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都說是巧合
作者:張建國      更新:2020-04-23 13:54      字數:3477
  暗慕年華最新章節

  為了及時能接到崔瑞正的電話,秦大亮每天都把大哥大帶在身邊,拿在手裏。可是,秦大亮是左也沒有等到崔瑞正的電話,右也沒有等到崔瑞正的電話,等得他秦大亮心裏都在發毛,坐立不安。

  秦大亮心裏在想,這個崔瑞正啊,一定是還在猶豫不決,難以痛下最後的決心。怎麽辦呢?怎樣才能把臨江工業工貿園區的工程搞到手呢?我得要好好揣摩揣摩,和他們玩玩大腦。

  在我秦大亮看來,這可是一塊充滿誘惑力的大蛋糕啊。好歹,在我們臨江縣城裏,目前還沒有第二個人,有這樣的高瞻遠矚。想到這,他還是暗暗慶幸自己的。

  在我們臨江縣城裏,除了我秦大亮,沒有人敢吃這塊大蛋糕。他們不是擔心胃口不好,怕吃到嘴裏,咽不下去,就是擔心勉強能咽得下去,又害怕消化不了。這些人,我不是說他們的,天知道,他們怎麽會成大事的。那些都是前怕狼後怕虎的窩囊廢,讓他們躺在溫床上享清福吧。披荊斬棘,讓我秦大亮來。趁他們還沒有晃過神來,讓我來獨創出一條康莊大道,讓他們羨慕嫉妒恨吧。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可是天降大任於我,我且能不全力以赴,鑄造輝煌。這樣的大好商機,失我秦大亮,還能誰,堪當如此大任?我看,在我們臨江縣城,已不會再有這第二人了。

  隻可惜啊,我秦大亮雖然看到了這個商機,也有這個膽量,敢吃這塊現在還不能夠預測是啥滋味的大蛋糕。然而,他崔瑞正還在猶豫著呢,他怎麽就這樣的優柔寡斷呢?不,不,不能說人家是優柔寡斷。他應該算是個老謀深算的主啊,他不摸透我的情況,不肯輕易出手的,可以理解,這也是對的。烏紗帽下無莽夫,如此規模的體量,真要是貿然行事,那是會出大事情的。現在,我不僅需要打消他對我們這些個體小老板經濟實力的疑慮,還要讓他對我們的社會能量有一個準確的把脈。我要讓他早日下定決心,以免我們痛失了這良好的共贏商機。

  秦大亮經過深思熟慮的揣摩,自己應該還要再出幾招。秦大亮把李大佑和王智勇叫過來,要他們按照如此如此的步驟,在近期完成這幾項工作。在他看來,隻有這樣,再加上他一把火,再靜觀其變。也隻有這樣,看看能否促成他早日下定決心,來成就我們共同的偉大事業。在成就他崔瑞正的偉大事業和理想的過程中,難道我秦大亮就不能也賺得個盆滿缽滿嗎?

  一天上午,旭日東升,陽光燦爛。崔瑞正身穿西裝革履,外披一件藏青藍風衣,手提一隻黑色公文包,風塵仆仆,走向候機大廳。林秀英穿了一件黑色喇叭褲,外套一件紅色風衣,秀長的脖頸上,係著一條彩色的絲巾,手裏拉著一個拉杆行李箱,腳步緊緊跟在崔瑞正的身後。他們步履匆匆,穿過候機大廳,通過安檢口,跟隨著人流,登上了飛機。

  崔瑞正手拿著機票,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他將自己的手提包,放進自己座位上麵的行李櫃裏之後,他這才分過神來,又來看了看自己的座位。自己的座位靠近走道,離飛機的眩窗,還隔著一個座

  位。崔瑞正是第一次乘坐飛機,他真想坐在靠眩窗的那個座位。可是,那個座位上,已經有一個人坐著了。看來,這個人,來的要早些,他已經心神沉穩地微閉雙眼,靜靜地養起神來了。嗯,這個人,是誰啊?怎麽會這樣的麵熟呢?噢,原來是秦慕容的侄兒,那個叫秦大亮的個體小老板。不對啊,我崔瑞正坐飛機,還要左也申請,右也申請,才能得到批準。領導批準了,還不行。聽林秀英說,還要憑單位的介紹信,才能買到機票。他一個小小的個體小老板,也有資格乘坐飛機?他滿心狐疑地坐了下來。

  這軟軟的飛機沙發,它的柔軟性,超出了崔瑞正的意料。在他即將坐落到座位的時候,那一瞬間的失重落差,使得他手腳豁然慌亂了一下。他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識地望了一下坐在他旁邊的那個人。這時,這個人,也睜開眼睛,將頭略微偏了過來。他們四目相對,秦大亮先是一愣神,然後慌忙站起身來,伸出雙手,握住崔瑞正懸在半空中的一隻手,笑容可掬地說:“崔縣長,咋這麽巧呢?你也坐這班飛機啊,你去哪裏啊?”

  “我去南方考察呢。你去哪?”

