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節:海師陸戰隊(一)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3      字數:4131
  徐仁才慢悠悠說道:“是官軍,肇慶府的官軍,還有廣州府的官軍,兩隻朝廷大軍都來想分一杯羹。”

  所有人都動容了,內心怒罵小朝廷怎麽這麽惡心,馬錫更是把這兩位萬歲月和朱由崧做一個對比,覺得朱由崧還那麽一丁點,徐仁才又告訴眾人,肇慶府官軍主將就是丁魁楚中軍蘇聘,要不是聆聽陽把他騙入城,一場內鬥將不可避免。

  徐仁才不說,秦楚還真不知道聆聽陽化解一場內鬥,對聆聽陽能力認可又提升一個台階,或許讓聆聽陽出去闖蕩,會有更好的效果。

  不過秦楚卻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進攻韶州府,豈不是和贛州府又遠了,黃穎該怎麽辦?

  他還沒有繼續往下思考,陳上庸卻站出來告訴眾人,清軍在韶州府兵力空虛,可以使用今天繳獲的紅衣大炮,長驅直入進攻韶關等地,打下韶關,讓李成棟疲於奔命,廣東其他各地明軍和抗清勢力生存空間會得到改善。

  眾人又一次把目光轉向韶關城,這裏北通江西,打通這個確實可以和廣西官軍取得聯係,可又想起官軍做的惡心事情,又有很多將領打退堂鼓,好不容易打下韶關,要是被官軍再一次吞並,這找誰說理去?

  秦楚也不想去韶關,那裏人生地不熟,去了也是亮眼一抹黑,就算讓情報部現在去打探劇軍情,在當地建立情報係統也需要時日,還不如繼續北上重新奪回贛州府?

  秦楚又把目光轉向贛州府,陳上庸看見後,急了,趕緊說道:“秦大人,家父正領兵在廣州城成交和清軍周旋,陳邦彥、張家玉兩位大人在增城、清遠、高明等地抗擊韃子,數路大軍都在韃子纏鬥,還請秦大人出手相助,擊殺李成棟此賊為被他殺害的朝廷忠臣報仇。”

  秦楚不會再選擇單打獨鬥,但也不再相信朝廷軍隊,他選擇這種崛起於田野的抗清勢力相互合作,雖然不是正規軍,卻沒有沾染明朝官場內鬥的陋習,於是問陳上庸:“你們有多少人?”

  陳上庸說道:“陳主事近日奪回清遠城,城中有兩萬餘人馬,張尚書據守龍門,擁兵五千人,家父以高明為大本營,和李成棟在廣州城下廝殺,廣東境內韃子都被各地義師拖住,大人在此時相助一臂之力,可以將李成棟等清狗逐出嶺南,和各路義師北上光複江西,福建等失地,我大明未嚐不可以東山再起?”

  秦楚也不知道江西戰局怎麽樣,他被圖賴擊敗以後,金聲恒和金聲已經退守江西北部,形勢岌岌可危,這些軍情因為道路遠遠和清軍阻隔,情報部也未能夠打聽到,金聲恒和金聲也沒有能力救援秦楚,以為秦楚已經死於梅嶺。

  秦楚決定幫助陳子壯等義師力量,問道:“那就揍李成棟,不過還有個問題,韃子在廣東就隻有李成棟一隻軍隊嗎?”

  陳上庸也不敢肯定,在不久前,耿仲明軍隊已經進入廣東,高進庫軍隊正在進攻南雄府,這些清軍暫時還隻是在廣東邊境,並沒有深入到廣東境內,既然進攻李成棟,那麽也要考慮這兩路清軍,他們很有可能會及時支援李成棟。

  “前些天,韃子番往耿仲明率軍進入廣東,還有高進庫也在進攻南雄府,這兩路清軍應該就在邊境。”

  陳上庸這話立即遭到江臂通反駁,耿仲明絕對不隻是在廣東邊境,按照正常速度,應該在秦楚抵達定南城前進入廣東,秦楚並沒有因為陳上庸不知道耿仲明軍隊行蹤對他有所貶低,各路義師因為溝通不順暢,不能夠及時了解清軍動向,是明末抗清勢力通病,秦楚可不敢小瞧耿仲明,說道:“耿仲明軍隊可不是三流軍隊,這隻清軍動向要引起各位重視,萬萬不可以被韃子摸到鼻子下麵還不知情。”

