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177
  李寧的課業算是暫時安排了,由於她師祖師伯師姑都很忙,師尊又關禁閉,於是她也就暫時在天玄峰住下了,藍天樂得不用每天暫停修煉去接個小姑奶奶。

  沒錯,藍天背後和他哥就是這麽吐槽的,看他們師尊那個態度,明顯這小姑涼都快被他們師兄弟都重要了。

  “師尊不會真的。。。”藍天當時欲言又止的說,一臉糾結。

  李寧還是個孩子啊,師尊要是真的動了那種心思。。。

  從小學習儒家思想長大的藍天實在接受不能。

  然後藍玉直接給他腦門一巴掌,“沒事整天盡瞎想什麽呢,師尊是那種人嗎?”

  我覺得很有可能是。藍天在心裏默默反駁。

  別看藍玉藍天主修的是法修,但是他們都是出身儒道世家,是真正從小看儒家經典長大的,雖然最後不知道為什麽他們都對法修更感興趣,拜了白卓然為師,但是他們的三觀早就定了,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要說聞道天宗雖然是文道聖地,但是祖師自己都是幾道並修,所以門下弟子自然不可能都是修文道的,其中作為繼任掌門的主峰一脈都是如同祖師一般幾道並修的,包括如今的掌門端卿塵,大約是聞道天宗風水好,連著幾任掌門都get的住這種修煉方式。

  而其他幾峰要求就沒有那麽高,如天玄峰一向是主修法修,忘道峰主修文道,以及其他幾峰都是各有側重。

  當然,修士漫長的歲月最後都會讓他們變得比較全能。

  無論是白卓然還是問東流,除了自己主修之道,其他道也是多少涉及,甚至說是精通也不為過。

  反正藍玉藍天兩兄弟盡量控製自己不胡思亂想,就把李寧動作師妹一樣對待。

  幾天轉眼就過,李寧發現,師祖他們不但沒有閑下來,反而更忙了。

  還好李寧觀察,宗門內之前氣氛怎麽樣現在還是怎麽樣,並沒有因為清峰被包圍就有什麽躁動,不過聽說今天宗門倒是陸續來了不少外人。

  好像都是大人物。

  這些都和李寧沒有什麽關係,要說唯一一間和她有關,算得上好事就是她那位回家的師兄回來了。

  想來也就是在家停了一天就趕回來了。

  看她這位師兄眼中的神色,李寧就知道他是知道老師幹的事了。

  紀茗,她名義上的二師兄,實質上的大師兄,內門這一代第一個弟子,可謂是被全宗萬眾矚目的注視著。

  嗯,畢竟內門這一代這些年就這麽兩個弟子,如今加上李寧總共就三個,是珍惜品種無疑了。

  如柏青杉這些上一代的弟子,都算是成長起來了,即便是看起來最不成器的柏青杉,其實也是證道境,即將飛升了,到了這一步,弟子也就算是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全靠他們自己拚了。

  故而,新生代才是內門的重點。

  所以即便紀茗和黃瑜碰上了個不怎麽靠譜的老師,但事實上,他們的師資待遇都是最好。

  整個內門都可以做他們的老師,見到他們都會拉著問一下修煉情況,給他們講講道,說說經驗。

  是以這師兄弟倆被培養的極好。

  紀茗見小師妹過得還不錯,眼神便緩了不少。

  事實上一聽到老師的作為,他就加速趕回來了,紀茗是真正的儒家君子。

  他最討厭的就是養而不教這種行為了,而他老師,恰恰準準的戳到。

  宗門內很多人都覺得老師教了他們幾十年就撒手不管,太不負責任了,畢竟在修仙者看來,他們都是個寶寶。

  但事實上紀茗卻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從小學習儒家學說,正所謂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

  這雖是凡人的說法,但是他們也是人,自然也是遵守這個規則的。

  放在凡間,老師已經是教養他一輩子了。

  他早就成年,也有點實力,完全可以靠自己,而不是讓老師一直為他精打細算。

  是以他對老師一直是尊重感恩的。

  他對老師唯一不認可的就是對道的不求上進,可這實屬個人誌向,若老師心不在此,做弟子的也勉強不得,隻能支持老師。

  就像外門那幾個嘴雜說的一樣,頂多他更努力一些,以後做老師的依靠。

  就如同老師曾經在妖怪手中救下他,收他為徒,悉心教導幾十載,為他保駕護航那般。

  往後,自然該由他做老師的靠山。

  隻是,這一次在知道老師如此作為,他第一次對他尊重敬愛有加的老師生氣了。

  正所謂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老師雖不是他的父親,卻等若父親。

  如今老師既收了小師妹為徒,卻不盡一日師責,此乃一過;大典之上,行事過激,無視宗規,此乃二過;無視小師妹境遇,致其於尷尬之地,此乃三過。

  紀茗以為,身為老師的徒弟,自然應在老師犯錯,規勸老師,身為師兄,應寬慰師妹,代師行教導之責。

  不過如今小師妹由白師伯祖教導,既是師命也是宗門之命,由師伯祖教導雖是極好,卻未免過於麻煩,引起宗門議論不滿,這卻是應再論。

  故而紀茗這一次回來卻是難得沒有第一時間去給老師師祖他們請安,而是來見可憐的小師妹。

  師尊已是不靠譜了,他這個師兄卻是不能學老師那般亂來。

  李寧第一眼便見到一位風光霽月,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

  以李寧的眼光,都難免有一種滿室生香的感覺,隻覺得這是一位真正表裏如一的君子。

  珍惜品種啊!

  即便是出色如問東流,白卓然乃至掌門,雖然讓李寧感歎,卻不會有紀茗這般的盛讚。

  李寧自己心思比較深沉多疑,故而也更喜歡如紀茗這般如白紙一般的人,不是說紀茗好騙,不通人情世故什麽的。

  某種意義上紀茗可是這一代首徒,宗門怎麽可能忽略這麽重要的事情。

  而是紀茗即便看盡人間晦暗,也不留於心,堅持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