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風起時,火光裏
作者:不忘綻放      更新:2020-04-24 11:01      字數:3311
  看那虞世秋,在宋柳楊思索的功夫,已經攀到了崖壁,把那黃芪的葉子摘了幾片,小心翼翼地別進腰間。這時忽然聽到山石間有動靜,原來在他頭頂上方有一個天然洞穴,洞口很窄,不過一個人蜷縮著應該可以進入,從那裏有一縷光照了過來,所以應該與外界相通,待在裏麵不會憋死。

  正在想會不會有個什麽怪物在裏麵修煉之類的飄渺思緒。突然聽到一咳嗽聲,他嚇得一驚,一個重心不穩,腳下的石頭墜落到山崖下,宋柳楊說了聲:“小心!”

  可是上麵太高也太遠,他無法立刻趕到。這時一個黑影閃過,一把勾住了虞世秋的手。原來洞中真的有人,他倆剛要說話,那人一個手掌捂住了虞世秋的嘴,向前一個翻滾,帶著虞世秋躲進了密林中。宋柳楊立刻意識到有危險,也找了個地方把自己隱了進去。

  沒過多久,隻見一支部隊,從草原深處而來。他們穿著鎧甲,騎著馬,浩浩蕩蕩大約有上百人。前方的將領留著長長的胡須,虎背熊腰,十分健碩,嘴裏說著一長串令人聽不懂的話。宋柳楊立刻明白,他們是突厥人,恐怕這片土地馬上就會不太平了,他看了看四周,想把這份美好盡收眼底,說不定未來幾天這裏就會血流成河,草原的綠色被血色侵染,想到這裏他身體不由地一顫,好在部隊離他們尚遠,無人發現。

  過了有好一陣子,待他們走遠後,三人終於鬆了一口氣,從樹林裏跳了出來。虞世秋再也忍不住了,大喊道:“你是人是鬼,也不提前打個招呼,要把活人變成死人才肯善罷甘休嗎?”

  那人憨憨一笑,說了句:“對不住,我在這裏執行任務,不料真的遇到敵軍,為了你們的安全隻能如此了。”

  虞世秋看了看這人的麵容打扮,一身戎裝,英氣凜然,年齡和他相仿,身體十分健碩,應該是唐軍無疑。說了句,“好吧,姑且信你,你這放哨的任務也十分凶險,念你保家衛國,守護百姓,姑且不跟你計較了!”

  “我叫虞世秋,是草原人,他叫宋柳楊,是我的摯友,我們來此地采藥。你能不能自我介紹一下?”

  “你們好,我叫樊宮涵,是軍營的士兵。奉命在這裏值守,有情況立即匯報。這不情況來了,估計這幾日大部隊就會來次駐紮,咱們後會有期,我要立刻回去複命。”

  樊宮涵這幾年戰功赫赫,屢創佳績,更是得到了上級的重用。現今已經成為軍隊的副將,算是年少有為。本來副將可以派屬下值守,可是他向來勤勉,不願意在軍中坐享其成,淪為笑柄。而且他有今天的成績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他熱愛這項事業,熱愛在戰場上策馬揚鞭、兵戎相見,為國爭光的瞬間,這才是好男兒的錚錚鐵骨。

  不過他也想早點結束這樣的局麵,他想要榮歸故裏,他想要與親人團聚,他還想夫唱婦隨,兒女成群。不過國一日有難,他一刻不能擅離職守,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能成為大唐子民的榮耀。

  這次的任務非同小可,突厥可汗率兵親征,兩國已經兵戎相見了良久,小規模戰爭頻發,民生疾苦,他必須努力配合中央,早日結束這場戰爭,為了百姓安居樂業。

  此刻的戰爭形勢已非常嚴峻,本就僵持了幾年光景,國力都受到了衝擊,在這樣下去恐怕會激起怨氣,中央恐怕會發生內亂,這樣的事情他更不想發生。他此行有一個大膽的設想,想要在百姓中找尋能人異士,能為國獻計獻策,無論是軍事指揮還是帶兵打仗亦或是能鑄造兵器提供糧草,他統統都要收入麾下。他堅信,隻有全民皆兵,上下聯動,才能同仇敵愾,贏得勝利。

  最近他聽聞突厥又加派武力,頻繁進犯,心亂如麻。不過他也聽說,好多能人異士為了國之榮辱,嘔心瀝血,頗為感動。他也費勁心機召了一些回來。回到營中,他就能檢驗他的成果,想到這心中莫名地燃氣熊熊火焰,興奮不已。

  一個身材健碩的中年男子來到營中說:“國家有難,我有才能,保家衛國,盡心盡力。”別的話我也不會多說。

  “”程兄一路奔波,辛苦了到營中吃口茶吧。”程金度就下去了。

  樊宮涵心想,果然令他大開眼界,難怪有些人說逢亂必出,看來果真是個硬道理。這今天有好戲看了。

  接下來來人,身高七尺,麵容不俗,謙和有禮,低頭行了個禮,說道:“將軍回來了。”

