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永存緬懷之地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659
  第218章永存緬懷之地

  “李家來人了。”回到客滾輪會議室的邵友濂望著坐在上位的胡書達說。

  “李家?北邊的那個北洋大臣?”胡書達放下手中的簽字筆問。

  “是的,李家長子李經方,是招商局督辦盛宣懷陪同。這是城內府衙傳來的消息,李家下人剛剛向府衙遞交了拜帖,說明天上午會來我的府衙拜訪。”邵友濂順手將手中的拜帖遞給胡書達。

  “因輪船招商局而來?”胡書達隨意翻看了一下拜帖問。

  “應該不是。這段時間上海和外界的電報中斷,加之總督大人一直在上海,北邊聯係江寧總督府也找不到曾大人,一方麵李大人要承受天津租界各國和皇城的壓力,另一方麵他自己也想知道上海到底發生了什麽,所以才會派李家最重要的兩個人南下。”

  對李鴻章這個人,邵友濂還是比較熟悉,可以從李鴻章的一些舉動就能猜測到李鴻章大概想法。

  對於自己下一步的去處,邵友濂很清楚,補授河南按察使的公文在年前就收到,現在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去上任。

  作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比江蘇蘇鬆太倉道的正四品級別高,而且還直接跳過了從三品這一級,按理說是越級提拔了,但邵友濂沒有一絲激動的感覺,反而非常的猶豫。

  曆史上邵友濂就“因病開缺”,沒有去河南上任,直到第二年,遷台灣第一任布政使,他才欣然上任,何況現在傍上了蘭芳這艘大船,他更加不願意去河南上任了。

  不說按察使隻是一省最高司法行政長官,管司法監察郵驛,就油水來說都比不上現在的江蘇蘇鬆太倉道管轄的水利、漁業、關務內容。加之蘭芳最大的需求是移民,按察使不管民政,所能發揮的作用反而不是很大,哪怕河南是人口大省,哪怕官職相當於後世的一省副長官,他也沒有太大興趣。

  “那就不管他了,等你們見了他們兩人後再說吧,另外啊,輪船招商局的事情,你們妥善處理好。不說李盛兩人的官聲如何,對國家來說,兩人還是有不小貢獻的,你們好好商量一下,給李家和盛家也留點股份,不至於讓人寒心,也不至於將人徹底得罪。”

  胡書達熟悉曆史,盛宣懷在左公病逝之後,對因與洋人商戰後虛弱的胡雪岩不僅不伸出援手,反而乘人之危,處處為難,進而氣死胡雪岩,胡書達對此人之行徑非常不恥。

  但想想這個年代,能對同行施以援手的又有幾個,這是時代眼光的局限,是封建體製下初生資本的本色,他也就沒有太多計較,最多也就是惋惜而已,再說,那時候的蘭芳也鞭長莫及,無法顧忌到內地。

  另外一點,作為創辦11項炎黃第一,又被譽為“炎黃實業之父”、“炎黃商父

  ”、“炎黃高等教育之父”之稱的盛宣懷,對國家,特別是後世的種花家來說,貢獻顯然更大一些。

  對胡書達的叮囑,邵友濂以及在座的鬆江各縣地方官員自然很重視,在不停眼神交換意見之後,不約而同的點頭,算是答應下來了。

  “那好,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這事就暫時放下,我們繼續討論。”胡書達說完站起,走到投影幕布下。

  望著無人機航拍的上海城牆,再看看北邊租界和十裏洋場的繁榮,城牆年代久遠,城基磚泥壘積,僅剩一丈四五尺高了,城門低隘,壅塞成為常態,一副衰落的景象。

  不僅是胡書達和烏海兩個來自後世的人,邵友濂等地方官員也同樣難受,這就是這個時代與洋人的差距啊。

  對於清朝所有的大城市,所有來自後世的蘭芳創始人都做了不少功課。

  上海自南宋成鎮,元設縣,直至明中葉都沒有修築城牆,整個上海地區地勢平坦,明朝屢次遭受倭寇進犯,燒殺掠搶。

  據萬曆縣誌記載,“殺殲兵民甚眾,縱火焚廬舍及縣署,邑裏為墟”。

  形勢嚴峻,為抵禦倭寇,守護上海民眾,嘉靖年間,時任光祿寺卿的上海人顧從禮上奏朝廷,主張迅速“開築城垣,以為經久可守之計”。鬆江知府方廉更是言明,不築城牆等於把百姓送交盜賊。

  朝廷經過調查,上海的匯報如實,批準了築城申請。鬆江知府方廉接到批準後立即下令征集捐賦,勘定基址,趁倭寇暫退之際趕築城牆。

  上海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踴躍擔土運石,捐錢、捐物、捐地,僅僅兩個月時間,一座周長9裏、高2.4丈、六座城門的環形城牆便拔地而起。另外,城牆外繞水壕,長1600餘丈,寬6丈,深1.7丈,連接肇嘉浜、方浜,通行無阻。

  據曆史文獻記載,當時,顧從禮捐粟4000石,用以幫助修築小南門;縣學博士王相堯親自指揮拆屋、捐地,傾盡所有家財助役;太常卿陸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畝、銀2000兩,拆屋數千間,助築小東門,留下一段佳話,故小東門又名“夫人門”。

