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林旭的大局觀
作者:清風老田      更新:2020-04-23 08:57      字數:3850
  第093章林旭的大局觀

  袁木和尚飛站在勿拉灣港口位置看著101團的戰士正在緊張的搭建舟橋,舟橋從港口向海峽海麵延伸,在舟橋附近可視範圍內,二十多艘快艇在巡邏警戒。

  這是蘭芳共和國海軍最重要的日子,國防軍重要人員全部到齊,尚飛將在由二十節組成的動力舟橋尾端離開,前往莞城,然後利用夜幕將停泊在莞城厚街水道的所有艦船運過來。

  勿拉灣被占領之後,102團在日裏河東岸掉頭,直奔棉蘭城,當天就將棉蘭城全麵控製。從小村發展起來的棉蘭城並不大,總人口也不足十五萬,其中十多萬人是下南洋的華人,華人轉移之後,整個棉蘭城人口隻有三、四萬。

  原來在勿拉灣謀生的人在勿拉灣被占領之後,全部被轉移走,現在的勿拉灣,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座軍城,留在這裏的全部是蘭芳國防軍的人,連蘭建總的工人暫時都沒有進駐。

  “烏海,登陸艦增加了十艘,你們海軍沒有問題吧?”尚飛將視線從動力舟橋位置轉移到烏海這。

  “海軍新擴招的人員已經上模擬操作平台訓練了,隻是增加登陸艦,人員方麵絕對沒有問題,等軍艦一到,可以安排直接上艦。”海軍人員這一段時間除了基地裏的五十多艘快艇例行巡邏以外,沒有參加任何一次戰鬥,全部都在進行模擬訓練,海軍戰士早就憋著想上艦了。

  “小飛,你沒有問題吧,雖然嚐試過水麵運輸,但這次的艦船數量比較多,會不會出現差錯?”袁木關心的問。

  “沒問題的。兩邊晝夜時間點差不多,停泊在厚街水道的艦船全部都靠攏在一起,隻要將收回船錨,隨時可以啟動運輸。我會安排黑龍公司的老兄弟在零點的時候收回船錨,下半夜啟動運輸,這邊的動力舟橋等我一離開立即撤回,讓巡邏快艇遠離這邊水域,另外在倉庫內準備一艘快艇,我過來之後馬上隨同快艇一起穿回莞城厚街水道。”尚飛再次叮囑袁木。

  種花家雖然已經暗示不會再探究尚飛和黑龍公司物資運輸渠道的秘密,但尚飛依舊不願意明目張膽的進行跨時空走私,畢竟,二十一世紀的天空下沒有秘密,上空不隻是種花家的眼睛時刻在盯著。

  隨同的人員都比較激動,這次運輸一旦完成,蘭芳國防軍就會隨之發生質的轉變,從陸軍向陸海軍的轉變,不用再局限在這個島上,而是有機會前往百年前的大陸。來到這個世界,六十個人都想早日去見識一下大清,看看現實中的大清和辮子戲的差別有多大。

  看到尚飛消失在動力舟橋的尾部,烏海用步話機通知一半巡邏的快艇返回,加入到回收動力舟橋的行動中。

  回到莞城的時候,時間才是下午五點鍾,天空依舊豔陽,尚飛召集負責看護

  厚街水道上船隻的弟兄,吩咐他們再檢查一下水麵上的船隻,確保每一艘船的油箱內都有足夠航行百裏的油料,同時還要確認所有船隻鏈接在一起。

  看護船隻人員每天上船檢查是黑龍公司的例行事務,這幾個月來,無論死刮風還是下雨,他們每天都沒有中斷過。

  有新的船隻加入,他們還會陪同送船人員到珠江口走一圈,以確定船隻的性能是否正常,回來之後將船隻靠近原來的船隻停泊。等送船人員離開之後,他們會重新檢查一遍,確認無誤才會離開。

  黑龍公司絕大部分人員都是退伍軍人,他們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都是一絲不苟,像這樣機械的看護工作,他們不容許任何差錯,因此,臨近天黑的時候,他們還會分批駐守船隻,不間斷巡邏。

  這種習慣在情報部門和安全部門的眼線裏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加上上頭有對黑龍公司的處理意見,情報和安全部門近段時間已經撤出厚街水道的監控。

  “草上飛,今晚行動?”看護負責人野牛從尚飛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一絲不尋常。

  野牛,真名方希傑,和林旭一樣也是來自尚飛的小隊,是福建海邊的人,對船舶比較熟悉,一直負責黑龍公司的船舶采購和看護。那三艘高速艇就是他前往北方采購回來的。

  在公司裏,他和其他的隊員一樣,隱隱知道尚飛的具體情況,即便他和林旭的關係非常鐵,在閑聊的時候都會避開談論有關尚飛的話題。

  尚飛突然空手返回,然後蝸在辦公室內不出門,也不與外界聯係,連找自己來辦公室都是讓林旭代勞,如此慎重的姿態,讓方希傑不得不詢問。

  “野牛,零點以前,你們按部就班就行,等到零點的時候,偷偷安排弟兄們收起所有船隻的船錨,然後帶著兄弟們撤離,然後你親自來通知我,今晚無論看到什麽,都要將看到的一切吞到肚子裏,能不能做到?”尚飛看著方希傑的眼睛說。

