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節:血債血償(二)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3      字數:2103
  吳茂從漁夫手中拿過茶葉,蹦蹦跳跳回去,把茶葉倒在鐵鍋裏,給秦大人煮上一大鍋茶葉。

  茶葉煮沸以後,吳茂給每一個人都倒上一碗茶葉,然後就去譚功軒軍中尋找左昌,哥倆很久沒有在一起嘮嗑。

  秦楚和牛光天等將領拚著醇香滾燙的茶葉,在一起商量明日進攻清軍,牛光天建議秦楚穩打穩紮,今日和清軍一戰,可以看出這隻清軍實力和己方不相上下,冒然突進,有可能會遭到埋伏,。

  “大人,我軍人數和韃子人數相當,讓若被埋伏,怕是很難反敗為勝?”

  秦楚在白天戰鬥中,力斬十幾個韃子,對這隻清軍實力也有一定了解,確實是很難一次性擊垮清軍,同樣,清軍也很難擊垮明軍,在這裏長期焦灼,對兩軍後勤形成極大壓力。

  這一次經濟部調來五十萬斤糧草,隻能維持數萬大軍二十餘天,隨著戰死將會增多,糧草可能會多食用幾天,建昌府清軍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們的糧食要從福建運過來,誰能扛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突然,吳尊周從帳篷外進來,他有件事情,想和秦楚商議。

  “秦大人,豫國公和金尚書正在進攻饒州和廣信,下官建議大人就在這裏拖住韃子,等豫國公和尚書大人占領上述兩地,三軍將士從西麵、北麵、南麵一起夾擊韃子。”

  吳尊周的建議非常中肯,也符合當前實際需要,牛光天也屢屢點頭認同這個計劃。

  雖然秦楚腦海裏都是李挺和數千將士的腦袋,被韃子報複性砍下來扔在雪地裏,可他還是很清醒,此時不能意氣用事,既然金聲恒和金聲也在進攻韃子,他在這裏起到牽製作用,以最小的損失擊敗韃子。

  秦楚命令阿紫軍中的情報部官員,加強和金聲恒縱向聯係,有喝了一碗茶葉,突然在陣地最前沿的斥候,向秦楚傳來最新軍情,斥候發現清軍竟然開始撤兵,連忙將這個消息向秦楚匯報,秦楚接到消息後,立即打起精神,但是卻又坐下來,清軍撤兵應該迫於廣信和饒州壓力,應該是有秩序撤兵,這時候追擊清軍,很有可能會被清軍打一個反包圍。

  秦楚下令,譚功軒部跟在清軍後麵,不管清軍如何潰敗和引誘,都不得和清軍有任何接觸。

  譚功軒得到軍令,立即整頓兵馬,向著清軍撤退方向追去,譚功軒軍隊剛剛出發不久,在後軍的關興傳卻騎著快馬來到中軍。

  他也有重要情況向秦楚匯報,在白日戰鬥中,他帶領後軍主力參加戰鬥,沈樸帶領一千將士作為總預備役在後方留守,沈樸並沒有一味的在原地留守,而是命令五十名騎兵在大後方警戒,到了傍晚,五十名騎兵隻有四十名騎兵回來,另外十個騎兵,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關興傳帶領後軍回營,神剖把這情況向他做一個匯報,關興傳聽了以後,下令沈樸帶領五百士兵去後方尋找。

  沈樸找了半個晚上,最後才找到兩匹騎兵戰馬,其他一無所獲,關興傳也立即趕往中軍,告訴秦楚後方有可能會有一隻數量不明的清軍隊伍。

  這個情況引起秦楚的重視,和清軍激戰一天,最後卻發現後方還有數量不明清軍,這對全軍信心造成很嚴重打擊。

  他問關興傳是否知道清軍數量?

  關興傳搖搖頭,他隻是懷疑後方有清軍,畢竟十個騎兵失蹤,還之找回兩匹戰馬,如果是叛逃,不可能不帶走馬匹,唯一可能性是十個騎兵遇到襲擊,在建昌府隻有明軍和清軍兩隻力量。

  這就有些意思了,秦楚摸著下巴在苦苦思索,追擊漢岱,很有可能會被後方清軍偷襲,但是任由漢岱撤回去,正在進攻饒州,廣信的明軍又會遭到獲得支援清軍的頑強抵抗。

  正在思考的時候,吳茂突然回來了,他之前去譚功軒軍中尋找左昌,兩兄弟很久沒有在一起聊天,聊了一會,譚功軒全軍接到跟隨清軍命令,兩兄弟被迫下一次聊天,左昌跟著譚功軒追擊清軍。

  吳茂也往回走,譚功軒剛剛追出不就,清軍盡然殺了一個回馬槍,三千清軍突然殺回來,向著譚功軒部隊就是一頓突,譚功軒一隻遵守秦楚的軍令,和清軍保持一定距離,清軍回馬槍沒有對明軍造成多大損失。

  吳茂也看見這一場小範圍戰鬥,沒有放在心上,騎上馬往回走,突然聽到身後一陣歡呼,回頭一看,竟然發現清軍在沒有偷襲成功後,竟然出現潰逃,譚功軒帶領軍隊追上去,他趕緊騎馬回來,把譚功軒部出擊消息告訴秦楚。

  秦楚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全軍將士停止休息,全軍進入戒備狀態,同時再一次召集所有將領,應對突然出現的變化。

  不多時,所有將領紛紛入座,牛光天把清軍撤退以及後方有可能有一隻清軍的軍情向大家做一個簡短匯報。

  所有將領都陷入進退兩難狀態,和秦楚一樣,追擊建昌府清軍,就要提防身後的清軍,在這裏原地不動,以金聲恒和金恒兵力,很有可能在饒州和廣信碰壁,最終無功而返。

  秦楚隻能是命令斥候時刻傳回譚功軒軍隊進展情況,譚功軒帶領本部兵馬追擊,成功消滅數百清軍,並且一路狂追,直接殺向廣昌城,在廣昌城城外,漢岱給他準備死亡陷阱,隻等他陷入到絕境,但從某種程度來說,譚功軒卻挽救明軍主力失敗的命運。

  譚功軒軍隊追擊到廣昌城城郊,立刻遭到數倍清軍包圍,清軍弓箭火銃齊射,在黑暗中明軍被殺得血流成河,黑夜是公平的,清軍人數雖然多,卻大多也是在盲打,最終還是讓譚功軒帶領少部分將士突圍出去,從清軍包圍圈突圍出來,譚功軒悲哀的發現他丟失了絕大多數部下,隻有左昌等三十餘人跟著他,他不敢回到中軍,竟然直接帶領殘兵,不顧左昌的勸阻,朝著寧都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