水印的一圈圈黃漬。

  這一看就是頂頂好的上布啊。

  黃氏看的分外心疼,就過去抱起來摸,又低頭聞聞,還語氣顫抖滿麵可惜的問:“小安人?這,這是怎麽回事?”

  七茜兒抿嘴笑:“這不就是你們說的那幾大車,皇爺賞的金銀寶貝!”

  黃氏都驚了:“啊?幾大車,就是這個?”

  也不是吧,好錦也有的,隻是不能給你看。

  七茜兒坐下無奈的笑:“嗨,前朝精窮的,他們倉底兒能有啥好物,這段時日上麵封賞了一大堆誥命,給的東西差不多就是這,你真當我這個安人有多了不得呢,跟這布一樣,墊底兒的!”

  黃氏心疼的手指顫抖,這好東西,她們要開多少天的織機,熬的人都快死了,就糟蹋成這樣了?

  心疼過後她又想,嗨,人家小安人的東西她心疼啥?這怎麽了?些許小事兒!隻要不朽爛,布匹到了她們這樣的婦人手裏,總能給它們翻成人間的樣子。

  黃氏歎息:“誰能跟皇家比,墊庫的都這樣了!這都是好東西啊!手腳勤快,還收拾不了這些玩意兒?整年的藎草,四月的藍草,河邊的地黃根兒,一溜煙下來的菘藍,木蘭,槐藍,狼把草,月的紫丹。我的親娘,這麽些布!可給小安人找到活做了,這十幾年靠著小鍋都染不完!”

  她忽然就不嫉妒了,還拉住七茜兒親昵著說:“我家也染布,明年上山采草,我來喊小安人同去,家裏也有幾本染方,出色要比你這個正氣些……”

  話是這樣說,黃氏卻打心眼子裏佩服了,老陳家求的這小媳婦,家裏家外還真是什麽都會。這些布雖不是上等正色,難得染的件件勻稱,這染坊裏的大工也就是這了。

  七茜兒抿嘴笑:“是,我就稀罕草色天然,反正也閑著,咱慢慢弄,慢慢染,這一輩子都總有新穿戴不好麽?”

  黃氏鼓足勇氣讚美了一句:“小安人手巧,怎麽都成的。”

  手巧?七茜兒可不覺著自己巧,活計都是反複做了幾十年的,她倒是佩服自己的耐性,悶頭能一直幹活。

  可人家誇自己呢,便互相溜須唄。

  她也笑著拉黃氏的手說:“我家阿奶可說了,我這手就是耙子,粗針大線簡直沒眼看!要說心靈手巧,還是老陶家媳婦兒,那上上下下那利索的,嘖!”

  說完她們一起笑了起來,七茜兒便請黃氏正屋裏去坐。

  黃氏現在膽子也放開了,婆母又說可以隨便坐,她便放開膽子想來陳家沉屁股。

  這可是求不來的榮耀,現下滿莊子婦人誰不服小安人,都快把她當成娘娘廟的娘娘拜著了。

  那傷兵營說不走便不走了,換了旗兒說是從此算作藥材庫了,那前麵也不打仗了,加上老陳家祖孫又滿莊子溜達貼條子?

  誰也不是個傻子,陶家還藏著個識字兒的姑娘,等著尋高門呢!

  這邊都上了牌子,叫做親衛巷固定住了,如此人心便更惶恐,幾個年紀大的成天就坐在老太太那邊哭。

  老太太看七茜兒給她堂哥找好了宅子,便把七茜兒的分析,攬功績算作自己想的都說出去了。

  一刹,全莊子的婦人便都瘋了,又都各自出去打聽,總歸是各家都有軍中吃飯的關係,一來二去可不就是都知道了。

  也有那跟前麵失了聯係的婦人,不知爺們在前麵掛著什麽職位,人活不活著都兩說呢。

  就哭哭啼啼來求陳家的老太太,天地良心,那會兒誰敢麻煩小安人啊!