  這人衣服有些破舊,衣服邊緣處都磨損的有些起毛了,還有的地方工整的補了幾個補丁,雖如此他臉上的英氣,眼中的堅定,眉中的鎮定都讓人看在眼裏,想必此人一定有故事,他謙和的姿態讓人不自主的想去靠近他,想要疼惜的問問為何英雄零落至此,有何辛酸。

  原來這人姓秦,名書立。出身不俗,禮儀學識,武功為人都不在話下。就是生不逢時,在軍中做事多時,也曾謀得一官半職,卻總是遭遇亂黨,屢屢坎坷卻不曾壓低他的風姿。真可謂“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

  他落魄之時連跟隨自己多年的坐騎都賣了,又遇到一堆逮人,騙了身上銀兩,自己在戰場受傷沒錢醫治,病情都嚴重了,幸好他平時廣交天下友,得到友人幫助才找到營中。

  這故事聽得樊宮涵幾近落淚,覺得他正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兩人確認過眼神,樊就示意秦去營中休準整了。

  樊宮涵麵試了一天,英雄壯士有,房坊間混混也有,還有花錢買官的,反正就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看得他身心疲憊,卻心中有了底,有那麽幾個人,著實讓他折服。他實在連日奔波,有些疲倦,就去營中休息了。

  夜裏,半夢半醒之中,他被一股難聞的氣味給嗆得一口氣沒喘過來,憋醒了。突然有將士高喊,"不好了,將軍,軍營著火了。”

  隻見吳將軍高喊了一句,“豈有此理,快快隨我殺出去!”

  樊宮涵連衣服也顧不得穿好,匆忙披了件外套,就衝出了營帳。隻見火光衝天,將士們吵吵嚷嚷,手忙腳亂,有的往東,有的往西,好些人猶如一團亂麻攪在了一起。這場麵簡直是沒有最糟,隻要更糟。

  吳將軍一聲號令,告訴大家站在原地不要輕舉妄動,統一聽指揮,卻也沒有想出什麽好的對策。這時,樊宮涵高喊著:“聽我指揮,所有人有馬的騎馬,沒馬的和其他人同乘一匹馬,向南出發,那邊有我們的人,去那裏先避避風頭。咱們約好了在李將軍營中再聚首。”

  樊宮涵意識到這軍中必定有內鬼,定是趁著他出去值守,又趁著軍中招攬將士的機會下手偷襲,可是來不及多想,他把軍中有限的飲用水、生活用水都命令沒有逃跑落後的一些士兵趕緊用上,滅火,避免火勢蔓延,因為這是草原,一旦蔓延勢不可擋,可能會危及百姓。這時見白天來的程兄和秦兄都沒走,大義凜然,道:“樊將軍,吾等願與你同行。”

  樊宮涵來不及說些客套感謝的話語,隻簡單的說了句:“保護吳將軍。”兩人一一響應。

  樊宮涵帶領剩下的幾十人趕緊滅火,還好火勢發現及時,軍中前排的幾個營帳和後排的幾個營帳被燒毀,物資也都所剩無幾。不過中間的一些營帳都保存了下來,這讓他心中有了莫大的安慰,感慨上天辟祐,我大唐命不該絕。他沒有著急聚攏物資,而是向空中釋放了信號彈,示意這裏有危險給崗哨的士兵發出求救信號。他知道縱火之人必定倉皇逃竄,忙著報信,敵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李將軍帶領的大部隊,因為這些殘餘之力掀不起什麽風浪。

  所以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發出十級求救信號,也為掩人耳目,讓敵人看看他們傷亡慘重可謂全軍覆沒。他們仍在這裏休整,白天帶上物資再出發。不過連夜整理了軍餉和物資,悉數了一下,打算能帶走多少是多少,不強求,最好一路夠用就好,不能讓物資耽誤了行程。

  還好這一夜驚恐,卻總算安然混到了天明。他們幾十人,可是馬匹不夠,於是兩人合騎一匹馬,向前趕路,程兄和秦兄都自帶了戰馬,也有二十幾個隨從,對他們幫助很大。他們向前趕路,走了大概有一個時辰,下麵想要找口水喝,吃點東西。前方是一座村莊,他們想去討口吃的,畢竟有幹糧沒有鍋灶是無法做飯的,鍋灶太對多也太重他們一路攜帶不易,就都扔在營中了。於是虞世秋一個人去村裏探路了,他有些功夫傍身也是比較有自信的。

  他剛走到村口,就看見三個人在那裏舞刀弄劍,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舞起劍來,極不自然,顯得十幾分笨拙。他走近一看,竟然嗬嗬一笑,這不正是他前日值守,在山東附近遇到的少年嗎?真是緣分不淺。他上前打了個招呼。虞世秋也一眼認出來他,樊…想要叫出他的名字。“樊宮涵”

  樊宮涵替他說了出來。“對,不好意思,你瞧我這記性。樊將軍你怎麽這副模樣,是遇到什麽事情了嗎?要不要我幫忙?”

  樊宮涵飽含深情地望著他,等的正是他這句話,正所謂來的早不如來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