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148
  要知道,李寧身上攏共也就三件先天靈寶,一件是師祖給的,一件是她自己另外的機緣,一件就是上次道君送她的神識靈寶。

  李寧想到她腦子裏的迷霧空間,不知道那算不算。

  “哦?”腦子轉了那麽多,李寧也不忘記露出感興趣的意思。

  要是人家給價夠高的話,她也不是不可以。

  至於東西會不會被坑走這個問題。

  嗬嗬,要是對方真的抱著這個打算的話,那她就隻好把青木獻給宗門,讓宗門去討債好了。

  這當然不能算她利用宗門啦。

  她涉世未深,怎麽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麽無恥之徒,竟然借了不還,她是抱著一顆真心為宗門添磚加瓦的心思好嘛,又不要宗門貢獻值。

  這個世界上,有敢賴宗門的帳的嗎?

  別看聞道天宗心懷仁義之心,行文道,參悟儒家教義,但是。

  那並不是可欺的意思。

  有道是君子欺之以方。

  古代有一則挺有名的小故事。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就是孔子說他“朽木不可雕也”的台柱學生,他有一天和孔子半抬杠,也可以說是在懷疑一個問題。

  他問孔子說,你天天教我們要學仁,作人做事要講道德仁義。假使有一個人,去騙一個有仁義修養的人說,水井裏有仁義。難道為了修養仁,就聽他的話往井裏跳?宰我這個話問得沒有錯,並不調皮,很實在的。

  他的意思是,老師你天天教我們講仁義道德,現在世界那麽壞,壞人那麽多,有人來騙我們井裏有道德,道德又值幾毛錢一斤?要不要跳下去呢?和我們現在問:“這個社會這樣壞,仁義有什麽用?”是一樣的。

  孔子聽了以後,終於笑了。

  他說你怎麽這樣想呢?一個作學問成為君子的人,並不是一個笨蛋,必須要曉得應變。

  孔子力讚《周易》,而《周易》的道理,便有“適變”、“隨時”這兩個要點。要懂得時代,適合於時代。但自己要站在中間,順應這個變,有中心主張、中心思想。

  他在這裏說一個君子之人“可逝也”,可以放棄自己的終身,但“不可陷也”,絕不受人家的包圍、困擾,落入陷阱之中。

  比如說拋棄了一切,甚至拋棄了這個社會環境,拋棄了一生的功名富貴,絕不受困擾。如果說沒辦法,受了環境的困擾,陷進去了,在無可奈何下而拿了功名富貴,然後自說清高,那對不住,這是沒有骨氣,不是君子。有骨氣的作法是自我犧牲,不受困擾。

  “可欺也,不可罔也。”當麵來欺騙可以,願意接受這個欺騙,這是仁慈。但如果糊塗、將就,自己根本不知道,這是不可以的。所以孔子是說,你問的哪有這個道理?歸納起來的意思,人一定要仁義道德。這是孔子所標榜的,也就是他的學問中心,要有中心思想,中心路線。如果這個中心思想行不通,隻要認為對了,乃至於被時代遺棄了都可以,可是如果被現實所陷沒了,那是不應該的。

  所以孔子在下麵再加以引申解釋。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說博學於文,這個文不僅是文學,而是代表了一切學術文化。以現代名詞來說,包括了文法、文理和一切知識。所以說要博學於文。博就是淵博,樣樣要懂,才能成為通才。但是淵博的人,常是樣樣都懂,門門不通。所以先求淵博;後要求專精。要淵博而專精,並且還要約束自己,作人處事在在合禮。

  看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道理呢?

  那就是要懂得變通,別以為聞道天宗學文道就學傻了。

  要做一個大宗門,除了實力強,還要會變通,有手腕好麽。

  不然別人勢力聯合起來欺負,一根筋的那種,絕大部分是活不長的。

  李寧這交易還沒有做,就已經想好怎麽“售後”了。

  見她終於有興趣了,辛歌很有眼色的帶著辛家幾個人出去,她們已經盡力做到她們能做的了,想來那兩位貴客也看見他們的努力了,這種時候就該自覺走開了。

  交易這種事情,人多嘴雜,到時候就容易出事,一出事可以甩鍋的人選就多了。

  而辛歌,自覺擔不起這個鍋,也沒有意思摻和一腳。

  況且,不該知道的事情知道的多了,那也非常容易出事的。

  “兩位是妖族吧。”李寧見它們不解的看著她,這當然不是廢話啦。

  “兩位可見,就在不久前,有妖族在這城內,投放鼠疫,意圖害死這全城百姓李寧眼睛不眨的說,她也沒有誇大事情好嘛,這東境多少年沒有出過鼠疫,醫療防護工作那麽爛,如果不是發現的早,一傳染起來,不知道死多少人。

  “在此前數年,這小城都是平平安安,沒有什麽事情,可是如今二位一來,就有妖族來搞事,試問如何不讓人懷疑。”李寧隨口瞎扯道。

  這鼠疫跟它們兩有沒有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妖族,竟然如此,那自然要負責對不對。

  卻見黑袍人臉色突然一變。

  李寧頓時給自己點個讚,人生在世,誰能沒有個敵人何況這兩個還專門找了人族,一路偷偷摸摸的來,怎麽看都是要躲避誰的樣子。

  李寧就是想炸它們一炸,看來效果不錯,找到冤大頭了。

  “兩位才要和我做交易,就出現這樣危害我人族的事情,試問我如何放心敢與妖族交易?”李寧反問。

  沒錯,這鼠疫就是來破壞我們的交易的,就是被你們帶來的。

  李寧自己都差點信了。

  “此外,我尋找傳染源時,也發現了一件事。”李寧決定再大膽一點,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如果她猜測的沒問題,這冤大頭,她是找對了。

  李寧一臉鄭重的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