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節:內訌(一)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6-04 17:07      字數:3282
  朱由崧在皇宮內焦急的等張煌言帶回來,張煌言為表誠意,隻帶一個書童前往張名振軍中,張名振當初和張煌言擁護魯王監國,兩人是戰友,更是兄弟,張名振奉魯王朱以海的命令,前來福建,和朱由崧共商國事。

  朱由崧在南京失蹤,多鐸大軍攻占南直隸大部,朱以海在浙東起兵,得到各路義軍支持,勢力頂峰期間也擁兵數十萬,和清軍大戰錢塘江,竟然擋住清軍進攻且不落下風,正因為他和唐王在東南地帶延續明朝國祚,江南抗清形勢一度大好,清軍在進攻浙江的戰役中接連碰壁,可惜,清軍軍事實力占絕對優勢,魯王一係軍隊還是被強大的清軍擊敗。

  朱由崧在舟山期間,算是想明白,他的部隊為什麽被清軍擊敗,他認為在朱由崧失蹤這段時期,他和唐王之間屢有衝突,給清軍分而破之的機會,最終他被趕到舟山群島,唐王在他被擊敗,鄭芝龍投降,唐王出逃福建,最後還是被清軍擊殺,朱以海至今都不知道唐王是怎麽死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唐王是真的死了。

  唐王死後,很多大臣在廣東擁護朱由榔繼承國祚,可這個時候,唐王弟弟朱聿鍵在蘇觀生等人擁護下,在廣州府登基,一時間,兩帝並立,兩帝不顧清軍大兵壓境,在廣東大打出手,大量明軍力量被消耗,也直接導致唐王弟弟建立的邵武政權被李成棟覆滅。

  朱由榔建立的永曆朝畏懼佟養甲,李成棟進攻,嚇得逃亡廣西,朱以海在海上終於看透了,也悟透了,他認為大明朝屢戰屢敗原因,不是將領不行,也不是士兵不勇敢,更不是江南百姓不擁護,而是不休止的內訌,他很後悔和唐王為了正統和帝位互相傾軋,白白耗損實力,多少勇敢將是沒有死在和清軍的戰場,而是死在自己人刀下,給清軍可乘之機,一舉攻破東南等地重鎮,滿清鐵騎席卷整個浙江和福建。

  朱以海痛定思痛,這一次讓張名振來福建,並不是想和朱由崧開戰,而是帶著誠意和朱由崧聯手,出兵江北將滿人趕回關外。

  但是他不知道滿人會什麽突然放棄江南,也並不知曉東瀛人,在北方也沒有得力部下給他送來可靠情報,在滿人撤回江北後,他也光複浙東和閩北地區,麾下軍隊又恢複到鼎盛時期,不由得想和朱由崧出兵北伐,把滿人從中原和山東等地趕到南直隸。

  張名振對魯王態度的轉變,非常驚訝,在出發之前,私下請示魯王,是否要尊南為帝?

  朱以海明白尊南,就是尊浙東南邊的朱由崧,他深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由朱由崧繼承大典,讓張名振傳達他的意思。

  張名振立即啟程,帶領三萬大軍從浙東出發,一路暢通直抵南靖城,早就有部下告訴他,南靖城有一人帶著一個書童往這裏而來,張名振騎馬出營,遠遠一望,嘴角上揚,是他的老戰友,張煌言。

  和部下說道:“快,出營相迎。”

  頓時,從軍中衝出來五百士兵,分別立在道路兩旁,迎接張煌言的到來,張名振領著數十個將領滅往張煌言位置走來,張煌言也看見張名振,翻身下馬,和張名振相向而行。

  不多時,兩人碰到一起,沒有過多的客套話,張名振比張煌言要大上許多,是張煌言的叔叔輩,可張煌言還是虎著臉問張名振,為什麽要突襲南靖城?

  張名振神秘一笑,說道:“煌言啊,你我二人起兵抗清,我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

  張煌言一時間沒有明白張名振意思,有些目瞪口呆,張名振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張煌言,魯王讓我來,和陛下共同商討北伐,可不是來搞內訌的。”

  張煌言聞訊後,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魯王真的可以和陛下放下正統之爭,或許大明朝真的有救了。

  他趕忙和張名振說道:“張大人,那快和我一起進宮覲見陛下,傳達魯王的和平之意,免得引起城內誤會。”

  張名振和張煌言說道:“正有此意。”

  張名振隻帶五個參將以上將領,和他一起進入南靖城,城外已經達成和平,朱由崧還在後宮裏哆嗦,默念朱以海不要打來,突然,門外傳來一陣陣急促敲門聲,他讓曾體仁問問是誰?

  曾體仁裝著膽子問道:“門外何人?”

  陳子壯在門外喊道:“陛下,是我啊。”

  朱由崧聽到是陳子壯聲音,放鬆下來,扯開嗓門問陳子壯,城外怎麽樣?

  陳子壯難掩興奮,說道:“陛下,魯王使者張名振和張煌言進城,臣請陛下去大殿召見此人。”

  朱由崧會錯意,驚慌吼道:“啊,魯王的兵馬打進來了?”

