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40
  三個大佬,你看我,我看你的,都覺得另外兩個很討厭,在那裏炫。

  端卿塵也頗為無奈,誰家還沒有點煩心事啊。

  聞道天宗內外門的發展很是畸形,內門一代就那麽幾朵苗苗,一個不注意就可能全栽了。

  但凡有一代全軍覆沒,內門多少萬年內都會出現斷層,並且出現外門壓倒內門的趨勢。

  所以每次掌門交接,也是一次清洗外門的大好機會,不然也不會弄得那麽麻煩。

  一個交接準備個多少萬年的。

  這清洗自然不是說殺了外門的,隻是把許多占據外門權利地位的長老執事都換點而已。

  他們本來就是現任掌門的追隨者,現在掌門一換人,他們自然要跟著走,理所當然不是嗎?

  掌門:難道你們不是跟隨我一起的嗎?窩都要把擔子交給下一代了,就此專心修煉,你們不跟我一起是想做啥。

  即便有不願意的,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啊,要是真的不走,那才是給了內門動手的借口。

  人走了,那人脈影響力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消失,但是也騰了位置,把外門重新清理一遍。

  這固然治標不治本。

  畢竟外門那些掌事人花了多少心血在宗門,在外門上,哪裏能輕易放下,指不定一個操作不好就造成人心震蕩,引發不滿,進而埋下後患。

  可是上麵有人壓著,下麵的又漸漸起來,不想放手也不行啊。

  這麽多年來這一模式倒也還算運行良好。

  隻是作為掌門的端卿塵多少還是要考慮後人嘛。

  所以說,誰都有糟心事。

  角鬥台台上,每個修士都在全力以赴,想要奪下一個名額,給宗門爭氣,也給自己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十三號角鬥台,一個妖族直接撕了對手一隻手臂,把人逼得棄權,成功拿下第十場勝利。

  二十二號角鬥台,柏青杉以指作筆,畫出火鳳,死死克製對手。

  二十九號角鬥台,紀茗和對手死死拖住對方,陷入僵局。

  五十一號角鬥台,青龍在長吟一聲,以壓倒性的姿態碾壓對手。

  八十號角鬥台的兩名選手,兩敗俱傷,一同出局。

  四號角鬥台,魔修和鬼修的戰場,陰氣森然。

  六十六號角鬥台,機關傀儡與法家律令的戰場。

  十一號角鬥台,畫風比較別致,一方起舞,一方奏樂,看起來美輪美奐的。

  九十九號台和一百號台,打的特別用力,甚至一度打破角鬥台的結界,互相影響到對方。

  嗯,一百號台這裏種子選手和突然出現的黑馬碰到一起,精彩至極。

  九十九號台,兩個死敵,都想趁機幹點對方。

  等兩年轉醒才時,比賽已然進入後期,隻剩下幾個名額,爭的更激烈了。

  前麵死傷還不算慘重,畢竟都留一手,後麵還有那麽多場要打。

  現在,那真的是一場不打的分生死不算完。

  這種時候,也正是各種手段齊上的時候了。

  別管是陰險還是卑鄙,能找到老鼠的貓就是好貓,同樣能贏那就夠了。

  李寧從二師兄口中得知,她大師兄已經率先取得名額了。

  本來越到後麵越有可能碰見證道巔峰的選手。

  但是,他運氣好,最後兩場,碰見自家人。

  也就是師尊和外門的一位長老,讓了他,結果本該是最為艱難的最後兩場就這麽兒戲的走後門過了。

  要不說運氣很重要,古人誠不欺我。

  師尊和長老都參賽選手裏最頂端的那批,自然的也順利過了。

  如此聞道天宗這次一共有上百名參加先天秘境選拔的,成功的隻有四個。

  至此,接下來的比賽就沒有聞道天宗的事了,他們隻需要看戲,坐等秘境出現,進去秘境。

  李寧:我不就是看入迷了嘛,然後有點感悟嘛,怎麽一覺醒來自家的戲份就沒了。

  其實李寧這次的感悟雖然是受比賽啟發,但是卻是聯係到之前的事,所悟的跟比賽關係也不大。

  她隻是想起了一首詩。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

  詞人從山上、江麵、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麵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歎,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誌,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麵。

  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不能說李寧的現在的場景與這詞所言完全相符,但是有幾個意境還是挺讓李寧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