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179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這段話熟悉不,李寧以前上課學過的,還考試考到了呢。

  意思是說要說運籌建策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裏之外,那我比不上張子房;要說管理國家,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保證物資和糧食供應,那我也不如蕭何;至於統領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我更比不上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之士,我能夠恰當地使用他們,這才是我能夠奪取天下的根本道理。

  項羽有一個範增而不能信任,這才是他敗給我的根本原因啊!

  看,這個人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寧還是很欣賞,或者說她欣賞所有能贏的人的過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個人同行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善的方麵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麵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過錯和缺點。

  它包含了兩個方麵:一方麵,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麵,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

  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麽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的做法。

  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麵:一方麵,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麵,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而唐太宗也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曆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

  為什麽聖人偉人能有這樣的成就,看看人生的思想境界就知道了。

  一般人眼裏,好的可以學,不好的多看一眼就嫌浪費時間。

  一般人眼裏,曆史看過就看過,什麽以史為鑒,那都是屁話。

  由此便可見,普通人和能夠名流千古的偉人的區別之處。

  就像李寧當初讀阿房宮賦的時候,看到詩人杜牧的希冀“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可惜最後也隻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滅亡秦國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唉!如果六國統治者都是愛護本國人民,那麽就有足夠的力量抗拒秦國。如果秦國統治者同樣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麽秦就能從三世傳下去,甚至可以傳到萬世,都為君王,誰還能滅掉秦國呢?

  秦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歎,隻好讓後世的人為他們哀歎;後世的人如果隻是哀歎而不引為鑒戒,那麽又要讓再後世的人為他們哀歎了。

  即,自取滅亡。

  一群傻逼玩意。

  要知道,人沒有真正痛苦,是永遠記不住的。

  隻有真正痛到骨子裏,才會覺醒,比如祖國建立前那破碎,泣血的年代。

  那真的是痛到折腰,隻能拄著拐杖,發揮最後那點倔強,然後一點一點的站直起來,即便過程再難再苦。

  而這一次,李寧放手而為,也是看見了手下的成長,在她壓榨自己的時候,他們也在壓榨自己跟上來。

  至於跟不上的,即便很無情,不過確實是慘遭淘汰了。

  李寧不是什麽過河拆橋的人,跟不上的,她給與了尊榮,讓他們待在閑職上養老就是,既能發揮點餘溫,也不至於徹底沒有存在感。

  他們本人也是很感恩的,畢竟他們確實能力有限。

  這一次,光是布局,就用了百年之久。

  李寧隻留下一個分身默默的看著他們折騰,主體去閉關修煉了。

  在這條路上,實力永遠是不可或缺的根本。

  即便是李寧,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榮譽就衝昏了頭。

  別她前腳對別人捧殺,後腳就被捧殺了,若是真的中招了那真真叫可笑。

  捧殺此典故出自《風俗通》:“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

  “吾倦矣,‘殺君馬者道旁兒’”。意思就是說殺你馬的人就是在旁邊那些給你馬鼓掌的人,誇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殺。

  李寧權當鍛煉心智用。

  還別說,看他們折騰,真的被折騰出了花樣。

  什麽反間計,間諜戰,栽贓陷害,離間計,李寧看的眉眼一跳一跳的。

  不是不知道她那些謀士的心髒,但是這麽髒,還是出乎意料。

  讓李寧歎為觀止,閉關都放心了好幾分。

  從前,那就是菜雞,現在都已經進化成毒蛇雄鷹了。

  嘖,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啊。

  這一套套的,如果不是李寧事先知道,讓她來,她也很可能會中招。

  如此,栽的人,實在不算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