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老家
作者:清風水岸      更新:2020-04-29 17:36      字數:1825
  無用階層最新章節

  老家新房迎豬年

  往事曆曆存心間

  守望相助一家人

  從來不分你我他

  舊居新顏勝從前

  丫丫學語今成年

  春去冬來回首間

  嚐遍酸甜苦辣鹹

  從來都是心連心

  誰敢亂說討人嫌

  雕梁畫棟我所欲

  兒孫滿堂更何求

  雞鳴狗吠豬嗷嗷

  鄉間情調少不了

  日出日落小池塘

  幾畝薄田耕作忙

  鄉音未改離家遠

  夜夜夢回近家園

  開懷大笑建新屋

  侃侃而談今勝昔

  福祚綿長代代興

  忠厚傳家人人旺

  妻言之越來越發

  我言之人情通達

  喜遷新居

  2019年韓森老家蓋了新屋,住了幾十年的土屋正式告別了曆史舞台。韓森心情特別激動,終於住上了鋼筋水泥大洋房,一掃幾十年的憋屈。

  這間土屋從韓坤結婚那會就一直在那,以前這間祖屋擠滿了人,韓森的爸爸,叔父,姑姑,姑伯,姨媽都是從這間土屋走出來的。

  後來各自成家後都在城裏定居了,土屋就隻剩下韓森的奶奶陳芝一個人住了。

  陳芝去世後韓森的叔父韓茂建議在老房子宅基地上新建新房。盧雨並不想在老家建房,因為現在家人都已經在宜昌定居,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趟老家。

  在老家有新房也沒人住,意義不大。韓虎和韓葉子也覺得沒多大必要建新屋,隻有韓森堅定的讚成建新屋。

  如今新屋已經建成,全家都喜氣洋洋,這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在老家的房子其實是韓森一家的根,在宜昌買的房子隻能算住處而已,感情意義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韓森當時有句話讓盧雨下定了決心,我們現在確實沒有多少錢,不過拿著這10幾萬也花不了多久。我們每年吃喝開銷就5萬多,這點錢也用不了幾年,與其把不多的錢捏著還不如在老家置辦宅子。我們不僅要建,而且必須建。聽說國家政策已經變了,如果我們現在不建,荒廢的宅基地兩年後國家是會收回的。

  原來預算16萬的房子最終花費了20萬,超出了一點預算。不過房子建好後沒人再去計較這些細賬了。

  韓森還記得小時候家裏連廁所都沒有,無論寒暑,每到深夜想上廁所都要出門去外麵的臨時茅廁解手,不僅要麵對陰森的夜晚,還要忍受臭氣熏天的茅廁。

  這在農村不算什麽稀奇事,隻有新建的水泥房人家才會特意做個廁所。老舊的土屋是不會特意做個廁所的,一晃就是30年,上廁所帶來的殘酷記憶終於可以抹去了。

  韓森覺得當初父親韓坤留守農村發展可能也將是件不錯的選擇。2003年韓森得叔父花3萬蓋了三層小樓,現在他們卻花了20萬。

  當時房子還不值錢,成本也不高,如果大膽的在老家建處大宅子將會是筆極其成功的投資。可惜人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

  韓坤的人脈關係全在武漢蔡甸,所以在宜昌他並不能很好的施展。2008年後房地產迅猛發展,裝修行業也越來越吃香。

  如果人脈廣,社交能力出眾,懂裝修行業的韓坤能夠一直紮根武漢相信也會有不錯的發展。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如果,不可能十幾年等一個機會的出現。現實沒有給人猶豫不決的時間,一窮二白的家庭隻能先考慮怎麽活下來這一個問題。

  1999年韓森的爺爺韓君去世的時候,韓坤三兄弟圍在一起商量著如何分擔老爺子留下來的幾千塊錢的外債。

  每個人都愁眉苦臉的,韓坤作為長子分擔了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債務。

  20年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的是分錢的事。陳芝給子女留下了2萬多錢,都是平時韓坤和兄弟姊妹孝敬陳芝的,她舍不得用,除了買藥,其他的都存下來了。

  還有一部分田錢,自己的農田租給其他人耕種每年都會收到一些錢。

  盧雨提起這些錢感慨萬分,真的是隻有一起努力還錢才有今天的開開心心的分錢啊。

  一家人一條心才能過上好日子,韓森也附和道。

  每次回到老家韓森都會心跳加快,自己長大了,村子也變小了,小時候要走10分鍾的路現在5分鍾就能走到了。

  小時候一個個高大的背影現在都顯得矮小了,小時候的大池塘變成了小池塘,小時候巍峨雄壯的大山變成了一個小土包,小時候繞著整個村子要走半小時,現在開著小車10分鍾就能圍著整個村子溜達上好幾圈。

  每當夜深無人的時候,故鄉就會出現在韓森的心裏,它熟悉而又陌生,生動而又無趣,高大而又微小,親切而又生疏。

  小時候韓森想去大城市,一心想著逃離這個小村子,長大後,韓森才明白,天下即使無容身之處,老家還有一間小屋隨時等著自己回來。

  那是一種平靜的守望,是一種歲月靜好的等待,不曾離開的美好。

  韓家村,一個遠離大都市的角落,韓森的家在那裏,他的心也不曾遠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