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謝紅語的請求
作者:一娑煙雨      更新:2020-04-27 19:00      字數:3722
  “莫大師,別來無恙啊……?”

  門外,一聲大笑引起了莫不言的注意。他抬頭望向來人,隻見一個黑色全影覆蓋半邊門。

  雖然心裏早有準備,不過刹那間眸子裏還是閃過一絲怪異。

  就在剛才寧宣得到消息,莫不言下榻了他的春香院,這才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自從無名客棧的事情傳開後,寧宣就命人四處打聽此人的下落。隻是一直沒有什麽線索,沒想到今天卻有意外的收獲。

  千匡子跟在身後,隻言未發,隻是眼神一直沒有從莫不言身上移開。

  “煊武王,”莫不言起身,平靜的語氣與他身上的氣勢融為一體。

  寧宣幾個跨步走近他,待看清楚桌上的酒杯後,隨口問道:“莫大師有客人?”

  隻是他一邊這樣問,一邊已經坐了下來。

  那是先前謝紅語的位置。

  “有,不過已經走了。”

  進了春香院的人,他撒不了謊。

  還好謝紅語進來時做了偽裝。

  寧宣點點頭,沒有刻意再去追問。隻是目光閃爍了好幾下,最後停留在莫不言的臉上,“猶記得七年前,本王親至屹樓峰……”寧宣回憶起當初還是身為皇子時的他,曾足登無妄山,爬過屹樓峰,拜訪過玄機閣,最後見到了傳聞中的莫不言。

  那時候的他,雖然比現在年輕,但是相貌卻無多大改變。

  “王爺可是在怪莫某?”莫不言截了他的後半句話。

  “莫大師誤會了,本王絕無此意!隻是一時所感,還望大師勿要介懷!”當初,他想讓莫不言為他所用,可是卻被對方拒絕了。若說心裏一點疙瘩沒有,那也是假話,隻不過時過境遷,倒也是不必一直揪著過去不放。如今,他身邊所欠缺的就是人才,千匡子雖然很好,可是比起五皇弟身邊的人,終究是一人難敵四手。

  他要的,是那個位置。

  “王爺可知,莫某當時為何要拒絕於你?”

  “難道莫大師有什麽隱情?”寧宣配合著問道。

  “確實有些原因,”莫不言一一解釋道:“七年前,新皇剛剛登基,所謂槍打出頭鳥,這時候無論哪位皇子有動靜,都勢必會引起皇上的防備和不滿。”引起皇上不詫的後果,自然是不必說的,“再者……乃是莫家祖訓有言,莫家子弟前生三十載不可私自下山!”

  他這些話一說出,寧宣還是小小的震驚了一下。

  心裏的那一點小疙瘩慢慢的消失了一些。

  莫不言摻雜著半真半假的緣由,倒不覺得會令人完全信服,但對他來說隻要一點點也就夠了。

  “原來如此!本王先前還以為,是莫大師瞧不上本王,故而推辭了。”

  “還記得莫某當初和王爺說的話嗎?莫某半生虛度無妄山,雖知天下事,卻事事不關心,不關己。莫某一直覺得,此生和江湖朝堂無緣也無心……”

  就在寧宣失望的同時,莫不言話鋒一轉,“但是現在,莫某想明白了……”

  “無妄山雖然遠離塵世紛擾,可玄機閣卻始終處於江湖,莫某身為玄機閣主,早已是江湖兒郎不自知,想來甚是可笑啊!”

  莫不言的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執手間一杯妃子醉酒入喉腸。

  寧宣回頭和千匡子對視一眼,後者很快體會到王爺的用意,主動開口詢問:“莫兄覺得,江湖和朝堂有何不同?”千匡子很會說話,一聲莫兄,便輕易拉近了二人之間的關係。

  莫不言許是在認真的思考,半晌才有回音,“江湖……?朝堂……!”木訥地念完這四個字,而後又歸於平靜。

  “如果莫兄沒有答案,可否聽一聽在下的答案?”千匡子一麵觀察著莫不言微醉的神色,一麵拿起酒盞給莫不言續上下一杯妃子醉,“在下認為,江湖再大……也隻是江湖!朝堂再小,卻能掌控萬物!”

  千匡子倒酒的動作也隨著言語一同停止。

  這一刻,莫不言迷蒙中分明從他的眼裏看到了一種名叫“野心”的東西。

  既伸張又狂熱……

  寧宣看氣氛剛剛好,也適當拋出橄欖枝:“不知莫大師可願,同千先生一起,協本王一臂之力?”

  這是他第二次拉攏莫不言了,一開口便把他放到了和千匡子同等的位置上。

  可見重視程度。

  就為了那句傳言,莫家獨子十一年,神機妙算當不言!

  他倒要看看,眼前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有翻雲覆雨的本事?

  寧宣等了片刻,一片寂靜中,隻等來莫不言的雙眼半睜半閉,似乎說了一句什麽話,又似乎僅僅隻是囈語。剛湊近一點,卻聽到哐當一聲,印著青花雕紋的酒杯自莫不言的手中滑落。

  清醒的寧宣和千匡子雙雙看著倒在桌子上已進入熟睡狀態的某人,一陣無言。

  如果不是散了一桌的空酒壺,他就要懷疑莫不言是不是在裝醉了。

  此人嗜酒,果真不假!

