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節:黟縣血戰(三)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2      字數:3226
  李棲鳳環顧一圈在座將領,人人臉上都充滿難掩蓋的失望表情,他們進攻銅陵和池州府並沒有吃虧,反而是一舉消滅盤踞在池州府朱盛濃部,可進入徽州府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在徽州府他們雖然幹掉王得仁叛軍,但是和徽州府明軍交手,並沒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損失些兵馬,總兵劉澤清戰死,李仲興斷臂,許漢鼎更是直接投降,從某種程度來說,清軍損失更大一些。

  “這一次必須要支援耿仲明和孔有德,還是要盡全力支持,隻有這樣,才可以平息攝政王怒火,還請諸位回去立即動員,休整軍隊全部歸營,明日發兵徽州府。”

  李棲鳳剛剛說完,突然門外又有一人,滿臉血汙闖進來,直愣愣衝到李棲鳳麵前,給李棲鳳來一個滑跪,李棲鳳一開始是一愣,看清楚來人之後,不是楞,而是更加恐懼說道:“良臣,你這是怎麽回事?”

  “總督,我軍在銅陵遇到徽州府明軍襲擊,將士拚死抵抗,還是沒有阻攔明軍。”

  李棲鳳黯然失色,趕緊問道:“你..一百多萬斤糧草都被明軍搶走了?”

  在他下手位置做的劉良佐,也是為弟弟捏一把冷汗,不是還給他調去兩千精兵嗎,怎麽還會被明軍偷襲成功,這些糧草不僅沒有運送到前線,反而被明軍搶走,一來二去,明軍實力獲得加強,清軍卻受到削弱,這要是被殺頭,他也無能為力。

  “末將在撤退前,已經放火燒毀大部分糧草。”

  還好糧草被燒毀,李棲鳳臉色好看一些,問道:“我不是給你增派兩千援軍,怎麽還會被徽州府那群人打了個全軍覆沒?”

  “末將運糧去往青陽縣,途中遭到叛將劉良能偷襲,依靠大人增派援軍,成功圍剿劉良能,可最後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隻明軍,好像就是秦楚下屬狼喉營,他們從背麵偷襲我軍,所以..末將敗了。”

  李棲鳳瞪大了眼睛,秦楚竟然會親自領兵偷襲糧道,從這點可以判斷濟爾哈朗遭受到徹底失敗,否則秦楚不會放心帶兵偷襲糧道,從另外一方麵來看,耿仲明和孔有德因為情報不及時,被秦楚打一個時間差,導致糧草被燒毀,看來是時候加強諸軍之間聯係,他和劉良臣說道:“敗軍之將,依照軍規,斬。”

  劉良佐趕緊站出來,給李棲鳳跪下,請求給劉良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劉良臣也是瘋狂磕頭,請求李棲鳳在他一次機會,他願意用生命一雪前恥。

  “哼,念在以前舊情,就免你死罪,本督命你遊走在我軍,還有二位王爺之間,確保情報第一時間傳遞。”

  “是,末將以項上人頭保證,絕不辜負總督大人厚愛。”

  劉良臣背後濕透了,就算是劉良佐親自求情,他不懷疑李棲鳳會砍他腦袋。

  “還不快滾?”

  李棲鳳不想殺他,但是一想到一百多萬斤糧草沒能夠送到前線,雖然也沒有被明軍搶走,但是內心怒火還是越燒越烈,多看劉良臣一眼,劉良臣內殺可能性會增大一分。

  看見劉良臣下去後,他和其他將領說道:“都回去準備,明天帶上所有糧草,進軍徽州府,讓劉良臣也給放機靈點,要和二位王爺要有默契。”

  李棲鳳想法很美好,但是隨後李仲興卻單獨求見,李仲興受傷後,李棲鳳給他安排太平府提督一職,專門提督大軍後勤工作,李仲興告訴他,出兵三萬容易,但是糧草卻並沒有那麽容易籌集,三萬大軍去徽州府就要消耗數十萬斤糧草,還要給耿仲明和孔有德運糧,這個難度極大,江南已經打翻了天,南直隸各軍也需要北方運糧來支持。

  李仲興說的是事實,李棲鳳斜靠著坐在椅子上,問他可有良策?

  “下官認為隻需要調動精騎支援即可,我們現在對孔有德還有耿仲明究竟要幹什麽,都不了解,貿然帶兵深入徽州府,隻怕是浪費糧草,還沒有起到效果,不如讓劉良臣先跑跑,讓他在二位王爺之間遊走,摸清楚兩位真實意圖,我軍在出兵也不遲。”

  李棲鳳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問道:“等到那時出兵,會不會太晚?”

  李仲興真實意圖還是濟爾哈朗陣亡帶來的影響,“所以下官建議想讓劉總兵帶上部分精騎去支援,給二位王爺做做樣子,讓他們也知道我們並沒有袖手旁觀,隻要將他們綁在一起,叔王戰死餘波也不會波及到我們。”

  “就依你所見,讓劉良佐領兩千騎兵去支援。”

  “支援孔王爺還是耿王爺?”

