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節:收買綠營兵(一)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2      字數:6265
  牛光天說的是實話,大多數綠營兵是在原來的陣營混不下去,而滿清給的條件又好,權衡利弊之下,才做出投降清軍的選擇,這些綠營兵在清軍那裏領到的軍餉,要比在明軍和大順軍那裏要多得多,作為一支軍隊,綠營兵失去軍魂,隻要給的錢多,就給誰賣命。

  秦楚聽沈樸這麽一說,突然覺得綠營兵和同時期歐洲雇傭兵性質相似,隻認錢不認人,且缺乏忠誠精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交戰雙方都是一直可以爭取的力量。

  沈樸繼續高談闊論,他現在可是湖廣在贛州府代表人物,可不能丟了麵子,高聲說道:“這些綠營兵沒有節操,誰給的錢多就跟著誰,既然這次滅了七大叛軍家族,為什麽不用七大家族銀子,去分化南安府的綠營兵呢?”

  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沒有人往這方麵想,沈樸提出這個觀點,立即受到熱烈反響,眾人對南安府清軍實力確實有些忌憚,硬拚不是更好的辦法,為何不試一試用清軍經常使用分化瓦解手段,反過來收買南安府綠營兵,使得南安府清軍自行崩潰。

  這一招清軍屢試不爽,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從未停止對大明的滲透,每一次明軍出兵,都被清軍摸得一清二楚,叛軍更是屢見不鮮,每一次和清軍野戰,都被打的落花流水,漸漸地把明軍打的喪失和清軍勇氣,隻能龜縮在城內,依靠城牆和火炮抵擋清軍進攻,清軍也不傻,重金收買內應,打開城門,將明軍在關外城池一座一座打下來。

  今天聽到沈樸想用這種方法去惡心清軍,眾人心裏都有一種被摁在水裏憋氣憋得很久很久,就快要憋氣憋死的時候,突然被人從水裏拽出來,大口大口呼吸的感覺。

  花三娘卻給大家潑一盤冷水,有些輕蔑說道:“你說得輕巧,綠營兵也不好收買,我們也沒有能力和他們接觸,況且清軍實力這麽大,在現階段綠營兵也不好收買。”

  “花僉事,此言差矣,我情報部雖然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足,可收買綠營兵這件事情還是勉為其難。”

  所有人把目光都注意到徐仁才身上,情報部和內務部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地步,情報部處處和內務部為敵,花三娘反對的事情,徐仁才就算是吃力不討好,也要硬頭皮反對。

  花三娘也惱羞成怒,橫豎看徐仁才不順眼,怒斥:“徐僉事,我看你是大言不慚,你情報部那點人馬,做個跑腿的還行,和韃子接觸,我看你是自不量力,白白浪費寶貴人馬。”

  兩人有一次爆發衝突,氣的秦楚把桌子一拍,徐仁才和花三娘立馬閉上嘴巴,不敢在秦楚麵前造次,今天會議開到這裏就可以結束了,秦楚下令散會,所有人回到工作崗位,並且再一次強調各軍加緊練兵,各部門要做好戰爭準備。

  秦楚沒有確定具體進攻南安府時間,一是沒有做好準備,二是擔心會走漏消息,在贛州府境內還有大量清軍留下細作,這些細作無孔不入,要不是贛州府麵積大,清軍細作傳遞情報不及時,前段時間劉武元進攻信豐城,就可以提前知道還有明軍在附近埋伏,不至於打到一半就被迫撤回去。

  眾人退回去後,秦楚也沒有留在議事大廳,而是帶上侍衛去城外郊區轉轉,他有一段時間沒有活動筋骨,想去城外看一看,順便看看贛州城百姓的生活水平。

  在贛州城外,人們已經得到城內叛亂被平息消息,七大家族成員也被禮送出境,周福東等其他家族,也效忠秦楚,並且把家族武裝勢力合並到官軍中,以後和官軍共同進退,大量人口又重新回到贛州城,他們填滿被連根拔起的七大家族及其附屬家族,秦楚騎在馬上,看著這些忙碌人影,誰能想到不久前,贛州城經曆兩次戰爭,死傷人數超過數萬。

  而此時天氣已經開始轉涼,秦楚騎在馬上也感覺到絲絲涼意,於是放慢速度,但是胯下戰馬仍舊在走,不知不覺走出贛州城往北十裏地,這裏已經是荒無人煙,隻有情報部和駐紮在此地李挺部,路上不時有狼喉營將士遠遠跑來,看見是秦大人,慌忙回去給李挺匯報,並且在秦楚周圍遠遠護送,秦楚讓吳茂去和士兵說一下, 然李挺不用過來,他隻是在這裏轉一圈,話音剛落,李挺就已帶著一群甲士前來保護秦楚,秦楚看見李挺來都來了,也就讓他跟著一起走。

  再往前走就是吉安府,往西就是南安府,秦楚和李挺說道:“你在這裏要麵對金聲恒和劉武元,責任重大啊。”

  “大人,金聲恒那點人不算啥,就是這劉武元,手底下韃子有幾把刷子,今天沈樸這個法子我覺得可以試一試,說不定就可以從韃子那裏,拉來一批綠營兵呢?”

