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07
  李寧若有所思,揮揮手,讓對她稟明形式的將領退下,自己琢磨這地圖思索個不停。

  盡管看著地圖她腦海裏已經開始勾畫出這裏的大致地形了,不過不親眼去查看一下地形,李寧肯定不能放心。

  打仗就要重視地形、天氣等客觀因素對戰爭的影響。

  在《衛公兵法》的思想中,地形與天氣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在所認為的必勝之道中,就有“斷地之形勢,觀時之宜利”。

  衛公兵法認為“兵有三勢,一曰氣勢,二曰地勢,三曰因勢”。

  三勢之中,地勢占其一。

  什麽是地勢呢?“若關山狹路,大阜深澗,龍蛇盤陰,羊腸狗門,一夫守險,千人不過,此所謂地勢也。”

  地理不能不考慮,地勢更不能失。

  為什麽?

  因為“失地之利,士卒遺惑,三軍困敗。饑飽勞逸,地利為寶”。失去了地利,軍隊就陷入了迷亂疑惑,打敗仗就不足為奇了。軍隊的餓飽勞逸與地利這一因素比起來都是次要的,地利才是真正的寶貝。

  既然地理是如此重要,就要利用不同的地形來設計破敵:“被此俱利之地,則讓而設伏,趨其所愛,而傍襲之;彼此不利之地,則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擊之;平易之所,則率騎而與陣;險隘之處,則勵步以及徒。”

  總而言之,“凡戰之道,以地形為主,虛實為佐,變化為輔……不明地利,其敗不旋踵矣”。

  《衛公兵法》在這裏把地形放在第一位,虛實、變化居其次。這樣重視地形,這樣以地形為主來考慮戰略戰術的設計,這在以前的兵書中是從未曾有過的。

  這應該說是衛公兵法的一大創新。

  可以說,衛公兵法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思想是非常符合李寧的意見的。

  此外,還得去看看軍隊怎麽樣呢?

  李寧向來行使賞罰並重的治軍方法。

  包括李靖也認為:“用兵上神,戰貴其速。簡練士卒,申明號令,曉其目以麾幟,習其耳以鼓金,嚴賞罰以戒之,重芻豢以養之”。

  這就是說,要用賞罰這兩種手段來約束激勵部隊,讓士兵既感到罰的威嚴,又看到賞的希望。

  賞罰不當必定造成怨聲四起,這往往是失敗的原因。

  怎麽才能做到賞罰適當呢?就是“盡忠、益時、輕生、重節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惰、敗事、貪財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質直敦素者,雖重必舍;遊辭巧說,虛偽狡詐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讚,惡無纖而不貶,斯乃勵眾勸功之要術……刑賞不在重,在必行;不在數,在必當……故須勸之以重賞,威之以嚴刑,隨時而與之移,因機而與之化,可謂不濫矣。”

  賞罰不僅要實行,而且還要運用得當,遵循一定的原則。

  如果賞罰這兩種手段運用得好,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能賞罰不欺,明於察聽,則千裏之外,隱微之事,莫不陰變而為忠信。若賞罰直於耳目之前,其不聞見者,誰肯用命哉?故上無疑令,則下不二聽;動無疑事,則眾不二誌。由是言之,則持軍之急務,莫大於賞罰矣。”

  賞罰並重曆來是古代兵家強調的治軍方法,但把它看作是“持軍之急務”,也就是治理軍隊最緊要的事情的,李靖卻是第一人。

  不虧軍神之名的大佬。

  此外還有要注意的就是軍隊的管理、紀律、人員及武器的配置等。

  《李衛公兵法》的卷中、卷下主要談的就是這些問題。例如,他強調“諸每營病兒,各定一官人,令檢校煮羹粥養飼,及領將行”。

  “諸軍內不得扇動軍士,恐嚇隊伍,謬作是非,敗損營壘”。

  “諸有人拾得闌物,隱不送虞侯,旁人能糾告者,賞物二十段。知而不糾告者,杖六十,其隱物人斬。”

  還創造了各種陣法戰術,如七軍六花陣、楔形隊形、縱隊戰術、逐次抵抗戰術等。

  這些陣法、戰術在中**事史上往往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寧很是推崇《衛公兵法》,能學到太多了。

  分明現代人已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可若是以為這樣就可以小看古人的智慧,那就顯得可笑至極。

  從《衛公兵法》可以學到將略、治軍、決勝的策略,教練、束伍、布陣的方法,以及武器、裝備、工事的製造與使用。

  同樣是人,怎麽差別能那麽大呢?

  承認人與人是不一樣並不難,若是能接受自己的無能並學習別人的長處,才是真正的聰明蛋。

  隻用了三天,李寧就迅速掌握了這些情況,然後開始定計。

  攻下一個遠比自己要強大的勢力,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恰恰相反,非常之難。

  李寧推測,這一次她不知道要怎麽折騰才能過這一關。

  出乎意料,李寧在軍事上的才能,遠比她自己以為的要出色太多了。

  別說,當初在天宇大陸上那幾場小戰役,其實很限製她的發揮。

  聽說過這麽一個說法沒有,豪門出身的子弟可以輕鬆用一個億賺到幾個億,但若是讓他們白手起家,可能反而一事無成。

  李寧也是久居高位,雖不至於此,但是剛開始確實不是很習慣。

  就如同,打天下和守天下,需要的是不同的才能。

  而不能反應到這兩者的不同之處的開國皇帝,嗯看曆史去,一句話就是曆史為鑒。

  當然,盡管如此,才打仗的時候李寧也不忘記發展己方勢力。

  唯有不斷削弱敵軍,加強我軍,才能獲勝。

  雖然但是,這個虛擬世界很真,所以對方也不是程序化的反應,所以打起來,李寧盡管沒有拜,但是也一直不怎麽站占到便宜。

  整整耗時六年,李寧才通過這一關。

  而接下來的考驗,也都比較像是修真者該有的考驗了。

  三百六十五層,李寧並不是每一層都能闖過。

  但是過了前三關,闖不過也不會就被淘汰出去,而是可以繼續挑戰。

  在塔內最後一年,李寧才成功走到第三百六十五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