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孤注一擲錫袍王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925
  波甘,在原來的曆史上或許隻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吳傳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波甘這個小人物的命運,至少在現在看來,他不再是一個小小的王室衛隊小隊長,而是被錫袍王授以重任。

  聽到波甘有機密情報要匯報,錫袍王和素浦雅叻兩人的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後聯袂向旁邊走去,並示意波甘跟上。

  波甘隨即向自己的小隊下達命令,讓衛隊士兵在錫袍王和素浦雅叻周圍100米遠進行警戒,荷槍實彈的衛隊,加上他們腰間掛著的一排木柄手榴彈,對於緬甸宮廷的各位大臣已經其他王宮衛隊的士兵來說,威懾力是非常大的。

  當然,緬甸的王宮衛隊有著3000多人,陪同錫袍王和素浦雅叻一起來參觀的衛隊長及衛隊士兵剛剛也聽到了錫袍王的命令,他們清楚波甘是他們的新上司,這個時候正是要表現的時候,也不會出幺蛾子的。

  衛隊士兵在衛隊長的指揮下,在波甘小隊的警戒圈外又新建立了一圈警戒線,徹底將錫袍王和其他人員隔離開,為波甘的匯報提供了一個非常隱秘的空間。

  “王上、王後,那些華人並不是大清國的華人,而是南洋蘭芳共和國的華人,他們每一個人都遠比大清國的將軍都要強悍。”波甘先簡單了介紹了一下吳傳茂他們的來曆。

  “有多強悍?”錫袍王好奇的問。

  “王上,他們提供給我們的武器不是他們最先進的。我看到了他們的武器,比我們手中的步槍更加先進,長度要短一些,但他們的彈容量是30發,提供我們的隻有5發。”

  “這麽說吧,他們隻要一個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將我的這個小隊消滅。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的戰略、戰術思想非常厲害,隻有短短的半天時間,我從他們那裏學到的東西讓我可以藐視我們軍隊的任何一個人。”

  錫袍王聽到波甘這麽一說,不由再次緊張起來,剛剛還沒注意到,對方能夠提供這麽先進的武器,可見對方遠比英國人厲害,不由擔心是不是會“引狼入室”啊。

  看到錫袍王的表情,波甘明白錫袍王的擔心,他說:“王上,如果這些華人真的要占領我們緬甸,坦率的說,我們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不過,據我的觀察,他們似乎是求財。”

  “波甘,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王後素浦雅叻問。

  “王後,因為他們很認真的在教我們對付英國軍隊的手段,並十分認真的分析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他們如果想要占領我們的領土,根本不會幫我們分析我們目前的危機,更不會出謀劃策,他們提出來的方案一旦被王上采納,會為他們占領緬甸增加數倍難度。”

  波甘回來的路上也在分析蘭芳華人的目的,即便是小人物,經過吳傳茂半天的洗禮,他的視角從簡單的

  衛隊小頭目擴展到了一國視角的高度。

  “什麽方案?”錫袍王問。

  “他們說,王宮宮廷內現在有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這一點我也隻有一點耳聞。但這些華人卻對此非常熟悉,他們說,王後與以泰達敏紀為首的大臣是主戰派,以金蘊敏紀為首的大臣是主和派,兩派不團結,而且勢均力敵,會導致這次戰爭一敗塗地。”#…愛奇文學 .i7wx. !…免費閱讀

  “更為嚴重的是,一旦英軍發起攻擊,主和派會暗地裏使絆子,偷偷下令不要抵抗,他們可以投降,畢竟英國人也需要人來管理整個緬甸,到時候一樣的過日子,沒有必要為王上賣命。”

  “泰達敏紀雖然主戰,但他的能力有限,沒有能力有效的組織抗戰,而且抵抗決心也不強烈,他一直認為英印政府隻是在武力恫嚇,未必會大動幹戈,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會讓部隊毫無戰鬥力可言。”

  “據他們的情報,這次侵略我們的英軍是兩個旅一萬多人,而且準備非常充分,裝備精良,擁有的機槍比任何一次在印度的戰爭所使用的機槍都要多,並且早就詳細的繪製了伊洛瓦底江沿岸的要塞分布和地形圖,可以說,英軍對我們的布防情況一清二楚。更為關鍵的是,英軍總司令普倫德加斯特從倫敦英國外交部得到的指示是必須徹底占領曼德勒,廢除王上,流放到印度去。”

  “王上,根據他們的分析,我非常清楚,如果王宮還是目前的狀態,我們幾乎沒有一絲勝利的可能,根本擋不住英軍的進攻。”

  波甘並沒有直接說出吳傳茂的方案,而是將緬甸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告訴錫袍王,如果不改變現狀,錫袍王和王後素浦雅叻會非常危險,逃脫不了被流放的命運。

  正是波甘對宮廷現狀的分析,讓錫袍王對吳傳茂所代表的武力威脅暫時放到一邊,緊張的盯著麵前的波甘,希望能從波甘嘴巴中聽到華人的解決方案。

  宮廷現狀沒有誰比錫袍王更清楚,如果不作出相應的改變,真的會如同波甘所言,自己的下場必定會很快成為現實。

  另外,錫袍王還知道,下緬甸的仰光還有英軍的孟加拉旅,這樣算起來,英軍北上的軍隊會超過兩萬人,人數和緬甸軍隊相當,加上武器差別和戰鬥力差別等因素,後果營非常明顯了。

