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節:陸世(二)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6-04 17:07      字數:3453
  寧二認為秦楚給張同敞的這個禮物太重了,他有些舍不得,秦楚看見寧二一副小氣模樣,笑罵道:“寧二,還沒有看出來,你小子有這麽小氣?”

  “大人,不是咱小氣,也不是吝嗇,可這個步槍確實太金貴了,咱們就這麽點,東瀛人可是人手一把呢?給了張總督,他又不上前線,這不廢掉這把步槍嗎?”

  秦楚認為一把步槍不能決定戰鬥勝負,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他略帶不滿的眼神,讓寧二乖乖的閉上嘴巴。

  秦楚突然想起來侍衛隊的建設,問寧二侍衛隊現在有多少兵馬?

  “回大人,侍衛隊還和以前一樣,分成內侍,和外侍,內侍一百五十人,外侍二百五十人,現在是我和吳茂兩人,擔任內外侍武官。”

  秦楚長長吸一口氣,侍衛隊也應該改組,秦楚閉上眼睛,在腦海裏快速的思索,突然想起來後世的一個軍事團體。

  軍官模範團。

  但是現有的兵力配置,並不能讓侍衛隊成為模範軍官,秦楚腦海裏有另外一種思路,為什麽不把侍衛隊,變成士官培訓基地呢?

  這個想法可以得到實現,並且也是最適合軍隊的建設,他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個閃光點,他已擁有兩府之地,還是在大後方的基地,為什麽不成立一個軍事學院呢?

  秦楚想到既然在技術上暫時趕不上東瀛人,那麽就從作戰理念上開始,讓麾下軍隊接受近現代化作戰思想,利用繳獲的東瀛軍隊武器,完全可以和東瀛人血戰到底,不管東瀛人派遣多少師團到華夏大陸,都能夠來一個師團,殲滅一個師團,

  秦楚甚至都想好了,軍事學院的名字,就叫做士官學院,寧二看見秦楚發呆的樣子,以為是在閉目養神,就悄悄溜出去,不料秦楚卻突然睜開雙眼,和他說道:“你去城裏找一個大院子,至少可以居住兩百人,三天時間內,給我收拾的幹幹淨淨。”

  “大人,是這個府邸太小嗎?”

  “不是,是要建一所軍校。”

  寧二沒有聽說過軍校,在他的意識裏,從小就是一個軍戶,父親是軍戶,祖父也是軍戶,從太祖建朝以後,他們寧家就是世世代代的軍戶,軍校這個名詞,對他太陌生。

  他和秦楚說道:“大人,這軍校是個什麽東西?是不是和楊家將這些將門一樣啊?”

  寧二腦子確實是靈光,能夠這麽快把軍校和將門放在一起,秦楚對他也是頗為意外,這小子也是個好苗子,等過幾年讓他獨當一麵,

  可是秦楚聽到將門,就問寧二現在還有將門嗎?

  寧二怯生生回答秦楚,遼東那批人就是將門,隻不過都已經投降韃子,就算是將門,也是韃子的將門,和大明朝是生死的敵人。

  秦楚搖搖頭,這些遼東軍頭可惜了,要是崇禎給力,這些人將會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

  寧二正準備和秦楚說遼東那撥人,也已經損失的差不多,幾乎淪為韃子的走狗,突然在門外的侍衛小跑進來,給秦楚送來一封請帖,秦楚打開一看,是張同敞親兵給秦楚送來的請帖,邀請秦楚和軍中將領戌時去府上小酌。

  秦楚正有此意,他和瞿式耜是師徒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和張同敞不一樣,兩人都是總督,但是張同敞這個總督兵馬不強,人脈卻非常廣,秦楚兵馬強大,但是外來者,在廣西人生地不熟,隻是名義上提督柳州府,慶遠府,還沒有真正融入到廣西政權體係之內。

  如果得到張同敞的人脈,秦楚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將會使得軍隊實力得到飛速增長。

  秦楚讓寧二帶上一杆三八步槍,和二十發子彈,就當做是給張同敞的禮物,寧二問秦楚要不要帶軍中其他幾個將領去做客,秦楚想了想,決定還是不帶他們去,因為各軍將領,都是他的麾下軍隊,帶給張同敞認識,這不是讓自己部下給張同敞拜碼頭嗎?

  秦楚和寧二,還有五十個侍衛,在傍晚的時候去張同敞府邸做客,張同敞早就讓下人做好一大桌子菜肴,還有一壺上好的美酒,熱情歡迎秦楚的到來。

  他居住在柳城的這段時間裏,一來是瞿式耜讓他在柳城,和秦楚保持聯絡,二是讓他在柳城,看看秦楚在幹什麽,畢竟秦楚不久前還是一方諸侯,到廣西來,仍舊是一方諸侯。

  張同敞在柳城的這些日子,秦楚對他的態度非常好,他願意去哪裏就去哪裏,吃喝拉撒,秦楚都提供非常大的幫助,他今晚也好好想和秦楚侃侃而談,雖然東瀛人幫助陛下驅逐其他勢力,可半個天下還是在韃子的控製範圍,他作為一個士大夫,並沒有鬆懈下來,而是建議大軍繼續北上,光複河山。

  秦楚見麵後,就把步槍和子彈送給張同敞,張同敞視若珍寶,連連謝謝,秦楚大手一揮,不用客氣,兩人很快分主次之濱就坐,秦楚笑盈盈看著張同敞,說道:“張總督,在柳城這段日子,可還習慣?”

