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那人來過
作者:翩鵲      更新:2020-06-13 01:59      字數:3919
  真的隻是個“巧合”嗎?

  何悠更傾向於否定。

  雖然那些“聲音”模糊不清,宛如夢囈,且在飛快的消退下去。

  何悠甚至難以回憶起完整的字句,但他卻無比篤定,那絕非幻覺。

  自己的確是聽到了什麽。

  那些聲音並非源於外界,而是藏在他的意識深處。

  很自然的,他聯想到了自己獨特的“天賦”。

  關於自己超凡的聽力,何悠一直心懷疑惑。

  隻不過前麵十八年都找不到答案,這也是他選擇成為一個修仙者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他始終認為,自己並不隻是“聽力”好些而已。

  畢竟,能與妖精交流溝通,這怎麽也和單純的聽覺掛不上鉤……他相信,聽力好隻是自己獨特天賦的一種外顯的能力。

  甚至,可能隻是附帶的作用而已。

  其核心,更像是某種維度上的,意識層麵的連接。

  而剛才的事似乎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這一點。

  自己的潛意識層……亦或者稱之為“識海”的東西,似乎……的確與常人不同,而自己的“天賦”大概率也與之相關。

  那名女弟子的蘇醒也與此有關。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為外人道,起碼,在自身缺乏足夠自保能力的前提下,他不會貿然與他人分享。

  ……

  思考中,眾人終於平靜了下來。

  花間派修士一起走過來,當先的便是那名剛蘇醒的,天生精神力強大的女弟子。

  她已經了解了經過,此刻來到何悠麵前,眼中滿是感激與敬畏,很認真地就要行禮,卻被何悠提前阻攔下來:

  “不必謝我,舉手之勞。”何悠看了眼旁邊的千鶴,淡淡道。

  那名女弟子怔了下,然後咬了咬嘴唇,終究沒有說什麽,隻是很用力地鞠了一躬,然後便退了回去。

  “接下來你們準備怎麽辦?”白夫人這時候也緩了過來,問道。

  花間派修士們互相對視一眼,沒有回答。

  白夫人想了想,道:

  “看樣子這個距離已經進入了‘危險區’,我們兩個隊伍近乎同時遭遇襲擊,我猜測,倘若繼續向前,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會上演……

  鑒於你們並無大修士坐鎮,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仍舊要向前,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心靈防護。

  此外,盡量減少睡眠……當然,我知道這樣會讓你們的精神更加疲憊,所以……到底如何做,你們自己選。”

  頓了下,她又道:“沒有別的事,我們這就告辭了。”

  年長女修趕忙道:“耽擱了您的行程,我們深感歉意,等這次結束,我們必當上門拜訪。”

  “那就要盼望我們都能平安回去了。”

  白夫人笑了下,然後扭頭看了眼懸浮於半空的“千鶴”,再次露出一個安心的笑容,什麽都沒說。

  可就在這一瞬,何悠忽然若有所覺,看向黑沉沉的前路。

  就隻見,黑暗的空間中忽然閃過一道“電光”。

  或者,說是類似閃電的能量。

  無聲無息,卻短暫地照亮了這個世界,也照亮了前方一片隆起的群山。

  又消失不見。

  “這……”

  人群短暫地騷亂,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何悠看向白夫人,就聽後者安撫道:“應該是空間重疊導致的。”

  頓了頓,又道:“我們走吧。”

  ……

  ……

  兩支隊伍重新分開了。

  白氏繼續向前,而花間派停留於原地,至於去留,還需她們自己決定。

  何悠倒是更願意她們提早離開,他隱隱有種不安,總覺得,前方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

  當然,這話他也不好說。

  而且,很快的,何悠也沒有心思在替他人考慮。

  走出不遠,地形陡然拔升,就如同那“閃電”照亮一瞬所展現的那樣,前方終於不再是平原,而是山峰。

  山腳下甚至還有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也不知流淌了多少年。

  從各種跡象來看,他們都已經接近了句曲仙宗本部所在的山區。

  當然,考慮到環境以及狀態,眾人行進的速度不僅沒有加快,反而放慢了許多。

  而每一次休息,尤其是睡眠,都要格外小心。

  白夫人更是根本不敢入睡,即便疲憊了,也隻是用打坐修煉來恢複,亦或者服用一些刺激精神的藥劑。

  好歹是大修士,這樣撐幾天還不是問題。

  其間眾人又看到了幾次“心印”光柱,隻不過,距離都明顯很遠。

  嚐試著趕過去幾次,可山路實在太難走,幾次都是還沒等翻過一座山,那光柱就黯淡消失了。

  每一次黯淡,都意味著一個修士隕落。

  野草寺的隊伍仍舊在很小心地前行。

  隻不過,明顯已萌生退意。

  大概是桐仁大師的決定。

  然而千鶴卻仍舊在不知疲倦地飛行。

  每一次光柱升起,千鶴都會去察看一番,而對於地球上,觀看轉播的各個門派而言,這顯然不是什麽好消息。

  有一些隊伍選擇撤離。

  也有一些仍舊堅持前行。

  至於那些因為沒有門派等原因,沒有締結“盟約”,身上並無心印的散修,即便是死了,也沒有人能發現。

  時間仍舊在流淌。

  不知年月。

  地球上觀看的各門派氣氛愈發緊張,雖然沒有準確的消息,但所有人都模糊預感到,距離“中樞”越來越近了。

  ……

  ……

  “感覺到了麽?”一處山坳中。

  薛照張開雙臂,閉著眼睛,身周一朵朵火焰飄動,環繞著他的身軀運轉,每一朵都極不穩定,似乎下一刻就要爆炸開。

  “什麽?”錢思走過來,看向他。

  “狂暴。”薛照張開眼,說,“就在前麵,翻過那座山,那裏的靈氣環境比周遭都更加狂暴,紊亂,無序,就像是……戰場上的硝煙。”