  贛州府諸位將領和耿仲明上一次交手,還是在徽州府北部,也隻是短暫交戰,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戰鬥,對耿仲明軍隊實力也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這隻清軍嗎,絕對比一般綠營兵要強悍,李成棟獲得耿仲明支援,想擊敗他就更難。

  陳上庸說道:“能不能在耿仲明來之前,擊敗李成棟,就算不能消滅李成棟,至少也要咬上一口,給其他各路軍隊爭取更多時間。”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成功的引起秦楚興趣,決定立即出兵支援陳子壯,在耿仲明抵達廣州城之前,吃掉李成棟這一部清軍。

  李成棟在廣州城外和陳子壯對峙,陳子壯軍隊人數並不多,利用對廣州府熟悉優勢,李成棟數次出擊都沒有能夠消滅,反而損失不少兵馬,李成棟自己也很懊惱,他為清軍立下赫赫戰功,最後卻隻任命他為廣東提督,而佟養甲卻被任命兩廣總督,李成棟憤憤不平,數次出言不遜,為佟養甲所不容。

  而清廷對佟養甲非常信任,任命佟養甲為兩廣總督,言下之意兩廣軍政都由佟養甲負責,李成棟為廣東提督,作為佟養甲副手,歸佟養甲節製,李成棟自認為平定廣東,他當屬頭功,佟養甲最多就是來撿便宜的,兩人貌合心不合,漸生間隙,雖然不和,但是在對抗明軍殘餘勢力,兩人仍然能夠齊心協力,擊敗一隻又一隻明軍殘餘軍隊。

  但是廣東境內抗清多如牛毛,李成棟擊敗這裏,那裏又有一隻明軍冒出來,而在廣西境內明軍也開始進行反擊,瞿式耜部將焦璉擊敗李成棟進攻廣西軍隊,並且開始反擊,將進攻廣西清軍打退,李成棟在幾個月時間內疲於應戰,雖然打得很辛苦,但也很有成效,滅掉永曆朝最大一股勢力丁魁楚,成功削弱明軍力量,和陳子壯等義師戰鬥,也逐漸占據上風,沒有徹底消滅義師,卻也逐步擠壓義師空間,假以時日,可以完全消滅反抗勢力。

  就在秦楚決定出兵廣州府,大軍在定南城秣馬厲兵,做好出征準備,在廣東澳門,也有一隻裝滿士兵兵船正在靠岸,這隻軍隊是東瀛第三師團下屬海師陸戰隊,是一隻全新兵種,也是幕府神秘幕僚實驗一支兵種。

  這是一隻在海師上的陸師,第一批訓練海師陸戰隊隸屬於第三師團,被調到華夏南部進行作戰,這隻軍隊並不是進攻明軍和清軍,而是進攻澳門的葡萄牙軍隊,東瀛人對澳門垂涎已久。

  澳門是華南一顆華南,更是一處天然優良港口,占領澳門,為從南部進攻華夏打下前哨基地,和朝鮮半島互相呼應,南北夾擊滅掉華夏民族指日可待。

  這隻運兵以商船禾野丸為掩護,搭載九百名海師陸戰隊,全軍著裝布料軍裝,裝備後膛槍和手榴彈,秘密向著澳門島嶼靠近,澳門葡萄牙守軍擁有比清軍更優良火槍,和威力更大火炮,在葡萄牙人眼力,紅衣大炮就和小孩玩具一樣,東瀛海師陸戰隊,對葡萄楊火槍兵並不懼怕,但是麵對葡萄牙巨炮,還是有些忌憚。

  為此,陸戰隊聯隊長山本清夫,帶領一百多士兵,換上衣襟破爛苦力和上半身赤裸水手衣物,成功騙過葡萄牙眼睛,其他陸戰隊士兵都躲在船艙,禾野丸靠岸後,陸戰隊迅速搶占港口製高點,葡萄牙士兵端著火槍過來,想問這是什們情況。

  山本清夫掏出手槍,對著正朝他走來葡萄牙士兵就是一槍,其他士兵也迅速拿出武器,消滅在港口葡萄牙士兵,在船艙陸戰隊士兵從船艙中衝出來,在各自軍官帶領下,向著澳門主城殺去。

  葡萄牙在澳門兵力並不多,在城外士兵被東瀛人迅速消滅,其他葡萄牙士兵趕緊撤回城中,想利用城牆來抵抗東瀛人進攻,在港口外麵一條葡萄牙戰艦和三條商船,見岸上有敵對勢力正在進攻主城,慌忙把船隻橫過來,利用船側火炮進攻敵人,卻被禾野丸上東瀛海師利用後膛炮開火擊中。

