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節:兵敗(十)
作者:人間十年      更新:2021-02-04 22:31      字數:3180
  金聲恒覺得軍隊人數少了點,於是又在江西拉壯丁,規定每個縣必須出兵一千,在他強迫命令下,江西中北部各地大量青年入伍,拿著最簡陋武器和韃子拚命,有的士兵隻有一頂笠帽,或者是紅色頭巾,更有士兵用家裏菜刀作為武器,金聲恒不得已,命令全局將士趕製竹槍竹矛。

  在各地軍民支持下,金聲恒也恢複些許信心,其中九江總兵冷允登率領三千士兵歸降,吉安府守將劉一鵬、李士元也率部歸附,這使得金聲恒兵力出現階段性富裕,他及時命令宋奎光領兵五千支援徽州府。

  他知道徽州府將會是江西門戶,徽州府失守,清軍重兵直接進攻江西,麵對耿仲明,孔有德和葉臣南北夾擊,他就算是戰神轉世,恐怕也隻有被韃子從南打到北,又從北打到南,而他親自防守南昌府,並且命令各地駐軍嚴加防守,以應對來自葉臣威脅。

  在贛州駐防的葉臣以及下屬,正在為策劃進攻福建和廣東做準備,哪曾想一直視為肱骨之臣的金聲恒,竟然舉起反叛大旗,使得進攻福建和廣東計劃被無期限擱淺,被迫率軍北上攻打金聲恒。

  不僅僅是攻打金聲恒,葉臣還要找到尼堪,尼堪要是被金聲恒挾持,那還好說,就擔心尼堪死於明軍之手,這讓他怎麽回去麵對攝政王和一幹文武重臣,其下屬卜從善等將領卻摩拳擦掌,對待前任同僚,他們最為拿手。

  為了應對金聲恒反叛,葉臣在贛州城召開總兵以上軍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有巡撫劉武元、總兵卜從善、胡有升、副將高進庫、楊遇明,八旗鑲白旗幟佐領阿海圖,鑲紅旗佐領索爾岱,在會議上他惡狠狠說道:“金聲恒叛變,使得我軍全盤計劃受到阻攔,本都統有令,攻陷南昌府,活剮金聲恒。”

  會議上命令卜從善,高進庫各領兵一萬,進攻吉安府和建昌府,索爾岱領兵一萬進攻撫州府,消滅在南昌府和贛州府之間這三府明軍勢力,然後全軍進攻南昌府。

  葉臣摸著胡子,對於金聲恒這隻叛軍,他有必勝把握,反而擔心叔王濟爾哈朗濟爾哈朗這隻大軍,能否突破由秦楚領銜的徽州府明軍?

  這隻明軍可是一隻打不爛,錘不扁的硬骨頭,葉臣想這些也沒有用,他在贛州調動諸軍,命令在贛州的七萬清軍做好出征準備,出發之際,卻突然接到在贛州最南端定南和長寧兩地求救信號。

  葉臣大驚,兩地發來求救信件中,顯示兩廣地區明軍大舉進攻甘南,沉寂已久的兩廣地區終於出兵相救,兵部侍郎瞿式耜和廣東按察使林佳鼎帶領兩廣五萬精兵,直接殺向贛南各地,遠在福建隆武帝聽聞金聲恒反正後,不僅大受鼓舞,就連準備舉族投降的鄭芝龍也出現反複,各地明軍難得出現步調一致情況,使得遠在京城滿清高層震驚,竟然有人提議放棄長江以南,和明廷劃江而治,這個言論被多熱滾怒斥,再有言棄江南者,殺。

  這才止住放棄江南的論調,多爾袞命令駐京三萬八旗精兵組建征南軍團,在固山貝子滿達海帶領下前往應天府,和洪承疇一起經略江南,殲滅明廷殘餘力量。

  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徽州府軍作為橋頭堡,即將迎來濟爾哈朗全麵進攻,金聲恒援軍宋奎光趕在清軍進入黃山前抵達鬆蘿山,劉良能率領六百騎兵,一千步軍在此等候多日,宋奎光前段時間還是徽州府軍打的死去活來,轉眼間,兩軍成為盟友,共同對抗清軍入侵。

  鬆蘿山麵積不大,但是容納萬把人馬沒有人體,後勤部提前給山裏運送二十萬斤糧草,,省點吃可以供兩軍維持一個月左右。

  劉良能對宋奎光來援,也很熱情,他親自出山,迎接宋奎光全軍,進入山區後,宋桂礦細細打量徽州府軍軍容軍貌,果然個個都是意氣風發,就是人數少了點,才一千多人,將士鎧甲也一般般,還有人帶著鬥笠盔,他這次可是帶來了五千援軍,還自帶七天幹糧,對徽州府軍產生些許寒酸味道。

  劉良能見他表情逐漸變得輕佻,就是說到:“宋將軍能夠雪中送炭,劉某代表徽州府全體將士感激不盡,還請宋將軍在此地和我軍待上一段時間,等待合適時機,出兵進攻韃子。”

  宋奎光眼角上揚,有些不滿問道:“為何要在此地?韃子不是圍攻你們城池嗎?我帶兵來就是幫助你們守城的,快帶我入城,我要見秦大人。”

  “宋將軍,莫要著急,這一次韃子可是出動十餘萬兵馬圍攻我徽州府,宋將軍能夠帶兵前來,我家大人欣喜若狂,可咱人少,不能全部守在城裏,在城外需要一隻遊動力量,在關鍵時刻給韃子致命一擊,恰巧宋將軍如期趕到,秦大人就讓我和將軍兵馬隱匿在這鬆蘿山,成為秘密武器,既可以在關鍵時刻偷襲韃子,也可以在黟縣守不住之際,掩護城內軍民撤退,你看這樣可好?”

