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因地製宜布局經濟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4583
  第189章因地製宜布局經濟

  老撾,對於這些活躍在國際雇傭兵市場的龍影隊員來說,聽起來就是一個讓人心酸的名字,在二十一世紀,無論是在國內當兵,還是在國外傭兵團,多少都對老撾有些了解,甚至還有人親自去過老撾。

  因為,老、緬、泰三國交界的地方叫“金三角”,一個世界聞名、混亂複雜的地方,即便沒有那個世界赫赫有名坤沙,依舊還是個三不管地帶。

  老撾是一個“佛像與炸彈並存的國度”。

  曆史上不僅先後被暹羅、越南、法國等國征服,或成為別人的屬地,或變成殖民地,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經常性被人欺負的國家。

  老撾和越南在二戰後共同抵抗卷土重來的法國殖民者,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長達數年。

  這段時期還好,畢竟老撾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優勢,損傷並不大。

  朝鮮戰爭結束以後,在朝鮮半島吃了癟的鷹醬很是不痛快,將目光再次盯上種花家南邊,撕毀《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扶持傀儡勢力,製造越南的內戰。

  六一年,鷹醬更是親自下場,糾結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組成聯軍,直接介入戰爭,希望再次找到借口和種花家掰掰手腕。

  越南戰爭爆發以後,不僅越南遭災,老撾也跟在後麵受苦,鷹醬以打擊補給線為理由,對老撾進行無休止的轟炸,前前後後出動轟炸次數達五十八萬次,丟下了近三億顆航空炸彈。

  那個時候,老撾僅有兩百多萬人,平均下來,每人要背上一噸重的炸彈,可見老撾被鷹醬欺負得有多慘。

  老撾上空,九年之久,幾乎天天飄零著呼嘯而來的炸彈,更為可怕的是,這些炸彈中居然有近三成沒有當場爆炸。

  那個時候,一方麵老撾貧窮落後,沒有能力處理這些沒有爆炸的炸彈,另一方麵,很多炸彈深入地下好幾米深。

  要在近三億個炸彈坑裏麵找到沒有爆炸的炸彈,工程量得有多大啊。

  隨著鷹醬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就是這些沒有引爆的炸彈,成為隨時威脅老撾人生命安全的隱秘雷場,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彈坑都被泥水填滿,要想找到炸彈更是難上加難。

  一個在炸彈上生存的國家,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家,國民隻能祈求佛祖保佑自己不要碰到那些埋在地下的炸彈。

  老撾人很無辜,本來就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發展起來異常艱難,加之山多地少的地理條件劣勢,老撾能富裕起來才怪。

  很多人稱老撾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一方淨土,一個“貧窮落後、GDP全球倒數”,一個在首都都能聽到公雞打鳴的國家,一個沒有第二產業的純農業國家,不

  “夜不閉戶”,有什麽東西可以讓小偷來偷的?

  這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或許更多的是對老撾貧窮的笑談而已。

  袁牧和尚飛是去過老撾的,那個地方窮啊,是真的窮,一個首都僅有兩條像樣的主街道,連種花家一個偏遠小縣城都比不上,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就像回到十九世紀的種花家一樣。

  新世紀,種花家向世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的合作倡議,發展種花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利用各國資源差異、經濟互補的特點,共謀發展。

  老撾迎來了一次快速發展的機遇,首先就成立了磨丁管委會,以邊貿經濟合作為先導,摸索經濟發展的途徑。

  甚至在沒有經濟建設管理經驗的前提下,委托種花家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來托管,從中學習經驗。

  打開經濟發展大門、大力尋求投資的老撾,與產能過剩,企業競爭激烈的種花家正好互補,落後的老撾一窮二白,但有著豐富的資源可開發,吸引了大批種花家企業前來經商、投資、建廠。

  剛剛在15年底簽約的華老鐵路項目,憑借種花家基建狂魔傾力打造的魔力,幾年之後,老撾的交通狀況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法,到時候,打通外界聯係的老撾必定會迎來經濟快速發展。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第二經濟體能看好老撾這個貧窮的地方,老撾必定存在很大的價值,這是尚飛對老撾的一個非常直觀的初步印象,因此,尚飛這段時間一直安排黑龍集團收集老撾的資料。