  李棲鳳稍加思索,就做出正確判斷:“孔有德在祁門,還要防備江西叛軍,耿仲明在績溪,可以直接進攻黟縣,當然是去支援耿仲明,對了,你傷口好的怎麽樣?”

  “謝總督大人關心,下官傷口已痊愈,願意追隨總督大人出征。”

  李仲興日日夜夜都想再一次殺入徽州府,將徽州府所有軍隊全部消滅,尤其是秦楚等將領,殺死前都要砍掉一條胳膊,以泄心頭之恨。

  李棲鳳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劉良佐兄弟是合格將領,但指揮起來還是不如李仲興順手:“好,大軍出征之日,你為右軍總兵,領兵一萬隨軍出征。”

  整個南直隸清軍都被動員起來,因為所有人都害怕京城那位爺會遷怒於他們。

  南直隸滿清官員猜測得很對,在京城多爾袞得知濟爾哈朗戰死消息,當天晚上憤怒且難受,更是把晚飯都扔出去,濟爾哈朗比他大十幾歲,是他叔輩,就這樣戰死在南直隸,還是死在金聲等人之手,金聲從去年起兵開始,就一直禍亂南直隸,先後數次鎮壓都沒有起到效果,損兵折將不說,還讓金聲地盤越打越大。

  多爾袞畢竟是一代雄才,憤怒過後,很快又恢複鎮定,他和召集吏部侍郎金之俊前來商議,金之俊是萬曆年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多爾袞進京後,原明朝官員各安原職,金之俊為滿清站穩京城做出一定攻陷,他在去年向郭爾滾建議恢複漕運,也是因為這個建議他被啟用為吏部侍郎。

  多爾袞召集他前來,是因為他為人剛正不阿,希望他可以為此提出良策,為他分擔解憂。

  金之俊對多爾袞姓君臣之禮,然後說道:“叔王陣亡,還請王爺節哀。”

  多爾袞確實有些焦急,多鐸帶領京城八旗兵去蒙古高原原鎮壓叛亂,滿清在北方兵力空虛,雖然有大量綠營兵被組建,但是組建速度遠遠比不過損耗速度,他憂心說道:“金侍郎不必說這些,叔王陣亡是他的天數,本王難受,卻也接受,本王有一事不明,為什麽我大軍已經取下江南大部,怎麽還會有如此之多江南士子帶頭抵抗,殺了一批又有一批,還附帶更多流民加入叛軍,這樣打下去,江南打爛了,卻仍舊不能平定,本王不忍心打好江南就此生靈塗炭。”

  金之俊卻另走僻徑,他也關注江南戰事,清軍在湖廣和江浙一帶,所向披靡,唯獨這南直隸打成一鍋粥,他對南直隸戰事很關心,特意召集幕僚研究南直隸戰事,最後才發現南直隸雖然地處江南,卻遭受到缺糧威脅,每一次作戰,都被後勤拖累,但是漕運還隻是剛剛恢複,並沒有能夠起到貫通南北作用,也沒有完成運糧任務。

  多爾袞還沒有從濟爾哈朗陣亡傷痛中走出來,輕輕問道:“你說的這些,本王都懂,隻是為何你一直致力於恢複漕運呢?”

  金之俊卻侃侃而談:“大人,南直隸為什麽有這麽逆賊攀附金聲,還不是日子過不下去,跟著叛賊混口飯吃,可這漕運一旦疏通,將會解決多少百姓生計問題,百姓隻要有口吃的,誰還會跟著金聲做掉腦袋的事情。”

  多爾袞知道疏通漕運需要大量銀子,但隻要能夠瓦解分化抗清勢力,話再多的銀子也是值得的,他當即調令金之俊為戶部侍郎,專門負責漕運疏通工作,並且讓他帶上打兩銀子,去南方疏通漕運的同時,繼續收買人心,用這招削弱明軍根基,讓明軍成為無水之魚,必然國運不濟矣。

  多爾袞下半夜徹夜無眠,還在為濟爾哈朗陣亡感到陣陣心痛,天亮後,他再一次召集群臣,群臣到達大殿,以為他會大發雷霆,結果多爾袞並沒有出現想象中暴怒,而是和顏悅色和群臣下達一項項指令,多爾袞在昨晚輾轉反側,這時候一定不能暴跳如雷,這樣隻會使得在南方征戰各軍將領變得畏手畏腳,更不利用大軍在南方作戰,隻有心平氣和鼓舞各軍主將,才可以繼續打下去,直到把殘明勢力剿滅。

  多爾袞為了安撫洪承疇,耿仲明等將領,特意以小皇帝名義下旨,讓諸位經略江南文武大臣,不要因為叔往陣亡而有所退縮,更應該知恥而後勇,盡一切努力,消滅殘明和張獻忠等反抗勢力。

  在南方各文武大臣接到聖旨後,紛紛鬆了口氣,這也是秦楚沒有想到事情,消滅濟爾哈朗,反而使得清軍更加團結,滿人雄才大略和陰險狡詐在這裏得到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