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特區問題釋疑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835
  第220章特區問題釋疑

  邵友濂和姚丙吉等人聽完葛慶同的解釋很難堪,這不是在指著和尚罵禿子嗎,在座的誰不知道現在的朝廷哪有信譽可言啊。在大清官場上,從上到下,哪一個不是“千裏為官隻為財”啊。

  不過,姚丙吉相對清醒,他試探性的問:“《聯合聲明》確定了大清帝國對上海寶山的主權地位,擁有寶特別行政區的國防、外交,以及其他有關體現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基本權利。大清帝國的穩定問題直接會涉及到寶山特區的穩定,寶山特區是大清的領土,即便蘭芳國防軍也不能幹涉寶山特區政權的問題吧,畢竟蘭芳國防軍隸屬於蘭芳國。”

  葛慶同一愣,他能接受苗區長的解釋,更渴求特區的穩定,畢竟整個帝國大廈千瘡百孔,西方列強無時不刻都在做著瓜分炎黃的美夢,隨時都可能拔刀相向,但政府卻與洋人“勾肩搭背、眉來眼去”,甚至不得不露出奴像。

  特別是高層,不說別人,就說李鴻章這位位高權重的大臣,他的顧問就有不少外國人,如德國人德璀琳、漢納根、英國人李提摩太、美國人畢德格。

  來上海一年時間不到,上海灘作為最早、最繁華的外埠,洋人幾乎是租界的霸主,在本土被遺棄,在這裏卻被“寵壞”,除了一些土地所有者繳納少得可憐的一點地稅,他們既不向中國,也不向英國納稅,就是因為享受本國法律和外交庇護,得到本國艦隊的保護。

  蘭芳設立特區是不是也和洋人在上海設立租界一樣呢?最後也會和洋人一樣高高在上,也同樣享受本國法律和外交庇護,得到本國艦隊的保護?

  葛慶同這麽想,其他知縣在姚丙吉的提醒下何嚐不是如此想的?蘭芳國防軍將上海的洋人全抓了,然後自己鳩占鵲巢?難道隻是因為蘭芳人和自己是同文同種?

  其實,這些問題在和曾國荃談判之中都有涉及到,眼前的官員都聽到過,因此簽訂《聯合聲明》的時候沒人站出來提出異議,但是,關於寶山特別行政區的操作手段還是非常的粗糙,沒有弄出具體的細則。

  這也不能怪徐茂和胡書達,畢竟他們對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也隻了解一個大概,對其實施細則和內部運作並沒有太詳細的了解,特別是特區內部機構的設置問題更是知之不多。

  蘭芳的體製可以參照二十一世紀各國的體製來設置,絕大部分都是沿用種花家的製度,不為別的,就為種花家是二十一世紀最穩定、最安全、最高效的國家,沒有之一。

  特區的設立,在送出返航船隊時,徐茂將一份詳細的文件連同兩份協議一起交給護航軍艦的最高指揮官,主要目的是的要尚飛向種花家求援,提供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內部詳細資

  料給蘭芳,再由蘭芳製訂出詳細的實施細則。

  既然有疑問,胡書達就不能不站出來釋疑了,他從眼前眾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他們的擔憂。

  “姚太守,各位縣太令,我知道你們所擔憂的是什麽。雖說我們蘭芳是大清帝國以外的獨立國家,但未來蘭芳的國民,九成九會是我們大清帝國的百姓。我們不僅是同文同種,我們的根就在這裏。”

  “我們早就說過,我們對大清帝國的領土沒有絲毫興趣,南洋、袋鼠洲、甚至南北美洲大片土地等著我們去占領,我們需要的是人口,而不是其他。”

  “大家試想一下,大清帝國目前的狀況,吃都吃不飽,人口增長緩慢,根本滿足不了我們為了二三十年的移民需求。我們隻想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清帝國土地上老百姓能吃得好點,穿得好點,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有事情給他們做,而是要他們有書可讀。”

  “寶山特區就是一個經濟建設發展的樣板,一個未來人口集散轉移流通的樞紐,這也是我們竭盡全力要促成並花費巨資來發展的原因。”

  胡書達沒有先釋疑,而是先再次重申蘭芳的目的和立場,然後等他們消化了之後繼續說:“苗區長說得對,寶山特區肯定會比大清帝國要穩定,沒有穩定就談何發展?那麽,寶山特區的穩定來自什麽?我毫不忌諱的說,先期肯定是蘭芳國防軍,對西方列強的震懾,也有對你們朝廷的震懾,這麽什麽可忌諱的。”

  “不是我說,你們也知道你們這個朝廷是個什麽樣的德行,沒有強有力的武力震懾,不說寶山特區的安全,哪怕是我們在這裏做生意都很難得心應手。隻要有利可圖,誰不想伸手撈點好處?這在大清是常態,也是大清難以發展的根本原因。”

  “你們別忘了在吳太令那裏建立的崇明軍校,那裏的學員全部是由你們各縣從最底層募集的少年。在募集那些少年的時候,還記得我們陪同的國防軍戰士監督你們支付安家費嗎?還記得戰士們向少年父母詳細解說的探親假嗎?”

