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25
  《沁園春·雪》突出體現了那位偉人詞風的雄健、大氣。作為領袖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負,與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發生同構,作者目接“千裏”“萬裏”,“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全詞用字遣詞,設喻用典,明快有力,揮灑自如,辭義暢達,一瀉千裏。全詞合律入韻,似無意而為之。

  雖屬舊體卻給讀者以麵貌一新之感。不單是從詞境中表達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達係統的詞語,鮮活生動,凝練通俗,易誦易唱易記。

  可以說沁園春長沙和沁園春雪,這兩首詞,完全的展現了李寧所以的掙紮與抱負。

  而她要做的,就是像前人看齊,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在李寧看來是中性的。

  若是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還不能超越前人,那還該是何等無能。

  那隻能證明,時代在倒流,曆史在倒退。

  隻有後人都越來越厲害,那才是一種良性的好的現象。

  李寧佩服那位偉人的,除了那位的功績與軍事天賦,也同樣佩服他才文采方麵的造詣。

  這樣一個人,這真的不得不讓人佩服,即便後期。。。頗為讓人詬病,但是卻依然不影響他的豐功偉略。

  從李寧欣賞的人物就就多少可以看出來李寧的個怎樣的人了。

  如秦始皇,這位曆史第一個皇帝。

  他在位期間,在中央創建皇帝製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裏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係,還把國家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主義中央集權製度開創新局麵。對國家和世界曆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國家兩千餘年政治製度基本格局。

  這位被號稱千古一帝的人物,是個極有人格魅力的君主,霸氣又內斂,克製律己又通情達理,有心計有謀略卻又不可思議地光明磊落,兼聽獨斷又能知錯就改,且胸懷大度。

  可以說,早期的始皇簡直是近乎完美。

  曆朝曆代的皇帝,尤其是開國之君,都是馬上得天下的。所以,屠城,殺人,幾乎是必不可免的,而這位被稱為暴君的秦始皇他卻沒有屠過城,而曆史上有仁義之君之名的那些帝皇,都有過屠城,殺降的記錄。

  殺功臣也是一條曆來開國之君不斷重蹈的惡行,很多有仁義之名的名君都幹過這事,秦始皇卻沒有!

  再說焚書坑儒,也要看看焚的是什麽書,為什麽要坑儒!

  巫醫、占卜、偏頗之論和六國史書。前三者實是害民之說,至於後者,在統一思維的大前提下,該燒!燒得好!何況本來六國史書之間就有許多不同甚至矛盾之處。

  當然,同樣的,他不體恤百姓,步伐邁得太大,最後沉迷修仙也是真的。

  李寧喜歡他好的那一麵,想要學習,想要借鑒。

  還有漢武,太宗,宋祖等幾位。

  他們都或有缺失,但是都有值得李寧學習的地方。

  學習這條路上,達者為師。

  當然,真輪起來,李寧曆史上在曆史最喜歡的無意是秦始皇了。

  但是,最尊敬的那是那位偉人。

  在現代,很少有人會提起他。

  說起來他來,要麽是官方統一口徑的誇,要麽是不懂事的小年輕在一味貶低。

  可是卻幾乎沒有人再去了解,那位所經曆的一切,他做了什麽。

  祖國未一統前率領農民子弟軍的事情就不說了。

  都知道祖國未成立前我們的處境有多難。

  真正被忽視的,是建國後的那些。

  人們是否還記得那位到底接手的是怎樣的一個祖國?

  沒有石油,沒有重工業,連火柴甚至都沒辦法生產!

  而在全國人口中,幾乎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壽命也不過35歲!而東南富庶地區的財富又幾乎被國黨洗劫一空,劫持去了台!

  就這麽一個破破爛爛的祖國,還沒等建設,鷹國人就打上門來了。

  換成今天的一些人,也許就學了卡紮非上校,“識時務者為俊傑”了。

  但那位偉人不是卡紮非,從1840年起受盡洋人欺壓的國人也再不肯彎下自己剛剛挺直的腰杆,於是父輩們他們“拿起槍、跨過江、打敗美帝野心狼”!

  一個破破爛爛的祖國,一支由無數農民組成的軍隊,在他的統帥下,竟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鷹國及其數十個盟友所組成的聯軍從鴨綠江邊打回38線以南,並從此再無法越雷池一步,即使其他一切都不談,僅憑此一點,就足以令人對他敬佩無比!

  接下來,鷹國人自然惱羞成怒,與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西方世界勾結一體,開始了對祖國長達數十年的封鎖。

  然而在鐵桶一般的封鎖中,那位率領他的同伴交出的是怎樣一份建設成績單呢?

  有誰去了解過祖國第一顆原子彈是什麽時候爆炸成功的?如果沒有原子彈,我們今天和ylk會有多少區別呢?

  祖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麽時候上天的?

  今天令“胎毒”如坐針氈的2炮部隊就是在那前後成軍的。

  祖國第一個大型油田是什麽時候發現開采的?

  祖國第一艘萬噸巨輪是什麽時候下水的?

  祖國第一個“村辦工廠”也就是咱們現在熟悉的所謂“鄉鎮企業”、“校辦工廠”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祖國1978年以後“需要進行改革”的成千上萬“國有企業”都是誰留下來的?

  祖國人90%以上接受了初等以上教育是什麽年代實現的?

  祖國人均壽命超過60歲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其窮其一生,都是敢於和一切強權作鬥爭,為所有被不義所壓迫者謀翻身謀解放,斯事雖遠,其精神、影響勢必仍然妨礙了一些勢力奴化祖國瓦解祖國的企圖。

  從政策的初心,他一定是為了祖國好,但是卻被有心人利用了。

  李寧尊敬愛戴他,也承認他的過失,卻不能容忍有人肆意汙蔑這位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