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無心殺手
作者:晨曉晨      更新:2020-07-26 09:28      字數:4930
  十日後,蕪歌站在滑台城的譙樓,目送押糧的商隊,浩浩蕩蕩地出城。她的目光一直落在最後頭的那輛驢車上,那裏的小毛頭承載著徐氏一族的香火和血脈。

  糧隊出城是六嫂惠芝親自領隊,徐湛之的親衛隊一路護送他們到十裏亭。那裏,魏國的蕪凰營和郯郡商行的鏢師會前去接應。

  應該是萬無一失的。

  “你山長水遠趕來,不會單單是為了這幾車糧吧?”徐湛之走到蕪歌身旁,循著她的目光,望著北去的車影。

  前一批的幾車糧被馬賊打劫,是蕪歌去信要徐湛之安排的。她斂眸:“拓跋燾東伐有幾分勝算?”

  徐湛之怔然,偏頭探究地看著自家妹妹。拓跋燾是八日前開拔東征的,那時,蕪歌已領隊從建康運送第二批糧食北上了。這時機挑得真真有些湊巧。“你擔心他?”

  蕪歌偏頭,與昔日的二哥對視,目光坦蕩:“他是晃兒的父皇,這世上沒人比我更盼著他好了。”

  徐湛之移眸,望回北邊:“拓跋燾領兵至濡水,令安東將軍奚斤征發幽州的勞夫和密雲的丁零族,齊聚萬民,運送攻具。若我預料得不差,兩軍將在燕都龍城會師,左右夾擊龍城。”

  “他取道遼西,較之幽州南下,是容易還是艱難?”蕪歌問。

  “自然是更難。”

  蕪歌便垂眸,不言語了。那個崇武如癡的男子,分明答應過她,不再輕易以身犯險,而今卻又故態複萌了。領軍打仗,永遠是自己挑最硬的骨頭啃。他就不想想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繈褓中的晃兒該如何是好?

  徐湛之眼見她一臉落寞憂愁,歎道:“拓跋燾英勇蓋世,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即便取道遼西,應該也難不倒他。”

  蕪歌沉吟片刻,便岔開話題:“你在袁齊媯身邊是安插了眼線的吧?”

  徐湛之蹙眉,探究地看著她。

  蕪歌定定地看著他:“把人撥給我吧。留你手裏也不過是枚廢棋。”

  徐湛之應得爽快:“人可以給你。不過袁齊媯生性狡猾,我費了好大功夫才安插了一個宮女進去,也隻是個粗使灑掃,派不了大用處。否則,她哪裏活得到今日?”

  蕪歌輕哼:“死是最容易的。她滿手罪孽,隻是一死,未免太便宜她了。”

  徐湛之莫名地覺得有些瘮人,不由看向蕪歌:“你打算如何做?”

  蕪歌輕嘲地笑了笑:“宮闈女子之間的傾軋,素來是上不得台麵的。你又何必知曉?”說完,她便轉身,邊說邊離去:“我該啟程回京了。”

  魏國東征軍打探到第一商馬隊的行蹤時,拓跋燾正在圍攻石城。

  魏燕邊境,兵荒馬亂,早已沒有商隊出沒。是以,第一商足足十幾輛馬車浩浩蕩蕩地出現在石城郊外,才一露麵,就被神鷹營團團圍困。

  領隊的管事,不慌不忙地自報家門:“第一商奉掌櫃的吩咐,前來給陛下送糧。”

  神鷹營掀開馬車上的遮雨牛皮,每輛馬車上都是足足數十擔上好米糧。

  待神鷹營押送這批糧食進軍營,上報拓跋燾,拓跋燾連沙盤上的戰局都顧不上了:“商行的人呢?”