  “放心吧,野牛什麽時候掉過鏈子啊。”方希傑微微一笑,讓尚飛放心交給他。

  方希傑離開之後,林旭說:“老大,你上次帶回來的東西,其中那個瓷瓶價值很高。據顏教授介紹的瓷器專家古教授鑒定,這個小瓶子是元青花梅瓶,而且還是官窯出品,不過這個元青花屬於小型器。古教授說,這是元朝外銷元青花的精品,主要是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

  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荷屬東印度殖民官手中就有這麽一件元青花,可以想像這個喬治敦沒少做苟且之事,尚飛不相信喬治敦獲得這個元青花的手段會溫柔,說不定還是一個盜墓賊呢。

  “古教授有沒有對這個梅瓶進行估價?”尚飛好奇的問。

  “估了,如果放到拍賣會上,低價不會低於一億。如果這元青花不屬於外

  銷品的話,古教授會建議我們捐給國內的國家級博物館。這麽完整的元青花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但是,外銷品的話,對國內的考古研究價值相對差了一點。”尚飛回答說。

  “其他東西呢?”

  “其他東西怎麽說都是古物,價值自然也不低,但和這個梅瓶相比還是差了一點。古教授和顏教授組織了一個團隊正在進行估計,到目前位置,總價值已經超過60億,劉總正在策劃專場拍賣會,選擇的拍賣場地會在紫荊島。”

  帶回來的東西,是棉蘭和勿拉灣兩地所獲,蘭芳國防軍沒有打砸搶的習慣,占領了棉蘭和勿拉灣之後,他們對於收集的東西格外小心,全部收集起來,小心的運送會基地。

  荷蘭本國工業資本的興起,以及印尼農民的不斷起義,逼迫荷蘭東印度殖民政府廢除了強迫種植製度。

  從1870年開始,荷屬東印度總督府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新的占領印尼的殖民政策,以荷蘭為首的外國資本大量湧入印尼,租土地,開種植園,興辦企業等。資本的進入也導致了外國人跟隨資本而來,新辟為商埠的棉蘭也成了一片熱土,棉蘭出現了不少歐美人。

  除了他們本身的物品之外,這些歐美人對收集各地古玩文物情有獨鍾,自然收集了不少東西,讓蘭芳國防軍小小的發了一筆。這些歐美人貢獻了所有的收藏和財富之後,剩下的價值就是留在農場內開荒種地。

  “林旭,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朝各地的災荒資料收集得怎麽樣了?”尚飛不再關注這比小財富,而是問及清朝的事情。

  “正在收集,我們畢竟不專業,吸取了上次去清華的經驗,我這次對各省社科院發布了以本省清朝曆代災荒為課題的研究項目,要求對方提供詳細的時間、地點、災荒原因及程度,以及受影響的人群數量和結果。”林旭回答說。

  課題研究項目的發布,雖然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錢代價,但效率和可信度是可以保證的,這從清華主持的完整工業體係研究成效就可以看得出來,到目前位置,清華和其他承接課題項目的大學已經提交了第一期的成果,其研究成果讓林旭非常滿意,林旭正在根據研究成果采購相關設備。

  這一天,林旭放下手頭上所有的工作,一直陪著尚飛,一方麵利用這難得的空閑時間匯報前期的工作,另一方麵也對蘭芳的發展規劃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比如培育產業工人方麵,可以將場地從蘇門答臘島轉移到清朝的廣東地區,通過與張之洞的合作,配合他的洋務運動,以清朝的海量人口基礎和自然資源培養出初級工人,在清朝實現盈虧平衡,甚至擴大擴張的資本。

  打下基礎之後,建立起蘭芳公司在清朝民間的信譽,對於移民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讓更多的清朝人轉移到袋鼠島和東南亞各島嶼生活和發展。

  更為主要的一點是,蘭芳可以搶在各列強之前占據清朝各地的市場,避免清末民初出現列強占據交通、礦產等重要資源,削弱種花家的整體國力。

  林旭做過推演,因為龍影的介入,後期的八國聯軍群毆清廷和甲午戰爭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林旭還建議蘭芳國防軍進入廣東之前應該首先將香港控製住,喪失海上主動權的日不落帝國再也沒有資格充當那個世界的世界老大,蘭芳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從日不落帝國手中奪取香港,可以震懾兩廣總督張之洞,讓這個清廷重臣能夠放下身段和蘭芳進行平等的合作,在曉之以利,積極推動張之洞的洋務運動,改善兩廣地區的經濟格局。

  種花家在國際經濟建設中,最大的能力就是看上去做虧本生意,實際上卻是獲得了巨大利益,這種韜光養晦的和平發展手段比那些外資以技術和配件為借口進行經濟要挾更加強大。

  至於清廷政府的誠信問題也用不著太大的擔心,蘭芳該大方給予的絕不要小氣,不該出現吃、卡、拿、要等低劣手段,蘭芳也不需要太過顧忌,該下狠手的時候也不會手軟,強力推倒在地上摩擦就是。

  尚飛聽到林旭的建議,還是有些猶豫,他說:“直接與清廷發生衝突會不會讓移民工作受挫?”

  林旭回答說:“老大,你想多了,遍地災荒,百姓流離失所,溫飽都解決不了,清廷政府的威信力早就蕩然無存。做這些之前,糧食開道,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蘭芳就立於不敗之地,當然,糧食必須控製在自己手中,絕對不能借助他人之手。至於清廷政府方麵,先要簽訂協議,以協議為依據,敢伸手就剁手。巨大的既得利益和下麵官員的性命相比,清廷的那位老太太不會拎不清的,老太太不會讓自己的奴才擋住自己發財享受的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