  宋奎光一聽韃子有十餘萬兵馬,心裏有些虛,他以為韃子最多就是給李棲鳳加點兵馬,哪曉得來這麽多人,於是問道這次是韃子哪些軍隊來進攻徽州府?

  “根據我軍最新情報顯示,韃子前鋒孔有德,中軍耿仲明,後軍濟爾哈朗八旗兵壓陣,還有大量火炮,這次韃子來勢洶洶,大有踏平徽州府之意。”

  對於孔有德和耿仲明,宋奎光當然不陌生:“孔有德、耿仲明,這倆人可都是十多年前就投靠韃子,沒有想到還在給韃子賣命,此二人亂臣賊子,不僅給韃子送去紅衣大炮,還有熟練工匠,自此以後 ,韃子火炮逐漸壓製我大明官軍,不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打遍天下無敵手,死在韃子火炮下冤魂不計其數,此二人死一萬遍也綽綽有餘,”

  劉良能知道宋奎光口裏這二人,崇禎五年兩人一手引發登萊之亂,攻打登萊失敗後,率軍投降皇太極,剃發後被滿人重用,多次協助滿人攻城略地,滿人建朝後,兩人被封為順王,入關後更是為滿人東征西討,此番兩人作為前鋒進攻徽州府,可見滿人對徽州府和江西連成一片極為恐慌,想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蕩平南直隸和江西殘餘明軍勢力。

  劉良能繼續勸說宋奎光,在此地堅守:“宋將軍,我們就在此地隱藏,尋找時機咬上韃子一口肉。”

  不用劉良能說,宋奎光聽到韃子有十餘萬兵馬,再也不敢提出進城話題,老老實實和徽州府軍在鬆蘿山打獵,並且命令全軍將軍旗等顯眼物品全部藏起來,每日隻在山外保留少數哨兵,其餘人全部窩在山溝裏,就連做飯都盡量少生活,防止暴露位置。

  宋奎光的小心翼翼,在劉良能看來,和膽小如鼠沒有差別,這裏距離黟縣尚有一段距離,韃子真的發現這裏有伏兵,拍馬殺到,也需要一段時間,足夠大軍撤出去。

  兩隻兵馬在宋奎山按兵不動,在附近黟縣城內,秦楚決定親自出去看一看,為了避免部下阻擾,在半夜時分帶上牛光天、聆聽陽等將領和五十名快騎,直接去黃山附近查看地形,情報部官員已經探明韃子前鋒距離黃山還有兩天路程,黟縣距離黃山不過九十餘裏,秦楚等人騎上快馬半天時間即可抵達。

  這一路上不見半點人煙,隻有少數徽州府軍斥候和情報部官員的身影,在山林間閃現。在日出前一行人抵達黃山,這裏還彌漫著濃霧,不久前李濃大軍和王得仁部在此地被李棲鳳殺得一幹二淨,秦楚騎在馬上,卻放緩腳步,老此地還真正目的是想打探李濃,究竟有沒有背叛徽州府軍?

  黃山這麽大,韃子不可能抹去一切,總會有新的發現,牛光天和聆聽陽不知道秦楚真正用意,以為他是來黃山查看地形,猜想在這裏拖延韃子進攻步伐,秦楚命令騎兵不要下馬,就在四周警戒,他按照徐仁才提供給防衛,來到李濃進入韃子那一塊防區,這裏已經是人去地空,沒有半點人影。

  秦楚騎馬繼續往裏麵前行,為了防止有殘餘清軍,或者其他勢力在此地埋伏,部下也都小心翼翼跟著他一起行動,聆聽陽甚至拿起弓箭,有任何不對勁,直接就射過去。

  進入山體一段距離後,秦楚突然捂住馬嘴,秦楚聽力過人,聽見空氣中傳來絲絲嘈雜聲音,聲音越來越大,趕緊舉起左手警戒,全軍將士也都紛紛屏住呼吸,捂住馬嘴,防止戰馬打噴嚏暴露目標,他緩緩抽出鬼頭刀,這把刀是黃穎送給他的禮物,一直帶在身邊,不論是殺敵,還是平日休息都不離左右。

  聆聽陽和牛光天也都用弓箭和鳥銃對準前方,騎兵更是端著長槍,準備迎接未知敵人,聲音越來越近,聽腳步聲音像是有數十人,不,至少有百餘人往這裏殺來,山中霧氣更加濃厚,方圓五米內看不清人影,秦楚死死盯著迎麵而來未知敵人,一個身著青色棉甲清軍士兵身影顯現出來。