  張同敞再三表示感謝,他和秦楚表示,在柳城過得很愉悅,也為秦楚能夠剿滅柳州和慶遠的叛軍而自豪,至少大明朝還是有能打的將軍。

  “對了,張總督,陛下和百官已去往南寧府了吧?”

  “是啊,陛下帶領文武百官已經抵達南寧,以後南寧將會是我大明複興之地。”

  秦楚不覺得,南寧偏居一隅,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從角落到中央,他說道:“陛下行宮,是誰負責陛下的安全?”

  張同敞告訴秦楚,有瞿式耜的兵馬,王化澄的兵馬,還有馬吉翔的錦衣衛,以及從各地趕來的勤王軍隊和義軍,在南寧府已經有六萬朝廷兵馬,守住南寧府沒有多大問題。

  秦楚嗯的一聲,他也知道永曆朝廷在廣西其他各地的兵馬並不多,南寧府這五六萬兵馬,是永曆帝最後的家底,而在桂林府和湖廣交界的靖州,曹誌建已經集結六萬兵馬,伺機南下。

  一個中等的軍閥,就有數萬兵馬,秦楚特意把曹誌建意欲領兵南下告訴張同敞,張同敞也知道這件事情,也驚訝曹誌建會有這麽多兵馬,他和秦楚說道:“要是曹誌建能夠聽宣聽調,那該有多少啊?”

  秦楚突然沉默不語,張同敞也發覺秦楚態度的變化,有些驚愕,說道:“秦大人,莫不是被這曹誌建狼子野心給惡心壞了?”

  秦楚把酒盅裏麵的美酒一飲而盡,說道:“曹誌建有五萬兵馬,這其中精銳兵馬能有五千,就是非常厲害的,其他兵馬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隻是這烏合之眾,我大明朝也少之又少。”

  張同敞終於從秦楚口中聽出來不一樣的味道,他摸不準秦楚的意思,有些不太敢發言。

  秦楚也沒有和他雲裏霧裏,而是繼續說道:“張大人在西南為官多幾年,這裏的風土人情,官場人脈,大人可謂是精通三分,秦某人初來乍到,以後還需要張總督多多指點迷津,別的不說,我麾下大將,這些日子陸續抵達柳州府,我也讓他們去給地招兵買馬,可是效果不盡如人意,武器軍械這些咱不說,各軍將士奇缺,張總督,可否?”

  秦楚不把話說完,張同敞終於明白的意思,這是來和他結盟,雖然都是瞿式耜係的力量,可內部還是有各種陣線和團體,秦楚今天就是想和張同敞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秦楚接下來告訴他,隻要張同敞可以幫助他解決糧草,還有在各地協助征兵,秦楚願意揮軍北上,消滅朝廷以外的所有武裝力量。

  張同敞沉吟,他不敢答應秦楚,瞿式耜是朝廷首輔,也是朝廷執牛耳者,在外有焦璉一隻兵馬,現在又有秦楚這隻精兵,他要是和秦楚結盟,瞿式耜會怎麽看他?

  會不會誤以為他要和秦楚一起入朝,將內閣權利奪過來,成為新的執牛耳者?

  秦楚豈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說道:“張總督,莫要以為瞿大人誤會,他現在要和馬吉翔,還有王化澄勾心鬥角,我等更要團結一致,為什麽瞿大人讓焦總兵,還有我出鎮在外,還不是想讓我和焦總兵盡快擴充兵馬,提升實力,為以後出兵做好戰備,至於怎麽戰備,不就是兵馬和糧草嗎?”

  一席話下來,張同敞有些心動,但他還是不敢答應秦楚,秦楚見他遲遲不肯答應,又說道:“秦某人和張總督都是提督廣西諸府,秦某在柳州,慶遠為朝廷組建兵馬,張總督提督的桂林府,可有多少兵馬?”

  張同敞老臉一紅,他之前在湖廣和清軍戰鬥,後明軍被清軍壓製,他被迫撤退到廣西,在廣西得到胡一青等將領支持,但是嫡係兵馬並不多。

  在桂林府有數千兵馬,隻能防守大城池,至於小城池和官道,也隻能是加強斥候來回傳遞情報,秦楚故意這麽說,就是想告訴張同敞,大明朝的兵馬並不多,至少是忠誠於永曆帝侍衛兵馬不多,再不放開手腳,組建一隻又一隻的新軍,怕是連一個中等軍閥都瞧不起。

  “秦楚,廣西地廣人稀,真的想要組建軍隊,必須光複廣東,還要進軍湖廣,這兩地人多,也和韃子有多血戰,現在廣東被東瀛人占了,東瀛人又和陛下結盟,隻能依靠湖廣,我曾經得到何騰蛟的依靠, 在湖廣立腳,秦大人要是信得過我,我這就去湖廣,勸說何騰蛟下令曹誌建退兵。”

  他說來說去,就是不願意為秦楚結盟,秦楚也是有些好氣又好笑,曹誌建就是奉命南下,至於是奉誰的命令?

  天下人都知道,曹誌建是何騰蛟的兵馬,他陳兵廣西和湖廣交界,不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