  “卸下糧車就走了。臣等見他們確實沒有可疑,便放行了。”

  “混賬!”拓跋燾怒罵一句,便翻身上馬,追出營帳。待他追到郊外押糧的地方,商隊的人早已不見了蹤跡。他望著蒼茫的天際,隻覺得心口莫名地翻湧著酸澀的憋悶之意。

  他疾奔回營,趕到糧草庫,眼見那批堆成小山的糧食,那種憋悶的酸澀感越發洶湧。

  崔浩是最懂他的心意的,上前勸道:“陛下,娘娘還是心係您的。這麽大批的糧,一路從江南運到此處,怕是極不容易。”

  拓跋燾回眸,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率性地置氣道:“朕缺糧嗎?”

  崔浩吃癟地斂了眸,北方之地,連年征戰,雖然是從胡夏柔然搜刮了一些金銀,但糧食並不是很充裕。這批糧堪稱是雪中送炭。

  拓跋燾心底是明了的,可越是如此,心底就越憋屈。他不需要她的糧食,他需要的是她的人,她的心。

  有時,他當真惱恨那個狠心的女子,欲擒故縱的把戲玩的是爐火純青,分明無情卻隔三差五地蠱惑他,總給他被牽掛和心係的錯覺。

  他半晌才平複下心緒,問道:“宗愛有消息來嗎?”

  “報平安的消息一直都是有的,宮裏沒什麽異常。”崔浩頓了頓,“不過,雲中倒有消息,昭儀娘娘不單請了離宮的太醫,還從民間宣了郎中,瞧情形,病得不輕。”

  拓跋燾微怔,旋即,蹙了蹙眉:“派人打探下虛實。”玉娘的生性,他是了解的,前番捎信懇求回京沒有得逞,佯裝抱恙也不是不可能。

  崔浩猶豫一二,又道:“微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拓跋燾心情不好,不耐煩地說道:“吞吞吐吐做什麽?有話直說。”

  “嗯。微臣聽說太後娘娘近來有些異樣。”

  拓跋燾煩躁地捏了捏眉心:“她還在給雲中捎信?”姚太後想聯合玉娘,他之前就是知曉的,不過是心照不宣罷了。

  崔浩搖頭:“聽說太後娘娘收養了一個女子,私下以母女相稱。”

  糧倉裏,空氣悶熱,拓跋燾轉身走出糧倉,厭煩地說道:“那人什麽底細?”

  “像是赫連吟雪,隻是不好證實。”

  拓跋燾陡地住步,緊接著,輕哼一聲,這幫女子當真每一個是省心的。“且看看她們是鬧什麽幺蛾子再說。”他撂下這句就急匆匆回主帳……

  蕪歌趕回京城的途中,就接到富陽公主的訃告。芙蓉頭一夜睡下,翌日清晨沒能醒來,侍女發現時渾身都僵硬了。

  她是毫無征兆地睡過去的。蕪歌想這樣的過世,也不並不痛苦,嫂嫂也許在夢裏又回到豆蔻年華與喬郎初見時的驚鴻一瞥,或是又夢回了新婚燕爾的那段甜蜜時光。

  饒是如此作想,蕪歌還是止不住淚流滿麵。她是在芙蓉新婚翌日給公婆敬茶時,初見的嫂嫂。初為人婦的芙蓉,生得明麗動人,與倜儻風流的哥哥並肩站在一起,儼然是一對璧人。

  那時,蕪歌才七歲,瞧著嬌豔的新婦,口甜地說道:“嫂嫂生得可真美。我長大了要有嫂嫂這麽美,定能找個比哥哥還俊俏的郎君。”

  童言無忌的說笑,惹得滿堂大笑,羞得芙蓉滿麵桃紅。這段往事,蕪歌之所以還記得,隻因娘和諸位嫂嫂在節慶時,總忍不住舊事重提。每每說起,都是哄堂大笑。

  直到十三歲那年,滿屋子女眷又舊事重提,蕪歌羞紅了臉,嗔道:“你們有完沒完嘛,陳穀子爛麻子的事還沒笑過癮啊。”

  芙蓉笑著圓場:“嗯,我家有女初長成,芷歌如今的模樣瞧著已比我好上許多,將來長開了,更是要把我給比下去,找的郎君也比喬郎更俊。三弟是諸位皇弟裏模樣最俊的。”

  滿屋的女眷笑得越發開懷。那時,宜都王已向徐獻之提親,聲稱等芷歌成年後便上門迎娶。

  蕪歌羞得無地自容,差點沒跺腳:“嫂嫂,你堂堂公主,怎麽也跟她們一樣啊?”

