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 伶俠 第一回 伶俠京城演國粹
作者:木上      更新:2020-04-25 18:34      字數:1663
  異度新語最新章節

  七十一伶俠

  第一回伶俠京城演國粹師兄奉天來家函

  民國四年,北洋軍閥統治之京城。深秋一日午後,於前門大街“廣和戲院”內,演出京劇《白水灘》,十一郎穆玉璣由著名武生高福安主演。戲院內座無虛席,觀眾喝彩熱烈。

  高福安,號竹軒,梨園之內無人不知;戲迷票友無人不曉。其原籍河北孟村辛店人氏,幼年拜宗師李春來為師,習武練藝,其勤學苦練,武功卓絕,輕功出色。其為人剛直不阿,疾惡如仇,生性好抱打不平,一身豪俠義士之風,被世人譽為“伶俠”也。

  高福安英俊威武,麵白齒皓,鼻直口方,兩道濃眉高挑,二目炯炯有神。其擅長短打武生戲,其扮相極好,唱腔雄渾,且功夫深,開打勇猛火熾,如身臨其境般。其能連翻近百個跟鬥,轉數十個旋子,其之絕活“掃蹚連環腿”,倆腿往複交替掃之十餘次,快如閃電。於搏擊賽中,多人敗於其足下。其而立之年,於上海京劇評選中一舉奪魁,選為伶界之武狀元。其專演濟困扶危、行俠仗義之節目,此《白水灘》之武戲,已於天津、武漢等地演出數場,此戲紅於大江南北而不衰矣。

  演畢,福安攜眾伶謝幕,戲院內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此時,一身著和服,年近花甲之日本人登台賀之,福安細視之,見此人花白胡須,蠶眉細目,戴一金絲眼鏡。登台後,向福安深鞠一躬,用流利之漢語賀曰:“高老板之演技如此精湛絕倫,老朽佩服之極也!”福安一怔,其不料竟有日本人登台賀之,其一向對東洋人厭之,然此時,見此位如此彬彬有禮,又難得外國知音者,遂上前一揖,謝曰:“承蒙先生勵之,多謝,多謝!”此時觀眾賀者多矣,湧上台,熱賀之,頓時,伶者與觀眾融之,歡聲笑語經久而不息也。

  福安率眾伶於京演白水灘數十場,半年過矣。夏初時節,福安欲率班赴上海。一日,福安正欲當眾宣布收拾行李往上海之時,一郵差至,一信郵至,此信由東北奉天寄出。福安接信,展之細閱:

  福安賢弟:

  見字如麵,吾等兄弟分別已多年,別來無恙?吾甚為思念。

  今去信不為別事,吾閱報得知,近日賢弟率眾弟兄於京演出大獲成功,吾甚為欣然。現奉天春暖花開,適宜演出,吾與商界摯友商討,欲邀賢弟來奉演出,不知賢弟意下如何?若有意,請速來奉商議,吾翹首以待之。

  近祝安好。

  愚兄劉德春

  民國四年五月十六

  信乃劉德春寄之,劉德春何人也?其原為高福安之師兄,幼時與福安於天津同門學藝,後因父母早逝,家中無兄弟支撐門戶,遂棄藝歸鄉,近數年至奉,經商發跡。從信之內容可知,其與當地之商界摯友已商確,欲讓福安率班至奉演出。從信之口氣可析,其已全備之,隻等福安允之。

  五月下旬一日,福安應邀前往,其先單身赴奉,欲做演出前商議之事,其踏上往東北之列車。

  火車鳴笛,緩然開出北京前門站,車上乘客不多,福安上車後,覺車內燥熱,脫下外衣,抖之,搭於座椅之上,其臨窗而坐,欲賞窗外之景色。

  火車開過山海關,福安隔窗望外,見東北大地風光秀麗,極目遠望之,黛色山巒起伏,近視之,大片麥浪滾滾,時至小滿節氣,欲成熟之小麥於綠色之上彌漫微黃,風吹之,卷起層層麥浪,麥田側溪水潺潺,鐵道側楊柳成蔭,錦繡河山壯也!其心潮澎湃,憶自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專權賣國,亦步亦趨投靠日本,此京奉鐵路皆由日管轄,其早有耳聞,日警於列車之上,橫行霸道,肆意欺侮華人。見大好河山慘遭日寇踐踏,中華百姓竟受倭賊欺辱,強烈之愛國情懷讓其憂心忡忡,不由長歎而鬱矣。

  車至大成,時已黃昏,一抱男童之老翁登車,福安不經意視之,見老翁須發花白,約近耄耋之年,懷中之童似老翁之孫,頑皮可愛,約始齔。老翁姓陳,上車之後,陳老翁坐於福安前之座位,距之稍近。

  車過皇姑屯,一腰挎手槍,手提警棍之日警,闖進查票。此警名喚星野尾郎,乃此車警務隊長也,其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滿臉橫肉,三角眼,下垂眉,鷹鉤鼻,蛤蟆口,唇之上小胡須,似屎殼郎趴之。入車廂後,瞪目左右亂視之,當近陳老翁之時,忽喝罵:“八格丫路!”遂聞男童一聲撕心裂肺之慘嚎!

  福安與眾乘客大驚,皆瞠目視之。

  欲知此撕心裂肺之嚎因何故也?請見下回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