  小安人那狠勁兒的,誰見了不躲著走。。

  可誰能想到呢,求來求去,最後能依靠的竟是這個厲害人兒。

  除喬氏進不得門去,前些日子,隻要人過去求,就有求必應。

  人小安人也有耐心,就挨家挨戶的給分析。那不摸底,不知道男人去哪兒的,便都聽了小安人的建議,尋了莊子後麵靠右的屋子,差不離的就各自占一院,也貼了條子,寫了男人在哪邊出力姓甚名誰。

  這有根底的,這會也明白了,從前住的官宅到底保不住,就選了老太太現在住的這種,各自分開去占住了。

  上月末的事情,那邊皇爺又來賞人,單賞了陳家小媳婦一人,說是給了不少東西,拉了好幾大車呢!這就更不能招惹,都得端著捧著人家過活了。

  從此,親衛巷子這邊的兩位陳家太太,她們就喊成了老安人,小安人。

  可成了安人又如何,該幹的生活半點也少不了做。

  看鍋內染料差不多了,七茜兒便熄了火,從灶下取了一根明火,帶著黃氏往那正屋裏去。

  黃氏跟著,心裏真是豔羨不已,不說旁個,隻說陳家這鐵鍋,人有沐浴的大鍋,有製飯的套鍋,現下染個布,人家還有專門的鍋。

  羨慕不來的。

  進了正房東邊,七茜兒把明火塞入灶坑,又添了幾根鬆油柴,片刻灶下劈啪作響,滿屋就鬆香味兒,這家便緩緩烘了起來。

  便是有幾屋子幹柴也沒得奢侈到一起燒兩間炕的。

  黃氏就站在東屋,看著人家窗戶上貼的雙層宣紙就又羨慕了。

  大冬日,誰不想看點明,可是家裏的紙張都是給狀元寫字兒的,如此,她們的窗戶便橫著板子,邊緣拿破布塞的嚴嚴實實擋風。

  七茜兒看她羨慕,就去裏屋取了十幾張宣紙出來給她:“嬸子們日日針線,沒得把眼睛糊壞了,拿去貼窗戶借個明兒。”

  黃氏怎麽也不收,還笑著說:“不要,不要!要麵糊呢,家裏現下就是好,也不敢糟蹋糧食啊。”

  七茜兒聽的心怪疼的,便又去裏屋給她拿了兩片榆樹皮。

  黃氏接了樹皮,就佩服死了,她坐在炕邊誇獎:“小安人真是會過,這樣啥都預備著呢。”

  七茜兒坐了鍋燒了水,這才坐穩了陪她說話:“你們早晚也能捋順了,這不是前麵也捎東西了,往後嬸子的日子差不了的。”

  黃氏拖過七茜兒的針線簸籮,從裏麵翻出活計幫忙,一邊縫鞋梆子一邊笑著說:“嗨,我挺知足,也沒啥求的,虧我婆婆能維護住我們,那外麵的這些年都死多少?衝這我都要孝順她的,至於旁的,嗬不想的。”

  七茜兒點頭讚許:“也是,想多了難受!嬸子跟老太太去燕京了?”

  黃氏眼睛一亮:“可不!周承宗他們不是往家捎了東西麽,加上家裏還存著從前織的那些布,我婆婆就說去燕京看看,賣了布!再買點東西好過冬。”

  七茜兒手裏依舊收拾的是老太太的破布頭,她也手腳麻利的打布辮子,還在意不在意的問:“那你們去?路上可穩當?”

  黃氏手裏利落的走線,也不看針,卻半個針眼都不走錯,她就瞧著七茜兒道:“就說是呢!那人咱都見過,嚇死人了都!開始我們也不敢去,還是我婆母拿著東西去官道想淘換,這才知道的。人慶豐這邊的難民,早都去燕京那邊奔營生了。”

  七茜兒手瞬間停了下來,有些驚訝的問她:“那可是幾萬難民呢!”

  黃氏聞言就笑,她這次真是漲了見識的,就說:“幾萬人?幾十萬人燕京城都能吞的下!哎!我跟您說,真的!那地方啊,可大了!那城門!可高了!!”