  陳子壯在門外,聽見屋子裏麵的朱由崧即將陷入暴走,趕忙說道:“陛下,張名振隻和數位將領而來,他的兵馬都還在城外呢。”

  屋子裏麵頓時安靜,朱由崧和曾體仁兩人吞了吞口水,朱由崧讓曾體仁去打開大門,曾體仁打開大門,看見陳子壯正瞪著他,趕忙低聲說道:“陳大人,陛下正鬧情緒呢。”

  陳子壯對曾體仁並無好感,對他說道:“魯王使者已經進城,還不去安排魯王使者食宿?”

  曾體仁像個兔子一樣,從陳子壯眼前消失,陳子壯等他走後,才走進屋子裏,看見朱由崧正坐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東西?

  “陛下,魯王使者張名振求見,還請陛下接見。”

  朱由崧冷哼一聲,突然爆開雙眼,看的陳子壯渾身不自在:“接見啥,不就是來和我寡人爭這個天子嗎?

  “陛下,南靖城還有數萬兵馬,張名振打不進來,況且張名振隻和五個將軍一起進城,這...誠意滿滿啊!”

  陳子壯真的是對朱由崧無話可說,這個天子還是那麽膽小,朱由崧問他,此話當真,張名振真的沒有帶兵進城?

  “陛下,臣以性命保證,張名振兵馬還在城外,犬子陳上庸也看見烽火,從華峰嶺引兵而來。”

  朱由崧一顆驚恐的心,終於安定下來,讓太監和宮女進來,幫他穿山龍跑,去大殿接見張名振,走出門外的時候,朱由崧突然和陳子壯說道:“你讓上庸去瀘溪,防著東瀛人突然襲擊。”

  朱由崧跟著秦楚東奔西走,也學到些軍事皮毛,這個小小軍事部署,讓陳子壯直呼萬歲,認為朱由崧已經不是士人口中的蛤蟆天子,已經成長為一代明君,他立即出城布置南靖城西邊和南邊的軍事,朱由崧卻又叫住他,他又想到不能怠慢東瀛使者,隻要穩住胡有升,就相當於穩住東瀛人,於是又讓陳子壯在完成軍事部署,去和胡有升扯皮,既不要同意東瀛人結盟,也要和東瀛人提出各種條件,讓胡有升在城裏多待一天是一天。

  陳子壯滿按著他的意思去布置軍事,和穩住東瀛使者胡有升,朱由崧在太監的擁簇下,來到金鑾殿,張名振在這裏已經等待多時,朱由崧冷漠看著張名振,張名振趕緊給他跪下,高聲說道:“吾皇萬歲,臣奉魯王的囑托,特來南靖城覲見陛下。.”

  朱由崧本想問魯王最近怎樣,可話到嘴邊,還是改口說道:“朱以海最近怎麽樣啊?”

  張名振心裏有些不舒服,他可是魯王的擁躉,陛下直呼魯王姓名,這不是瞧不起魯王嗎?可他不敢,也不能和朱由崧硬來,在朝堂上還有鄭成功,馬錫,張煌言等文武大臣,他盡可能放緩呼吸,說道:“回陛下,魯王這些年一隻擔心陛下安危,也曾讓人去民間田野尋找陛下,卻始終不見陛下身影,不想前些天聽陛下在江西複位,魯王喜極而泣,今日讓臣前來,正是為大明社稷而來,更是為蒼天百姓而來。”

  張名振一番話,把朱由崧氣的臉像豬肝一樣紅,什麽這些年一隻擔心他的安全,不就是譏諷他在南京城棄城而逃嗎?

  朱由崧在龍椅上氣呼呼的,鄭成功看出來朱由崧心裏不舒服,從群臣中站出來,和張名振說道:“張總兵,魯王讓你來覲見陛下,為什麽要帶領數萬兵馬一起前行呢?”

  鄭成功這句話及時敲打張名振,也是提醒朱由崧,城外可是有幾萬魯王兵馬,不要在朝堂之上過分表現出不滿,張名振豈會不知道鄭成功意思,順著鄭成功意思說道:“陛下,魯王讓我帶兵前來,隻想和陛下出兵北伐,古有祖逖聞雞起舞,北複中原,今有陛下揮師北上,驅逐建奴,臣帶來的這數萬兵馬,願意聽從陛下調遣。”

  朱由崧不會輕易相信他人,跟著秦楚一起的日子,經曆過數次背叛,最後一次還是他和馬錫,陳子壯背叛秦楚,他此時此刻絕對不相信張名振,朱以海會有這麽好,把數萬兵馬送給他,他和張名振說道:“魯王還不知道吧,形勢變了。”

  張名振哪曉得東瀛人在華南的軍事行動,茫然不解朱由崧這是何意?

  朱由崧也懶得和張名振說話,讓馬錫和張名振說一說東瀛人。

  馬錫從武將行列站出來和張名振說道:“張總兵,你還不知道,東瀛人已經在華南登陸,擊敗李成棟,耿仲明等韃子軍隊,占領廣東全境,已經派遣使者前來,欲和我們達成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