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07
  李寧早就發現,這個老道士某種意義上講和她是一種人。

  他們都是重視集體或者說國家重於一切的人。

  像他們這種人,可能生命最後一刻都是在謀劃如何讓自己的死亡利益最大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付諸一切的事物。

  這老道士十幾萬年來心心念念要殺她以絕後患,現在竟然放棄。

  就因為她身邊有他所說的守護者?

  不可能!

  要是她下定決心,即便一絲機會都沒有,也要奮力一搏。

  她饒有興趣的打量著和尚。

  在她身後一直默默不動的白馬突然咬了一下她的衣服。

  李寧扭頭笑意盈盈的看著它,馬兒這是。

  說起來也是馬兒帶她來這裏的,馬兒和道士他們肯定認識,可是剛剛馬兒也一直都是不作為的。

  沒想到和尚一來,它看起來就有點焦躁害怕的樣子。

  嘖,看來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難道也是和道士一樣事先算到她這個人以後也會對佛教做什麽,也是來以絕後患的?

  畢竟,如果真的動了道教怎麽可能不動佛教呢。

  哎呀呀,她似乎很熱手啊。

  未來的她會是什麽樣的呢,那道佛兩教開刀,呀似乎有點牛逼大的了的樣子呢。

  雖然之前穿越者前輩還把事關諸天存亡的大事托付給她呢,不過那其實沒有什麽真實感,離她太過遙遠了。

  現在真的有人為了準備了十幾萬年要殺她,說實話,既驚訝又受寵若驚。

  原來她真的成為諸天特別了不起的大人物啦。

  一連對兩教動手,可見她規劃的路線沒有錯。

  因為,隻有她建立了國家,才需要把影響重大,但是需要信仰需要民眾的兩教給收拾了。

  那一定是她準備的特別齊全並且一定能成功的時候,不然,不會有人這麽隱忍,不顧一切,放棄求道,隻會殺她。

  “道士,你永遠都是這樣。”和尚靜靜的看著老道士,平直的語氣,仿佛是個機器人的聲音似的。

  “我確實在最後,放棄了。”老道士苦笑。

  “所以你生來就是個失敗品。”和尚倒是沒有生氣,隻是那麽一說。

  老道士眼神一凝,卻也不反駁,隻是慢慢的閉上眼。

  “道士,你在等死。”和尚平淡的搖搖頭,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終究目標落空,一切皆空。

  “大和尚。”李寧吃著她喊了一聲。

  和尚扭頭,然後低下頭,看著小小個點李寧,“有事?”

  這麽不禮貌的的兒子,不知道是哪座廟出來的,這個態度,想投訴。

  “小姑娘,他是邪佛。”老道士閉目養神,悠悠說了句。

  李寧眨眨眼,心裏倒退八百步,表麵上仍然無所畏懼的樣子。

  俗話說得好,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哪怕是在佛門,也是如此。

  修行多年的菩薩,也有可能墮落。簡而言之,沒有堅固的菩提心,即使顯現上是佛教徒,仍然可能作出損害眾生的行為。

  為什麽佛教分為多個宗派:

  比如你穿衣服,你可以穿西裝,可以穿牛仔褲,不過結果都是你變好看了,成佛的方法很多,因此可以有多個宗派。

  什麽是異端宗派:

  佛法的核心宗旨是善,如果損害了眾生,都是有過失的,如果嚴重損害了眾生,鑄成大錯的,就是異端宗派。

  例如有些邪佛,他們會占據女性的初夜,用於修煉。以人的顱骨用於做飲器,用活人生祭等等。

  他們骨子裏自私、惡毒、消極。所以一旦被佛教思想洗腦,將是人生厄運的開始。

  放在她的故土,也是存在邪佛的。

  普法宗,又稱三階教,隋僧信行所創。這是一個佛教異端組織,表現形式是對佛教抱著消沉的態度,以為佛法將滅,理論與正統很不協調,故受到其他宗派的打擊和非議。

  這就是佛教宗派裏的異端。

  三階教把佛教史分為三階,按時、處、機三類劃分。

  據《三階佛法密記》卷上雲:“時別有三:佛在世,佛自住持佛法,位判是第一階時;佛滅度後一千五百年已前,由有聖人及利根正見成就凡夫住持佛去,位判當第二階時;從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已後,利根凡夫,戒定惠別解別行,皆悉邪盡,當第三階時。”

  “處別有二:第一階處,即一乘世界,亦名淨土寺華藏世界;常唯純有諸佛、菩薩,無聲聞,緣覺處是”;

  “第二、第三階處,同即三乘世界,亦名五濁諸惡世界,婆婆世界,育暗世界,三界火宅……亦名三乘眾生十惡世界是”。

  “明三階位:第一階位,……即三賢、十地,通凡及聖。第二階位者,……根基不定:若遇大乘人法,即得入大乘位;若不遇大乘法,即不得入大乘位。故名不定。第三階位者,……亦名邪解邪行成就是。”

  普法宗的核心思想是“普法”、“別法”,也是三階中的基本教義,因其稱第一階機學一乘法,第二階機學三乘法,第三階機學普法。

  信行認為“一、普法無病;二、別法就根。”

  “普法”,也即學法之徒不分凡聖、大小、邪正,普信普教。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學習眾家教義。

  “別法”則需分清各宗派教義、差別等。其中尤以普法為主,別法為輔,將到強調一個普字,信行擔出法界有七普。

  “普凡普聖,普善普惡,普邪普正,普大乘普小乘,普空普有,普世間普出世間,普淺普深。”這是普法宗的主題思想,他們以為佛教已進人第三階,接近滅亡,無可拯救,故對一切事物無區別的必要,隻要有用,皆可拿來為我所用。

  他們認為階時屬末法,處是穢土,實際反映了他們的宗教末日來臨的感覺,曲折地表現了他們對現實不滿的態度。

  這個宗門特別傻逼,沒有那個本事,卻敢表現出自己的種種野心不滿。

  在佛教裏麵非常的令人厭惡。

  想也知道,佛教能壯大,肯定有真正慈悲佛陀,救助百姓。

  要不然百姓真的就那麽傻逼?

  他們才是最能感受好壞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