  錢思眨眨眼:“持續了三百年的硝煙麽。”

  “三百年啊……”薛照感慨了一聲,仿佛有些出神,旋即又精神抖擻起來,扭頭看向身後。

  焚海劍派的隊伍正在這裏停留休息,一路上雖然也多次遭遇了“魂火”侵襲,並且越是前行,遭遇的“魂火”就越強。

  好在這次隊伍中精銳盡出。

  強者眾多,加上兩位大修士坐鎮,倒也有驚無險,至今沒有任何一人傷亡。

  就連那兩三個,被強行拉進來湊數的道法門弟子也安然無恙。

  當然,薛照懷疑這裏有運氣成分。

  不過也不重要了。

  句曲仙宗核心區域就在前方,埋藏了三百年的秘密即將敞開,薛照整個人都有些亢奮,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飛過去。

  “我覺得你有必要鎮定一下,”錢思看了他一眼,提醒道,“小心猝死。”

  “……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麽?”

  薛照歎了口氣,倒也沒有和這個搭檔鬥嘴,轉而看向隊伍中,道,“信號怎麽樣?”

  一個穿著焚海劍派道袍的年輕修士正蹲在一個奇怪的盒子旁,那儼然也是一種“法器”。

  其上銘刻陣法符文,散發微光……雖然比不上桐仁的“千鶴”來的高級,但與地球主空間保持通訊,倒也能做到。

  “堂主,信號幹擾太嚴重了,這個位置應該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再往前深入,恐怕就要失去與外麵的聯絡了。”那弟子道。

  薛照皺了皺眉,倒也沒說什麽,隻是道:

  “恩,知道了,掌門有說什麽嗎?”

  “掌門要咱們一切小心,另外,昨天千鶴偶然捕捉到了白氏的蹤跡,他們與我們不在一個方向,進度稍稍落後於咱們。”

  “這樣麽?”薛照皺眉,隻是稍稍落後麽?這讓他多了一絲緊迫感。

  不過這也沒辦法,焚海劍派選擇的入口位置不是太好,之前耽擱了不少時間。

  即便全力趕路,也沒有徹底將其餘隊伍甩開。

  這讓他有些急迫。

  “如果沒有這座山擋著就好了。”薛照再次看向前方,暗暗想著。

  不知道是否是天道聽到了他的祈願。

  就在這個時候,前方忽然有點點亮光浮現,那是一支小隊,在休息的時候,被派去前麵探路。

  此刻,這些人正快步趕回來,看上去,情緒非常激動。

  “薛堂主、錢堂主!我們……我們在前麵發現了……發現了一處通道!”領頭的中年五品境修士開口道。

  通道?

  薛照與錢思趕忙走過來。

  “是的,就在不遠處的山腳下,是一條打通了整座山的隧道,恐怕是句曲仙宗留下的,看樣子,似乎可以直通內部。”那人道。

  “還有這種事?”薛照愣了下,就聽旁邊錢思開口問道,“你確定了?即便開設了這種隧道,可按理說,也應該有必要的防護吧?”

  “原本是有的!”那一陽境修士語出驚人,“隻不過,防禦大門被某種力量從外部打破了!硬生生打出了一個缺口出來!”

  “什麽?”

  這下子,整個營地都圍了過來。

  這個消息實在驚人。

  “是從外部打破的?”錢思急忙追問。

  “是的!無比確定!現場的痕跡非常清楚!”

  聞言,她倒吸了一口冷氣,神情變得極為緊張,薛照也是類似的神情,兩人對視一眼,都意識到對方想法。

  如果是從內部打破,還可以理解為當年發生意外,有人試圖從內部突圍,造成的。

  可倘若是從“外部”打破……這就值得深思了。

  “還有……我們還發現了一條線索……似乎能確定出手打破隧道防護之人的身份……隻是……”

  “隻是什麽?”

  那中年修士與其餘探索小隊成員對視一眼,苦笑道:“您還是親自來看一眼吧……”

  薛照一怔,旋即深深看了這些修士一眼,身軀暗暗繃緊,想了想,道:“前頭帶路。”

  旋即,他揮手又道:“休息中止,全員開拔!”

  一陣躁動中,整個焚海劍派,數十位強者組成的隊伍終於被引著走到了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山腳下。

  那裏的山腹表麵,赫然被雕刻成一隻巨大仙獸頭顱的模樣,張開的嘴巴裏,原本似乎是存在著一扇青銅大門。

  兩旁的山體上還銘刻著殘破的陣法符文,以及斷裂的青銅鎖鏈。

  仿佛被某種力量生生摧毀。

  而那扇青銅大門正中心,更赫然被從外向內,砸出一個巨大的缺口來!

  扭曲變形的青銅結構似乎昭示著那蠻力的強橫與恐怖。

  “就在這裏!您看!”

  這時候,探索小隊的中年修士已經攜帶著照明設備走到豁口旁,指了指旁邊還殘存的半扇青銅巨門。

  薛照帶人快步走過去,然後揮手扔出一道小火龍,撕開了黑暗。

  也照亮了青銅門的表麵。

  其上赫然刻畫著一行字跡,筆鋒異常鋒銳霸氣:

  “青蒼真人,到此一遊!——寫於民國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