  芙蓉笑得好不明媚:“我跟妯娌姐妹們又有何不同?還不都是徐家婦嗎?”

  蕪歌回想起那個嬌豔的公主,她當真是愛慘了哥哥吧,才在徐家處處紆尊降貴,刻意舍棄皇家公主的排場和威儀。

  “快馬加鞭,晚上也不歇店了,就宿在馬車裏,趕緊回京吧。”蕪歌在林蔭下的那段說辭,真假參半,隻是為了親自護送齊哥兒逃去郯郡。她怕生離死別,卻更想送那個嬌豔的公主走完最後一程。

  日夜兼程,三日後的午後,蕪歌終於趕回了公主府。那時,滿府都已掛滿了喪燈。

  她知道,上一回司空府為她掛滿喪燈時,嫂嫂哭得差點動了胎氣。而今……

  她跨入門檻,接過婉寧送上的孝服和孝帶,木然地披裹在身上。

  時已酷暑,知了聲噪,她來不及去後院更衣,直接就披麻戴孝地進了停靈的祠堂。

  那裏,一高一矮跪著的兩道小小身影,驀地刺痛她的雙眼。

  小樂兒哭得嗓子都啞了,跪著雙肩一抽一抽的。小小的“齊哥兒”狀若癡傻地望著棺木,空洞的眸子裏泛著幹涸的潮意。

  “樂兒,齊兒。”蕪歌跨入靈堂。兩個小家夥聞聲望了過來,小樂兒哇地哭出聲,摸爬著起身撲向姑姑,可跪得時間太長,一起身就栽倒下去。蕪歌一把摟住她。

  “姑姑,姑姑,嗚嗚……”小樂兒嘶啞著嗓子,嘶聲痛苦著。

  “樂兒,不哭,姑姑在,不哭。”蕪歌輕撫著小樂兒的背,十一歲的小姑娘已經是懂事的年紀,纖細的後背輕顫著,惹得蕪歌的心也跟著抽痛。

  齊哥兒癡癡地跪著,呆呆地看過來。

  蕪歌衝他伸出手:“齊兒,到姑姑這兒來。”

  齊哥兒遲疑了片刻,便跪行著移了過來。蕪歌一手摟住他,寬慰道:“齊兒不怕,姑姑在,姑姑會保護你的。”

  小家夥到底年歲小,經過連番的驚嚇和變故,早嚇得有些說不出話來,時下,聞聲,竟也哇地哭出聲來。

  一旁的嬤嬤瞧著直抹眼淚,也稍稍放下心來。她總覺得齊哥兒因為母親離世,遭受了太大打擊,近來一直悶聲不語,都形如癡傻了,見他哭出聲,這才稍稍安心了些。

  蕪歌回府後,公主府才算是有了主心骨。雖然喪禮有宮裏來的管事公公打點,但府裏的兩個孩子是隻認姑姑的。

  蕪歌從午後一直忙到入夜,這才哄著兩個孩子入睡了,隻身來到靈堂。

  她撫著楠木棺木,跪在了棺木一側:“嫂嫂,齊哥兒一切安好,小樂兒也會好的,你安心去吧,一切有我。”

  不知跪了多久,她扶著棺木起身時,隻覺得頭昏眼花,一霎氣短胸悶,眼前一黑,竟栽倒下去。

  再度醒來,蕪歌是在臥房裏,人中疼得厲害,鼻息間盡是藿香正氣的苦澀澀味。她迷惘地撐起身,心口還是堵悶,視線也還有些模糊。

  燈光昏暗,她眯了眯眼,才看清榻前坐著的人是誰,神誌立時就清醒了幾分。

  “這個時辰,你怎麽來了?”她問。

  義隆沒答她,隻弓腰從榻尾取來靠枕,塞在她身後。

  兩人一時靠得很近,蕪歌不自在地挪了挪身子,靠著軟枕坐好,目光落在已經換過一新的裏衣上,不由驚了驚。她這才驚覺,頭發也洗過的,應該才被人熏幹,還透著幹花的淡淡香味。

