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高陽公主
作者:香山湖      更新:2020-04-24 19:36      字數:5285
  最快更新神秘武則天最新章節。

  再回過頭來說說高陽公主。她大李治兩歲,是太宗第十七女,於貞觀十五年下嫁給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高陽公主受到太宗的寵愛,但卻恃寵而驕。

  房遺直以房玄齡嫡長子身份應當拜官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文散官,並無具體職掌,但可以享受從三品職級待遇。

  高陽公主卻要求房遺直將這個榮譽官位讓給她的郎君房遺愛。

  房遺直不讓,高陽公主就在家裏吵鬧,鬧得房家雞飛狗跳,一刻也不得安寧。房遺直被迫上書皇帝,請求將官位讓給房遺愛。

  太宗看出是高陽在搗鬼,不許房遺直辭官,並且責備了高陽公主。這個事情暫時告一段落。

  高陽公主的思想比較前衛,是個很有個性的女人,富有叛逆精神。她對皇帝坐擁三宮六院、公卿妻妾成群,而女人卻隻能從一而終的禮製現狀感到不滿,經常提出質疑。

  房遺愛在她的教導下,接受了她的前衛思想,讚成富有的男**妾成群,富有的女人也可以擁有男朋友的觀點。

  貞觀二十一年春,高陽公主和房遺愛騎著馬,帶著仆從到滻水附近打獵,那裏是公主的封地,山清水秀,樹林茂密,西邊有黃渠通到曲江池。

  高陽公主追逐一隻野兔,騎馬繞過一座小山丘,看到山丘下有一個草廬,以前沒有見過,應該是不久前才搭建的。

  高陽公主十分好奇,下馬進去看,看到一個身披七衣袈裟的和尚正坐在水蔥席上提筆寫經。

  和尚看見有人進來了,急忙放下毛筆,站起來雙掌合什說:“阿彌陀佛,女菩薩,貧僧辯機這廂有禮了!”

  高陽公主仔細打量著辯機,見他長得跟《西遊記》裏的唐僧一樣,白淨俊美、溫文爾雅,不禁春心蕩漾,暗自稱讚道:好一個尤物,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男朋友原型,難道他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嗎?

  高陽公主朗聲笑道:“請問高僧大德是什麽來曆?為什麽在荒郊野外結廬寫經,離群索居?”

  辯機答:“說來話長,貧僧原本在大總持寺出家,師從道嶽法師,後來到會昌寺鑽研佛學。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歸國,在弘福寺首開譯場翻譯佛經,貧僧有幸入選為綴文大德,幫助玄奘法師翻譯佛經。在玄奘法師的指導下,執筆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又譯出《瑜伽師地論》等經典。因為勤奮譯經,俯頸久坐,患上了頸椎病和失眠症,夜不能眠,所以向寺院維那申請出寺靜養,在此地搭起草廬,獨居清修,譯經效率反而高了許多!”

  高陽公主發出銀鈴般的笑聲,說:“巧了,此地正好是我的封地,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大德到此結廬,恰恰證明咱倆有緣。”

  又翻看辯機寫的經書《六門陀羅尼經》,文字星羅棋布,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驚訝道:“呀,大德的字寫得真漂亮!比某些書法家的字好看多了。”

  辯機笑答:“深厚的楷書功底是寫經手的基本要求啊!”

  高陽公主心生愛意,轉到辯機身後,幫辯機按摩頸椎,隨身香囊的花香頓時撲鼻而來,充滿整個草廬。

  辯機幾時接觸過女色,聞著滿屋的芬芳,看著風情萬種的高陽,如何把持得住?把盡形壽不淫欲的清規戒律忘到吐火羅去了,摟過高陽瘋狂地親吻起來。

  一眾丫鬟見狀都退出草廬,用五彩帷帳環繞草廬搭成野外露營營帳。

  房遺愛在門外偷瞄,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明白高陽公主終於找到了心儀之人,躁動的心終於安靜下來,從此房家就安靜了,也很高興。