  “我也去南方。聽說,南方有幾個城市,經濟發展得很快。那裏的個體小老板啊,人們都不叫他們小老板了,而是改稱那個叫什麽來著呢?噢,叫民營企業家。那裏的個體戶,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都成為了貨真價實的民營企業了。他們為什麽會發展的那樣迅速呢?這裏麵肯定有一整套的奧妙玄機。我是這樣想的,要想在這經濟大潮中不被海水所嗆著,那我們就不能做井底之蛙,就得走出去看看。別人的成功經曆,那不就是我們難得的學習經驗嗎?別人的失敗教訓,我們可不能再跟在後麵,流同樣的血,流同樣的淚啊。人麽,多學習一點,人生的道路,也許會比別人要走得快一些,不是?企業更是如此,隻有我們苦苦探索,才能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那樣我們才能把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大更強。當然囉,我所說的,隻是我們自身曆練的那些因素。我們再想好,如果沒有各級地方政府父母官的關照,支持和領導,那也是枉然。老人家曾經說過: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因素。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崔縣長,今後還要仰仗您給予多多的指導啊。”

  崔瑞正整個身體全都靠在座椅上,隻是頭略微偏向秦大亮一些。麵部,沒有任何反感的神色,也沒有任何讚同的表情。隻是心想,這秦家人,還真是個名門望族呢,人人不俗,個個不凡,都是滿腹經綸啊。可是,崔瑞正哪裏知道,秦大亮從小就是調皮搗蛋的孩子。既使到了老大不小的年齡,也是個不成器的東西。嗨,這市場經濟一搞活,他首先活躍起來了。他是一門心思地抓錢。按照他常說的話,這人啊,缺德都行,就是不能缺錢。所以呢,他現在是,見錢就往裏麵鑽。他說,當今這社會,有多大的風險,就有多大的利潤。這叫風險越大,利潤越高。

  靠在沙發上麵的崔瑞正,靜靜地想著,是的,秦大亮說的這些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為官一

  任,就應該要造福一方。說實在的,官與商,本同就是一體,造福一方,如何來實現?就是要在地方上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有頭腦,有抱負,有理想的企業家。左宗棠,一個封疆大吏,可以說是威風八麵,不也還是和商人胡雪岩合作嗎?我崔瑞正是何許人也,還在那樣端著,自認為高高在上,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此人,秦大亮,也許就是個人物。這次同機,也許還是天賜良緣,是上帝讓我們攜手同行,共謀發展的呢。

  秦大亮斜眼瞟了一下崔瑞正,見他毫無反感之意,很願意與自己聊天,他就繼續閑聊起來:“民營企業有的是靈活的經營手段,政府有的是發展的經濟思路,這政府與民營企業聯手,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越不過的鴻溝。”

  秦大亮是班門弄斧,搜腸刮肚,信口雌黃。崔瑞正是頻頻點頭,默默讚同。他倆人是一路閑聊,很少閑暇。仿佛這時間過得太快,沒有多久,崔瑞正就通過飛機的眩窗,看見在飛機從雲層上空,穿越到雲層的地下。蒼茫的大地,巍峨的山巒,線一般的蜿蜒河流,已經漸漸變得波瀾壯闊,群山已顯得高聳,雄壯和挺拔了。

  在空中,胡吹海侃的是理想。到了陸地,秦大亮的心裏還沒有踏實下來。因為,崔瑞正還是沒有給他一個準話。

  從南方回來,又過了許多天,秦大亮還是沒有接到崔瑞正的電話。秦大亮心想,看來承接臨江工業工貿園區工程建設的事情,可能已經黃了。那李大佑和王智勇呢,也在秦大亮跟前嘀嘀咕咕的,說:“老大,你曾經不是號稱為小諸葛嗎?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很靈驗的,怎麽啦?那些神機妙算怎麽都和三國裏的周瑜一樣,計計都落空啦?看來,和政府官員打交道,你的腦子不抵他們好使啊。為了承接臨江工業工貿園區的工程,你說買大哥大,我們支持你,你說買小轎車,我們沒二話。這些錢,可都是我們哥三個,拿血汗拚出來的。你可不要都做那些無用功啊。”

  “你兩個臭小子,跟著老哥我,哪天不是讓你們吃香的,喝辣的。怎麽啦,受了一點兒小挫折,就有怨言啦。想過好日子,你就死心塌地地跟老子混,你們要是信不過老哥我,馬上,立即,就給我滾蛋,滾得遠遠的,省得我一看見你們就來氣。”

  秦大亮虎著臉,朝李大佑和王智勇身上,一個人踹上一腳。他們都躲閃過去了,一腳也沒有挨到。

  李大佑和王智勇幾乎同時說:“我們往哪裏滾啊,這一輩子,我們就跟定你老大了。”

  秦大亮這時才又換了一個麵孔,麵帶笑容,掏出一包香煙,自己拿了一隻,其餘的都交給了王智勇。王智勇掏了一隻香煙,又將香煙有遞給了李大佑。

  秦大亮將香煙點著,說:“這次,你們兩個人,做的都不錯。李大佑及時搞到了崔瑞正要去南方的準確地方和時間,很了不起。王智勇,更牛逼,搞到的那張機票,準確到和崔瑞正同座位,讓我有機會,和崔瑞正海侃一陣子。弟兄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家不要灰心。”

  他們正說著,秦大亮的大哥大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