  想不到和李長刀一樣敢打敢拚的李挺,竟然也會懂得用腦子思考問題,秦楚問他為什麽會這麽想,要知道以前他可是見到清軍就是下死手的主。

  李挺看著不遠處草地,和秦楚說道:“主要是還是漁夫,他說贛州府人不多了,這句話說到我心坎子裏去,咱們打了這麽久,韃子人越大越多,我們的兵馬卻總是比不過韃子,好不容易擴軍了,一戰過後,又會回到原點。”

  秦楚也認同他的說法,這次在贛州府也招這麽多兵馬,可和清軍相比,不管是數量還是其他方麵,都差了一大截,李挺又建議秦楚,最近能不打就不大,就算要打,也要把軍隊練出個樣子,才可以拉到戰場和韃子幹,帶著新兵直接上戰場,死傷確實有些大。

  “李挺,要是綠營兵加入我軍,又再一次反叛呢?”

  李挺被問的不說話,他也不知道該怎麽把綠營兵捆綁在贛州府,總不可能招過來,又殺掉?

  見他不說話,秦楚也沒有繼續說下去,從贛州城到這裏,確實是人煙罕見,而且贛州城距離南安府非常近,想要保護贛州城安全,必須盡快攻下南安府,作為贛州府西邊屏障。

  又往前走了幾百步,秦楚問道:“李挺,你部現在有多少人?”

  “回大人,末將下屬騎兵一百零九人,馬屁兩百零散,步軍一千九百七十六人。”

  這點人馬,肯定不夠和劉武元交戰,秦楚也沒有指望希李挺能夠擊敗劉武元,為了保護贛州城安危,秦楚在贛州城西邊布置狼喉營郭淵部,另外曹宇宙部駐防在贛州城南側,李長刀部在贛州城東側,四隻營軍負責拱衛贛州城安全。

  這也是為了防止內部軍隊出現叛亂,雖然秦楚對馬錫等將領非常放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狼喉營還是做出防禦姿態,保護贛州城不受到外地力量打擊。

  秦楚在外城轉了一圈,沒有任何發現,也不能了解到贛州城百姓生活水平,隻好是帶著侍衛回城,在回城途中,他已經想好對南安府作戰計劃,或許真的要徐仁才情報部出馬,回到城後,他立即召見徐仁才,不說其他話,直接從經濟部調動一萬兩白銀給情報部使用,目的就是盡可能拉攏南安府綠營兵,盡最大努力削弱南安府清軍力量。

  徐仁才也是頗為激動,這可是他第一次負責策反清軍活動,要是能夠把五千綠營兵給策反了,清軍在南安府勢力會受到嚴重打擊,情報部可以為軍隊做出令人矚目貢獻。

  “大人,下官定當以性命來完成這件事情,不把南安府綠營兵給大人帶人來,下官提頭來見。”

  “這隻是個開始,情報部以後還要進行多種策反,不僅僅是策反綠營兵,還有韃子主要將領,如有必要,可以利用韃子內部不和諧,伺機策反韃子八旗將領。”

  秦楚又想到了李猴子,也不知道他現在在李棲鳳軍中混的怎麽樣,問徐仁才最近可有和他聯係?

  徐仁才最近一次和李猴子聯係,還是兩個月前,李猴子向他匯報南直隸清軍動向,也知道李猴子在李仲興軍中擔任低級軍官。

  “利用好李猴子,他缺銀子就給銀子,讓他在清軍那裏謀求一個更好職位,這是一顆棋子,必須讓他更好成長起來,以後會有大用途。”

  徐仁才對李猴子也是寄以厚望,這個小夥子實在是太過於精明,在去清軍之前,徐仁才特意叮囑他,不要嘲笑太過於顯眼,李猴子也一直記得徐仁才囑托,在李仲興軍中稍有表現,就立馬變得低調,這也使得他在清軍中頗受歡迎。

  “對了,繼續派人盯著對福建清軍動作,他們是當前最大敵人,一旦有風吹草動,必須趕在他們進攻之前做好應戰準備。”

  他對福建還是放心不下,鄭芝龍投降,明軍防線全軍崩潰,甚至被清軍消化吸收,在福建那位陛下會不會成功逃跑到贛州府,曆史上他是逃跑途中被清軍追上,被清軍俘獲後絕食而死。

  要是隆武帝真的逃跑到贛州城,秦楚還真沒有想到怎麽利用他,是扶他繼續延續大明國祚,還是讓朱由崧重新出山,又或者是讓兩位消失,扶持永曆帝?