  “那是要你們各縣父母官在自己的底層百姓那裏重塑信任和威望,同時也是為了未來募集少年做準備的。當未來百姓將入伍從軍當作是一種榮耀和責任的時候,你們這些父母官才算真正的合格。”

  “崇明軍校前幾批畢業的學員將會是寶山特區安全穩定的中堅力量,他們不算大清帝國的軍人,而是地方武裝,他們將組建一支名叫寶山特區武裝警察的部隊,維護寶山特區的穩定和安全,守護寶山特區經濟建設的成果。”

  “到那個時候,寶山特區除了象征性在蘭芳領事館內駐紮一個連的國防軍以外,不會再有一支成建製的蘭芳部隊出現在寶山特區。”

  這個承諾一

  出,姚丙吉等人的顧慮基本上是被打消了,個人臉色也好看很多,特別是解釋了安家費這個問題更是讓他們高興,畢竟那些少年都是自己轄內的百姓,雖比不上家奴忠心,但也算是結了一個善緣。

  胡書達和徐茂在曾國荃等人的陪同下在寶山、嘉定、太倉走了一圈,一天走下來,數碼相機和DV的十幾個存儲卡和備用電池都用光了,所見所聞可謂是怵目驚心。

  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民眾,男女老少都是骨瘦如柴,一看就是營養不良,場景非常之淒慘,可謂是國家民不聊生,風雨飄搖啊。

  這還沒到八國聯軍進入的時候,這還是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他地方呢,特別是西部、西南內陸地區的民眾的真實生活情況隻會比這更加不堪入眼,真是大清不亡,天理難容啊。

  眼見為實,看到這些,胡書達等人才知道所有的辮子戲都是騙人的,那些編劇該千刀萬剮,兩人咬牙切齒、滿眼通紅,恨不得直接將來個改朝換代。陪同的曾國荃等官員或許司空見慣,但看到胡書達兩人和隨行的蘭芳國防軍士兵不同的表現,即便有些理解,也很是尷尬。

  自從那次考察之後,蘭芳海軍專門抽出兩艘登陸艦在近海拖網捕撈,每天都會向上海輸送近百噸海魚,一部分提供給上海商販販賣,一部分供應部隊餐飲,更多的是由戰士們分送到各地組織地方上的鄉紳熬製魚湯粥免費分發給那些乞討民眾。

  真是因為蘭芳國防軍不簡單的施粥,讓這些地方官員對蘭芳國防軍有了不少芥蒂,才會有這樣的疑惑。他們那裏知道胡書達是來自百多年後的種花家,啥時候有見過這樣的淒涼場景啊,能出把力就出把力唄,能救活多少就救活多少吧。

  姚丙吉看著胡書達,又看到胡書達考察哪天的表情,很是尷尬,他苦笑著說:“胡部長,非常抱歉,我們不應該懷疑蘭芳的用心。蘭芳在寶山特區這樣不遺餘力的投入,一方麵讓我們震驚欣喜,另一方麵又讓我們擔憂,畢竟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老話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在我們看來,你們這樣做相當於毀家紓難了,我們才會懷疑你們的用心。”

  胡書達滿臉凝重,雙眼通紅,然後額蹙心痛的說:“看著你們的百姓生活得這麽淒慘,心裏難受啊。當然,我也知道,這怪不得你們,整個大清都是如此,加上西方列強的盤剝,清政府幾乎淪為洋人統治炎黃的工具了,這也是我們蘭芳對洋人下死手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你們有此疑慮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我們太過投入了,比你們的政府做得還要政府,沒有顧忌到你們的感受,讓你們這些父母官臉麵上很是難堪,但是,我們就是不忍心啊。”

  “寶山特

  區的問題確實還有很多,《聯合聲明》隻是一個粗糙的方向性綱領,很多操作細則還沒來得及製訂,一方麵是時不待我,早點修建好移民管理處就能早點招收移民,另一方麵原因是我們在這方麵的經驗還不足,需要蘭芳派專業的人來負責此事。”

  姚丙吉為了緩和氣氛急忙道歉:“原來如此啊!唉,這怪我們見識太過淺薄,否則也不會有此擔憂。”

  胡書達不會計較他們的懷疑,畢竟眼界相差太大,他淺淺一笑:“姚太守,各位父母官,不必如此,這不是原則性問題,隻是溝通不暢而已。不過,我倒是可以跟你們說說實施方案的未來的大概走向,也算是穩定軍心吧。”

  “這實在是太好了。被葛太令這麽一說,我們鬆江府各縣都想效仿特區的管理思路了。”姚丙吉對胡書達的話非常高興。

  胡書達說:“首先是立法問題,特區肯定是需要成立一個立法委員會的,但目前而言,寶山的民眾沒有多少人有文化,也沒有幾個人懂法律,這是相當麻煩的。”

  “因此,前期會是我們和兩江總督府各級官員共同加入這個委員會,大家一起來製訂《寶山特區基本法》,製訂法律,我們有經驗,我們會拿出《基本法》草案來,大家一起討論,最後定稿。目前特區都是暫時沿用蘭芳的法律,未來在《基本法》的基礎上再進行修改完善,讓特區成為一個法製健全的行政區,為將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奠定堅實基礎。”

  “關於特區政府各級職能部門,目前也隻是涉及到哪一塊,哪一塊工作任務相對較重,才會設置相對應的部門,還很不完善,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

  葛慶同很是認同的插言:“胡部長說的對,苗區長也是這麽解釋的。目前特區隻有特區政府辦公廳、市場監督管理局、警察局、教育局、規劃局、財政局、建設局、稅務局、審計局這九個局,據苗區長說,目前工作不多,人手也不夠,隻能設這麽多,很多部門工作都是兼著的。要完善特區的管理,還需要設置十幾個局辦機構才行,否則就會轉不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