  她努力揚起脖子表示了一下:“城門要這樣看,才能看到頂,給我們嚇的,看到城門老爺都不敢說話,還是我婆婆能,人家就啥也不怕,一個腦袋使了三個大錢就進去了。”

  七茜兒沒吭氣,笑笑低頭忙活,卻眼內全是震驚。

  她都預備好了幾千斤的榆樹皮了,就想著這幾天好磨成榆皮粉,再摻一分粗麵好做成榆皮麵。等雪大了,再悄悄去接濟難民,好給她安兒好積攢點福報。

  按照黃氏這個意思?那些難民?竟不用凍死了?都去燕京了?燕京不是明春靠著皇爺四郡的老家底兒,才能逐漸逐漸暖和起來麽……

  黃氏還在那邊嘮叨呢:“小安人,你可不知道呢!不說燕京一城,人周圍還有好幾個縣,都是富縣!那城裏鋪麵大部分都開了,跑堂的夥計都雇不上。

  給我們帶路那勞力大哥說了,現下雖流通不好,可是出力的活計都找不上人,燕京城裏的跑商都要出門去收貨,還顧不上行腳,您知道麽……”

  她滿麵知足的跟七茜兒笑:“我家那不是有些布,還有些紗麽……”

  七茜兒聞言就笑她:“呦,你家還有這好東西呢?”

  黃氏臉上一紅:“恩,有呢!我們老太太會成,這一路一直就說,總有一日會穩當,我們多吃些苦,靠著這些布帛,也能重新撐起家來,您看,還真給我們老太太說對了。”

  七茜兒想想老陶太太那人,倒點點頭說:“你們家老太太那腦子活泛。”

  老話說的,餓上三天,人生歹心。靠上三月,人生歹意。

  一群婆娘逃命路上顛簸,能活下來的都不簡單,陶太太人家是見的多,就養出個算計心。

  自己家老太太倒好,就養出一個大嗓門,吃的都是悶頭虧。

  自己也曾羨慕人家九曲十八彎的拐彎心眼子,可半生之後,她也悟出了自己的道了,就養一口坦蕩率真之氣,世上一切堅城可摧!

  如此便誰也不怪,誰也不嗔,做好自己的營生不虧旁人,那旁人若來招惹?

  那就……踩死它!

  像那廖太監,遇到啥事兒,俱都是一下小嘎嘣!

  黃氏不知道七茜兒在那想嘎嘣誰呢,她就是得意,繼續炫耀著說:“我們那天一進城,旁人一看我們有半車布,便呼啦就圍上來了!小安人不知,從前我們那種布,沒色的賣三百文都勉強,現下燕京那邊三貫一匹,還不是我們出的價兒,是一堆鋪子掌櫃圍著哀求給的價碼兒。”

  七茜兒就笑她:“那你家發財了!”

  黃氏眼睛亮亮,滿是憧憬的道:“還,還成的!我家現在也有燈油了!”說完這婦人美滋滋的放下一個鞋梆子,又拿起厚厚的鞋墊子,使了錐子就是一戳:“以後夜裏也能點燈做營生了。”

  七茜兒放下自己的布繩,出門給她盛一碗水,又添了一點鹽味。

  黃氏端起來喝,放下碗道謝說:“小安人家水都是香的。”

  七茜兒就笑:“那你常來喝!”

  “哎!一準兒來。”

  說完她埋頭用力幹活,半天沒聽到七茜兒說話,抬頭卻看到小安人在看著窗外想心事兒。

  貴重人,想的事情肯定重要,她就沒敢打攪。

  卻不知,七茜兒想的問題可大了去了。怎麽今年冬天?真不必死人了麽?

  七茜兒卻不知道,一切的因,是由六個字開始的……

  雪片慢慢加大,黃氏手腳麻利的給納了半個鞋底,七茜兒本想留她吃飯,卻聽到家門外孟萬全在喊人呢。

  如此,黃氏就告辭,抱著黑醬離開,等她走遠了,孟萬全才在家門口對七茜兒說:“小嫂子,你趕緊去那邊看看吧,陳四牛回來了!”

  說完他轉身離開,走幾步又回頭囑咐:“小嫂子照顧好老太太就成,旁的你不用管的。”

  七茜兒給他福禮說知道了。

  話說,那陳四牛交了差事,收拾好自己這些年的積攢,懷揣薦書解脫般往家奔。

  千裏奔波,進家就遇雪。

  到莊子又到處打聽,半天兒陳四牛才知道家在哪兒。他趕車回家,好不容易敲開門,喬氏便哭著跑出來,坐在門口就開嚎。

  這邊沒有左鄰右舍,七茜兒那邊在巷子口就沒聽到。

  風雪當中,這陳四牛就在家門口聽了一本喬氏的怨恨賬目。

  老太太給臭頭娶了個混世魔王,偏偏這倆人被朝廷封賞了,最可氣的是,沒她的份兒?

