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長安事
作者:不忘綻放      更新:2020-04-24 11:01      字數:3720
  李晨顯是皇親之子,家世顯赫,這樣的家庭背景,也早就注定了他好大喜功,傲慢孤傲的性子。可是他對於禮儀風雅,長幼尊卑,處世之道還是有著獨到的見解,懂的審時度勢,也懂得結交好友,所以有一大堆的朋友,生活過的豐富多彩。

  說起李晨顯,年紀比世秋大個四、五歲,正值青春年少,情竇初開的年紀。李唐王朝又是個開放的王朝,他家族顯赫,幾乎每月都有人為了攀附他的家族,主動提親,將自家女兒雙手奉上。

  這大批的追求者,讓李晨顯覺得地位麵子提升的同時,也覺得壓力過大,很是頭疼。因為李晨顯本就不是什麽花花公子,他有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自古婚姻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李晨顯向來特立獨行,對於擇偶自然有自己的標準,不願意聽之任之,讓自己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他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家人,也不需要任何依附。

  林蓉萱在李晨顯的諸多良配中算是個佼佼者。他不僅膚白貌美,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詩書禮樂無一不精,家世地位,人品性格都是極好的。

  隻是這李晨顯向來與眾不同,在他眼裏林蓉瑄過於完美,顯得不真實。本來身為王公貴族,就每天提心吊膽,稍有差池就會連累九族。再娶這樣一個老婆,肯定如驚弓之鳥,生活圈子更窄了。

  可是他對林蓉瑄到也不是反感,兩人自幼相識,林的父親又是他母親的弟弟,兩個人實際是表兄妹關係。古代喜歡親上加親。

  說起這個林蓉瑄,父親位居三品,母親又是皇族之人,是千金大小姐無疑。可是她從不覺得自己如何尊貴也從不嬌縱自己。與自己的家仆侍從都親如一家。隻是從小生了一場大病,身體不是太好。經年累月湯藥不斷。

  林蓉瑄這個姑娘溫順乖巧,人見人愛,脾氣也是極好的,到哪裏都是溫婉可人,一群追隨者。不過她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做工藝品,為了這個愛好和父母起衝突,是她做的唯一一件叛逆之事了。父母覺得女孩子就應該學些琴棋書畫不應該整天跟一些泥攪和在一起,滿身滿臉都是泥看起來有些邋遢。可這是從小的愛好,她無法割舍。

  林蓉瑄最喜歡親手燒製陶器,她的閨房裏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的瓶瓶罐罐擺滿了整個屋子。一日她的貼身侍女鈴蘭,在給她打掃房間的時候,看見她的梳妝台上擺放著一對陶瓷的兔子,毛發一綹一綹散發著光亮,眼睛如星光流轉,紅色的眼珠,楚楚動人,她還是頭一次見到彩色的陶瓷,愛不釋手的撫摸把玩了半餉,也舍不得放手。她在那裏看的神情都呆滯了,那兔子兩條後腿支撐,前腿抬起,雙手還捧著一玫碧綠的如意,真是吉祥如意的好寓意。

  這一舉動被林蓉瑄看在眼裏說道:“鈴蘭,看你那樣子,像一隻呆燕,是不是姑娘長大了,想著拿我的寶貝送給心上人啊?我道要看看誰家的公子這麽有福氣,被我們鈴蘭姑娘看上了,我得替你做主啊!”

  鈴蘭羞的滿臉通紅,恨不得一頭紮進被子裏,說道:“小姐,你可別取笑奴家了,小姐尚未婚配,我怎麽可以?再說了奴家真的沒有覺得男人有什麽好,還不如一輩子陪著小姐!”

  林蓉瑄笑了笑:“我家傻丫頭,天天說傻話,不嫁人,當一輩子老姑娘啊!我可不養你哦!“

  然後,林姑娘話題一轉,說:“鈴蘭快收拾東西,陪我出宮去。”

  鈴蘭有些為難:‘“小姐這個月已經第二次了,這次又要什麽理由?上次是為老爺祝壽給他買些禮物,名正言順,那這次呢?”

  林蓉瑄轉了轉眼珠說道:“就說去觀音廟祈求好姻緣了,待嫁的年紀,父母親不會說什麽的!快些備馬,準備好!”

  鈴蘭臉上有些窘迫:“小姐,你又要扮男裝門!這回來要是老爺夫人不高興,豈不是會打斷我的腿,我可不想拖累小姐你啊!”

  “鈴蘭,你放心,母親那裏我早就收買好了,她不說,父親是不會知道的,父親在朝廷為官忙的不得了,怎麽會顧得上天天盯著我。再說了我讓飛絮在府上盯著,一有消息,馬上通報,咱們立刻趕回!”

  鈴蘭臉色鐵青,兩邊都是主子,小姐平時對她又極度寵愛,她隻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轉眼間,林姑娘換上一身仆人裝扮,雖然不是什麽華麗的服飾,深藍色的衣褲,頭發高高挽起,清爽利落,儼然一位長相俊美的書生,估計萬千少女看了又要想入非非了。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長安城外不到十裏的一個燒製陶器的手工作坊,這裏雖然門麵不大,可是裏麵陶瓷花樣繁多,應有盡有,無論是南方的精致秀美還是北方的古樸大氣都在這裏聚集。城中的官宦、商賈、富甲一方的、雲遊方士,出遊時都喜歡在這裏歇個腳,挑選一些精美的物件做留念或送給家人朋友。