  義隆覺察到她的不自在,解釋道:“朕才來不久,是你那丫頭給你梳洗的。”

  蕪歌懸著的心,這才安穩了幾分。

  “好好的,怎麽中暑了?”義隆的目光帶著清淡的責備,“歐陽不治說你近來操勞過度。你身子骨不好,這幾年好不容易養回來一些,倒是想還回去不成?”

  蕪歌從前還是小幺時,對阿車這樣的關切責備,是毫無招架之力的,而今聽著,除了厭煩就是覺得疲遝。她垂眸,不吭聲。

  義隆見她如此,便默了聲,隻靜默地看著她。他原本百思不得其解,小幺為何會為了區區幾十車糧食而北走千裏。等那個胡蠻子東征,他儼然猜到了幾分。再到昨日收到燕國來的密報,他才確信了。

  那刻,那種剜心的痛楚,若換作從前,他必然是忍不住雷霆之怒,隻怕會向小幺興師問罪的。隻是,這些時日,他捫心自省,才恍覺一切問題的根由都在於他自身。

  他從三歲起就被打磨成一個無心殺手。邱葉誌灌輸到他腦海的無情無愛之說,使他早失了愛的能力。他隻懂自己愛小幺,卻並不懂得如何愛她,甚至,若不是小幺假死北上,他遍尋天下都不得她的蹤跡,他連自己的心意都不懂。

  小幺說的義無反顧,他的確是沒有的。

  “小幺,我們重新開始吧。”義隆伸手覆上蕪歌的手,緊了緊,“隨朕入宮,七日後是個良辰吉日,到時你把齊哥兒認下來。”

  蕪歌微怔地抬眸。

  “你我就住在清曜殿,那裏清淨。若是你嫌那裏不舒心,想偶爾住來公主府或隔壁,也是可以的。朕都依你。”義隆伸手撫住蕪歌的發,把她代入懷裏,“朕往後除了愛你,護你,不會再苛求你。”

  他擁緊她,篤定的話語更像是在催眠和蠱惑自己:“我們從前能兩情相悅,朕相信,隻要朕以心換心,假以時日,我們還是能相濡以沫地相守白首的。”

  蕪歌像是還沒從中暑的迷糊中清醒過來。她迷惘地仰頭,正正撞上義隆俯視的目光。

  “小幺,朕若說愛你如己,你必然是不信的。可朕……”義隆輕嘲地勾唇,下巴抵著蕪歌的額,“朕骨子裏還是個無心殺手,在朕心裏,性命才是唯一需要牽掛的事。你和朕的性命一樣重要。可朕除了惜命,並不懂得如何過活才是快活的。”

  他低眸,吻了吻蕪歌的額:“小幺,朕一點都不快活。朕最快活的時候是在平阪。可當初,朕也沒覺得那是快活。直到失去你,這五年,於朕,都是暗無天日。朕隻想奪回你,卻不知如何安置你。”

  他緊摟住懷中綿軟的女子,下巴蹭著她的發:“一步錯,步步錯。朕不想再錯失你了。朕隻想睜開眼就能見到你,閉上眼就能擁住你。前塵過往,甚至你還愛不愛朕,朕都不想再理會了。朕就是想得太多,計較太多,你我才成了今日這般田地。”

  他閉目:“往後,朕隻想跟你快活地過日子。”

  蕪歌一直都沒說話,哪怕被他擁得近乎喘不上氣,她隻雙手遲緩地攀住他的背。

  直到義隆在她耳畔問:“小幺,我們今夜就回清曜殿,好嗎?”她深吸一氣,吐了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