  老太太跟七茜兒幫襯了所有的人,就丟下喬氏跟喜鵲不聞不問……

  喬氏是個精怪,沒人管也有自己的法子,她趕著車,拉著家私帶著喜鵲,就搬到了老太太隔壁差不離的院子住。

  親衛巷子是個通巷,一條巷子十戶。

  而它的巷子頂是個丁字口,老太太住的那套院子,大門對著親衛巷,可這套房卻跟親衛巷不是一條巷子的,人家是單排巷,一排七戶,老太太住的這個在中間院兒,是最好的一套院。

  喬氏現在看到四牛,立刻就想跟老太太住在一起,她嚎給老太太聽,示意那邊,您那頂門兒子回來了,你還不趕緊出來?

  可老太太始終沒開門。

  陳四牛站在雪裏傻乎乎的聽著,喬氏竟然跟老太太分開住了?老太太竟然給臭頭找了個媳婦兒?老太太管了全莊子的外人,竟然不許喬氏進她的門……這!這是敗露了,必是敗露了!

  陳四牛萬念俱灰,忽然想死。

  七茜兒提著食盒,披著羊羔皮的鬥篷,不緊不慢的去巷子尾。

  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她便看到喬氏一人扯著牲口,嘴裏喊著:“灰!灰……灰灰兒……”正指揮著一架大騾車往她的院子裏倒車。

  看到七茜兒過來,喬氏便趾高氣昂的哼了一聲,還吐了一口吐沫。

  嘖!

  七茜兒沒客氣,放下食盒,低頭握了幾把雪,團成個實在的雪團,對著喬氏便打了過去。

  她什麽手勁,喬氏仰天摔倒,便又嚎了起來。

  “打死人了!晚輩打長輩了!!”

  “嘖!”

  七茜兒拍拍手,不緊不慢的提起食盒,語氣帶著一股子狠叨叨的勁兒說:“可閉嘴吧,這麽大的聲兒,你個妾!看到沒,在意你早就出來了……”

  喬氏爬起來,跺跺腳,就走到老太太門口運氣,剛要嚎一聲大的,就聽到她身後那鬼不緊不慢的說:

  “還錢!”

  喬氏刹那冰凍,好半天,她抹下臉,吸吸鼻子,也不敢吐吐沫了,就沒事兒人一樣說:“啊,喜鵲哭了!”

  說完她就跑了。

  七茜兒也吸吸鼻子:“嘖!”

  老太太院子門沒關,七茜兒就推門進去,進了正屋便聽到老太太好像在打耳光子?

  啪啪的!

  七茜兒看看門口,便慢慢伸手把門簾掰開一條縫,卻看到老太太打的是自己的臉。

  她迅速放下簾子,站在原地無奈,無聲的歎息了一下。

  老太太左右打的自己麵目漲紅,她哭著對地下跪著的陳四牛說:“……我有罪!我造孽!我沒教好你!我活該遭報應!!啊!

  可是我記得,生你出來的時候,你也長的是人臉啊,怎麽出去一遭兒,你怎麽就長了狼心了……”

  輕輕吐下舌頭,七茜兒倒退的來到門口大聲說:“奶!我給您送飯來了。”

  屋內哭聲頓止,老太太好半天才說:“茜兒啊,你把飯放院裏,回吧!我跟你四叔說點事兒……”

  “哎!知道了!”

  七茜兒把東西放在院裏,轉身離開了這裏。

  親衛巷的三車路安安靜靜,七茜兒看著自己的腳印,聽著腳下的咯吱聲,慢慢往家挪動。

  快到門口的時候,她聽到耳後一陣風聲,背對著她一伸手,卻抓到一個雪團兒,不,半個雪團兒?

  隔壁的山牆緩緩探出一個腦袋,成師娘一臉鍋灰,蓬頭垢麵的舉著個飯勺對她笑:“那小丫頭,你,那你會做飯麽?”

  作者有話要說:那啥,有件怪事,我的點擊,收益都比收藏多!

  掀桌啊!╯︵┻━┻!把收藏點點,一萬多好丟人啊!!

  真是什麽作者帶什麽樣兒的讀者,我就夠懶的,你們咋比我還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