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節:決戰(二)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7-02 21:52      字數:2433
  東瀛人在韃子後麵撐腰,這場戰役注定是一場慘烈的戰鬥,聆聽陽的第一師駐紮在黟縣城中,他作為黟縣城防主要防守力量指揮官,和秦楚說道:“司令,東瀛人和韃子,就像是東瀛人和綠營兵一樣,我們不能隻和韃子作戰,更要看一看東瀛人為什麽支持韃子?”

  ??其他將領也是一頭霧水,東瀛人和韃子怎麽走到一起,之前不是說韃子和東瀛人在關外打的熱火朝天,怎麽一眨眼功夫,這兩個生死敵人會走到一起呢?

  ??秦楚也問過駝子,駝子級別不夠,並不知道這些事情,秦楚和眾人說起,東瀛人會不會有更大的陰謀?

  ??陳邦彥說道:“東瀛人絕對不隻是跟在韃子後麵要點好處,或許他們想在這次戰役中,消耗韃子和我們全部軍事力量,然後一舉吞並華夏。”

  ??張家玉搖搖頭,和陳邦彥說道:“東瀛人兵力不多,朝鮮偽軍也就比東瀛人多一點,他們沒有那麽大的口味蛇吞象啊。”

  ??兩人各抒己見,秦楚也摸不透東瀛人真實意圖,他和將領說道:“我軍以不變應萬變,當前最重要的是北拒韃子,南防朝廷,從神貫距離前線更近,如果韃子進攻叢山關,我軍也要進攻韃子後軍,支援叢山關會戰。”

  ??眾人點頭,南直隸作戰還是比較有信心,可是福建會戰,鄭成功等兵馬能否抵擋住韃子進攻?

  ??秦楚和第一師下令,必須要知道東瀛軍隊在哪裏,是分兵支援南直隸和福建清軍,還是隻是支持進攻南直隸或者是福建韃子軍?

  ??聆聽陽領命,保證完成任務,秦楚又讓情報部官員趕往江西第四師,讓在南昌府休整的第四師立即趕到黟縣,莫要在南昌府被焦璉兵馬給吞了。

  ??秦楚和焦璉個人關係不錯,他決定前往婺源縣,在婺源縣等待焦璉,和焦璉促膝長談,讓兩軍可以齊心協力抵禦韃子進攻。

  ??這個計劃被張家玉等將領反對,他們認為秦楚去焦璉軍中,無異於羊入虎口,還有韃子大軍即將寇邊,秦楚作為主帥,應該在一線指揮戰鬥,至於焦璉那裏,可以讓其他人去,更為合適。

  ??秦楚說道:“韃子還在鳳陽府一帶,從鳳陽府到黟縣,沒有半個月時間,是幾乎不可能走到這裏,諸位不用擔心我去婺源,韃子會趁機偷襲。”

  ??這一次是李過站起來,忠貞營由高一功帶領駐守在鬆蘿山,他作為忠貞營代表在黟縣指揮部開會,他和秦楚說道:“大人,韃子或許沒有那個能力,可東瀛人有啊,他們武器威力大,重量輕,還都是布料軍服,可以做到日行百八十裏,偷襲徽州府任何一個地方。”

  ??秦楚潛意識裏,一直認為是韃子軍隊打頭陣,自動屏蔽東瀛軍隊做先鋒,李過這麽一說,秦楚頓時思路開闊,第一時間還是想到叢山關,他和眾將領說道:“李將軍說的有道理,參謀長代表我軍去焦璉那裏,盡量和焦璉拉攏關係,我帶領近衛團和忠貞營去叢山關,如果東瀛人真如李將軍所說,叢山關將會是他們一個進攻目標。”

  ??眾人沒有異議,陳邦彥帶上一個連士兵去婺源縣,秦楚帶領近衛團,忠貞營以及一個月糧草趕往叢山關。

  ??秦楚這一次是防止東瀛軍隊偷襲叢山關,也僅僅是防止東瀛軍隊可能會偷襲叢山關,所以大軍速度比較慢,從黟縣到叢山關距離比鳳陽府到叢山關距離要近得多,秦楚帶著大軍不緊不慢前進。

  ??在叢山關,金聲率領大軍積極布防,他一方麵讓人和福建朝廷聯係,另一方麵也讓人趕往廣西,和廣西求援,他麾下兵馬頗多,卻也不能搭檔韃子全線進攻,尤其是叢山關進攻江南前最雄偉的一道關卡,博羅和鼇拜兩路大軍很有可能會夾擊叢山關。

  ??趕往福建和廣西的部下,也沒有那麽快回來複命,援軍更是沒有影子,金聲在叢山關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韃子再一次南下,將南直隸百姓嚇得落荒而逃,大多數百姓都知道明軍駐守在叢山關,紛紛拖兒帶女趕往叢山關,短短半個月,叢山關竟然聚集一百多萬老百姓。

  ??大部分老百姓餓著肚子,金聲在叢山關的糧草幾乎被消耗一空,這也是韃子故意在民間,散布叢山關有朝廷軍隊駐守的消息,他們不屠殺百姓,而是將老百姓有意無意往叢山關驅逐,讓老百姓吃垮明軍。

  ??金聲和下屬坐在議事大廳,眾人都建議金聲,讓所有百姓出關,去南邊乞討,再讓百萬民眾繼續吃穿住在關內,不用韃子打過來,就已經被老百姓折騰沒了。

  ??“讓老百姓去關外,這天寒地凍,不是活生生讓他們去死嗎?”

  ??金聲堅決不同意老百姓出關,吳應箕等將領也沒有辦法,可這樣下去也不行,糧食吃完以後,軍隊會嘩變,老百姓也會破關而出,易子相食的慘劇會再一次重現。

  ??金聲問關培傳,韃子前鋒到哪裏?

  ??關培傳回到金聲,韃子前鋒軍還在廬州府,距離叢山關還有很遠的距離,金聲聽到關培傳說韃子前鋒還在廬州府,確實是可以讓部分有能力繼續南下百姓離開。

  ??他讓吳應箕去老百姓中挑選青壯,編入軍隊,其他百姓每人給三天糧食,分批次撤出叢山關。

  ??吳應箕早就想從老百姓中擴充兵力,侄子吳阿南名義上是總兵,但是麾下兵力始終不足,需要得到一大批生力軍的補充,他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侄子,吳阿南卻和他說道:“叔,這些青壯沒有上過戰場,讓他們加入軍隊,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

  ??“送死也比美又士兵強得多,你看看你手底下那些歪瓜裂棗,也就打一打土匪,和其他勢力相比較,就是雜牌。”

  ??吳應箕堅持要吳阿南去挑選士兵,吳阿南拗不過叔叔,帶上親兵來到老百姓中,剛到一座營地,就看到關培傳也在這裏挑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