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厲兵秣馬
作者:暴走的小二二      更新:2020-05-02 07:32      字數:3468
  自寨牆建起後,鐵馬軍開始了最後的厲兵秣馬。

  各隊皆是在加緊操練。教頭們恨不得直接把東西,直接灌進那些新兵的腦子裏。好在新兵都是些少年,學東西快,而各教頭也沒打算教些別的,含多嚼不爛,就是此理

  兩隊中,則屬弓隊壓力最小,其中成員大部分都是李成誌的老底子。新加入的羌族人,也是天生的弓箭手。就連趙無忌和張豐都對他們的射術自愧不如,覺得讓他們學習那些新兵的東西,著實有些浪費。

  於是李成誌把陶煜和他的族人單獨拉出來,成立了一個新隊。不過名字還沒有想好,目前就跟著刀隊一起學習丁家刀法。以便強化他們的廝殺能力。對於所學刀法,羌族人也沒有排斥,他們此時對於李成誌,有絕對的信任。但最讓眾人頭疼的,還是他們的語言,實在不好交流。

  而丁苗最近也是著實苦惱,他覺得丁家刀法現在教,有點太晚了。畢竟不是人人都如羌族人一樣,從小為了生存就有接觸,底子打的結實。目前全部學習,根本就跟沒學一樣,連一招都學不通,還不如給他拆分開來。但是如何拆分,這就成了問題的所在。既要攻守得當,又要殺傷力足夠。這確實是讓丁苗犯了愁。

  丁苗也有考慮過李成誌的刀法,不過有些太吃好刀了。雖然現在鐵馬軍用的都是唐橫刀,殺傷力算是足夠。但是刀刃也是需要愛護的,就李成誌那破刀法,也不知道是誰教的。就喜歡換傷,而且不喜歡擋。這要是雙方刀刃稍微碰撞一下,那刀可不就廢了嘛!一想到這些,丁苗就暗罵李成誌這個王八蛋,咋就這麽窮!一人來上兩把橫刀,那所有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可偏偏就是毫無銀錢!不過也就是想想,到頭來還不是得他自己想法子。

  後來後來跟李成誌一合計,到底還是有些辦法的。

  丁苗舞刀,其意在速。雖說這個速學不了,但意可以啊。教些簡單點,勤學苦練,有那麽個意思就行。

  他一共結合了三招!三招及其簡單,第一招為身法刀!

  以左腳掌為軸心,右腳蹲起的爆發力回身轉半圈時,左腳跟進回轉,右腳迅速下踏輕點接力,轉身做轉半圈回身上步下劈,右腳前踏和下劈應,順勢同為!此招為身法第一,刀法第二。以借力為力,以防代攻。俗稱,丁字回殺!

  第二招為李成誌的三刀,其實丁苗剛開始是拒絕的。不過,奈何不了李成誌的強烈要求。這三刀就是一個順序,劈提斬。講究一個先發製人。最後的斬可以腰部旋轉發力。用的好敵人死,用不好自己死。俗稱鐵馬三刀。但歸根結底,還是靠著腰力的橫斬,換命技而已。

  第三招就比較特殊,為純防守回殺。主要核心在於與敵示弱,漏其破綻,而敵猛攻時,必有破綻。敵進,則己退。退時長刀先提後劈,如一彎月。簡稱彎月回殺。這招沒啥講究,但是偏偏感覺有些華而不實。

  李成誌見了這招之後,急忙質問丁苗道:“你小子確定這招不是鬧著玩?這能殺人?”不過這招用在丁苗手裏還真有點樣子。

  這三招除了第二招,皆是以防為攻。主要核心在於後

  發製人,具體效果還要等著實戰,不過這三招其實都不太適合橫刀。

  畢竟丁苗是用長刀的。橫刀歸根結底,沒有細刀那麽修長輕盈。所以後期還是有待改進,可現在沒時間顧忌這些。正是趕鴨子上架的時候,湊合湊合吧!

  丁苗首先組織了所有刀隊兵士統一訓練,發現效果還算可行。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是比如二毛那種力氣大的,就不喜歡用第一招和第三招的回殺。他們更喜歡簡單粗暴的三刀。對此,丁苗也不加以評價。隻能說各有所長,不能卡著死點不動。

  老話說的好“一力降十會”,這不是說著玩玩的。為什麽那麽多武將,都喜歡把自己的武器加重。因為自身武器越重,打出的力道就會越重。而接招的人,承受的力道也會越重。

  後來李成誌把那些力氣大的,單獨挑出來訓練。由二毛帶領著,喚為斧隊。斧隊也確實簡單粗暴,一把斧子一把錘,就算是完事了。

  畢竟鐵馬軍確實窮,能給他們的隻有大錘和斧子。

  而二毛也確實他娘的是個人才!天天帶著他手上的人出去砍樹,他覺得這就是最有效的方法。說以前他爹就這樣帶著他練力氣,絕對好使。若是再給這些人一天來兩個雞蛋,那就最好不過了。

  大眼知道後,每日午飯都會給斧隊準備好雞蛋。至於其他隊就隻能幹巴巴看著了。沒辦法,咱們鐵馬軍窮啊!就那麽些老母雞,要不是我攔著,大哥早給他娘的燉了!