  這時候千匡子已然後悔剛才不該給他灌酒了。

  “先生認為,他能否為本王所用?”寧宣盯著熟睡的莫不言,問身側的千匡子。

  “隻要王爺想,無論他是否情願,在下都會讓他成為王爺的人!”千匡子無比自信的回答道。

  眼中泛著犀利的精光。

  捏人命脈這種事,他最是擅長了。

  “告訴老鴇,好生款待莫不言,本王要讓他心甘情願的為本王效力!”

  寧宣最後看了一眼趴在桌角的某人,三兩步跨出房門。

  千匡子緊隨其後。

  隻是誰也沒有看到,當他們轉身的那一刻,莫不言的左手突然跳動了一下,一團火焰自他的掌心燃起,一張白紙瞬間化為灰燼。

  “大人,有人拜訪。”李府,一名門衛扣響李勉的書房門。

  身為巡撫,若在平時的這個時間段,他理應是在衙門處理公案,而不是清閑的坐在書房。可是今日顯然不同,與其說今日,倒不如說自從出獄以來,李勉一直都落得個清閑。甚至……清閑的有些過分了。

  這背地裏的人都知道,這是被上麵的人壓著呢!

  這不,已經連續清閑數日的李大人,一聽說有人拜訪,立刻來了精神,打開書房門,一邊向外走一邊詢問跟在身後的門衛:“是誰拜訪?”

  “好像是雲華書院的人,上次來見過大人,小的記下的。”

  李勉流暢的步伐頃刻一頓,隨即又加快了腳步,迎著門口而去。

  李府本就不大,隻經過一個涼亭,便到了前院,遠遠地,他一眼便篤定,果真是她。

  “李大人,”隨著李勉的走近,謝紅語彎了彎腰,輕輕行了一禮,“叨擾了……”

  李勉雖不知她為何而來,卻也不敢怠慢了自己的恩人。

  直直有了過去,拱手笑著道:“本官甚是清閑,哪裏算是叨擾!”

  謝紅語微微一笑,隨著李勉的邀請向內廳走去。

  二人並步而行,或許是謝紅語的眉間蹙起一抹未加掩飾的憂愁,讓李勉察覺到了什麽,不由得先開口詢問:“本官見紅語姑娘麵色鬱節,莫非是有什麽煩心事?”

  謝紅語停下了腳步,側身麵對著李勉,神色多了些許認真,“倘若紅語有事相求,李大人可否相幫?”

  李勉的眼裏閃過一瞬怔忡,隨即便笑言稱道:“以本官的能力,何以能與雲華書院相及?”

  在他的認知裏,雲華書院的神秘之處早已蓋過那深宮裏的宮廷密闈了。而他雖然還是個從二品官員,卻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了。

  卻不想謝紅語直接說道:“有些事,是紅語個人的事情,與書院無關。”

  李勉瞧她神色間的鄭重,也知道此事應該非同一般了,當下也不再遲疑,凝重回應:“紅語姑娘是本官的恩人,恩人有事相求,本官必然義不容辭!”

  李勉是個重情義的人!

  謝紅語看他許久,方緩緩吐出幾個字,“還請大人,搭救允清王!”

  李勉原先好奇的表情完全愣住,這一瞬間腦子裏閃過千頭萬緒,憑空冒出來很多想法,其中最為震驚的就是謝紅語居然是允清王的人!

  那麽雲華書院和允清王是否也有聯係呢?

  謝紅語明白,此話一出便是暴露了她與允清王的關係,但事已至此,有些隱瞞已經毫無意義,況且對李勉,她尚有信心。

  “李大人可還記得,長樂紡一案?”

  謝紅語的聲音如一道雷鍾,清徹的響在李勉耳中。

  同時回蕩的還有他內心的那道聲音:原來救他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允清王!

  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明,李勉斷案如神,隻需稍加引導,他就能想明白前因後果,所以她隻是淺淺的提了一下就適可而止。

  “舒將軍通敵叛國一事,不知李大人有何看法?”

  李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醞釀了一會兒,隻沉聲回應了四個字:“大將難容!”

  “連李大人也這樣認為?”李勉是最能看得清朝局的人,或許是他經曆過相似的事情,所以才格外看的透徹清晰。

  從之前的一品禦史大夫被貶為從二品巡撫下放,他經曆的多看得多,自然也就有所頓悟。

  “舒將軍的為人,本官雖然不能說是全然了解,卻也交談過一二,他不像是趨求富貴之人。”這世上能打動人心的,無非就是財富勢力,舒長歌手握重兵,於情於理都沒必要去做那麽冒險的事情。

  況且此事發生的那麽突兀又疑點重重,這讓李勉深切的感知到一股纏繞已久的陰謀。

  “既然李大人也同樣認為舒將軍是受冤之人,那還請大人施以援手!”

  “本官冒昧問一句,方才紅語姑娘說的是搭救允清王,怎麽這會兒又說要救的是舒將軍……不知紅語姑娘的意思究竟是?”

  “舒將軍的危機就是殿下的危機,隻要舒將軍平安,那殿下自然也就安然無恙。”

  “此話怎講?”

  “李大人可能不知,其實這次入獄是殿下自己的要求,殿下與將軍親情深重,不惜以自我為賭注。若是救不出舒將軍,殿下是不會獨善其身的!”這些日子以來,她已經漸漸了解到那個男人的情深義重了。

  所以謝紅語首先考慮要救的人是舒長歌。

  至於為什麽要挑明和允清王的關係,這其中或許有她的一點私心。她的確是因為想讓李勉知道,上次真正為他洗冤的人是誰,這樣他才能更快的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