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小建議
作者:牧南風      更新:2020-05-21 11:16      字數:2219
  “軍用海港?”李崗微微一笑,“小陳師傅,你可知道有禁海令的存在?”

  陳正點點頭,道:“自然知曉,不過皇上對此的態度似乎有些鬆動,將來肯定發展海上力量,咱們起步早,那就發展快!”

  “你是如何得知?”李崗平心靜氣的問道。

  陳正笑道:“那反對出海的陳熙誠調離洪江府,難道不就是最好的信號嗎?”

  李崗看了眼陳正,心中有些許的感歎,同樣是年輕人,為啥人家的孩子就這麽聰明呢?

  “莫要枉揣聖意!”李崗突然搬起臉來。

  陳正也很是配合的誠惶誠恐道:“在下不敢。那這九曲灣的事?”

  “明日我讓書吏給你們把手續辦了,你和李爽去搞吧。”李崗揮了揮手道。

  陳正見李崗眼袋頗重,顯然是這兩天沒有睡好覺,於是問道:“大人是否在煩惱災荒?”

  “唉,天災無情,如何不憂啊。”李崗歎道,“小陳師傅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這句話剛問出來,李崗自己也有些無語了,這賑災之事,繁複冗雜,一個山裏出來的小木匠如何了解。

  然而,出乎李崗意料的是,陳正卻點了點頭,道:“在下倒是略知一二,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說吧。”李崗點頭道。

  既然都說出口了,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反正救災的事也不急於這一時,說不定這陳正真有什麽好的提議呢。

  陳正也不謙虛,他雖然沒有參與過救災,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陳正原來所處的世界,可沒少受災荒的磨難,所謂多難興邦,經曆的多了,應付的手段也就多了。

  耳濡目染,對於救災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陳正還是能夠說上來一些的。

  “首先衙署要出麵幹預,防止近期內出現太大的糧價上漲,抑製富戶屯糧。”陳正說道。

  李崗點了點頭,這是災荒之年常用的方法,並沒有什麽新意,他心裏略微有些失望了。

  不過陳正還沒說完,他接著說道:“安排公差去縣民家中統計排查,看看他們自己儲備的糧食能夠堅持多少時間。並按能夠堅持的時間長短,進行分類統計。”

  分類統計?李崗感覺有點兒意思,道:“你繼續說。”

  “統計完之後,在去查核咱們東陽縣的倉廩,看看裏麵的糧食夠不夠賑濟隻用,當然了,肯定不夠。”陳正道,“所以,還需要對縣中富戶、寺廟或是道館進行走訪,看看他們願意出多少糧食。”

  李崗聽了這些,輕哼一聲道:“那些富戶、寺廟或是道館在這個時候,隻要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已經是燒高香了,還指望他們幫忙賑災?”

  “那也要有個數據統計,為將來賑災放糧做準備。”陳正道。

  李崗點點頭,道:“如何放糧?”

  “災情麵前的放糧,一定要避免的是混亂哄搶,避免糧食浪費,保持縣中治安的穩定。”陳正道。

  李崗眉頭一皺,道:“這些本縣明白,說重點!”

  “先要製定領糧食的標準,在下覺得,成人每日一升,小孩每日半升足矣。”陳正道,“然後,領糧的時候,男女分開來領,這樣就不會造成擁擠,進而發生踩踏哄搶事件了。”

  李崗點了點頭,隨後又問道:“可那些隻有男丁或女子的小戶,豈不是要隔日才能領一次糧食嗎?”

  “這個好辦,一次領兩天的量便是。”陳正道,“而且,男女分開領糧還有一個好處。”

  “什麽好處?快說。”李崗催促道,這陳正說的倒是挺不錯的,但就是太墨跡,不問不往下說。

  陳正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趕緊說道:“每逢災情之時,口糧第一,很多人為了換口吃的,甚至可以將自己的妻子賣掉,若是安排女人也有領糧的資格,那麽這種賣妻的慘象便不會發生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李崗也非常讚同。

  “還有糧食發放的地點,一定多設幾處,這樣可以防止縣民亂跑。”陳正補充道。

  李崗坐在插肩榫書案的後麵,感覺思維異常的活躍,腦中將陳正的方案過了一遍之後,覺得可行性非常高。

  “還有一個問題。”李崗突然問道,“本縣衙署並沒有這麽多人,去執行這些舉措啊!”

  陳正咧嘴一笑,道:“有了具體的方案,縣令大人可以計算出所需要的人力來,然後召集縣中識文斷字之人,以糧食代替工錢,讓他們做臨時吏,想必會有很多人願意做的。”

  “那如果到時候糧食還是不夠呢?”李崗還有些擔憂。

  陳正有些無語,道:“大人,您忘了我今天來的目的嗎?”

  “嗯?”李崗一挑眉,“年輕人有話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嗬嗬。”陳正尷尬地笑了笑,“到時候,九曲灣船塢造好,漁船出海,會有大量的鮮魚從海上帶回來,足以應付縣中口糧。”

  李崗又思索了片刻,道:“小陳師傅這些舉措,雖行於此災荒一時,然此法足以推行效仿之。”

  “大人這麽說,可就是折煞在下了。”陳正連忙謙虛道,“能夠為大人分憂,為百姓解難,是我們每一個梁國子民應盡的義務!”

  聽到陳正這信誓旦旦地表態,李崗很是欣慰,自己的兒子有這麽一個好知己,足以寬慰。

  “你說的這些,本縣自會記錄下來,整理成冊,遞呈馮知府,在州府各縣實施,若果真有效,汝當記頭功!”李崗倒也大度,沒有將陳正的這些建議據為己有。

  “在下隻是一介小民,靠手中技藝過活,雖然出了這些小點子,還得靠大人領導才行,豈能算在我的頭上呢?”陳正趕緊說道。

  有時候,領導說給你記頭功的時候,千萬別得意忘形的攬下來,要知道這頭功永遠是上司和領導的。

  果然,李崗聽了陳正的話,很是滿意,道:“小陳師傅倒是懂得一些為官之道,可惜沒有功名在身,不過你要是願意為吏的話,我倒可以上一封奏報申請一下。”

  李崗這是起了愛才之心了。

  然而,陳正隻想做一個悠閑的小木匠,為官做吏不是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