  房遺愛主動擔任警戒任務,在草廬營帳外麵為高陽公主和辯機站崗,防止有人打擾兩人的好事或產生什麽誤會,又叮囑丫鬟們不要走露風聲。

  良宵一刻值千金,高陽公主和辯機在女兒情的歌聲中擁衾而眠。

  在房遺愛的細心嗬護下,高陽公主和辯機交往了很多天都沒有被人發現。高陽公主心生感激,便精心挑選了兩位美女送給房遺愛作為獎勵,房遺愛心領神會,照單全收。

  夫妻二人在欲界眾生當中沉淪,各自享受著各自的歡樂,彼此心照不宣。

  高陽公主心疼辯機夜不能眠,將有安神助眠功效的金寶神枕送給辯機,又送香茶、果蔬、糕點和上品藥材給辯機享用。

  辯機自從用了金寶神枕以後,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失眠症也好了,宮廷禦用珍品金寶神枕治療失眠棒棒噠!

  房遺愛夫妻的保密工作做得那麽好,高陽公主真希望這種甜蜜的生活能夠永遠持續下去,真到天荒地老!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事兒最後還是露餡了。

  貞觀二十三年初,監察禦史審查一個剛抓捕的盜賊,根據盜賊的交代,從其家中搜得金寶神枕。

  監察禦史一看,呀,這可是宮廷禦用珍品呐!盜賊怎麽可能入宮?便追問盜賊是從哪兒偷來的,盜賊說是從辯機和尚草廬中偷來的。

  監察禦史向上級反映,上級說這是禦賜之物,要求追根究底,於是傳訊辯機,辯機交代金寶神枕是高陽公主賞賜的!

  監察禦史大驚失色,將辯機打入大牢,慢慢審問,刑具伺候,辯機受不了,就交代了他與公主私通的事。

  案情上報後,太宗想起過去兒子李承乾和稱心搞基,現在女兒又搞和尚,心中不禁惱恨異常,下令腰斬辯機。

  這樣還不解恨,又怪公主身邊的丫鬟知情不報,將十幾個丫鬟全部處死。

  等到事情處理完畢,太宗回頭再看李治,真的是一如既往地克己複禮、慎獨慎行,在一群兒女當中品行最為端正,於是更加喜愛李治了。

  高陽公主深恨太宗鐵麵無情,棒打鴛鴦,破壞了女兒的幸福生活!幾個月後太宗駕崩,高陽公主前往宮中吊唁時沒有哀傷之容。

  對於高陽公主來說,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什麽?是人活著,愛人沒了!愛人辯機死後,高陽內心的悲傷就逆流成河,平靜的心又不停地躁動。

  李治登基後,收斂了一陣的高陽公主又開始放縱起來,唆使房遺愛與其兄長房遺直互相爭訟,鬧得李治頭疼。最後索性各打五十大板,貶房遺愛為房州刺史,房遺直為隰州刺史。

  高陽公主還繼續與和尚、道士交往,希望尋找到第二個辯機。

  和尚智勖擅長占卜吉凶禍福,惠弘擅長觀察風水陰陽,道士李晃擅長醫療技術,都是比較年輕英俊的人,高陽公主以占卜、看風水、治病為由,邀請他們到自家宅院中遊玩,晚上共度春宵。

  不僅如此,高陽公主還收買了內侍省掖庭令陳玄運,命他偵察後宮機密祥瑞,推算星象運數。

  掖庭令雖然是個從七品小官,但卻掌管宮禁女工之事,登記宮人名籍和人事去向,考核種桑養蠶事業,還掌管宮教博士和監作。

  到了永徽三年秋天,關於高陽公主出格行為的流言蜚語四處流傳,也傳到了李治的耳朵裏。十月十四日,李治決定用一天時間到同安大長公主和高陽長公主府第去視察慰問一下。

  同安大長公主是李淵的妹妹,太原大家族族長王裕的夫人,是李治和王皇後的紅娘,王皇後就是她的侄孫女。太宗在世時曾經多次親臨其府第看望,賞賜豐厚,李治也遵守這個傳統,登基不久賜同安大長公主實封三百戶。

  李治先到同安府第進行了慰問,然後在偏房與同安大長公主進行了單獨對話。同安大長公主說:“陛下,當初老身介紹王氏給你配偶,太宗是非常滿意的,說與你是金玉良緣,佳兒佳婦。但是近年聽說陛下並不寵幸皇後?”