  徐仁才不清楚秦楚在想些啥,他內心早就飛到南安府綠營兵身上,想想把五千綠營兵給拉回來,那種榮耀可比殲滅五千綠營兵還要光榮。

  兩人都在各想各的事情,過了一分多鍾,都意識到失態,秦楚讓徐仁才回去著手準備策反示意,他則是去女營看一看黃穎,小丫頭片子情竇初開,可不能讓她成為一個小怨婦。

  秦楚去女營裏撲個空,黃穎並不在女營,問留在女營執勤的爽妹子,她告訴秦楚黃千總去城外尋找適合加入女營的婦女,要到晚上才能夠回來,既然如此,秦楚隻好掃興而歸,帶著侍衛回議事大廳休息。

  他終於可以坐下來慢慢吃晚飯,吃完晚飯後可以在院子裏散步,還能夠悠閑的泡泡熱水腳,在他的治理下,贛州城逐漸恢複生機,之前被清軍打亂的秩序重新得到恢複,一些冬作物,也開始進行播種,而各軍將士在練兵同時,也得到長時間休整。

  駐紮在寧都的譚功軒,也終於開始有所行動,在寧都駐紮這麽久,和寧都知州沈樸關係一般,在在清軍交手中,他也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在軍中資曆也最淺,聽說關興傳也要從兵部調出來,擔任軍隊主將,也不知道是不是來替換他的,不過他也想得開,不管關興傳是不是來替換他,他已經是千總級別將領,雖然隻是一個千總,可下麵有兩千多將士,還有左昌給他擔任副手,隻要左昌還在軍中,他就不擔心不會提拔。

  在寧都安頓後,他和左昌商量一件事情,希望得到左昌的幫助,左昌在這段時間一直不溫不火,譚功軒找他有事商量,自然是全力以赴,畢竟譚功軒才是寧都主將。

  “左老弟,我在軍中征戰這麽久,有些想念家人,你看看能否幫我把家人接到寧都來,緩解我的思鄉之苦啊?”

  左昌是個孤兒,譚功軒為了提拔到更高的職位,對他非常好,不管是幹什麽都會帶著他,使他對譚功軒產生兄長般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同於秦楚那種崇拜和羨慕,而是親情的感情,譚功軒家人就是他的家人。

  他當場拍著胸膛和譚功軒說道:“千總,你家人就是我的家人,去你家的路我還記得,你要是放心,我這就去帶人把千總家人全部接過來。”

  譚功軒眼睛也有些濕潤,和左昌說道:“那就辛苦左老弟了。”

  左昌午飯都不吃,就帶上十名騎兵和路引,往池州府而去,左昌離開後,譚功軒本想回去城中看看,可一想到沈樸那張司馬臉,就感覺到一陣真惡心,這個沈樸也不知道是哪裏冒出來的,聽說是秦大人去湖廣打秋風,和興國州知州李振開城投降,成功獲得秦大人重用,不過沈樸嫡係部隊不多,在城內也隻是擔任文官,要不是看在秦大人和李大人份上,早就把他轟走。

  於是他又回到軍營,滿懷信心等待左昌帶著家人前來寧都,可是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沈樸看在眼裏,因為他是主將,有權利調動任何兵馬,況且還隻是左昌等少數兵馬,他也不好說什麽,但是總覺得譚功軒此人心術不正,於是就把這消息,悄悄傳達給在寧都城的內務部官員。

  內務部官員很快就把這個消息傳到花三娘,花三娘接到這個消息後,覺得沈樸此人有些小心眼,也就沒有把這個當回事。

  而左昌也帶著十名騎兵已經抵達建昌府,拿著贛州府路引,一路上暢通無阻,甚至是經過金聲恒防區,也都是一路綠燈,隻用很少時間就抵達徽州府。

  徽州府和秦楚治理時候的徽州府有很大變化,留在徽州府百姓被金聲恒剝削的很嚴重,近半以上百姓逃到寧國府和池州府,使得這兩地百姓人口激增,也是因為徽州府人數減少,導致金聲恒對贛州府念念不忘,也使得七大家族因為他而受到毀滅性打擊。

  左昌又一次進入徽州府婺源縣,這裏是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此時卻是一片衰敗,有十幾個明軍士兵,用一根木頭樁子放在道路中間,領頭一個小旗懶懶散散看著左昌等人,痞裏痞氣的問道:“你們是哪裏來的?”

