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409
  若是為了建設海軍空軍而忽略陸軍,那無疑是本末倒置。

  而陸軍通常設有軍種領導機關,一般按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製。有的還編有集團軍(軍)一級。主要裝備步兵武器、坦克、裝甲車、火炮、導彈、直升機、汽車等。

  陸軍最是複雜麻煩,但是又相對簡單省錢??

  其實吧,“陸軍”一詞首見於《晉書·宣帝紀》:“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

  陸軍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裝備優先發展的方向是:建立統一的軍隊指揮自動化和武器控製係統;發展多用途作戰自動化係統;研製新的武器裝備和技術兵器,尤其是精確導引武器;保證武器綜合係統的高度機動性、生存性、抗幹擾性、全天候能力和兼容性;減少武器裝備和技術兵器的品種,縮短生產期限,減少生產成本等等。

  可以粗糙養活的。

  李寧最重視實力,所以軍隊一直大力發展,也一直鼓勵凡人也踏上修煉之路。

  黃瑜走在路上,看到十個人,至少有五六個修士,這還是京師外的地方,踏入京師,就真的一個凡人也沒有看見。

  盡管各式各樣的修煉方式,盡管修為都低的可憐。

  可是,這裏似乎真的在向那所謂人人如龍的路上踏出非常關鍵的一步。

  這一代都還不能全民修煉,但是到了下一代,肯定已經徹底普及了。

  這一代各個修為底下,但是一代又一代,資質都是在慢慢提高的,下一代的修為肯定不會像這一代這樣半路出家,學不到什麽。

  下一代從出生就耳濡目染,國家義務教導,即便是資質最差差的,一輩子下來,也能有個引氣高階。

  將來,全民引氣是最簡單的,甚至引導的好,全民築基也是有可能的。

  這就是黃瑜他們震驚之處。

  “若運朝皆如此作為,那麽將宗門置於何地。”身為大師兄的紀茗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嚴肅的足以動搖宗門根本的問題。

  師兄弟兩越快越欣慰,也越發緊皺眉頭。

  “寧寧這般,遲早有殺身之禍。”黃瑜抿唇,久久才吐出這麽一句話。

  “這便是她執意不回宗門,所堅持的道嗎?”紀茗向來最穩重沉靜,可是此刻卻失神不已。

  十年來,宗門一直在召這個天賦卓絕的弟子回去,要她好好修煉,沉寂一段時間。

  可是都被李寧拒絕了。

  現在正是華朝高速發展的時期,回什麽宗門,閉個毛線的關。

  運朝越好,越強大,她的道便越清晰而堅固,修為自然也就蹭蹭的往上漲。

  運朝之道,便是她的執迷不悔。

  縱使他日失敗身死,也在所不惜。

  “可是她確實做的很好。”黃瑜忍不住讚歎。

  國力強大,體現在方方麵麵。

  除了軍隊,還有民生經濟農業等,李寧一樣不落。

  樣樣抓,索性修士越來越多,一個人可以當成一個團隊用,比現代的時候省人力多了。

  人力一省出來,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她的十年發展,真的抵得上別人家百年發展。

  於是華朝以眼睛可見的速度飛速進擊,已經讓周圍的幾境感覺到濃濃的危機感了。

  事實上,李寧確實已經產生再次動兵戈的規劃了。

  十年安穩發展,已經度過一開始最頭疼的部分。接下來東境隻要循規蹈矩的走,就能照著計劃一直走下去。

  這個時候,她自然又再次打仗的資本了。

  “寧寧,隻怕是不會回去了。”黃瑜隱隱產生這個想法,揮之不去。

  運朝和宗門,有著本質的衝突,終有一天,不是運朝打下宗門,就是宗門拿捏運朝為傀儡。

  盡管是百家學說組建成的宗門,宗門本質上也是學宮一般,弟子並非不可入運朝為官。

  恰恰相反,各大勢力,其實是很鼓勵弟子入朝為官,驗證他們的所學所思的。

  這是一種很必要的力量。

  但是,主次這個問題,從來才是最大的矛盾。

  而且,自古以來,帝權和相權,帝王與文人的關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

  古代政治體製中,宰相製度居於核心地位,是連結政治製度各部分的中心環節。

  從宰相製度的興廢看,其起源甚早,而且複雜多變。其演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即萌芽期、創立期、鼎盛期、調整期、衰落期。

  兩者相輔相成,又互相製約,構成了整個中央集權統治的主旋律。

  古代**主義中央集權製度的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

  宰相在中央集權製度內部可發揮雙重作用:既可以輔佐皇帝、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決策機要,也可能因權力過重威脅皇權,因而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君權與相權的關係。

  皇權是在長期的社會變遷和動蕩中,伴隨著古代**主義的逐漸演變而漸趨成熟的產物,是**主義巔峰的代表,也是統治者個人意誌的體現。

  相權的產生,與君權相比,似乎總是處於一種附帶的過程中。所謂相權,就是宰相所擁有的權力。宰相製度是一種輔佐皇帝的製度,這注定了相權是為君權服務的。

  由於國家政務瑣碎繁忙,光靠皇帝一人,很難做到事事穩妥,事事正確,這就需要賢能的宰相輔助,減輕皇帝的負擔,同時也能避免,由於權力過於集中而導致的**和失誤。

  古代國家對於社會的有效統治和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

  雖然君權代表國家最高統治權,但是管理政府的最高權力通常是相權。

  政府首腦是宰相,在正常情況下,曆朝宰相對政策的討論、研究、決策、審議、執行以及監督等都握有重權。

  國家的正常運行,依靠的是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行;而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行,依靠的是相權的穩定。

  此外,君權除了依靠相權對於政府的管理以外,還必須依靠一個龐大的官僚集團,而相權則是官僚集團的最高權力代表。

  所以皇帝離不開宰相,視宰相如股肱、似舟楫,所謂“聖主得賢臣”。

  從相權本身來看,在具體事務的決策和執行等方麵,亦需要得到皇權的支持、認同、采用和獎勵。宰相以忠君為己任,相權則以輔佐君權為天職。

  曆史上的賢相,一般都遵“父前子名、君前臣名”的古訓,致君澤民,明君重賢相,賢相忠明君,共同創建曆史上的太平盛世。

  君權必須依靠相權的輔助,才能維持對整個社會的有效統治,而相權則必須依附著君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這兩者看起來本該和睦互惠互益才是,事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