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82
  李寧思索一下,一抬手,文房四寶便自動浮出來,在她麵前。

  “咦,這個是寧寧之前那個好玩的能變出各種場景人物的遊戲?”李火一件文房四寶,眼睛就亮了,難道寧寧又要和他玩遊戲?

  不過,李火為難的看著那些擺放得整整齊齊的牌位,不能在這裏玩遊戲啦。

  “寧寧,這裏。。”他正待開口,就見李寧身上突然浮出一層淡淡的白光,充滿浩然之氣。

  好舒服的感覺。李火腦子閃過這個念頭。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李寧抬手便寫下這段話,這並非她的作品,她自然無意串改先生的大作。

  即便這裏不是原先的世界,即便這裏沒有先生,即便這裏沒有人知道這個名垂千古的大作。

  可是李寧自己心裏知道,那麽糾結決計不能占據這個名分,平白汙了這正氣歌。

  就是可惜會少了一層原作寶光,威力總是會減弱一些。

  天外邪魔,汙濁之氣,還有這種不祥的氣息,怎麽看都是邪魔外道,而浩然正氣,對手這些東西最大的克星。

  而浩然正氣,又以正氣歌最為有名。

  李寧筆不停息,接著潑墨揮毫:“當此夏日,諸氣萃然:

  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

  塗泥半朝,蒸漚曆瀾,時則為土氣;

  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

  簷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

  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

  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

  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

  孟子曰: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

  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正氣歌》是詩人文天祥在獄中所寫下的。

  詩的開頭即點出浩然正氣存乎天地之間,至時窮之際,必然會顯示出來。

  隨後連用十二個典故,都是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們的所作所為凜然顯示出浩然正氣的力量。

  接下來八句說明浩然正氣貫日月,立天地,為三綱之命,道義之根。

  最後聯係到自己的命運,自己雖然兵敗被俘,處在極其惡劣的牢獄之中,但是由於自己一身正氣,各種邪氣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自己能夠坦然麵對自己的命運。

  這描述不就很像嗎?

  同樣是烈士遭難,同樣堅貞不屈。

  無論的行刑亦或是精神上的誘惑亦是折磨,都沒有什麽能侵蝕我的意識。

  這心如磐石,即便是山海也難用移動。

  李寧暗暗點頭,身上的浩然之氣越發熠熠生輝,照耀四方。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學。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李寧一口作氣寫完了正首詩,刹那間,白光綻放,照耀滿室,那從罐子裏溢出的汙濁之氣,刹那間都被淨化。

  而在秘境之外,有烏雲凝聚,時而電閃雷鳴,呼風大做。

  這是要渡劫的跡象。

  然後李寧最後在紙張開頭一行寫下了——正氣歌三個字,後麵落款文天祥。

  那寫在紙上的一個個字,仿佛一躍而起,紛紛站立起來,卷帶著紙直破開秘境,迎天而上。

  李寧含笑看著,這動靜越大,她越高興,因為這意味著這詩化身文器的幾率越大。

  文器,是由非凡的文道作品所形成的,可以鎮壓氣運,對敵,並且具備該作品的各種效果。

  是最適合文道修士的本命法寶,也就是證道之寶。

  儒家道法的浩然正氣,不止要講究道法自然的為人天賦,最為重要的還是要有一顆正真強大的內心。

  不染汙濁,心思澄淨。

  這是儒家道法的首要門檻,若非如此,即使自身天賦在如何強大,也不會凝聚一絲純正的浩然正氣。

  其次便是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超然意識。心係蒼生,胸懷天下,才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正意義。

  正所謂‘立言’、‘立行’、‘立德’,不外如是。

  李寧不算是什麽純粹之人,但某種意義上,她意誌堅定,也確實一心為國為民。

  李寧無疑相當適合修煉浩然正氣。

  因為她所思所想,從來都是為了大義,也許有私心,可是同滿腔熱血。

  血從未冷過,又何來的已熱。

  李火從剛剛就忍不住微張嘴巴,在看到不少汙濁之人氣被淨化,更是目瞪口呆,然後逐漸喜笑顏開。

  天啊,我的小夥伴太厲害了吧!

  我要活了!

  李火從來沒有一刻覺得,真的可能成功,他真的能放下使命,離開這個秘境。

  外界

  無數大佬感應到文器出世,感覺到文道氣運漲了,儒道氣運漲了。

  “哪位大儒寫下的的這傳世級別的篇章。”有人喃喃自語,一臉震撼。

  那是傳世之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