  老撾北高南低,北部高原,在落後的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安全屏障,可以避免與北部的大清有很大的武裝衝突,雖然蘭芳不怕衝突,但能避免當然避免得好。

  南邊是萬象地處湄公河穀地平原,三麵環山,從建築風水來看,其實真的很不錯,在這裏打造一個城市,或城市群,是一個理想的宜居之地。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東部與越南之間被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隔斷,最近的出海口被山脈阻擋,出入很不方便。

  南部有湄公河連通湄公河三角洲,直入泰國灣和南海,遺憾的是湄公河航運極為不發達,上下遊不能直接通航。

  特別是鬆博與巴塞之間的湄公河段,河道上充滿了礁石,是航運的殺手。

  另外,在這一段,由於落差和礁石的緣故,還有很多天然瀑布,尤其是孔南瀑布,直接將航道隔斷,船隻根本不能直航進入海洋。

  在這樣的地理位置建都?

  在座的很多人根據自己了解的東南亞半島和尚飛提供的資料分析,心底不免持有懷疑態度,不是說不行,是付出的代價太大,有沒有必要的問題。

  當然,國防軍還有一個辦法,先行占領暹羅,通過陸路推進到萬象地區,這樣相對來說還簡單一些。

  那麽問題又來了,目前已經開辟了兩個戰場,新開辟一個戰場的話,國防軍沒有這麽多人。

  即便國防軍人數夠,也不行,蘭芳打仗從來不是打完就了事的,是需要人口填充進行開發的,缺人啊,再次回到這個死循環上,大家都很頭痛。

  蘭建總的李元盯著地圖琢磨了一下,說:“我覺得可行,萬象建都唯一的缺陷就是交通。

  我看了一下,長山山脈並不寬,根據衛星地圖顯示的結果看,越南和老撾之間已經修建有一條盤山公路。

  ”

  “我們可以根據原有線路開辟一條寬一點的山區公路臨時應急,另外尋找合適的位置開挖隧道修建高等級公路和鐵路,徹底打通長山山脈東西交通。

  通過北越地區,可以大大縮小移民的距離,對加快蘭芳發展極為有利。

  加上南部暹羅的陸上交通打通,首都輻射力也會隨之加強。

  ”

  尚飛接住李元的話說:“李元說得對,交通問題放到沒有機械設備的年代是個難上加難,需要拿人命來填,但我們擁有大量機械,打通一個長山山脈並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

  ”

  “我知道從曼穀開辟更簡單一些,但移民難度卻更大,更遠,花費也同樣會倍增。

  借助北越地理優勢,將北越打造成一個移民中轉站和重工業基地,對促進蘭芳快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

  “越南擁有多種礦產資源,廣寧省的無煙煤,煤帶長、煤層厚麵積廣、儲量多;北越各省的鐵礦儲量數十億噸,大多數是富鐵礦,還是接近地表、容易開采的礦層,更是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

  ”

  “越南北部地區的這些礦產足夠我們對的基礎工業進行布局,生產大量國民生計需要的材料,加上臨近桂省,北越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會吸引大量的清國移民自動前來謀生。

  ”

  尚飛看了看袁牧說:“總統問我對蘭芳下一步發展的意見,我認為蘭芳下一步的重點工作要放在越南和緬甸,越南以重工業和礦產開采、冶煉為主,緬甸以石油開采為主。

  當然,移民工作依舊是我們蘭芳最核心的工作,排在所有工作之前。

  ”

  “總統,尚飛,我插一句。

  ”唐沐舉手說話。

  “唐大哥請說,這本來就是商討會議,不是我尚飛一個人唱獨角戲,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的。

  ”尚飛回答。

  唐沐說:“你們說的這些我都認同,但印尼這邊還留有一個首尾,就是巴達維亞的問題還沒解決,荷印殖民總督府還在,這對印尼的炎黃人和我們蘭芳來說,依舊是一個隱患。

  ”

  袁牧回答說:“是隱患就拔除掉,前期因為人手問題,又

  趕上英印殖民軍進攻緬甸,以及清法戰爭的後期邊界勘定問題,是國防軍最佳介入時機,才先對付英法這兩個歐洲強國殖民軍。

  ”

  “荷蘭已經是一個沒落的帝國,而且還是一個小國家,不足為懼。

  荷印殖民軍對付土著和那些缺槍少彈的同胞還行,在我們眼中,其戰鬥力遠遠比不上英法兩國殖民軍。

  ”

  唐沐問:“派誰去執行?”