  可光緒二十六年,就有不少上海人醞釀拆城,三十一年(1905年),城廂內外總工程局董事李平書直接提出“拆城垣、填城壕、築馬路,形成環城圓路”的變革思想,並到處遊說。

  次年,姚文枏領銜具稟上海道台,提議“拆去城垣,環築馬路”。

  民間對上海城牆深有感情,而且也認為城牆依舊有“保全地方,以弭隱患”的作用,故成立了“城垣保存會”,並直接向兩江總督府發電報,申請禁止拆城,“拆城派”和“保城派”對立起來。

  後來在紳董曹驤等折中派人士的調和之下,達成“不拆城牆、

  增辟城門”的協議,宣統元年新辟尚文門、拱辰門、福佑門,並增高拓寬寶帶、朝陽、晏海3門。

  好景不長,僅僅過去兩年,1911年年底,上海光複,時任上海民政總長李平書再次大聲疾呼拆牆。

  姚文枏等借此機會,隨即呈文江蘇都督、滬都督及上海民政長,強調為了上海商埠的興盛,“非亟拆城不可”。李平書自然不會拒絕,立即批複,並要市政廳專門組織城壕事務所籌款募役,負責拆城。

  1912年1月19日是上海曆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同時也是上海古城走向曆史塵埃的日子,城牆拆除工程正式動工。

  1913年6月,環城馬路北半圈正式竣工,長2304米,取名為“民國路”(後改為人民路);1914年底,環城馬路南半圈竣工,長3008米,取名為“中華路”。

  胡書達二人知道上海城牆的歸宿,但邵友濂等人不知道,他們心裏盤算的是如何改造這座落後的縣城,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城牆未來會煙消雲散。

  看著胡書達和烏海緊皺的眉頭,滿臉嚴肅和不忍的表情,他們很是詫異,同時也很難理解二人對後世類似上海城牆這樣的古城最後歸宿的心情。

  兩人久久凝望古城之後,看了看對方,總是要做點什麽的,為後人留下點念想和緬懷之地。

  胡書達雙手撐著會議桌說:“各位父母官,上海城牆修築於明朝嘉靖年間,數百年中留下太多的曆史印記,僅僅築城一事就應當廣為佳傳,後人應該永遠記住前人的功績,而不是摧毀和忘記。”

  “現在的城牆最高處也僅僅隻有1.4丈,比原來的2.4丈高矮了足足一丈,這是曆史的滄桑。”

  “莫知縣,我有一個提議,請上海縣組織人員整理縣誌,上海縣城異地而建,原縣城按照縣誌記載重修再建,增加、加高城門,加固、加高城牆,改造縣城內交通和房屋,梳理和加寬城外水壕等。”

  莫祥芝滿臉苦澀,苦笑著回答:“胡部長,整理縣誌沒問題,縣衙有這方麵的經驗,但您提出的其他方麵就很麻煩。不說工程巨大,比建新城還要麻煩不說,城內原有民眾怎麽辦?再說,我們上海也沒有錢來承擔著工程的巨額費用啊。”

  胡書達說:“沒關係,你們沒錢,我們蘭芳有啊。古城以北的租界可以全部拆除,重新規劃,重新建設,古城內的官衙、民眾都可以遷居新城。”

  “再說,你們不是想要學習蘭芳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嘛,我們可以按照蘭芳城市市政管理的模式一步到位,幫你們修建城市管理的機構大樓,並教你們組建新的管理機構,重新構建城市管理體係。我可以說,這絕對是超越世界任何一

  座城市的市政管理模式的,就看你們願不願意去做。”

  “那古城改造呢?這可是一個巨大工程啊,雖然我也知道古城改造是一件好事,但上海肯定背不起這個工程的,我估摸著兩江總督府也背不起這個大虧空。”莫祥芝直接甩鍋。

  胡書達微微一笑說:“不需要你們承擔改造費用,古城內民眾喬遷的費用也可以由我們來承擔,隻要你們上海縣衙由這個意願,我們就可以商量著解決這些問題。”

  “怎麽解決?”江蘇候補道龔照瑗忍不住問,畢竟馬山就要上任蘇鬆太倉道,而道署衙就在古城內。

  胡書達回答:“蘭芳和上海縣府簽訂協議,古城修複、改造、移民工程由蘭芳政府負責,未來的古城管理和維護由蘭芳和上海縣府合作成立的公司進行管理。”

  邵友濂等人一聽,全部滿頭霧水,這蘭芳人腦子是不是出問題了?不僅要花費巨資修複改造古城,還要不斷花費巨資來維護古城。

  邵友濂問:“胡部長,我們知道你們是好心,但這是一個無底洞,你們到底為了什麽?”

  “嗬嗬,一方麵,我們是對古城進行保護,讓古城一直能延續下去;另一方麵,隻要經營得好,古城在未來是可以源源不斷創造利益的。”

  莫祥芝馬上決定:“沒有問題,我代表上海縣同意你們的提議,請你們製定相應的規劃方案和合作計劃。合作公司未來還要承擔維護經費,我們縣衙能力有限,占一成股份就夠了。”

  “不後悔?”

  “不後悔,沒有你們的提議,這古城能存在多少年還不一定呢,古城哪怕再滄桑,我也不想古城未來落到一個不複存在的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