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落後就要挨打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825
  第147章落後就要挨打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胡書達沒有直接回答曾國荃的話,而是用三句話總結了晚清的現狀和未來。

  前兩句,曾國荃深有感觸,自己在於太平軍死磕,英法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整個北京城都被洋人洗劫,一座集炎黃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將炎黃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高度的萬園之園被燒毀。

  就是洋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你想象不到這座宮殿有多麽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麽樣子”。

  即便是以鐵血著稱的曾九帥,他同樣感受到了那種切膚之痛,帝王之家被趕到了承德逃難,這種屈辱,曾九帥如何不清楚?

  對於胡書達的話,曾國荃還是非常認同的,他現在上任兩江總督,不就是要大力推動洋務運動發展工業嘛,但兩年下來,成效甚微,洋人的貪婪和傲慢讓他深感無力。

  “唉,胡部長,我也知道要發展,這幾年我也在努力推動洋務運動,但是洋人漫天要價,層層設阻,洋務運動發展艱難啊。”曾國荃歎息道,神色多有頹廢。

  “洋人算個什麽東西,也配高高在上?還洋務運動呢,洋人在我們眼中也就是剛剛開智的野人而已,祈求他們幫你們發展,你們永遠擺脫不了落後挨打的命運。曾總督,洋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東邊那個小島上的東洋矮子,那才是一隻臥薪嚐膽的狼崽子。”胡書達滿臉蔑視的貶低洋人。

  坐著旁邊的烏海聽到胡書達這麽說,心裏忍不住想笑,做生意的就是不一樣,忽悠人不償命。

  “東洋矮子?他們應該沒有啥本事吧,比我們好不了多少。”曾國荃疑惑的看著胡書達。

  “怎麽沒本事?別看現在他們比大清還窮,但他們不要臉啊,東洋女人在全世界賣身,獲得的錢支援國內的發展建設,你們還在做著中央帝國的美夢,他們就悄悄的發展起來了,等到他們的軍事實力比你們強大的時候,第一個撲上來撕咬的肯定是他們。”胡書達繼續誘導曾國荃重視扶桑。

  曾國荃問:“那怎麽辦?我們繼續買軍艦?你們那些軍艦願意賣給我們嗎?”

  烏海插話說:“曾總督,你就別做這個夢了,即便賣給你們,你們也用不了。我們的軍艦可不是什麽人都能操作的,洋人的水平都不行。你要是舍得,拿一艘炮艇出來做靶船,停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我分分鍾能將靶船擊沉。”

  胡書達也說:“老曾,別想了,即便我們願意賣給你,你也買不起。這麽說吧,你剛剛從吳淞口過來看到的第一艘軍艦,上麵的一枚炮彈的價格就比你們一艘鎮遠

  艦還貴。剛剛烏司令說的打靶就是用這種炮彈,比還別舍不得你那蚊子一樣的炮艇,就是你這四艘加在一起都頂不上一枚炮彈的價值。”

  狠,真狠,比洋人還要狠,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太誇張了一點吧。不說曾國荃有這樣的想法,邵友濂等作陪的人也同樣有這種想法。

  看到他們的表情,烏海哈哈大笑:“各位大人,你們不會以為我們是在忽悠你們吧?”

  “得,你們就是這個意思。邵大人,蘭芳85式怎麽樣?比你們的步槍要先進吧,你就說說這樣一枝步槍該值多少錢吧。”胡書達看著這群土包子沒好氣的說。

  邵友濂回答說:“我們江南製造總局製造的洋槍,每一杆造價就要20兩,買洋人的步槍要30兩一枝。”

  胡書達開始跟他們算賬,一元蘭芳幣兌換一克黃金,通過換算,一兩白銀相當於6.25元蘭芳幣,30兩的價格就是187.5元蘭芳幣。而蘭芳共和國對蘭芳85式的報價是400元,相當於64兩白銀,相當於兩支洋槍。

  曾國荃和邵友濂滿臉太貴的表情,聽著胡書達在一筆筆的計算著,不過他們除了聽清楚步槍的價格,還聽出了貨幣兌換。

  時刻關注他們的胡書達不樂意了,極度鄙視的白了他們一眼:“怎麽?你們覺得貴了?真不識貨,蘭芳85式槍管使用壽命是現在洋槍的三倍,精準度是洋槍的兩倍,更重要的是沒有炸膛的風險。”

  “不是,不是,我不是覺得槍太貴,我們實在是太窮。”邵友濂滿臉通紅的解釋,他可不想得罪眼前的人。

  “知道你們窮,我也沒在乎過這點小錢。要不然也不會隨便相送,上次送了五千多枝步槍讓左秉隆帶回來,這次又免費幫慶軍換裝2000枝,我們可沒有開口要過錢。甚至我們還可以提供製造這種槍支的機器設備給你們,還指導你們生產出同樣的步槍。”胡書達沒計較反而提出新的想法。

  “真的?”

