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作者:明日當歌      更新:2020-04-23 09:36      字數:2168
  山河縱我最新章節

  “等等,我走就好,你得留下啊。”李寧抱起虎皮蘭前突然反應過來,敲了下自己的腦袋,又站直了起來。

  “我去把其他兩株抱來一起,這數量太少了也不行啊,也許可以給它們分株。”李寧嘀咕兩句然後消失在空間。

  這個世界太複雜,人還是要讓別人看來覺得不怎麽聰明的好。李寧略微感歎一句,人又回到了玉墜空間。

  來回的折騰完後,李寧對方樂詫異不解的目光視若無睹,反正現在是她的主場,解釋是不可能的,那就當做沒有看見嘍。

  確認過分株的虎皮蘭存活並且成為靈植健健康康成長著,李寧就放心坐在木屋內休息一下。

  “尊主。”方樂走進來,頗為尊敬的喚道。

  這是可能是因為李寧的資質,還有種種神秘,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先生請坐。”李寧微微一笑,頷首示意。

  先生。方樂眼底閃過一絲詫異,臉動了動。

  這個稱呼。。。不是城主,不是直呼名字,而是先生。

  先生是一般是對有才華的人的稱呼,或者請教他人時的敬稱,他整個人都受製於她,依然這般客氣,方樂眼裏閃過一絲玩味之意。

  向人請假自然要擺出請教的姿態,看著方樂也不像是個傻的,她就當尊老愛幼嘍,畢竟,這兩輩子加起來可能也沒有他一半的歲數。

  李寧默默的想著,修仙之人向來是看不出年紀的,而方樂能抵禦怨靈這些年,可見修為還是有的,根據邏輯推斷,至少五十歲以上,叫聲大爺是沒有問題了。

  所以尊老完全沒有毛病,這可是大華夏由來已久的傳統美德。

  “實不相瞞,在下因緣巧合,踏上修真之路,奈何對這些一竅不通,故想請教一下先生。”李寧坦率的說,畢竟她想知道的都是常識基礎,瞞不過去的。

  方樂微楞,定定的看了看李寧,突然笑了。

  “尊主想知道些什麽。”方樂坦然坐下,一本正經的詢問。

  “世界的曆史,修仙的起源,修煉之事等常識基礎。”

  方樂點了點頭,開口緩緩敘說,“天宇大陸,分東西南北中五域,中域為天宇大陸中心,其餘四域環繞中域。

  大陸有二宗三教六家九院,二宗為劍宗和法宗,前者專修劍道,戰力驚人,後者專修道法,較為均衡,此二宗最為強大,屹立於中域。

  三教為道教,妖教和佛教,道教亦為道家之教派,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位於東域;妖教是非人族的修煉者匯集地,位於北域;佛教,是和尚的地盤,位於西域,唔其實和其他修煉者並無太大不同,我亦沒有接觸過,無從談起。

  六家是指法家,兵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

  法家以法理治天下,兵家修兵法,墨家以煉器聞名於世,陰陽家主張陰陽五行,當然於雙修一道也頗為出名。名家研究名與實的關係,擅長辯論。雜家,名副其實,兼合各家思想,活躍朝野。

  此六家是指學說,而非一家一姓。法,兵位於北域,墨,名位於西域,陰陽家和雜家位於南域。

  九院情況更為複雜,道有千萬條,條條皆可證道,說是分為堂皇大道和旁門左道,其實對我們也沒有太大區別,適合自己的道才是最好的。

  故以稷下學宮為首,容納諸子百家學說,是最為興盛,同樣位於中域,幾乎與二宗並肩。

  而後有應天書院,其門下弟子皆入朝為官,與四大皇朝關係緊密,連總院加設於四大皇朝在內共有五大院,分處各域。

  嶽麓書院專注學術理論研究,位於中域。崇陽書院以教化為主,位於北域。白鹿書院重理學,位於西域。潁川學院專出謀士,或高山流水,或立於朝野,位於東域。

  最後三院分別為浩然學院,修的是浩然正氣,專克邪魔外道。麗人學院,主禮樂之道。君子學院,學的是詩詞歌賦。

  這三院均在各域設有多處分院,總院位於中域。

  九院其實一開始同屬儒家,後來儒家最巔峰時,分化為九院,實力可見一斑。

  我們所屬為北域東鏡離國東南省嶽郡下一座縣城小城。”

  “先生,這些學說分明與王朝百姓息息相關,為何?”李寧聽著,微皺眉。

  “這些通通可以歸結為宗門,與王朝根本上對立。”方樂平靜的看著李寧,輕聲說著。

  李寧懂了,王朝是君主,行的是運朝之道,以百姓為根本。

  宗門皆為修士,何為修真者?

  修的是天道,逆的是天命,又怎麽可能聽從帝王之命。

  何況,資源是有限。

  “再者,天宇大陸最頂尖的便是四大皇朝,可依然屈居二宗三教六家九院之下,不說依附於誰,卻也不能說平等而坐,四大皇朝內部各方勢力交錯,被浸透的厲害。

  這樣的皇朝有怎麽可能讓各家各派屈服。

  而之下,王朝分為一至九星王朝,尊主可知這天宇大陸有多少王朝。”

  方樂似笑非笑的說,語氣頗為嘲諷。

  “數不勝數。”李寧光是聽說依附宗門的兩個王朝因為宗門之爭而當前卒開戰就知道這些王朝是什麽貨色了。

  “沒錯,光是東鏡大大小小的王朝便有二十之多。

  北域有九境,天宇大陸有五域,可想而知。”

  方樂停了下,抿了口水,繼續說,“修煉在各家有不同的等級稱號,後來根據各派特點統一為引氣境,築基境,學思境,明道境,立道境,求道境,存真境,明心境,微知境,出竅境,歸一境,證道境,最後成仙。

  從這些境界的名稱便可看出,三個大境界便是一個大門檻,修行之路包括成仙總共五個大門檻。

  每一大境界又有初中高三小階,圓滿方可破鏡。

  如我便是築基境中階。”

  “原來如此,先生,我這是什麽境界?”李寧好奇的問了一句。

  “築基境初階。”方樂抽了抽嘴角,人和人比,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