  李治說:“姑婆呀,王皇後性格簡重,不屈事上下,也不逢迎誰,這麽多年在後宮也沒有犯什麽過錯,要說有過錯就是沒有生育。”

  同安對:“沒有生育確實是個大問題,但陛下後宮已經育有四子,最近聽說又立了武昭儀,得了龍子李弘,又新立了太子,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弱化了。”

  李治說:“是這樣的,但是太子並非皇後親生子,女人心理總是會有些芥蒂,朕擔心她以後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傷害其他後宮女子。西漢也有燕啄皇孫的故事嘛!”

  同安對:“女人多了就會爭鬥,後宮就是那麽回事兒,老身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年輕人的事啊,也顧不上了!”

  在同安府第用過午膳,李治乘四望車前往高陽公主府第。在高陽府第,李治照例進行了慰問賞賜,並參觀了樓台亭閣。兩人一邊散步,一邊談話。

  李治對高陽公主說:“聽說阿姐有些過火的行為,請注意收斂。”

  高陽公主冷笑對:“陛下擁有後宮三千佳麗,為什麽不能允許姐姐養幾個小白臉呢?”

  李治皺眉說:“天上地下,男尊女卑,所以有尊卑分明的禮製。阿姐有錢有勢,養幾個小白臉當然不在話下,但應該注意掩飾,不要張揚啊!這種行為對女人來說,一是違背三從四德禮製,二是違背《唐律》相關規定,三是違背房氏家訓,是要受到懲罰的!”

  高陽公主對:“陛下位居九五至尊,掌握生殺大權,是賞是罰都由陛下說了算,姐姐引頸就戮。”

  李治說:“何至於此!朕來貴府隻是希望阿姐安分守己,流言蜚語自然平息。另外,聽說房遺愛和薛萬徹、柴令武來往密切,你要注意!朕話已說到,阿姐好自為之!”然後轉身出門,移駕回宮。

  高陽公主見李治毫無太宗的威嚴殺氣,不似虎狼而象綿羊,根本不把李治的話當回事,繼續我行我素。

  不到兩個月,高陽公主又開始策劃奪取房遺直的封爵,派人上書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

  對公主無禮,情節嚴重的可以定為謀反,這下可把房遺直逼急了。

  房遺直就上疏為自己辯白,傾訴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種種罪狀,還把房遺愛私下裏和房遺則、李元景、薛萬徹、柴令武說的話也寫進奏疏,最後作了一句總結:“罪盈惡稔,恐累臣私門。”

  奏疏送到李治那裏,李治摸頭說:“這個高陽啊,不鬧出點動靜來是不會善罷幹休的,頭疼啊頭疼!”

  武昭儀侍側,對李治說:“有什麽好頭疼的,把案子交給太尉處理不就行了,讓太尉派和公主派爭個你死我活,陛下坐收漁翁之利。”

  李治恍然大悟,大叫道:“妙、妙,一箭雙雕,妙不可言啊!哈哈,娘子真是朕的賢內助呀!”

