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兩軍首腦首次會麵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507
  第208章兩軍首腦首次會麵

  蘇元春在苗偉和魏立波的裏外協助下出了步戰車,雙腳落地,蘇元春有種重回人間的感覺,還沒有從緩緩悠悠的感覺中走出。

  這一路路程雖然不遠,河北到河南,跨過一座由動力舟橋搭建的臨時鋼橋梁,上上下下的,加上奇窮河兩岸臨時開辟的道路高低不平,履帶步戰車在這樣的地方行走,自然是顛簸搖晃得很厲害。

  蘇元春和朱星源騎馬的技術算是比較精良的,騎在馬背上,雖然也很顛簸,但那種顛簸對他們而言沒有一點壓力,騎上一整天都沒啥問題,可這鐵車,段段時間可要了老命了。

  步戰車可不是顛簸而已,對從來沒有坐過步戰車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左右搖晃,沒有定式的搖晃,加上速度比較快,搖晃的幅度被放大不少,也難怪蘇元春有種後怕的感覺。

  朱星源是自己慢慢爬出步戰車後艙門的,兩人險些沒有站穩腳跟,一陣眩暈很是難受,對於一個行伍來說,多少有點丟臉,好在,兩人下來之後沒有嘔吐。

  “蘇大人,還好吧?”苗偉攙扶著蘇元春關切的問。

  “還好,就是有點眩暈,得緩緩。

  ”蘇元春尷尬的回答。

  “蘇大人,您二位已經很是了不起了,至少車上車下都沒吐,比起我們國防軍九成士兵都要強。

  第一次坐這車,九成人都不習慣,大部分會要吐,強一點的堅持到最後下車的時候吐,不少戰士在車內就忍不住吐得稀裏嘩啦的啦。

  ”苗偉解釋說。

  “啊,怎麽會這樣啊,那他們幹嘛還要坐這鐵車啊,那不是沒事找罪受嗎?還不如騎馬來得痛快呢。

  ”蘇元春不解的問。

  “這車叫步兵戰車,是裝甲部隊機步兵的專用裝備,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火力強、機動性好、防護有力等特點。

  配合裝甲部隊的另外一種裝備,隻要有兩百輛,即便你派出數萬騎兵衝殺也沒用,更不用說步兵了。

  ”

  當然,苗偉沒有提坦克和步戰車的履帶脆弱的缺點,這個時代也沒有人會想到用炸藥來炸履帶這種戰術。

  “厲害,難怪你們國防軍能這麽快將法國人打敗,有這種利器,真的可以橫掃戰場,特別是苗營長剛剛在車上介紹的射擊孔和觀察瞄準裝置,更是厲害,你可以殺敵,敵人拿你們還沒一點辦法,除了坐著有點眩暈以外,真是無敵了。

  ”緩過神來的蘇元春不由自主的豎著大拇指誇讚。

  不遠處,越南師師長安富國、參謀長甘鐵生、107火箭炮團團長成龍飛、後勤支援團團長郭立強、還沒有卸任的前敵總指揮唐喜亮站在原遠征軍指揮部的門前看著在恢複中的蘇元春,沒有上前迎接,而是在等候著。

  見蘇元春恢複

  得差不多了,苗偉說:“蘇大人,好些沒?我們師長帶著團級軍官在迎接您的到來,要不我們先過去吧。

  ”

  “好,好,真是怠慢了,還請苗營長幫老夫解釋解釋。

  ”蘇元春一聽急忙解釋起來。

  “沒事,大家都懂,第一次坐嘛,都能理解。

  ”

  說完,苗偉和魏立波帶著蘇元春和朱星源走向遠征軍指揮部門口,魏立波率先一步走到安富國麵前敬禮:“報告師長,客人已接到,警衛營營長魏立波。

  ”

  “禮畢。

  ”安富國回禮。

  “師長,這位就是大清廣西提督蘇元春蘇大人。

  ”

  “歡迎蘇提督前來諒山做客。

  ”安富國上前握住蘇元春的右手微笑著說。

  “怠慢了,怠慢了,剛剛被你們的步戰車來了一個下馬威,好家夥,半天都沒緩過神了。

  ”蘇元春畢竟是久居官場的人,很快就調整過來,揶揄的語氣將一切尷尬吹得煙消雲散。

  “來,蘇提督,這位是我師參謀長甘鐵生,這位是我師諒山戰役前敵總指揮、步兵三團團長唐喜亮,這位是我師後勤支援團團長郭立強,這位是我師107火箭炮團團長成龍飛。

  ”

  安富國將自己身後的部下一個個介紹給蘇元春,每個人都是先給蘇元春敬禮,然後才伸手和蘇元春握手,對蘇元春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前來迎接的都是團級以上軍官,營級及以下軍官都不夠級別站在這裏,安富國采用的是後世種花家的外交禮儀,而且禮儀級別還很高。

  這種陣勢,蘇元春那裏見到過啊,無論是在軍營中,還是在地方上,蘇元春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禮節,受寵若驚的他急忙將身邊的朱星源介紹給安富國。

  “安師長,這位是奇門遁甲居士朱星源先生,星源先生通儒學,擅經術,精軍事,覃思詞翰,雅好仙道之術,精於天地人之學。

  子熙行伍數十年,有勝有敗,自星源先生來到我的軍中,參議軍機,子熙逢凶化吉,屢獲戰功,拜星源先生之功,才有子熙今日提督之職。

  ”

