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鬧市爭執
作者:一娑煙雨      更新:2020-04-27 19:00      字數:3521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又半個月過去。

  時至秋高氣爽,寧清秋和溫疏晏正在永苑居院中喝著閑茶。這時風欒走了過來,躬身道:“主子……”他低頭掃了一眼溫疏晏的方向,話到了嘴邊沉默下來。

  溫疏晏何等聰明,自然明白風欒的意思。當下起身,彎伏了腰:“王爺,商會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疏晏……”

  不待溫疏晏說完,寧清秋卻打斷了,“如果商會有事,本王應當同往。”話說起來,他們自成婚以來似乎就沒有同時出現在某處,因此他們不合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

  寧清秋漫不經心的喝著茶,卻沒有動身的意願,溫疏晏隻得重新坐下來。

  風欒半躬的身體僵了僵,杵了好一會兒,才聽見寧清秋不鹹不淡的說道:“有話就直說。”

  風欒低低喚了聲:“是。”

  “雲華書院,謝…謝紅語求見。”因為有溫疏晏在旁邊,風欒顧慮謝紅語和王爺的關係暴露,不便稱其為謝先生。

  寧清秋責備的目光瞪了他一眼,“如此重大的事情怎麽還吞吞吐吐,還不快去請!”

  風欒額頭冒出冷汗,轉身就向院外奔去。

  謝紅語既然白天就來見他,想必一定是發生了比較緊急的事情。

  想到此,他的眉頭不自覺的深鎖起來,完全沒注意到一旁的溫疏晏正以某種怪異的目光看著他。

  不肖片刻,風欒領著一身紅衣的女子出現。

  謝紅語乍一看到溫疏晏時,眼眸深處劃過一絲驚豔,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那個和自己齊名相當的女子,但溫疏晏身上的恬靜淡雅,仿佛能影響到身邊所有人。

  兩個女子相視點頭一笑。

  “出了何事?”謝紅語眉間的焦慮並沒有故意遮掩,因此他才能一眼看穿。

  見寧清秋沒有避諱溫疏晏,她也就直接明了:“李勉被抓了,已經被關進了刑部大牢……”

  “緣由呢?”

  “貪贓枉法。”

  “謝先生覺得這裏頭有貓膩?”

  “以紅語對此人的了解,他斷不會是那種人!”這一點謝紅語深信不疑。

  “前幾日,本王與那李勉有過一次短暫接觸,正如謝先生所言,是個剛正不阿的人才。”不為權貴而折腰,這是寧清秋最直觀的感受。

  “殿下,如果想拉攏李勉,現在正是一個好時機。”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看來謝先生今日到來的意思,是讓本王救人了?”

  “查清李勉被抓的原因,對殿下而言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此話怎講?”

  “殿下可還記得燕州長樂紡一事?一個月前,有人狀告燕州刺史利用長樂紡收刮民脂民膏,弄的燕州百姓怨聲載道,此事曾鬧得沸沸揚揚,最後上達天聽。”

  一個月前,那是他剛剛出征歸來,那段時間他沉浸在楮先生故去的陰霾當中。寧清秋回憶起來,“本王記得,最後燕州刺史被革職查辦。”

  當初朝中能接手此案的官員為了明哲保身,紛紛避之不及。最後皇上才想起被貶職的李勉,讓他負責此案,並給他一個月的期限。

  謝紅語語出驚人,“其實燕州刺史不過是一個跳板,幕後主使另有其人。”

  寧清秋不驕不躁的問道:“聽謝先生的意思,是已經知曉了誰是幕後之人?”

  “紅語此前是不知道的,但是李勉偏偏在長樂紡一案快要結案時出事,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所以……查出李勉是被誰構陷入獄的,就能知道長樂紡一案真正主使!”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似乎默契相當。

  溫疏晏在一旁默默喝著茶,直到謝紅語起身和她道別。

  謝紅語帶有深意的目光掠向她,“如今溫小姐已貴為允清王妃,不知紅語可有幸請王妃……無憂茶館一敘呢?”

  溫疏晏報以微微一笑,“王爺已將紅語姑娘奉為上賓,”她看了一眼寧清秋,不著邊際的改變了稱呼:“謝先生有請,疏晏焉有不去之理?”

  “如果本王沒記錯的話,王妃剛剛說過……商會還有要事需要處理?”寧清秋不緊不慢的提醒。

  謝紅語察言觀色的本領早已練的,瞬間領會道:“既然王妃有事要忙,那便改日再約。”

  一身紅衣似血,猶如來時輕盈,走時亦瀟灑自如。

  “風欒,即刻去查。”謝紅語走後,寧清秋對著風欒下令道。

  自成婚以後,天覺商會的事情溫疏晏大多都交給了付珞兒處理,今日不過是隨意找個借口,不打擾他們之間的談話罷了。

  可沒想到,寧清秋竟然當了真。

  天覺商會位於帝都最繁榮的中心街道,寧清秋和溫疏晏徒步走在去往商會的路上,“王爺,其實……”