  次日上朝,李治令長孫無忌審鞫高陽公主和房遺直爭訟案。

  這個命令正中長孫無忌下懷,因為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在太宗朝一直是政治對手關係,互相牽製的,而太宗又一直信任房玄齡,長孫無忌早就想打壓房家了,現在讓他查這個案子,那還不從雞蛋裏挑出骨頭來呀。

  長孫無忌就從核查房遺愛私下裏和房遺則、李元景、薛萬徹、柴令武說的話入手,撕開一個口子,然後順藤摸瓜,一舉查獲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等人謀反的罪狀。這個謀反的事大概是這樣的:

  駙馬都尉薛萬徹因某事受到除名處分,被貶為寧州刺史,按例入朝述職,逗留長安期間與房遺愛互相宴請,來往密切,觥籌交錯時對房遺愛說了埋怨朝廷的話,得到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同情。

  荊王李元景的女兒下嫁給房遺愛的弟弟房遺則,因此李元景也經常和房遺愛來往。李元景曾經在家宴上說過自己做的一個夢,夢到手把日月!高陽公主讓智勖和尚解夢,智勖說這個夢預示著李元景將成為人主。

  薛萬徹就對房遺愛說:“今天仆雖然腿腳有病,行走不便,但以仆的武功威名,坐置京師,鼠輩猶不敢動。如果國家有變,可以尊奉司徒、荊王李元景為人主。”房遺愛和高陽公主都表示讚同。

  當時在坐的還有巴陵公主的丈夫駙馬都尉柴令武,擔任衛州刺史,但故意不就任,借口巴陵公主有病,留在長安求醫治病,與房遺愛密謀起事。

  按說到這裏調查就應該結束了,但長孫無忌好不容易拿到一個查案的機會,隻查這幾個人顯然不能滿意,他的政敵還有幾個,不牽連進來便會浪費這個大好機會。怎麽牽連呢?

  派人透露消息給房遺愛,就說這個案子已經定性為謀反,你是死定了,想要活命的話,就要誣告吳王李恪與自己同謀!到時候因為告密有功,會象紇幹承基一樣得以免死。

  房遺愛真的這麽說了,無辜的李恪就被牽連進來了。

  於是繼續依葫蘆畫瓢,把江夏王李道宗、左驍衛大將軍執失思力也牽連進這個案子。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與房遺愛的關係不錯,在房遺愛下獄後想幫助他,上下疏通關節,也被長孫無忌告發。

  永徽四年正月廿四日,長孫無忌調查完畢,將案件的卷宗上呈李治。

  李治一看,公主派輸得一塌糊塗,不僅被定性為謀反,還連累了宗親派的人,不禁搖了搖頭,對宰相們說:“荊王,是朕的叔父,吳王,是朕的兄長,朕想免除他們的死罪,可以嗎?”

  兵部尚書崔敦禮進言:“陛下寬厚仁慈,天下擁戴,但這是謀反大逆罪,雖然想申恩,但究竟不可枉法。如果謀反都可以赦免不殺,那麽如何懲戒後人?”

  二月初,斬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於市,李元景、李恪、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並賜自盡。李道宗流放嶺表,執失思力配流越西,宇文節配流桂州。

  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廢為庶人。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薛萬徹弟弟薛萬備流放交州。罷房玄齡配饗。

  “讓房玄齡在天之靈忍饑挨餓去吧!哈哈……”長孫無忌得意地想著。

  這一仗太尉派大獲全勝,公主派和宗親派損失慘重,李治為了防止太尉派獨掌朝綱,重新建立政治平衡,加授徐王李元禮為司徒,英國公李勣為司空。

  高陽公主引發的謀反案到此告一段落。這起謀反案的影響,一是對武昭儀起到了警示作用,二是使李治和武昭儀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

  高陽公主對封建禮製的反抗方式純粹是蠢動和蠻幹,缺乏政治智慧,最後必然引火燒身,歸於失敗。但她的失敗也有好處,就是為武昭儀樹立了反麵教材,使武昭儀少走彎路,采取正確的方式去突破封建禮製的束縛。

  武昭儀對李治說:“通過這個案子可以看出,長孫無忌等顧命大臣並沒有大公無私、公正執法,吳王說得好,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他們排斥異己、黨同伐異,凡事並不替陛下考慮,所以必須提拔寒門士子來對抗他們!”

  最快更新神秘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