  而林姑娘到這裏來可是要學習製陶工藝,這是她的愛好也是她的放鬆療愈的場所,她身體不好母親是知道的,每當來到這裏她的病就好像治愈了一樣,臉上寫滿了甜蜜,掛滿了笑容。她和這裏的老板都親如姐妹,老板是個女子,年紀不大,也就比她大個十歲左右,為人謙和,待人接物彬彬有禮,重要的是她特別善良,經營所得經常捐助窮苦的百姓,還為他們送醫送藥。這是林姑娘的榜樣,她也想要這麽做,可是礙於身份不能經常拋頭露麵,她有時候也會出些銀兩讓女店主代為盡善。

  這日林姑娘來的正好,店主蘭芷正在燒製新一批陶器。這批陶瓷相較之前的大有不同,之前的都是一些花瓶、器皿,茶具之類的實用物件。而且之前的都是白底居多,上麵有青花也有純色青瓷,這次的是彩瓷,釉色多為三色或更多顏色,晶瑩剔透,閃閃發亮。雕刻的也都是一些工藝品,有駿馬飛馳,有宮中侍女也有佛祖、菩提之類,雕工精美,用料考究,顏色絢麗,精致到侍女的五官都是手繪的,連眉毛都是根根分明、逼真立體。

  林姑娘看的出神,挽起衣袖,想要親字操刀。蘭芷並不阻攔。她知道林姑娘從小學習美術,又師從大師。關鍵是她家底豐厚,開這個店鋪主要是以藝會友,所以歡迎有識之士來此動手製作體驗製陶過程。而店主的慷慨並沒有給她造成損失。因為客人多是文人雅士,體驗過後都會留下銀兩,並且都是主動給予的。

  兩個姐妹在那裏有說有笑,滿屋子的陶器,有成品,有的剛剛雕好,沒有上色,還有各類馬的造型,擺在一起,分成各種等級,讓人眼花繚亂。

  這時聽見外麵有腳步聲,兩人剛要換裝去迎接客人,可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隻見這人聲音清脆響亮,道:“我今日怎麽覺得這陶仿國色天香,空氣中帶著濃鬱的芬芳,原來秘密都在這座屋子。裏麵竟然有兩朵姹紫嫣紅的牡丹,這氣味是這兩朵身上天生的芳香啊!”

  林姑娘道:“我說是誰這麽口蜜腹劍,又這麽閑暇恣意。原來是聲名鵲起的李大人,久仰!”

  二人自小認識十分熟絡,說話一直是這麽互相調侃,無拘無束的,外人對於他們是十分羨慕的,但是他們倆自己明白,可能是太熟悉了,少了一些觸電的感覺。說罷二人一起做陶瓷,三人在一個屋簷下,有說有笑,熱鬧非凡。

  近年來北部戰事不斷,隔三差五就小範圍衝突,百姓總是被打擾,生活苦不堪言,百姓們都同仇敵愾,抗擊匈奴。城裏的男子都自願當兵,為了家族安危,為了太平盛世,義不容辭。

  樊宮涵就是自願充兵中的一員。他如今十五六歲的年紀,身高八尺,十分健碩,肌肉發達,皮膚黝黑,笑起來卻憨憨的,十分可愛。樊宮涵出身貧苦,父母都是農民,可他自幼力大無窮,砍柴燒飯、幹農活全都不在話下,是家中的頂梁柱。十三歲充軍,在軍中吃苦耐勞,謙虛謹慎,與人為善,好友兄弟一大堆。

  這一日樊宮涵和諸位兄弟在軍中日常訓練。正是酷暑難耐,一個個都汗流浹背,他們練兵之後更是渾身都濕透了,汗水順著頭發一點一點滴落。有人提議要去附近的小河邊衝個涼。他們十五六歲青春正好,也是愛玩愛鬧的年紀,於是不約而同達成共識。

  幾個小夥伴結伴而行,來到了軍營附近一片山清水秀之地。這裏有一池碧綠的水,水光瀲灩,清澈見底,隨處可見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兩岸山色蔥蘢,山上開滿了漫山紅花,青山綠水,要是再能看見幾個河邊嬉戲的少女,那將是一幅絕美的畫卷啊!

  幾個小夥伴興致勃勃,仿佛回到了童年,臉上露出了孩童才有的笑容,舒朗的笑容在山水中穿梭,十分明朗和諧。突然水中有條又大又肥的魚兒遊過,樊宮涵瞪大了雙眼,眼波隨著魚兒遊走的方向流轉,心想這是魚精嗎這麽龐大。然後動作跟著輕柔了不少,一根手指堵在嘴邊示意其他人安靜,不要驚擾了魚群。

  他則一直盯著那條大魚,看魚兒停住了,可能有所警覺,他則雙手深入水中,以一個閃電的速度逮到了魚兒。這徒手抓魚,真的需要點功力的,眾人一下子打破了寧靜開始為他叫好,歡呼。

  樊宮涵看到這麽多人追捧,有些不好意思道,“隻是碰巧而已,圖個開心罷了,不如咱們生火一起吃烤魚怎麽樣?”眾人都齊齊呼應答好。

  於是山水之間升騰起了嫋嫋炊煙,加上魚的香氣,讓眾人忘記了炎熱、忘記了苦澀,思念起了家鄉,想念家中父母為他們做的香甜可口的飯菜,不禁眼含熱淚,畢竟他們還都是十幾歲的孩子。

  突然傳來幾聲號角聲,那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急促,想必是軍營中有事,他們這才慌亂緊張起來,瘋狂的往帳中跑回去。一個個子最小有些瘦弱的男孩子有點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一著急鞋子掉了一隻,腳正好紮在來石尖上,流血了。

  樊宮涵見狀,話也不說,背起他立刻向前飛奔。回到軍營,其他人已經列隊整齊,穿起鎧甲,準備迎戰。他們幾個狼狽歸來,軍營首領怒不可遏,並沒有看見敵軍,原來是一次演習。首領對著他們高喊:“是誰讓你們如此放肆,目無軍法,性質惡劣,來人,軍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