  曾國荃兩人坐不住了,洋人可沒這麽大方,對於機器設備和技術扣得太緊,這就導致洋務運動舉步難行,常年沒有起色。

  烏海說:“曾總督,不是我們看不起你們,即便有了機器設備和製造技術,你們十年之內也造不出能與85式相比的步槍。”

  “為什麽?”邵友濂問。

  “對,烏司令說得很對,你們沒有基礎工業,缺乏基礎的鋼鐵、化工工業,加之百姓沒有文化,不用說武器製造中需要數理化,最基礎的能識字、算數的人都沒有多少,談洋務運動不是搞笑嗎?”胡書達補充烏海的話。

  曾國荃愣住了,他還沒來得及憤怒,隻是感覺非常的悲哀,自己所做的所有努力在別人眼中隻是一個笑話而已。

  軸不代表無智,先不說這些蘭芳人是不是誇大其詞,但每一

  個理由都令人難以反駁,而且蘭芳人遠比洋人更先進,更加好打交道。

  曾國荃轉頭盯著邵友濂看了半天,他以為邵友濂對蘭芳人遠比自己知道的多,希望邵友濂能幫自己解惑,但他失望了。

  邵友濂先是搖搖頭,然後有點點頭,在曾國荃迷糊的時候說:“製台大人,胡部長說的問題,我和您一樣是第一次聽,但他說的非常在理。我負責總辦江南製造局,我們製造出來的步槍,連慶軍都不願意使用,這一點,我相信您心中是有數的,我原來一直沒有找到原因,今天卻豁然開朗,明白其中緣由。”

  “能解決嗎?”曾國荃問。

  “很難,非常難,我們煉的鐵不行,我們製造的火藥也不行,不說和85式相比,和洋人的也無法相比。”邵友濂回答。

  曾國荃沉默著,從他麵部表情能看出正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胡書達等人沒有打斷曾國荃思考,停止了說話,靜靜等待,等待曾國荃做出決定。

  胡書達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他不需要曾國荃勉強合作,清朝官場之複雜和奇葩程度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如果一個總督能心甘情願的配合,蘭芳未來在大清需要達成的目標將會容易很多。

  曾國荃突然站起來,對胡書達彎腰行禮,胡書達被嚇得從椅子上跳起來,錯開曾國荃行禮的方向,在曾國荃邊上扶住他,說:“總督大人,你可別嚇我,我可受不起你這一禮,你這不是要折我壽嘛,要不得,要不得,趕緊坐下,有事說事,別搞這一套。”

  曾國荃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禮居然還嚇住對方,很是尷尬,但心裏還是很暖和,對胡書達等人多了些親近和認同。

  曾國荃被胡書達安撫坐下,看著胡書達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拱手道:“胡部長,老朽虛長這麽大歲數,沒有你們這麽明白事理,還請胡部長不吝賜教,這個洋務運動該如何搞才能有所成效。”

  胡書達反問:“曾總督,你知道清朝的問題所在嗎?”

  “老朽身在廣場這麽多年,雖不說能將問題看得非常清楚,但還是能看得懂一些問題。問題是,身為朝廷命官,非議朝廷有些不妥。”曾國荃回答。

  曾國荃雖然不如自己的兄長曾國藩對後清王朝的腐敗衰落洞若觀火,但受其熏陶,多少還是知道一些,他不願意對朝廷非議,落得一個忤逆之名。

  胡書達笑了笑說:“我們不介入到大清和洋人之間來,大清帝國最多還能存續一二十年,必定會被這群餓狼般的洋人一步步吞得連渣都不剩,最後導致帝國大廈轟然倒塌。究其緣由是朝廷腐敗,民智未開,國力衰敗,成為列強嘴中的一塊肥肉,炎黃百姓將數代被洋人欺淩和奴役。”

  “這就是我最開始所說的落後就要挨打,洋務運動不是說說就能辦的,需要錢,大

  量的經濟基礎才能發展洋務運動,但大清很窮,國家窮,百姓窮,沒有人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大辦洋務而成功的,最多也就是徒有其表而已。你曾九帥不行,北邊那個李裱糊匠也不行。”

  “我們就注定這樣滅亡?沒有其他路可走?”曾國荃悲戚的問,灰白的胡須不停的顫抖著,不是生氣胡書達撕破臉皮的評述,而是對炎黃命運的驚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誰都懂,何況出自耕讀世家的曾國荃,他不是普通百姓,對洋人多有接觸,知道洋人的秉性,自然明白胡書達說的並非妄言。

  “有。”胡書達回答,“不是你們所謂的洋務運動,而是真正的改革。”

  “何為真正的改革?”曾國荃緊張的盯著胡書達。

  “改革,就是對現有的舊製度、舊事物、舊思想進行局部或者根本性的調整和改良革新,這種改良革新不像革命造反那樣以極端的手段來推翻原有政權達成改變現狀的目的,相對溫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命運,讓國家得到大步發展,從而強大起來。”胡書達解釋。

  “唉,我僅僅隻是一個兩江總督,無法代替朝廷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即便上書朝廷,朝廷也未必會重視,安逸太久,已經看不清世界已經危機重重了。”曾國荃歎息道,感覺渾身無力。

  “不,你能,隻要你有膽量,你就能。”胡書達可不敢讓他泄氣。

  “我沒什麽不敢的,反正沒有幾年活頭,隻要能改變炎黃未來的悲慘命運,搏一搏又何妨。你說吧,如何改革?”曾國荃一掃頹廢,激動的說。

  胡書達說:“你兩江總督府轄安徽、江蘇、江西,安徽淮南有煤,太平府有鐵礦,江淮連通大半個大清,隻要你願意,大煉鋼,大力發展商貿,幾年時間下來,你就可以富可敵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