  左昌看見這些兵痞就來氣,這哪裏是大明官軍,分明就是地痞流氓換上軍裝後,吊兒郎當的樣子,和之前駐紮在此地狼營將士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也不知道金聲恒知怎麽治軍的,就這麽一群地痞流氓,還有臉和秦大人搶贛州府?

  左昌忍著怒火和他說道:“我們是贛州府秦侍郎下屬,奉命去池州府辦事,還請諸位弟兄通融通融,讓我等過去。”

  說完,就把路引和十兩銀子一起遞過去,小旗看都不看路引一眼,直接把銀子放在手上,掂量掂量,覺得還比較沉,很滿意左昌孝敬,直接給左昌讓開一條道,左昌也不客氣,帶著部下直接衝過去,經過婺源城,又被駐紮在這裏金聲恒軍隊各敲詐五十兩銀子,才得以通過,這一路上去池州府,可要經過很多關卡和城池,哪有那麽多銀子可以送?

  左昌決定走其他道路,之前擔任狼眼營千總,可是把徽州府境內大陸小路山路水路,都莫得清清楚楚,他決定走偏僻山路,希望金聲恒的軍隊,不要再山路上設置關卡。

  左昌帶著部下進入一條非常偏僻的山路,這條山路中沒有其他人,看來金聲恒軍隊在入駐徽州府後,並沒有用心經營徽州府,這一條山路直通祁門縣,竟然沒有一個士兵在這裏,由於走的是山路,左昌等人速度慢了很多,足足用了五天時間才從山林鑽出來,順利抵達祁門縣。

  本想在祁門縣打點打點,結果發現祁門縣沒有軍隊駐紮,整個祁門縣城都消失不見了,左昌驚訝的差點從馬上摔下來,帶著部下走進祁門縣縣城看一下, 這才發現祁門縣縣城還在,但隻剩下一排城牆,城內城外就沒有高過兩米的建築物。

  祁門縣在被孔有德占領,隨後大軍去支援湖廣戰場前,祁門縣被下令搗毀,城門和城內建築物全部被推到,等到金聲恒接收徽州府後,也沒有下令重建祁門城,吳尊周問他為什麽不修複祁門城?

  被金聲恒以軍中銀子不足為理由拒絕,金聲恒就這樣輕易放棄一塊陣地,左昌在祁門廢墟上睡了一覺,然後從祁門出發,直接奔向池州府,在池州府,左昌一行人沒有受到阻攔,直接從池州府南端跑到池州府北端,在銅陵縣邊境,往東北方向十五裏密林裏找到譚功軒家族。

  當左昌找到譚功軒父親時,老頭兒正在努力給譚功軒造弟弟,在譚功軒從軍這一年多時間裏,竟然給自己納妾,因為他是家主,沒有人能夠阻攔他納妾的步伐。

  左昌輕車路熟進入譚家村落,譚家灣之前護院和潰兵交戰,幾乎全部戰死,自那以後,譚家就一直沒有補充新的護院,隻是讓家族中幾個後生,扛著大刀裝模作樣,看見左昌等人鎧甲鮮明進來,可把老頭兒嚇得夠嗆,以為左昌等人是清軍或者是土匪強盜,不管其他人死活,拋棄譚功軒老母親和其他族人,就帶著小妾一人鑽進地窖。

  譚功軒老母親可是丟盡了臉,她一個婦道人家,被其他人推出來和左昌等人交流,卻發現來的是客人,左昌問譚家家住在哪?

  眾人不好意思指了指地窖方位,幾個後生家還特意跑到遞交入口高聲喊,來的人也是官軍,隨後左昌看著老頭兒晃晃悠悠從地窖中爬起來,還不忘記把小妾一起拉出來,左昌等他情緒穩定,和他說是是受到譚千總囑托,將他們接到贛州府去生活。

  老頭兒別的沒聽到,就聽到左昌說的譚千總這三個字,連忙問道“你說什麽,譚千總?是不是我兒譚功軒?”

  左昌看著老頭兒,走到哪裏都要牽著小妾的手,這個小妾長相一般般,可是體重卻又老頭兒一倍之多,比胖妞都要胖三分,讓左昌難以接受老頭兒就是譚功軒父親的事實。

  “正是譚千總,末將奉命接各位父老鄉親去寧都城,譚千總現在是寧都城千總,諸位去寧都城生活,譚千總也會放心建功立業,沙場殺敵。”

  老頭兒趕緊往地上一跪,然後往空地上磕頭,一邊磕頭一邊高喊:“我兒不愧是名門之後,投軍不過一載,就已官到千總,真乃我譚家福氣,也多虧列宗列宗保佑啊。”

  所有人都愣在原地觀看老頭兒表演,左昌和譚功軒關係再好,也看不下去了,命令幾個士兵將他扶起來,說道:“譚伯,是不遲疑,還是盡快啟程去寧都,譚千總還等著諸位團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