  近來,“嶽丈大人”又送了些破爛來。其中有二十多把竹弩,引起了李成誌的注意。他娘的,好東西!就是破了點。

  李成誌後來還拿給張豐試了試,不過結果到是令人失望,“大哥,這玩意不行。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壞。而且難修,給獵人們打打獵還行,守城就有些困難了。”

  李成誌有些失望道:“唉,我家老丈人也太見外了。說送些破爛來,還真送破爛。早晚不都是自家人嗎?還整這些虛的幹嘛!”

  確實有些見外了,都是自家人。以後搞不好我還會倒插門去你家呢!你天天給我些破爛,難道是暗示我什麽?娘的,總不能說我是個破爛吧?

  不過張懷駿確實是把家裏的破爛都給李成誌了。最後居然還翻出把陌刀來,雖說此刀精貴,但是就一把也是無用,於是便大方的送了出去。李成誌則是把陌刀給了吳名,畢竟其他人也用不了這麽長的刀。一把刀比一個人都高一個人,還用個屁。

  吳名拿到刀後,對此刀愛不釋手,整天背著到處晃悠,見人就撅起屁股道:“你看我這長刀如何?很不賴吧?想要嘛?我才不給嘞!”這時,往往他就少不了一頓圍毆。

  大眼和驢蛋也是忙的不亦樂乎。驢蛋自從寨成後,便去管理鐵馬軍輜重。每天跟著大眼到處囤積物資,更是決定把終生獻給輜重。這可都是些錢啊!似乎驢蛋骨子裏就有一股貪財的感覺。不過是人都貪,很正常的事情。

  大眼還找周老三賒了一筆賬,一共兩千兩百兩銀子的物資,其中包含著一個點的利息。這批物資主要就是箭頭,三七,還有糧食食鹽等戰時必備的

  物資。尤其是三七這種藥材,一定不能少,都是救命的。

  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比如馬糞,石灰等。就連小孩子的糞便也不能放過,戰時可為金汁,不管是浸泡箭頭,還是用來守城,都是上好的東西。

  接近寒霜那幾日,鐵馬軍更是全寨出動。隻要附近有什麽能吃的獵物,都給它抓回來吃了,連幼崽也要帶回來養著。就連些野狗也不能放過,全部抓回來打火鍋。

  而在縣城外,座山虎正在準備著自己的大日子。但這大日子,可不簡單。

  他已經發現,張家沒有他想的那麽簡單。就最近來縣城的土匪,都有三千餘人。張家那支騎兵,也囤積在座山虎營地對麵。現在座山虎已是騎虎難下。想走也走不了了,他要是早知道張家這麽厲害,他就不會打這個主意。現在他算是徹底給周家拉下水了。如若不一舉滅掉張家,必然後患無窮。

  “陳先生,我問你,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不是說田家勢大嗎?怎麽在我看來,張家勢力比我們跟田家加起來都要大。”到底還是他輕敵了,在別處橫行慣了,覺得自己有幾千甲士,上百騎兵,就已經可以在道上無所忌憚。可他真正見到老前輩張家,才知道什麽是“匪”什麽是“賊”。

  座山虎現在很是氣惱,他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麽情況。莫名其妙自己就給圍了。要是放在半年前,他到是不怕這些。可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正是需要隱忍的時候。如果再給張家這麽一搞,自己難道又要回東麵?那不是把自己脖子,伸直了給詔國砍嘛!

  “將軍,此事不必驚慌,需從長計議。您看,首先張家就故意示弱,引誘我們上鉤。導致我們現在騎虎難下,而周家現在跟我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所以我們不用過多擔心。大不了我們直接轉移便是,相信我們現在回去,詔國肯定也沒反應過來。再者說,我們的首要目的,當是擒王!隻需守住城門即可。他張家能叫人,我們也能!所以現在勝負,還尚未可知。”

  其實陳舸這話有點敷衍的意思,他也不確定猛虎軍這次能不能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張家肯定也是為了自保,而不是為了通殺。要是他們真有那個能力,為何周家還能存在這麽些年呢?

  座山虎嚴肅道:“隆基,到時城門就交給你了。務必要守到天黑。到時我和陳先生帶三百甲士入城即可,其餘皆留在營地。你們務必拖延外麵那些騎兵。記住,拖延即可,不要硬碰硬。”

  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要座山虎離開營地,那外麵那一隊騎兵最起碼可以攆殺他上百裏。上百裏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騎兵稀少的西南地區來說,百裏山裏被騎兵攆殺,基本上不死也要脫層皮。

  而張家和周家,在這幾天也異常平靜。可能唯一的動靜就是,兩家都開始收攏勢力。尤其是張家,把底牌幾乎全部打出。讓人都不敢相信,小小的黔州,隻有兩縣之地。居然有這麽大一條潛龍。

  張懷駿卻壓根沒當回事,心中暗笑道:“你周家好好當你的明麵老大不好嘛?非要做這些犯蠢的事情。現在網撒開了,我看你怎麽收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