  “駕…駕…駕……”一輛馬車疾馳而過,打斷了溫疏晏的話。“小心……”寧清秋眼疾手快,一把攬過溫疏晏的腰身,帶著她偏離了原先的位置。

  緊接著一聲慘叫聲響起,隨之而起的還有攤販被撞翻落地的聲音。

  馬車隨著撞擊力停了下來,簾內有人探頭出來,待看到地上躺著的小販,又把頭伸了回去。駕車的馬夫見驚動了主人,立刻喝罵道:“不長眼的東西,還不快讓開!”說著手中的馬鞭就要朝那名小販身上招呼去。

  “住手!”寧清秋鬆開溫疏晏,信步上前。那名馬夫被突如其來的喝聲嚇得止住了手,待看到寧清秋不凡的麵貌時,硬生生的止住了提上喉嚨的話。

  寧清秋扶起那名小販,是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穿著一身灰麻布衣。

  “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身為大華皇子,二皇兄難道要縱容手下仗勢欺人嗎?”方才探頭出來的人正是煊武王身邊的謀士千匡子,結合馬夫眼底的驚慌,寧清秋推斷此刻煊武王定然也在馬車內。

  車簾掀起,出來一個青色衣衫男子,他落下馬車,執手道:“原來是允清王殿下,”接著目光一凝,落在發慌的馬夫身上,明知故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是……是這名小販衝撞了馬車……”

  千匡子濃眉揚起,笑意闌珊,“允清王也聽見了,並不是我們煊武王府仗勢欺人,而是有人驚擾了王爺……”

  千匡子三言兩語就把罪責歸結到那名受傷的小販身上。

  “早就聽聞千先生能說會道,可本王沒想到,這顛倒黑白的本事也練的這般爐火純青。”寧清秋的聲音不大,可卻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時下正值鬧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千匡子眼底陰鬱,麵上卻笑意不減,“允清王這話何意?”

  寧清秋抬眸,隻不過不是看他,而是看向緊閉的車簾,“販車位於道路的左側,本王很好奇,要什麽樣的速度才能追上二皇兄疾馳而過的馬車,並且與之相撞?”

  一席話,讓看熱鬧的人對著寧宣的馬車指指點點。

  一些目睹整件事情發生的人更是小聲咬牙切齒道:“明明就是煊武王的馬車撞的人家,怎麽還反咬一口……”

  按照煊武王的脾氣哪裏忍受得了這些,方才要不是千匡子阻止他露麵,他早就揮起手中的寶劍了。

  眼看事情發酵的更加厲害,寧宣再也坐不住了,他掀起車簾,一躍而下。

  千匡子眼看著王爺下了馬車,暗道不妙。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三皇弟啊!”寧宣望著寧清秋,眼裏的戾氣不加掩飾,“為了區區小販,三弟這是要公然和本王對抗了?”

  “隻要是我大華子民,本王斷不會坐視不管!”他對上寧宣戾氣十足的雙眸,毫不退怯。

  寧宣解下腰間佩劍,滋啦一聲,劍鞘脫落。

  他氣定神閑的問:“三弟說說看,想怎麽管?”

  千匡子正待說話,卻被寧宣抬手阻止了。

  這副架勢讓圍觀的人群紛紛後退了幾步,生怕煊武王把怒火轉移到他們身上。

  “賠錢,道歉。”寧清秋溫溫吐出四個字。

  話畢,隻聽見嘩……一聲舞動,和風穿過劍氣的聲音,寧宣的利劍已經指在他的胸前,“本王沒怎麽聽清,再說一遍!”

  先前那名被寧宣馬車撞翻的小販主看到這樣一幕,嚇得連連擺手,“兩……兩位爺快別鬧了,小的……小的擔待不起啊……兩位王爺快快息怒吧!!”見他們沒什麽反應,小販大哥拖著受傷的腿來到寧清秋身後,“三王爺,您看小的也沒什麽大事,不如算了吧……”

  小販主的家境其實很貧窮,今天是他挪空了家裏所有的積蓄出來做生意,沒想到卻來了一場無妄之災。但他麵前的人是大華最有權勢的王爺,他一個平民百姓哪裏惹得起啊。

  寧清秋笑了,笑的清冷而孤傲。他抬腳一步一步向前逼近,寧宣的劍本來離他就近,這下劍尖直接挨在他的左胸上。隻需稍稍用力,這把利劍就能刺穿他的心髒。

  “從小到大,午夜夢回,本王數不清被這樣的利劍貼在胸口多少次。但不幸的是,本王現在依舊好好的站在二皇兄麵前。”他笑意涼薄,眼裏的深淵望不見底,“本王勸二皇兄最好想清楚,這把利劍究竟要的是本王的性命,還是……二皇兄自己的?”

  寧宣好似想到了什麽,眼裏的戾氣轉變成掙紮。

  千匡子一見情況不妙,立刻上前奪過寧宣手裏的佩劍,笑嗬嗬道:“允清王殿下見諒,我家王爺念在和殿下手足情深,所以開了個玩笑而已……”說著他把頭轉向顫顫巍巍的馬夫,聰明又迅速的替寧宣做了決定,“還不快按照允清王說的辦?”

  一場硝煙被千匡子悄無聲息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