  以前可以與王後飲酒作樂,不顧軍國大事,但了解到那些英國人對自己和王後的態度,這個時候還不振作起來,就不是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昏聵這麽一回事了。哪怕是普通人,麵對生死存亡,也會有著求生欲望的,即便丟掉王位也在所不辭。

  “波甘,這些問題本王也知道,要如何解決?”錫袍王問。

  “王上,唯一的辦法就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並且要統一政令,將不和諧的聲音徹底壓下去,至

  於以金蘊敏紀為首的主和派,唯一的辦法是......”波甘用手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沒有別的辦法了?”錫袍王對於波甘的態度很吃驚,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衛隊小隊長就敢對宮廷大臣們下手。

  “王上,華人有一句話說得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留著這些人在,不僅消極抵抗,最可怕的是在交戰關鍵時刻,他們還會拖後腿,甚至會出賣王上,這樣的緬奸可是百害無一利啊。”波甘勸說著。

  緬甸的貢榜王朝是由雍笈牙創立,雖然是緬甸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但也是緬甸的最後完成,錫袍王繼承王位時間不久,並沒有雍笈牙等曆屆領袖的能力,對於未來有心無力,朝政幾乎荒廢,更談不上對大臣們的駕馭。

  緬族領袖雍籍牙(緬名阿郎帕耶)到處征戰,多次擊潰孟族大軍,完成了緬甸的統一,並推行法治,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奠定了貢榜王朝的輝煌基礎。

  1763年第三代王孟駁繼位後,與暹羅交戰,攻克暹羅王都,雖然最後被暹羅趕出暹羅國土,未能長期占領暹羅。但孟駁是個對迷信武力的人,長期用兵,在位期間,侵入撣邦和老撾王國,還攻打了印度的曼尼普爾王國,甚至還發生了清緬戰爭,曾經四次打敗宗主國大清王朝的軍隊。

  由於常年用兵,導致國內農業受到嚴重破壞,國內局勢出現不穩定,農民起義頻頻發生,最後出現宮廷內部的王位爭奪政變。

  第六代王孟雲同樣崇尚武力,曾經試圖重新征服阿瑜陀耶,多次失敗之後,他開始重點關注內政建設,興修翁民梨和難陀湖等水利工程,發揚本土文化,吸收外來文化,並派出留學生外出學習醫學和科學,讓貢榜王朝進入鼎盛。

  也是孟雲執政時期,英國就開始盯上了緬甸,他們竭力煽動阿拉幹脫離緬甸,唆使逃亡到孟加拉的阿拉幹武裝部隊在邊境製造糾紛,挑起邊境上的武裝衝突,為英國介入武力提供借口。

  孟雲之孫猛概繼承孟雲的王位之後,成為第七代王,本人雖然懦弱,但在其大將班都拉的慫恿下,奉行祖父孟雲向印度東北部擴張的政策,征服阿薩姆和曼尼普爾,使其向緬甸納貢。

  其王國擴張到從孟加拉灣的若開延伸到喜馬拉雅山山脈,為了徹底控製孟加拉灣的港口,與英國進行了長達三年之久的第一英緬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緬甸原有領土。

  敏東王執政時期,進行了種種改革,被稱為“敏東改革”,並遷都曼德勒,但國內局勢已經出現頹勢,他隻得從印度采購軍火,用於穩定國內局勢。

  敏東在繼承人問題上一直都是猶豫不決,不敢指定自己的繼承人。敏東死後,王後漢比馬辛(Hsinbyumashin

  )和大臣譚達們紀擁立錫袍為王。

  錫袍王對敏東臨終前提出的由良淵親王、宋砌親王、密克耶親王共同攝政非常不滿,登上王位之後,他大肆逮捕和殺害王室人員。良淵和良宇親王隻得逃到英國駐紮官在緬甸的官邸,被英國人送到加爾各答。

  這件事也給英國有了幹涉緬甸內政的借口,對錫袍施加種種壓力。麵對國內外複雜的局勢,即便對原王室成員大肆下手的錫袍王也是束手無策。

  可以說,緬甸已經被英國勢力滲透得像篩子一樣千瘡百孔,對於緬甸對於英國幾乎沒有什麽秘密可言,更不用說被英國占領了三十年的下緬甸。

  錫袍王雖然一直想收回下緬甸,但感覺勢單力薄,毫無可能的情況下,錫袍王無奈之下對朝政開始荒廢起來,顯得非常之昏聵。

  突然出現了蘭芳勢力的支持,錫袍王的雄心也開始高漲起來,收拾起繼位時期的狠勁,準備在與英國交戰之前好好清洗一下宮廷內部勢力。

  “波甘,這些蘭芳華人真的不簡單啊,他們居然對我們了如指掌,未來恐怕會比英國人更加難以對付。”錫袍王苦笑了一下,然後狠厲起來繼續說:“但是,眼前最大的敵人依舊是英國人,先過了這一關再說,希望蘭芳華人不會像英國人那樣貪婪和凶狠。”

  “波甘,你帶著你的小隊抓緊時間掌控國內的軍隊,並派出三千人將王宮所有的翡翠和黃金帶上,跟著蘭芳華人前往東籲接受武器,請蘭芳華人對著三千人進行相應的訓練,到時候可以和英國人好好算算舊賬。”

  “是,王上。”

  “你安排一個下屬帶隊就行,其他人員留下來,全力清剿宮廷內的主和派,將交戰隱患全部剔除掉。有什麽難處,可以求助那些蘭芳華人,我相信他們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幫助你的。另外,安排我和他們見上一麵。”

  “王上英明。”波甘見錫袍王終於下定決心,興奮的回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