  東瀛人使用的後膛炮,已學會使用物理原理進行校準射擊,在進行三輪校準後,後膛炮直接命中目標,葡萄牙一條戰艦和一條商船都被擊中,後膛炮裝備速度快,可以持續發射,一旦被擊中,後續炮彈像連珠炮一樣砸來,被擊中的戰艦和商船在很短時間就被擊沉,另外兩條商船嚇得立即往海外駛去,禾野丸也被葡萄牙海軍巨炮擊中十發炮彈,死傷二十多個水兵,船體也受到重創,被迫停靠在岸邊。

  葡萄牙海軍被趕跑,山本清夫可以盡情進攻澳門主城,九百多陸戰隊士兵利用手榴彈進攻葡萄牙士兵,在近戰中把葡萄牙打的懷疑人生,很多葡萄牙士兵在臨死前仍然不敢相信,這世間竟然還有比他們武器更先進的殺器存在,葡萄牙不肯認輸,用主城巨炮攻擊東瀛人,炸死炸傷近百東瀛陸戰隊。

  最後還是被東瀛人摸上來,用集束手榴彈炸毀主炮和城門,城門被炸破,山本清夫揮舞著指揮刀,海師陸戰隊全部衝入主城,城內葡萄牙軍民殺戮一空,一些給葡萄牙做事的民夫也被一起殺掉,東瀛人用一百多人傷亡代價,換來一座價值連城島嶼。

  在山本清夫進攻澳門前一個星期,德川家光命令聯合艦隊三十艘風帆戰艦,每條船上裝備十門後膛炮,護送第三師團兩萬八千餘人向著澳門前進。

  第三師團搭載四十條運兵船和二十艘商船,行駛到在東海海域,遇到東海海寇聯盟七十艘戰艦進攻偷襲,海口聯盟還沒有進入己方射程,就被聯合艦隊一頓炮轟,海寇自然不會吃虧,硬著頭皮衝到射程以內,和聯合艦隊對轟,炮轟結束後,海寇聯盟七十艘戰艦沉了四十九艘,重創七艘,剩戰艦落荒而逃。

  聯合艦隊一戰成名,在前往澳門海塗中,再也沒有任何勢力上前一步,聯合艦隊損失七艘戰艦,重傷兩艘戰艦,運兵船被擊沉兩條,損失四百多士兵,這些損失不算什麽,聯合艦隊護送運兵船和商船終於抵達澳門島嶼,第三師團全體官軍搭載五十條商船停靠在澳門,第三師團全體將士登陸澳門,成堆武器彈藥被搬到岸邊,工兵在岸邊修建炮台,還有一隊又一隊踏著標準鵝步在岸邊進行巡邏。

  第三師團師團長山本上彬,大老遠就看見侄子山本清夫在碼頭迎接他,他很高興走下運兵船,看著經過一年特種訓練的山本清夫,這個曾經帝國武士,已經徹底被新式軍隊所折服,摒棄華而不實武士刀,撿起火槍,苦練火槍本領,已成為第一支海師陸戰隊聯隊長。

  山本清夫看見叔父,小跑到山本上彬麵前,一臉慚愧說道:“叔父,侄子慚愧,進攻小小澳門,竟然損失一百多帝國勇士。”

  山本上彬並沒有責怪侄子,葡萄人雖然人少,但武器也不比東瀛軍隊差多少,能夠一舉攻下澳門,已經是很大成功,他和山本清夫說道:“這些都是小事,既然已經攻占澳門,必須盡快占領華夏廣東,但不要貿然深入,盡量收買當地人,讓他們在前麵頂著,帝國在後麵支持就行了。”

  山本清夫有些不理解山本上彬意思,問道:“師團長,我們有這麽多帝國勇士,為何不跨過去,和第一第二師團一起夾擊華夏軍隊?”

  “我們是有這麽多人,可帝國也隻有五個甲種師團和一個近衛師團,每一個帝國勇士都不能無故犧牲,隻有不斷挑起明人和滿人戰爭,帝國漁翁得利,這才符合帝國策略。”

  山本上彬腦子還是很清晰,其實他並不讚同出兵華夏,島內軍事力量還不很強大,最好是潛心發展二十年,二十年後組建一支強大大軍,可以橫掃華夏大陸,可是德川將軍等不及了,或許將軍對自己身體不自信,想在他手中完成千古未有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