  朱星源雖然隻是蘇元春的軍事幕僚,職位和甘鐵生差不多,但蘇元春從沒將他當作下屬看待。

  今天看到安富國這陣勢,蘇元春有點招架不住,隻好求教於朱星源了,但又不能明著說。

  蘇元春將朱星源推到前麵,他心想,有奇門遁甲之術“護身”,朱星源絕對比他更適合應對。

  因此,蘇元春非常慎重的將朱星源介紹給安富國,這也是他的權宜之計,未自己爭取深思熟慮的時間。

  “歡迎星源先生來諒山做客,奇門遁甲之術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是黃老道家重要的秘術,也是一門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敬重和傳承。

  ”

  安富國沒有伸手和朱星源握手,

  而是左手抱右手,拱手,躬身,行了一個“作揖禮”,以示為敬。

  這個“作揖禮”是道家禮儀中的一種,是在平輩人見麵所用的“拱手禮”基礎上的禮儀,比拱手禮更加恭敬,一般對長者多行此禮。

  安富國之所以行“作揖禮”,他更多的是有感於道家在後世非常弱勢,很多傳承已經消失,特別是一些珍貴的文獻在曆次戰火中毀掉了,因此,見到朱星源這樣一位精通道家之術的人,自然很是尊敬。

  這一禮下去,朱星源滿臉錯愕,他沒有想到如此強大軍隊的首領居然會對自己如此推崇,其態度甚至超越蘇元春對自己的態度。

  朱星源反應很快,並沒有心安理得的接受安富國這一禮,他不可能接受安富國對長輩的禮,隻得回了一個“作揖禮”,同樣表示自己對蘭芳國防軍的尊敬。

  安富國和蘇元春、朱星源見禮之後,邀請兩人參加升旗儀式,安富國的想法和胡書達一樣,以最高禮儀來迎接客人。

  國防軍師級部隊都配備了一個小小的軍樂隊和一個國旗護衛隊,蘭芳第一次國務大會就“國歌”的選定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但後來經過仔細考慮,大家都認定了對六十個人具有非同一般意義的“國歌”,就是那熟悉的旋律,熟悉的莊嚴。

  安富國邀請蘇元春、朱星源一同來到上午剛剛布置好的觀禮台上,等待升旗儀式的開始。

  隨著升旗儀式的號角吹響,擎旗手在兩名護旗手和國旗護衛隊戰士的護衛下,踏著整齊的步伐從指揮所內走出來。

  最後一排護衛隊戰士走過指揮所大門的時候,整個隊伍一同踢起正步,一直等擎旗手走到國旗台前兩步遠的地方,隊伍才又回到齊步走的動作。

  擎旗手和兩名護旗手抬步登上國旗台旗杆下,擎旗手將國旗鄭重地交給升旗手,升旗手接旗後將國旗掛上旗杆,解開折疊的國旗,等待著命令。

  作為升旗方隊的靈魂所在,帶隊指揮官抬起手中的指揮刀,一聲大吼:“向國旗----敬禮!”

  他身後的護旗衛隊戰士與指揮官同時吼出“敬禮!”兩個字,軍樂隊奏響國歌,升旗手也迅速將國旗向空中甩出個扇形,擎旗手站在旗杆下對著國旗敬禮。

  安富國是軍人,他站在觀禮台上也抬起右手,對著遠處的國旗莊嚴的敬禮,身後的其他國防軍軍官們也一樣抬手敬禮,邊敬禮邊跟著節奏哼唱國歌。

  如此莊嚴的氣氛感染了蘇元春和朱星源兩人,他倆也挺直腰杆,滿臉肅嚴,目視著緩緩升旗的八卦圖案的旗幟。

  作為研究道家預測學的朱星源,麵對著紅旗上圍繞著先天太極圖的金黃色八卦圖案,很是親切,而國防軍的升旗儀式比以往經曆的所有儀式都

  顯得有莊嚴感,這又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隨著帶刀指揮官一聲“禮畢”之後,升旗儀式結束,護旗衛隊原路返回,安富國才帶著兩位客人離開觀禮台,走進指揮所內。

  升旗儀式雖然結束,蘇元春和朱星源依舊處於震撼之中,一個剛剛占領諒山一天的軍隊,能將這種莊嚴的儀式做到如此淋漓精致,可見這支軍隊強大到何種地步。

  跟在安富國後麵,腦海中還在想著觀禮台上的感受,看著那整齊的步伐,聽著正步踢出來的腳步聲,橫豎一條線的隊列,刺刀頂著前麵人的後頸,一個個細節不停的在腦海中重複浮現。

  特別是升旗手用力在空中甩出的扇形,動作幹淨有力,姿勢威嚴莊重,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這支軍隊的強悍。

  蘇元春非常慶幸,慶幸自己選擇前來諒山拜訪,從安富國一係列的動作來看,他清楚對方對自己的尊重,他也想清楚了,隻要安富國提出的要求不是太過分,他一定會極力的配合。

  朱星源的心思也很複雜,作為方外之人,原本並不想過多的介入俗務當中來,但那麵紅色的八卦旗幟卻深深的吸引著他,有種願為這麵旗幟付出一切的衝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