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5-21 23:16      字數:2241
  其實她現在想看的是關於五行的,不過竟然接連拿了幾本都是講道,那也行。

  反正基礎這個東西不怕更厚,五行蘊含於道中。

  於是李寧隨手拿起一本就開始有點不友好的就是不配桌椅,這樣就隻能站著看了。

  想想就腿酸。

  心裏是吐槽著,不過等她看起書來,那就是全神貫注,渾然物外了。

  明亮的室內,偶有光芒掃過,照在女孩身上,顯得越發乖巧可愛,如同一個小仙童。

  “那就是昨天入門的內門弟子。”紅唇微啟,清淺近乎於無的逼成一條直線,精準的隻落入身邊兩人之耳。

  “挺可愛的一小孩。”回應的是這般淡淡的語氣。

  “看到了又能如何。”最後一人輕笑。

  流儀,肖源,白兆三人是外門排名極為靠前的弟子,也是下一屆弟子大賽中的人氣選手,極有可能脫穎而出,拜入內門。

  結果他們還沒有心想事成,就被一個外來者捷足先登了,自然極為好奇,想來看一看。

  內門弟子向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被人占了一個就很有可能少一個。

  畢竟內門的長輩什麽樣大家都知道,可以不收徒就不收徒,收一個就能拖個n年,嗯,單位是萬。

  所以他們自然不甘心。

  若輸給其他競爭對手也就算了,畢竟大家幾率五五開。

  可是偏偏是個小不點,一個外來者。

  這,誰肯!

  可惜事實不以他們的意誌而動,於是他們真的隻是來看看而已。

  就是這次剛好在藏書閣遇見李寧,那真的就是巧合了。

  畢竟李寧來的突然,而派人守在天玄峰外那是不敢的,至於收買安插臥底,嗬嗬,還要命嗎?

  而且這裏是內門的藏書閣,和外門壓根不是同一個。

  即便是他們,每個月也隻有一定的時限才這內門藏書閣看。

  見到人之後,他們就更不滿了,雖然混沌靈根很厲害,可是他們是文道聖地,挑選弟子又不看靈根。

  至於其他方麵,他們差在哪裏了。

  流儀手拿著本書,目光半點沒有移動,好似很專心的在看什麽。

  可是他們三個卻已經在爭吵起來了。

  “怎麽,流儀,你還想去和她打一架啊。”白兆扯了扯嘴角,麵無表情的諷刺。

  “我倒是挺想的。”流儀不屑的撇了撇嘴。

  “以多欺少,倚強淩弱,你動手前記得做好去執法部待些日子。”肖源露出個古怪的笑容。

  流儀聞言狠狠瞪了他一眼,執法部,正常人都不會想進去。

  她腦子又沒病。

  “隻是想而已,現在自然不動。”流儀冷笑,勾起一抹詭異感,“反正,總有人會去碰碰這顆絕世明珠,到底夠不夠硬,嗬。”

  這世界上從來不缺蠢貨,而聞道天宗,自然更不可能報錯名。

  “等著瞧,總會有比我們更按捺不住是。”肖源看了看手中的書,道?

  爭搶到的才是道。

  把蠱蟲放到一起,讓他們自相殘殺,最後誕生出蠱王。

  聞道天宗自然沒有那麽狠心,隻是所作所為,又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呢。

  “我倒是挺期待的。”白兆若有所思,如是隨隨便便都可以教一教這位內門師妹,而如今他們搞不定,走了!

  那豈不是代表他們不如別人,豈能容。

  李寧還渾然不知自己被盯上了。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

  李寧盯著這一句,突然就想到之前想的道生萬物的觀點。

  像是我們常說樓上樓下,有樓上,就必然有樓下;有樓下,就必然有樓上,這二者是同時出現的。但我們起屋蓋房,能先蓋樓上麽?隻能是先打好了地基。

  形體和影子,必然是同時出現的,那麽是影子依附於形體還是形體依附於影子?

  聲隻要發出,就必然有音量音調,那麽音和聲,哪個才是本源?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事物是因為能用才有利,而不是因為有利才能用。

  所以“有”和“無”,雖然是同時出現的,但是“有”依據於“無”而生,它就像形體的影子一樣,是無的一種折射,一種化形。

  之所以“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正是因為這些“有”,已經大到複歸於它們的本源之“無”,故而無隅,免成,希聲,無形。

  我們的意識,它無形無質,為“為”。但同樣也能構建出有形有象的思維空間,造生出奇幻迷離的夢境。

  那麽這形象和夢境是怎麽來的?

  源於意識靜寂無聲的運轉。

  意識在還沒有營造出事物的時候,思維空間是虛無的,然後忽然就能充實起來,就像有種神意在推動著、在發動著一般。

  所以我們想要激發靈感,常常就需要靜思,越是沉靜,就越是能感受到這隻手的力量,故此結合上上麵那一句常明。

  正所謂“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之,又生之,這才是道生萬物的邏輯和順序。

  所以一隻蛋,由雞所生,那麽雞又是由誰所生?

  按照《道德經》所講的道理,就絕不會再把雞的母親再推導至蛋,以至於蛋雞相生,互為其根,無限自循環而不知始終,這隻能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因為按照這種理論,把雞置換成人,把蛋轉換成胎兒,就會得出一個極為荒唐的結論:人起源於人。

  若是換一種方式來思考,雞蛋生雞,相對於物種演化來說,隻是一個標準化的快捷量產模式。

  因為它把雞這個經過千萬年演化而來的物種演化過程大大縮減了。就像人類的演化可能需要幾萬年,而懷胎隻需要十個月。

  那麽是先有胎兒,還是先有人?

  沒有人體,胎兒去哪兒孕育這十個月呢?

  在天地之中嗎,那就是千萬年的演化過程了。

  突然李寧又想到了現代生產工藝,好像都必須先有個成品,有一個原始的生產過程作範本,然後才能有量產的生產程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