  “三足烏,你是國防軍陸軍司令,國防軍除了外派的部隊以外,有多少兵力可以調動?”袁牧沒有直接回答唐沐的問題,而是轉頭問薑戈。

  薑戈回答:“國防軍陸軍駐紮在蘇門答臘的部隊,目前已經完成編製有六個團,因為亞奇清繳行動暫停,原來參加輪訓的那個團已經回到蘭沙,蘭沙駐紮有兩個團,棉蘭至少也需要一個團駐紮,能調動的部隊有四個團。

  ”

  “四個團?用不了這麽多部隊吧?隻要派出兩個團,分別進入爪哇島和婆羅洲這兩個地方就行,對付荷蘭人還是沒問題的,主要是部隊中有些士兵對部隊的安排不理解,有些議論傳到我的耳中而已。

  ”唐沐解釋了一下自己插話的原由。

  “什麽?士兵們不理解?三足烏,你有聽到類似的議論。

  ”袁牧眉頭微皺,這是一個自己沒有掌握到的新情況,而且是一個很不利部隊管理的情況。

  薑戈不由苦笑起來,這個情況,他其實是知道的,而且了解的比唐沐還要詳細,隻是近段時間因為籌備國防軍擴編的問題忙得焦頭爛額的,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和袁牧匯報。

  “我在緬甸師和越南師出發之後就聽到類似的議論,隻是兩個師出發之後,我忙著組建新的師,還沒來及匯報和處理。

  這幾個團的士兵絕大部分來自婆羅洲和爪哇島,他們有疑惑也正常。

  我也和幾個團營長交流過,這種議論並沒有影響正常的訓練和任務執行。

  ”薑戈不得不做出解釋,畢竟是自己的失誤。

  士兵情緒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看怎麽用,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就會傷到自己,國防軍初建,不得不小心謹慎。

  尚飛提議:“總統,我看不如這樣。

  三足烏利用這個機會對陸軍進行一下重組,一方麵利用重組的時間延緩爪哇島和婆羅洲給部隊帶來的問題,讓我們又充足的時間製定兩個地方的戰略,占領不難,難就難在這兩個地方土著人口基數太大,如何管理?得有個明確的方向。

  ”

  “另一個方麵,借助重組策略,對六個團進行一次公開選拔,來個大比武。

  反正從六個團裏麵選出兩個團的士兵開赴爪哇島和婆羅洲前線,讓士兵們將所有精力釋放出來。

  ”

  “這個提議好,總統,我覺得尚飛說得很有道理,我們不是

  兵員不夠,主要原因還是指揮員成長需要時間。

  選拔活動,我們可以多弄點項目,花上一兩個月時間來選拔,選拔之後的新編團也還需要時間磨合,這樣可以將時間拖延到三月一日之後。

  團營級指揮員有這兩個月時間,足夠完成相關科目的學習了。

  ”

  薑戈心裏也苦啊,現在的團營級指揮員還沒完成相關的培訓,不能將半成品派到戰場上去,指揮水平不夠,最後導致的隻會是人員傷亡,這不符合國防軍的做事風格。

  蘭芳發展得太快,清朝的移民工作還沒啟動,蘭芳人口增長一下就慢下來,更別說是征兵的適齡人群了,因此,國防軍每一個士兵都是寶貝,沒有訓練好絕對是不會輕易送上戰場的,即便上了戰場,無論大小,都會有老兵在旁邊看護者,護著他們成長。

  兩個師遠征,留下的六個新編團,絕大部分是沒有上過國防軍的戰場,對國防軍戰術的運用還是很生疏的,這就是薑戈沒有重視士兵想要打婆羅洲和爪哇島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